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周凯扬)为了进一步提升性能和安全性,电池厂商和汽车OEM都全力投入锂离子电池的开发中。但面对2025年400Wh/kg和2030年500Wh/kg的能量密度目标,单靠锂离子电池的突破似乎难以实现,反倒是这些厂商布局固态电池、公布相关专利的消息时有传出。
固态电池,动力电池的下一个爆点?
著名韩国电池制造商SK Innovation近期向美国固态电池公司Solid Power投资了3000万美元,由后者授权专利科技,双方合作开发车规固态电池。现代和起亚不久前宣布,与另一个美国固态电池开发商Factorial Energy达成战略合作,为现代集团开发和提供汽车固态电池。来自中国台湾的辉能科技也在近期完成了来自软银中国、春华资本等投资方的新一轮融资,这笔资金将用来加速固态电池生产设备的开发,也用于未来的产能扩张计划。
既然这么多大厂都已经开始出手了,那么固态电池真的可以终结锂离子电池创下的动力电池神话吗?还是说这又是一个多年后被抛弃的技术?。但既然他们有心烧钱投入研发,我们不妨来看下这些固态电池公司的技术与进展。
Solid Power
自从比亚迪做了刀片电池的针刺测试后,连固态电池厂商也纷纷跟进这套操作,证明其高安全性。作为福特和宝马投资的固态电池厂商,Solid Power将在2022年提供电池供福特和宝马两家车厂进行测试。虽然没有公布太多技术细节,不过Solid Power在今年10月份公布了一系列的测试数据,让我们一窥其固态电池的现阶段性能表现。

Solid Power固态电池 / Solid Power
在Solid Power固态电池针刺试验中,充满电的测试电池被刺穿,没有起火或爆炸的现象,仅仅只是温度略微升高而已,且记录的最高温度只有27℃,这正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为这个高硅含量的固态电池带来的安全性能。

Solid Power固态电池寿命测试结果 / Solid Power
在45℃的1000次循环下,Solid Power固态电池仍有82%的容量。而在能量密度测试中,该电池可以做到350Wh/kg的堆叠能量比,且在750次循环下仍有80%的容量。快充测试记录的650次循环下,每五个周期就能做到2C的快充速率。
辉能科技
涉足电池开发15年的辉能科技以锂陶瓷固态电池闻名,该公司于2019年8月与蔚来汽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固态电池的开发MAB封装的固态电池。今年三月,辉能科技又和越南本土汽车品牌Vinfast在当地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该公司将拥有辉能固态电池的优先采购权,支持Vinfast未来的固态电池汽车量产。
辉能科技为固态电池开发了多项专利技术,比如替代了可燃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的氧化物电解质。这种固态材料可以有效避免或延迟热失控效应,其极高的稳定性也确保了阳极与阴极材料被高效地利用,从而提高能量密度降低生产成本。

锂离子电池与辉能固态电池针刺对比试验 / 辉能科技
在安全方面,除了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固有的安全性之外,辉能科技还开发了主动安全机制这一专有技术。电池、模块和系统会主动停止,确保热失控和热扩散得到解决。辉能还在今年二月发布了与软包电池、圆柱电池、方形电池等传统锂离子电池的针刺测试对比试验,其中锂离子电池均出现了起火爆炸的现象,但固态电池并没有出现任何异状。

