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UCIe协议的工作原理和数据传输机制

巨霖 ? 来源:巨霖 ? 2025-08-16 15:3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UCIe协议诞生背景

过去几十年,摩尔定律一直是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芯片上晶体管数量每18-24个月翻倍,性能随之大幅提升。但近年来这一定律明显放缓,芯片制程向7nm、5nm甚至3nm推进时,技术难度呈指数级增长,研发成本飙升,且物理极限日益逼近,传统通过提升制程提高性能的路径愈发艰难。

为应对这一困境,Chiplet技术应运而生。它将大型芯片分解为多个小型芯粒,各芯粒可按功能需求采用最适配的工艺制造,既能提高良率、降低流片成本,又能增强设计灵活性。不过在发展初期,由于缺乏统一互连标准,不同厂商的芯粒无法兼容互通,每次设计都需重新开发互连方案,严重制约了Chiplet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UCIe(通用芯粒高速互连标准)协议应运而生。其核心目标是建立开放的Die-to-Die互连标准,打破厂商间的技术壁垒,实现不同功能芯粒的灵活组合。2022年3月,英特尔AMDARM、台积电等十家行业巨头联合推出UCIe并成立联盟,这一举措为Chiplet技术提供了标准化支撑,解决了互联互通的关键难题,正式开启了Chiplet技术标准化发展的新阶段,也为半导体行业突破摩尔定律限制提供了新路径。

UCIe协议原理

分层协议架构

UCIe协议是一种分层协议,主要分为PHY 层、Adapter层和Protocol层,各层之间通过标准接口连接,PHY层和Adapter层之间接口为RDI(Raw Die - to - Die Interface),Adapter层和Protocol层之间接口为FDI(Flit-Aware Die-to-Die Interface)。这种分层架构使得各层功能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协议的通用和复用。

c1a82ae6-772a-11f0-a18e-92fbcf53809c.png

UCIe接口架构示意图

·PHY层:负责物理信号的传输,包括电气物理层和逻辑物理层。电气物理层方面,UCIe支持Standard及Advanced Package两种封装形式,支持低功耗模式,单Lane支持的传输速率有4,8,12,16,24,32 GT/s。逻辑物理层主要负责UCIe链路的初始化及链路训练,将Adapter发来的数据分发到各条Lane上、进行Lane序重排、坏Lane修复及时钟校正等工作。例如,数据包以Byte形式发出,一个Byte占用一个Lane使用4个clk传输,Main_band采用DDR的双沿采样。UCIe单个Adapter可对接1、2或4个物理层Module。配置为2个Module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c1cc469c-772a-11f0-a18e-92fbcf53809c.png

Two module configuration for standard package

(图源:【UCIe】初识 UCIe-CSDN博客)

·Adapter层:主要功能包括CRC(循环冗余校验)、FEC(前向纠错)、Retry(重传)等,以确保数据可靠传输。当协议层发送64B Flit数据时,会在前加上2B hdr(Protocol ID, Stack ID)和后面加上2B CRC值;对于 256B Flit需要额外增加2B CRC。此外,它还通过Sideband消息跟对端的UCIe设备进行协商,确定采用的协议及一些参数,并且支持多个协议层架在统一Adapter上,通过Adapter中的Arb/Mux实现多个协议层的分时复用。

c1df4b48-772a-11f0-a18e-92fbcf53809c.png

UCIe 与Adapter的连接

(图源:【UCIe】初识 UCIe-CSDN博客)

·Protocol层:支持PCIe 6.0、CXL 2.0/3.0协议,同时还支持Streaming Protocol(用于映射自定义传输协议),允许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定制协议。在传输模式上,分为Raw Mode和Flit Mode。PCIE6.0、CXL2.0/3.0都支持 Raw Mode,在该模式下,所有64B或者 256B数据都由协议层来负责填充,绕过适配层,CRC、FEC和Retry都由协议层处理;而在Flit Mode下,适配层要对协议层数据添加2B hdr和2B CRC,并在协商过程中,通过FDI接口把这些信息作为Link Trainning的一部分传给协议层。

c1fba130-772a-11f0-a18e-92fbcf53809c.png

UCIe Protocol层对应接口运行机制

数据传输机制

UCIe提供了Mainband及Sideband两大数据通路。

·Mainband:主要用来传输业务数据流,采用 DDR双沿采样方式。例如,对于标准封装 x16,8个UI传输1个Byte,若有16Lane,传输256B数据需要128UI。不同条件下单Lane 支持多种传输速率,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带宽的需求。

