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搭载了神经的人造皮肤,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JsPm_robot_1hjq ? 来源:未知 ? 作者:李倩 ? 2018-06-25 09:4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设想一下,有一天你的家庭机器人不小心被重物砸了一下脚,然后跟真人一样可怜巴巴地对着你撒娇喊痛,你可能还会耐心地安慰它……放心,不是闹鬼了,而是你的机器人有“感觉”了。

近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刊登了一项来自鲍哲南教授团队的突破性研究。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款全新的人造神经系统,并成功用它实现了对触觉的模拟,这项研究为假肢制造、人造皮肤迈出了第一步,或许有一天会给机器人某种反射能力。

在未来,机器人不仅会有人的外形,其皮肤也不再是钢铁和橡胶,而是如同真正的人的皮肤一样,有触觉、温觉、痛觉等。面对如此“有血有肉”的机器人,你还能只把其作为一个机器来看待吗?而除了将这项研究应用在机器人身上,我们还能利用人造神经系统做些什么呢?

搭载了神经的人造皮肤,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1、青春永驻的秘密

在电影《重返20岁》的设定里,杨子姗饰演的“奶奶”一旦出血,皮肤上就会出现皱纹,而在电影最后,因为给孙子献血,妙龄女郎还是重回了老年人的状态。

要说电影里防止皮肤衰老还真是比现实生活中容易得多,只要坚持不流血就行了。但是在现实生活里,护肤、打针、激光、拉皮,女人们为了减缓皮肤衰老,减少皮肤皱纹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然而,皱纹会有的,黄斑会有的,该老还是要老的。

那么,如何才能永远让自己的皮肤光滑又细腻呢?答曰:人造皮肤。

从令人悚然的“人皮面具”到用化合物做的面膜面具,人们在人造皮肤上一直下了不少的功夫。比如,麻省理工曾利用具有良好弹性、透气性、附着性和抗拉强度的聚硅氧烷合成了一种透明聚合物薄膜,用来保护皮肤并减少皮肤水分的流失。

以上种种研究,可以说是将“人造皮肤”打造得非常纤薄自然了。然而,皮肤不仅仅是为了覆盖我们的肌肉而存在,它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传感材料。在很多人看来,手感觉到温度是理所当然的,却不会有人去思考从皮肤到大脑的信号传递过程。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可以依靠视觉来确认我们已经成功地抓住了物体,还可以通过皮肤的感知来确认。这种“感知”也是所有人希望“人造皮肤”能够必备的一种能力,从而使它们在许多不同的部位或者器官中变得更加有用、更加真实。

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领导的团队一直想要打造有触觉的人造皮肤,而这种“人造皮肤”本质上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电子元件,它利用敏感的电子材料制成,可以被拉伸,能够感受到微小的压力带来的电流变化。

如果人造皮肤能够成功地搭载人造神经系统,对于爱美的人们来说未尝不是一种福音。毕竟,人造皮肤不仅永远年轻鲜嫩,还带有自动感知系统,覆盖成功后,简直一劳永逸。

2、 触觉语言的启蒙

《聆听寂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女主人公因为小时候注射庆大霉素过量而丧失了听力,从此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习惯了无声的主人公为了能让别人明白她的意思,渐渐学会了用画画和别人沟通,也因此体会到了爱和快乐。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或许可以思考,除了绘画,我们还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让聋哑人能够与正常人进行交流。而这个方法,可以基于这个人造神经系统,开发触摸的通信功能。

正常人的耳蜗能把声音转化为频率发送到大脑由其解码,但聋哑人或有相关身体障碍的人做不到。通过人造皮肤,我们可以用皮肤上的人造神经系统来代替耳朵,将信息传输给大脑。

Facebook曾展示过与此相似的概念,在其公开的视频中,两名Facebook员工已可以通过触摸来交谈。A员工的胳膊上佩戴着电子设备,而B员工使用计算机程序,将压力信号传送至A的手臂,供其读取信息。

如此,开发出全新的“触觉词汇”,不仅有利于实现正常人与聋哑人之间的交流,还有利于打破语言障碍。只要通过人造皮肤的电传感信号,所有人都能直接交流。

斯坦福大学(对,又是它)还有一项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人工神经能够区分盲文字母,这也为我们上述的功能提供了技术基础。而除此之外,他们在传感器上以不同的方向滚动一个圆柱体,人工神经能够精确地检测到运动方向。而这个技术突破,或许能为智能诊脉带来一些便利。

人造神经的bug,你能接受吗?

经典电影《阿甘正传》塑造了一个自强不息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阿甘一生都在奔跑,他曾经奔跑着横穿了整个美国。在电影里,阿甘的奔跑依靠的是他坚强的意志。但是在现实生活里,即便你的意志不够坚强,也能实现这样的长途奔跑,而你依靠的,是被人工制造的“感觉”。

在上文提到的人造神经系统的研究中,研究小组测试了系统产生反射和触觉的能力。他们将人工神经连接到蟑螂的腿上,并对他们的触觉传感器施加微小的压力增量。电子神经元将传感器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突触晶体管将其传递出去,当触觉传感器上的压力增加或减少时,蟑螂的腿就随着压力或多或少地剧烈地抽搐。

也就是说,人工神经系统可以让载体产生反射性运动。拿惊跳反射(Startle reflex)亦称莫罗氏反射(moro reflex)来举例,这是动物被突发性的强感觉刺激诱发的一种防御性反射,表现为面部及躯体肌肉的快速收缩,之后往往还伴随着当下行为的中止以及心率的增加。

参照这个反射,如果肌肉内植入这个系统,就有可能使得肌肉变得更加敏感,想一想,如果有人给你在体外的触觉传感器不断地施加了压力,你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某块肌肉,而如果这块肌肉位于你的脸上,你的表情大概不会很好看……