在这几大核心技术的帮助下,辉能的固态电池做到了优异的性能表现。根据辉能的固态电池性能发展规划,如今的产品在安全性和快充上已经确定了,在电池包能量密度、循环周期和低温表现上仍有优化的空间。目前辉能给出的能量密度为440-485Wh/L,支持5C快充,可以在12分钟内充至80%,循环寿命则是在1000次以上。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也进行了多年的固态电池研发,但一直未曾透露过多消息。宁德时代曾在今年 1 月公开了两份关于固态电池的专利,分别为“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片及其制备方法”。这也证明了宁德时代同样计划使用硫化物作为固态电池材料,与此前透露的开发方向一致。
不过宁德时代对于固态电池的商用没有给出短期的目标,并表示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深耕多年,在技术上处于第一梯队,已经可以做出固态电池原型样品,但是距离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还有很远的路要走。19年底,宁德时代更是声称具体的固态电池商业化产品要到2030年后才能交付。
量产的难题
大厂追捧的固态电池似乎前景一片光明,但质疑的人也不少。特斯拉前电池工程师Gene Berdichevsky称固态电池是一个“虚无的期望”,未来依然寄托在锂离子电池上,而特斯拉联合创始人和原CEO Martin Eberhard却对固态电池十分看好。那么现在的特斯拉为何没有在固态电池上行动,反而是继续推行4680电池呢?
松下在不久前展示了为特斯拉打造的4680电池,这款直径46毫米高度80毫米的电池比现用的1865和2170电池都要大。依照特斯拉和松下给出的数据,4680电池的容量是过去小型电池的五倍。尽管体积增加了,却也带来了成本和性能上的优势,4680电池可以将里程数再提高16%。
以4680锂离子电池为例,松下称明年三月可以开始试产,这才是特斯拉想要的确定性。不仅是以上专研固态的几家公司,全球排名靠前的电池厂家同样将固态电池视为2025年后的产物。比如同样投入固态电池研发的两家韩国企业,LG Chem预计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至2030年具备商业化规模,三星SDI也宣称其固态电池要在2027年才能开始量产。因此要想特斯拉等大厂全面拥抱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度低带来的量产问题才是最严峻的挑战。
固态电池,动力电池的下一个爆点?
著名韩国电池制造商SK Innovation近期向美国固态电池公司Solid Power投资了3000万美元,由后者授权专利科技,双方合作开发车规固态电池。现代和起亚不久前宣布,与另一个美国固态电池开发商Factorial Energy达成战略合作,为现代集团开发和提供汽车固态电池。来自中国台湾的辉能科技也在近期完成了来自软银中国、春华资本等投资方的新一轮融资,这笔资金将用来加速固态电池生产设备的开发,也用于未来的产能扩张计划。
既然这么多大厂都已经开始出手了,那么固态电池真的可以终结锂离子电池创下的动力电池神话吗?还是说这又是一个多年后被抛弃的技术?。但既然他们有心烧钱投入研发,我们不妨来看下这些固态电池公司的技术与进展。
Solid Power
自从比亚迪做了刀片电池的针刺测试后,连固态电池厂商也纷纷跟进这套操作,证明其高安全性。作为福特和宝马投资的固态电池厂商,Solid Power将在2022年提供电池供福特和宝马两家车厂进行测试。虽然没有公布太多技术细节,不过Solid Power在今年10月份公布了一系列的测试数据,让我们一窥其固态电池的现阶段性能表现。

Solid Power固态电池 / Solid Power
在Solid Power固态电池针刺试验中,充满电的测试电池被刺穿,没有起火或爆炸的现象,仅仅只是温度略微升高而已,且记录的最高温度只有27℃,这正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为这个高硅含量的固态电池带来的安全性能。

Solid Power固态电池寿命测试结果 / Solid Power
在45℃的1000次循环下,Solid Power固态电池仍有82%的容量。而在能量密度测试中,该电池可以做到350Wh/kg的堆叠能量比,且在750次循环下仍有80%的容量。快充测试记录的650次循环下,每五个周期就能做到2C的快充速率。
辉能科技
涉足电池开发15年的辉能科技以锂陶瓷固态电池闻名,该公司于2019年8月与蔚来汽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固态电池的开发MAB封装的固态电池。今年三月,辉能科技又和越南本土汽车品牌Vinfast在当地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该公司将拥有辉能固态电池的优先采购权,支持Vinfast未来的固态电池汽车量产。
辉能科技为固态电池开发了多项专利技术,比如替代了可燃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的氧化物电解质。这种固态材料可以有效避免或延迟热失控效应,其极高的稳定性也确保了阳极与阴极材料被高效地利用,从而提高能量密度降低生产成本。

锂离子电池与辉能固态电池针刺对比试验 / 辉能科技
在安全方面,除了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固有的安全性之外,辉能科技还开发了主动安全机制这一专有技术。电池、模块和系统会主动停止,确保热失控和热扩散得到解决。辉能还在今年二月发布了与软包电池、圆柱电池、方形电池等传统锂离子电池的针刺测试对比试验,其中锂离子电池均出现了起火爆炸的现象,但固态电池并没有出现任何异状。