·Sideband:主要用来处理链路训练、链路管理、参数交换及寄存器访问等非数据传输业务,作为Mainband的Back Channel。它能够简化UCIe中的链路训练、链路管理和D2D参数交换过程,提升Mainband的带宽利用率并简化其设计复杂度。UCIe Sideband支持配置读写(CfgRd/Wr)、内存读写(MRd/Wr)、完成(Cpl/Cpld)及消息(Msg/MsgD)4种不同的数据包,通过这些数据包实现寄存器访问、Message传递等功能,在D2D参数交换、链路训练、链路管理及寄存器访问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链路训练

UCIe采用分层的链路状态机(LSM),包括 FDI FSM、RDI FSM 和 PHY LSM,来进行链路训练。链路训练是UCIe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链路训练,UCIe设备能够建立起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链路,确定链路的各项参数,如传输速率、编码方式等,确保数据在不同的UCIe设备之间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输。在链路训练过程中,各层状态机协同工作,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交互和参数协商,完成链路的初始化和配置,为后续的数据传输做好准备。

UCIe与Chiplet发展的紧密联系

为Chiplet提供标准化互连

在UCIe协议出现之前,Chiplet之间的互连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不同厂商的Chiplet难以实现互联互通,极大地限制了Chiplet技术的应用范围。UCIe协议的诞生填补了这一空白,它定义了一套通用的、开放的Die-to-Die互连标准,包括支持的封装类型(带有标准凸点的标准封装和带有微凸点的各种高级封装)、物理层和协议层规范、软件堆栈模型等,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Chiplet能够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连接和通信,实现了Chiplet在芯片封装内的即插即用,为Chiplet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UCIe协议凭借自身优异特性,成为助力 Chiplet技术发挥优势的关键。它具备高速、低延迟、低功耗、高带宽密度等特点,且拥有极低的误码率,低速时BER<1e-27,高速时BER<1e-15。这些特性为Chiplet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坚实保障,让不同功能的Chiplet 能在稳定高效的环境中协同工作。以数据中心的高性能计算芯片为例,通过UCIe连接多个Chiplet后,能显著提升计算性能,同时降低功耗,很好地满足了数据中心对算力和能效的高要求。

与此同时,UCIe联盟的成立以及协议的不断更新完善,吸引了众多行业巨头参与其中。这推动了Chiplet产业生态在设计、制造、封装等各个环节的完善。像英伟达等芯片厂商已采用相关设计方案,将Chiplet技术与UCIe协议结合应用到产品中。

该协议获得了英特尔、AMD、台积电等巨头的支持,技术标准也在持续演进。从2022年的1.0版本到2024年的2.0版本,不断优化提升。目前已有基于该协议的Chiplet产品面市,其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的良好表现,验证了UCIe协议的可行性。可以说,UCIe为Chiplet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有望推动半导体行业迈向新高度。

使用SIDesigner进行仿真

以UCIe为典型代表的Chiplet互连技术,面临多重物理层挑战:其单通道最高传输速率达32Gbps的高速特性、单位面积内密集的信号网络布局,以及对误码率(如部分场景需低至 1e-27)的严苛要求,共同构成了设计难点。

当采用先进封装技术实现多芯片模块高效互连时,信号完整性问题会显著凸显 —— 具体包括信号传输中的串扰与损耗、时序偏移(Skew)、寄生参数干扰、电源完整性恶化、热 - 电耦合效应,以及如何满足极端严苛的误码率标准等。

这也使得Chiplet的高速信号完整性仿真成为技术难题。此类仿真需融合SerDes与DDR总线的双重仿真特性:既要应对高速率、高误码率要求,处理多信号线并行传输场景;又要适配单端信号传输模式,依赖单端IBIS-AMI模型进行仿真,并需完成电压传输函数(VTF)等专项仿真验证。而通过IBIS-AMI模型以及S参数模型可以简化这一复杂的过程,同时保证仿真的高精度和高准确性。

使用巨霖仿真软件SIDesigner搭建UCIe信号完整性的仿真电路,原理图如下:

c20bc38a-772a-11f0-a18e-92fbcf53809c.png

使用瞬态仿真进行眼图的测量,仿真设置如下:

