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从锂离子电池的本征安全性能和排气爆炸危害角度全面洞察热失控问题

nigulafeng99 ? 来源:电源系统智能管控 ? 2023-11-12 10:3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锂离子电池的本征安全性能和排气爆炸危害角度全面洞察热失控问题

1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和储能装备的核心部件,其安全问题已然成为两大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除装载高比能三元电池的电动汽车出现相对较多的安全事故外,装机容量为MWh级别的、多配备磷酸铁锂电池的储能电站也未能幸免,且造成的财产和人身危害甚至更为严重。

研究表明,电池在失效过程中的排气释放行为是除短时温升之外的又一关键致灾特征,但是与之相关的危害量化研究工作仍然缺乏。基于此,本工作对多种正极材料类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在热滥用过程中的温度特性和排气特性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从更全面的角度审视电池热失控问题。

3aac9188-8066-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图1 图形摘要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九款商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开展热滥用试验。测试电池包括四种正极材料类型,为磷酸铁锂系(LFP)和三元5/6/8系(NCM);容量范围为22Ah-195Ah,能量密度范围为110Wh·kg-1-275Wh·kg-1,如图2所示。

3aceb682-8066-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图2 测试电池信息

如图3所示,热失控试验在扩展体积型ARC(HEL,BTC-500)中进行,ARC采用以下模式运行:加热-等待-搜索(H-W-S)模式。搜索阶段用于检测电池内部的异常发热行为,若自产热速率超过设定的温升阈值,则进入绝热模式,腔体温度与样品温度保持一致,直至触发热失控。过程中同步监测电池端电压和电池表面多位点温度。此外,ARC与气相色谱仪GC(Agilent 7890B)离线联用,具体执行过程为电池排气通过铝塑袋转移至GC中,使用热导检测器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别检测无机小分子气体(如H2和CO)和有机短碳链烃类气体(如CH4和C2H4)。

3afa1066-8066-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图3试验示意图

3

结果与讨论

1. 温度/电压演化特征与本征安全性能评估

图4为四种正极材料体系的电池在热失控过程中的温度和电压演变曲线,统一采用温度序列{T1,T2,T3}和TM-ISC对失效过程进行阶段划分。

3b1db980-8066-11ee-939d-92fbcf53809c.png

3b37b45c-8066-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图4 热失控过程中的温度/电压曲线和温升速率曲线

对以上特征参数及其相关参数进行统计,部分如图5所示,其他参数统计结果见原文。

3b44cd40-8066-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图5 基于绝热热失控测试的特征参数统计

基于此,对电池的本征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热失控耐受性(关联自产热温度T1、热失控触发温度T2和热失控演变时长?t)和热失控致灾性(关联热失控最高温度Tmax和最高温升速率Rmax)。结果如图6所示,LFP电池比NCM电池具有更高的热失控耐受性得分,其值在150到200之间;NCM电池的热失控致灾性得分分布在300分以上,最高值可达900分左右。同时,热失控致灾性得分与电池的镍含量相关,即镍含量越高,该数值越大。

3b5b6b68-8066-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图6 绝热热失控条件下的安全性能评估结果

2. 排气组分/比例分析与爆炸下限理论计算

如图7所示,H2、CO、CO2、CH4、C2H4、C2H6和n-C4H10是电池排气中的主要气体类型。LFP电池排气中的H2含量从27%到52%不等,远高于NCM电池排气(12%-20%)。同时,在NCM电池中,高镍基电池排气的H2比例略低。烃类气体的特性与H2相似。NCM电池排气中的CO2和CO总比例大于H2的比例,从66%到79%不等;同时,镍含量较高的NCM电池,其排气中的CO2和CO总量也较高。

3b709d8a-8066-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图7 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获得的电池排气成分和比例

将七种气体分为两组,一组是具有较低爆炸下限(lower explosion limits, LELs)数值的H2和烃类气体(如CH4-5%和C2H4-2.7%),另一组是碳氧化物。如图8所示,H2和烃类气体的总比例与能量密度呈负相关关系,CO2和CO的总比例与电池能量密度呈正相关关系;上述相关性在高能量密度范围内尤为明显。

3b94be54-8066-11ee-939d-92fbcf53809c.png

3bb402a0-8066-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图8 气体比例与电池能量密度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地,基于Le-Chatelier定律的经验公式,对上述混合气的LEL数值进行理论计算。如图9所示,LFP电池排气的LEL数值约为6%-7.5%,而NCM电池排气的LEL数值在8%-11.5%之间,这表明LFP电池排气的潜在爆炸危险高于NCM电池排气。显然,大量具有低LEL数值的H2和烃类气体是导致LFP电池排气爆燃风险较高的原因。

3bcc86e0-8066-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图9 电池排气的理论爆炸下限数值

4

研究总结

本文从两个角度对商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包括电池的本征安全性能和排气爆炸危险,结论如下:

LFP电池的热失控耐受性高于NCM电池;热失控致灾性则相反,且与能量密度密切相关。这表明前者在电池单体层面具有出色的本征热稳定性。

电池排气主要由H2、CO、CO2和烃类气体组成。由于LFP电池排气中含有高比例的H2和烃类气体,则LFP电池排气的理论LEL数值低于NCM电池排气,表明前者排气更易引发潜在的爆炸危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动汽车
    +关注

