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锂离子电池中,硅被认为是最有望替代石墨的负极材料。如果将石墨负极换成硅负极,电池容量可以提高大约10倍。但是,在充电过程中,硅会膨胀,破坏电池内部结构。很多公司希望,通过调整硅片或硅颗粒的微结构,来解决这一问题。
图源:inceptivemind
据外媒报道,新奥尔良初创公司Advano,以再利用硅为原材料,比如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并将其加工成含硅纳米颗粒的碳基体。在每个颗粒中,受化学物质影响,碳化硅纤维开始生长,在表面形成类似绒毛的东西,并与其他颗粒上的绒毛相连接,提供机械保护。
这种粉末可应用于不同浓度的石墨负极。浓度越高,存储容量越大。为了控制硅膨胀现象,该公司还开发出一种晶体,提高硅操作电压窗口,从而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改善充电性能。
据IEEE Spectrum杂志报告,为了增加电池容量,生产商可以在负极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硅纳米颗粒。例如,如果你想在不用冷却的情况下,让电池持续充电1000次,负极中的硅含量可以提高至15%。有时,只需250个循环周期,就可以加70%以上的硅。
目前,Advano每年可以生产一吨硅纳米颗粒,未来可能增加十倍。该公司希望,以后能将颗粒价格,从每公斤500-10000美元,降至15-150美元。
-
锂离子电池
+关注
关注
85文章
3498浏览量
7928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与材料全解析

锂离子电池组装:绕线与极耳焊接工艺揭秘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挑战与硅基负极的潜力

锂离子电池隔膜质量检测与缺陷分析

电极压实密度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探究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浸润机制解析:从孔隙截留到工艺优化

单体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隐患剖析与防控策略

超级电容器与锂离子电池的区别在哪里?

FIB-SEM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锂离子电池和三元锂电池,谁更安全?

智能化进程中的锂离子电池
石墨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与储锂机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