信号传输速率为16Gbps,使用NRZ调制方式。模式选择瞬态仿真,约1500个UI叠加眼图。

c22566d2-772a-11f0-a18e-92fbcf53809c.png

仿真眼图结果如下:

c23330e6-772a-11f0-a18e-92fbcf53809c.png

工程师可以依据眼图直观反映信号是否满足高速传输的物理条件(如速率、误码率),还能定位损耗、抖动、串扰等具体问题,为设计优化提供精准依据。对于UCIe这类高带宽、高密度、高可靠性要求的Chiplet互连技术,眼图分析是验证设计可行性、保障最终性能的核心环节。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147

    浏览量

    242172
  • chiplet
    +关注

    关注

    6

    文章

    465

    浏览量

    13075
  • UCIe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1

    浏览量

    1876
  • 芯粒
    +关注

    关注

    0

    文章

    71

    浏览量

    305

原文标题:UCIe协议: 推动Chiplet发展的关键力量

文章出处:【微信号:巨霖,微信公众号:巨霖】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GSM GPRS模块数据传输格式问题

    相信很多人都用过GSM模块的GPRS数据传输,对于GPRS的数据传输有2种模式,AT指令模式和数据透传模式有些疑问,请各位帮忙解惑;1. 如果工作在AT指令模式,发送
    发表于 06-10 02:42

    UART协议数据传输格式是怎样的

    什么是UART协议?UART的工作原理是什么?UART协议数据传输格式是怎样的?
    发表于 11-02 08:14

    数据传输介质

    2.5  数据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和数据传输物理通路。传输介质的特性包括物理描述
    发表于 06-27 21:47 ?0次下载

    基于短消息的OTA数据传输安全机制

    基于短消息的OTA数据传输安全机制 摘要:OTA技术的应用,使得移动通信不仅能够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还能提供更便捷的增值服务。依靠基于短消息的OTA技术,
    发表于 05-23 15:13 ?22次下载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工作方式有哪些?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工作方式有哪些? 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方法多得令人难以置信。 数
    发表于 03-18 14:41 ?6088次阅读

    数据传输速率是什么意思

    数据传输速率是什么意思 数据传输速率是通过信道每秒可传输的数字信息量的量度。数据传输速率也称为吞吐率。数据传输速率由很
    发表于 03-18 14:45 ?5104次阅读

    数字数据传输(DDN),数字数据传输(DDN)的工作原理是什

    数字数据传输(DDN),数字数据传输(DDN)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概述 计算机通信技术层出不穷,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证券、
    发表于 03-19 14:25 ?2862次阅读

    基于CLRP_MS位置叠取的节能WSNs数据传输机制_王德铭

    基于CLRP_MS位置叠取的节能WSNs数据传输机制_王德铭
    发表于 03-19 19:07 ?0次下载

    以太网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介绍

    针对现场采集设备需要扩展网络功能以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应用硬件协议栈芯片W5300设计并实现了以太网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由FPCJA控制硬件协议栈芯片W5300,给出了系统总体硬件
    发表于 11-16 15:00 ?15次下载
    以太网<b class='flag-5'>数据传输</b>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介绍

    tcp_ip 协议讲座:介绍数据传输

    介绍了tcp协议数据传输的问题(交互式数据传输,批量数据传输,流量控制,拥塞避免)
    的头像 发表于 07-03 11:05 ?3820次阅读
    tcp_ip <b class='flag-5'>协议</b>讲座:介绍<b class='flag-5'>数据传输</b>

    基于UDP协议和FPGA的点到点数据传输方案

    。通过对比传统TPP协议工作原理,并结合相应的理论分析,得出该系统在数据传输速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且系统复杂度低,便于实现的结论。
    发表于 06-01 09:58 ?13次下载

    如何实现MQTT协议数据传输

    如何实现MQTT协议数据传输?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和应用需要实现互联互通。而MQTT作为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消息传输协议,在物联网领域应用广泛,成为了许多设备之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17:23 ?1517次阅读

    DTU的多种协议,解锁数据传输的无限可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DTU的多种协议,看看它们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数据传输工作。1.Modbus协议:这是一种常用于工业领域的通信协议,被广泛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11:00 ?1348次阅读
    DTU的多种<b class='flag-5'>协议</b>,解锁<b class='flag-5'>数据传输</b>的无限可能

    PCIe数据传输协议详解

    、网卡和声卡等,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以下是对PCIe数据传输协议的介绍: 一、PCIe协议的基本概念 PCIe协议定义了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6:12 ?3945次阅读

    MPU数据传输协议详解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微控制器(MPU)扮演着核心角色,负责处理各种任务和数据。为了实现这些功能,MPU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传输协议就是规定这些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09:37 ?100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