    关注

    156

    文章

    12454

    浏览量

    234914
  • 锂离子电池
    +关注

    关注

    85

    文章

    3497

    浏览量

    79271
  • 能量密度
    +关注

    关注

    6

    文章

    289

    浏览量

    17008

原文标题:最新成果|从锂离子电池的本征安全性能和排气爆炸危害角度全面洞察热失控问题

文章出处:【微信号:电源系统智能管控,微信公众号:电源系统智能管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与材料全解析

    锂离子电池作为现代储能领域的核心技术,其高效稳定的能量转换能力支撑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美能锂电作为行业创新企业,长期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与工艺优化,其技术突破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革新提供了重要
    的头像 发表于 08-14 18:02 ?203次阅读
    <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的原理与材料全解析

    锂离子电池技术演进:材料革新到系统级突破

    在当今追求可持续能源的时代,锂离子电池无疑是能源存储领域的重要成员。日常使用的手机、笔记电脑,到改变出行方式的电动汽车,再到维持电网稳定的储能系统,它都发挥着关键作用。锂离子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8-11 14:54 ?167次阅读
    <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技术演进:<b class='flag-5'>从</b>材料革新到系统级突破

    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压延和分切技术解析

    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流程中,极片的制备是核心环节,而压延与分切作为极片成型的关键工序,直接决定了电池性能安全性和生产效率。下文美能锂电将结合行业技术积累与前沿研究,详细解析这两项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8-11 14:53 ?38次阅读
    <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极片的压延和分切技术解析

    锂离子电池组装:绕线与极耳焊接工艺揭秘

    锂离子电池作为核心储能部件,其制造工艺的每一次精进都推动着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技术革新。锂离子电池组装过程中的绕线和极耳焊接工艺不仅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更是
    的头像 发表于 08-11 14:53 ?62次阅读
    <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组装:绕线与极耳焊接工艺揭秘

    锂离子电池隔膜质量检测与缺陷分析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长,锂离子电池作为关键能源存储技术,其性能安全性至关重要。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其质量影响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7:55 ?53次阅读
    <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隔膜质量检测与缺陷分析

    锂离子电池涂布工艺:技术要求与方法选择

    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涂布工艺是决定电池性能和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涂布工艺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随着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7:55 ?65次阅读
    <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涂布工艺:技术要求与方法选择

    锂离子电池隔膜耐热性能的优化进展与挑战

    锂离子电池通常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封装材料五个部分组成,其中隔膜作为电池的关键部件,主要起到防止电极接触、保证离子的输送和储存电解质的作用。隔膜对于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7:53 ?95次阅读
    <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隔膜耐热<b class='flag-5'>性能</b>的优化进展与挑战

    锂离子电池焊接工艺的分析解构

    作为现代社会的“能源心脏”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涉及相当广泛。锂离子电池的的制作工艺之中,焊接技术是连接其内部组件、确保电池高效运作的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了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7:49 ?142次阅读
    <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焊接工艺的分析解构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浸润机制解析:孔隙截留到工艺优化

    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美能光子湾始终怀揣着推动清洁能源时代加速到来的宏伟愿景,全力助力锂离子电池技术的革新。在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电解液浸润是决定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7:49 ?194次阅读
    <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电解液浸润机制解析:<b class='flag-5'>从</b>孔隙截留到工艺优化

    单体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隐患剖析与防控策略

    在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浪潮中,单体动力锂离子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但近年来,电池失控引发的燃烧、爆炸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7:48 ?89次阅读
    单体动力<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b class='flag-5'>安全</b>隐患剖析与防控策略

    电池失控原理及安全检测技术解析

    #锂电池失控原理及安全检测技术解析 大规模储能场站的出现,是新能源应用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其基础元件——锂电池
    发表于 05-12 16:51

    18650锂离子电池高速自动点焊机:新能源制造的高效利器

    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18650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笔记电脑、电动工具等领域。而18650锂离子电池高速自动点焊机作为生产这种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7:26 ?562次阅读

    锂离子电池和三元锂电池,谁更安全

    锂离子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安全性上各有优劣。锂离子电池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性能,在安全性方面有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5:19 ?932次阅读
    <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和三元锂<b class='flag-5'>电池</b>,谁更<b class='flag-5'>安全</b>?

    受限空间NCM811锂离子电池失控蔓延及痕迹特征研究

    作者:韩登超( ), 裴苑翔, 刘朝阳, 刘松涛, 王淮斌( ), 孙均利, 王永路, 韩彧 单位: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引用: 韩登超, 裴苑翔, 刘朝阳, 等。 受限空间NCM811锂离子电池失控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10:27 ?1110次阅读
    受限空间NCM811<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b class='flag-5'>热</b><b class='flag-5'>失控</b>蔓延及痕迹特征研究

    朗凯威锂电池组定制新能源汽车 “动力源”—— 锂离子电池详解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环保性能好等优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锂离子电池性能将不断提高,成本将逐步降低,安全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2-16 15:58 ?650次阅读
    朗凯威锂<b class='flag-5'>电池</b>组定制新能源汽车 “动力源”—— <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