当然了,应该不会有人这么恶趣味想要“欣赏”你抽搐的表情,但人们能够远程控制载体(也就是皮肤或者假肢)的触觉,这感觉恐怕不太美妙。

面对这样的问题,将体外的触觉传感器移植到体内,连接人造神经系统与大脑恐怕是最好的办法,但这个办法还面临着很大的技术难度。而一旦这个技术实现了突破,相信柔性电路将有无穷的潜力。

结论

数年后,也许你的生活将是这样的:你脸上的皮肤自然细腻,能够感受春风的吹拂;你手臂上的人造皮肤能与聋哑人进行交流;手腕上的人造皮肤能随时监测心率、血糖,实现智能把脉;你的整个身体可能成为一个“网络中心”,体内的信息跟外界产生连接……

想一想,你愿意接受这样的生活吗?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933

    浏览量

    214375
  • 神经系统
    +关注

    关注

    0

    文章

    87

    浏览量

    13199
  • 触觉传感器
    +关注

    关注

    4

    文章

    107

    浏览量

    9813

原文标题:人造皮肤有了“感觉”,人造神经系统还远吗?

文章出处:【微信号:robot-1hjqr,微信公众号:1号机器人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之牙科疼痛治疗

    一.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机理)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ElectricalNerveStimulation,TENS)是一种通过皮肤电极向浅表神经施加可控低强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22:12 ?705次阅读
    经皮<b class='flag-5'>神经</b>电刺激(TENS)之牙科疼痛治疗

    非侵入性经皮脊髓电刺激(tSCS)的神经机制与脊髓损伤康复临床应用

    经皮脊髓电刺激(transcutaneousspinalcordstimulation,tSCS)经皮脊髓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皮肤表面电极向脊髓背根传递低频脉冲电流、实现神经调控的非侵入性技术。其核心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19:21 ?3013次阅读
    非侵入性经皮脊髓电刺激(tSCS)的<b class='flag-5'>神经</b>机制与脊髓损伤康复临床应用

    中国科学院:电鳗启发离子电子人造皮肤,具有多模态感知和传感器内储层计算功能

    ? 作为最大的感觉器官,人体皮肤能够响应触觉、热学和电学刺激产生离子信号,这些信号随后传递给神经元并由大脑处理,从而实现感知和记忆,最终促进意识感知和决策。然而,现有的人皮肤面临着重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17:24 ?417次阅读
    中国科学院:电鳗启发离子电子<b class='flag-5'>人造皮肤</b>,具有多模态感知和传感器内储层计算功能

    奥迪威CES展出智能皮肤预警感知方案,赋予汽车“触觉皮肤”!

    在2025年CES国际大展上奥迪威展出其突破性的智能皮肤预警感知方案,为汽车安全和交互功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15:01 ?696次阅读
    奥迪威CES展出智能<b class='flag-5'>皮肤</b>预警感知方案,赋予汽车“触觉<b class='flag-5'>皮肤</b>”!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

    【研究内容】 ? ? 中山大学衣芳教授团队在" 科学通报"期刊上发表题为“ 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的最新论文。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的研究进展, 重点归纳总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7:03 ?1174次阅读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传感电子<b class='flag-5'>皮肤</b>研究进展

    BP神经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的比较

    BP神经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对两者的比较: 一、结构特点 BP神经网络 :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的前馈神经网络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5:53 ?822次阅读

    如何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是一种经典的人神经网络模型,其训练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以下是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的步骤: 一、前向传播 前向传播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5:10 ?1029次阅读

    深度学习入门:简单神经网络的构建与实现

    深度学习中,神经网络是核心模型。今天我们用 Python 和 NumPy 构建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由多个神经元组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3:52 ?598次阅读

    中国“人造太阳”刷新世界纪录

    近日,位于安徽合肥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被誉为中国的“人造太阳”,成功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该装置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下持续1000秒的“高质量燃烧”,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聚变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0:28 ?546次阅读

    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和多种神经网络架构方法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传统机器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多种算法。在本文中,我们会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和多种神经网络架构方法,供各位老师选择。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10:24 ?1393次阅读
    人工<b class='flag-5'>神经</b>网络的原理和多种<b class='flag-5'>神经</b>网络架构方法

    图像尺寸测量仪在人造骨骼尺寸测量中的创新应用

    图像尺寸测量仪的出现为人造骨骼尺寸测量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它依托先进的光学成像技术与精密的算法软件,能够快速、精准地测量人造骨骼的平面尺寸。
    的头像 发表于 12-27 11:13 ?759次阅读
    图像尺寸测量仪在<b class='flag-5'>人造</b>骨骼尺寸测量中的创新应用

    RNN模型与传统神经网络的区别

    传统神经网络(前馈神经网络) 2.1 结构 传统神经网络,通常指的是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 FNN),是一种最简单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09:42 ?1269次阅读

    在实际设计D类功放电路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1.大家觉得这个电路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吗? 2.在实际设计D类功放电路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TI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第一次发帖,轻拍
    发表于 11-08 08:09

    关于卷积神经网络,这些概念你厘清了么~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AI可以越来越多地支持以前无法实现或者难以实现的应用。本文基于此解释 卷积神经网络 (CNN)及其对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意义。CNN是一种能够从复杂数据中提
    发表于 10-24 13:56

    用ina333搭载个实验板,一旦悬空,输出就成了±2v的50hz的方波,为什么会有方波?

    用ina333搭载个实验板 ±2..5v电源。 输入为3-20hz的100mv的交流信号时候,输出非常好。 输入接地的时候,输出也很好。很平坦,大概有100mv的失调。 但是一旦悬空,输出就成了±2v的50hz的方波。 奇怪了,这方波哪来的?
    发表于 09-10 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