在这几大核心技术的帮助下,辉能的固态电池做到了优异的性能表现。根据辉能的固态电池性能发展规划,如今的产品在安全性和快充上已经确定了,在电池包能量密度、循环周期和低温表现上仍有优化的空间。目前辉能给出的能量密度为440-485Wh/L,支持5C快充,可以在12分钟内充至80%,循环寿命则是在1000次以上。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也进行了多年的固态电池研发,但一直未曾透露过多消息。宁德时代曾在今年 1 月公开了两份关于固态电池的专利,分别为“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片及其制备方法”。这也证明了宁德时代同样计划使用硫化物作为固态电池材料,与此前透露的开发方向一致。
不过宁德时代对于固态电池的商用没有给出短期的目标,并表示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深耕多年,在技术上处于第一梯队,已经可以做出固态电池原型样品,但是距离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还有很远的路要走。19年底,宁德时代更是声称具体的固态电池商业化产品要到2030年后才能交付。
量产的难题
大厂追捧的固态电池似乎前景一片光明,但质疑的人也不少。特斯拉前电池工程师Gene Berdichevsky称固态电池是一个“虚无的期望”,未来依然寄托在锂离子电池上,而特斯拉联合创始人和原CEO Martin Eberhard却对固态电池十分看好。那么现在的特斯拉为何没有在固态电池上行动,反而是继续推行4680电池呢?
松下在不久前展示了为特斯拉打造的4680电池,这款直径46毫米高度80毫米的电池比现用的1865和2170电池都要大。依照特斯拉和松下给出的数据,4680电池的容量是过去小型电池的五倍。尽管体积增加了,却也带来了成本和性能上的优势,4680电池可以将里程数再提高16%。
以4680锂离子电池为例,松下称明年三月可以开始试产,这才是特斯拉想要的确定性。不仅是以上专研固态的几家公司,全球排名靠前的电池厂家同样将固态电池视为2025年后的产物。比如同样投入固态电池研发的两家韩国企业,LG Chem预计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至2030年具备商业化规模,三星SDI也宣称其固态电池要在2027年才能开始量产。因此要想特斯拉等大厂全面拥抱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度低带来的量产问题才是最严峻的挑战。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锂离子电池
+关注
关注
85文章
3497浏览量
79271 -
动力电池
+关注
关注
113文章
4616浏览量
79820 -
固态电池
+关注
关注
10文章
733浏览量
2900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与材料全解析
锂离子电池作为现代储能领域的核心技术,其高效稳定的能量转换能力支撑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美能锂电作为行业创新企业,长期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与工艺优化,其技术突破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革新提供了重要

锂离子电池组装:绕线与极耳焊接工艺揭秘
锂离子电池作为核心储能部件,其制造工艺的每一次精进都推动着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技术革新。锂离子电池组装过程中的绕线和极耳焊接工艺不仅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更是衡量电池

锂离子电池隔膜质量检测与缺陷分析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长,锂离子电池作为关键能源存储技术,其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其质量影响电池性能。在电池的生产、运输和使用中,隔膜可能出现破膜、刮伤、漏涂、

锂离子电池涂布工艺:技术要求与方法选择
在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涂布工艺是决定电池性能和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涂布工艺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涂布工艺的要求也日益严格。本

干法电极技术:引领锂离子电池绿色革命
领域的佼佼者,我们不仅为电池材料的微观结构提供了精准的测量,还为电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目前,锂离子电池被公认为环保的储能解决方

FIB-SEM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构成锂离子电池作为现代能源存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提升依赖于对电池材料的深入研究。锂离子电池通常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和封装材料等部分构成。正极材料和负极材

智能化进程中的锂离子电池
。1992年,锂离子电池实现商品化。 ?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
石墨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与储锂机制
近日,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总结并展望了石墨负极界面的调控方法及其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制,重点介绍了石墨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与储锂机制、炭负极的表界面表征方法与界面调控方法,结合目前国内

锂离子电池自动检测化成分容柜:电池生产的新动力
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行业中,锂离子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其性能与品质直接关系到整个产品的竞争力。而锂离子电池自动检测化成分容柜,作为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以其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正逐步成为提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