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新南威尔士大学最新研究揭示TOPCon电池降解规律:波长依赖性与氢再分布的作用

美能光伏 ? 2025-08-25 09:0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隧道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太阳能电池凭借其高效率和低成本主导了全球光伏市场。TOPCon 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在紫外(UV)辐射下会发生紫外诱导降解(UVID),本研究通过 UV-A(315–400 nm) 和 UV-B(280–315 nm) 暴露实验,探究紫外对TOPCon前驱体和寿命结构的影响,通过美能复合紫外老化试验箱可控的紫外光源、温湿度调节等功能,为实验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结果表明,UV-B 和 UV-A 暴露导致的降解程度相同,但 UV-B 下的降解过程明显更快,这意味着UV-B 可用于加速紫外降解测试

TOPCon电池制备与实验设计

Millennial Solar



(a)对称寿命结构;(b) TOPCon 前驱体

样品制备:使用工业线制造的n型CZ硅片(182×182 mm?,厚度140±10 μm)制备对称寿命结构和TOPCon前驱体。寿命结构两侧为硼扩散发射极,钝化层为5nm AlO?(原子层沉积),覆盖75 nm PECVD SiN?:H减反射层。TOPCon前驱体前侧结构相同,背面为~1.5 nm隧穿SiO?、150nm磷掺杂多晶硅层和75nm SiN?:H层。部分样品经过峰值温度850°C的烧结处理。

AM0 和 AM1.5G 标准光谱以及 UV-A 和 UV-B 灯光谱辐照度

紫外辐照与实验设计:使用自主研发的紫外灯系统,在60°C下进行辐照。UV-A灯315–420 nm范围内的辐照度为102 W/m?,UV-B灯250–385 nm范围内为114 W/m?。总剂量分别为UV-A 49 kWh/m?、UV-B 61.1 kWh/m?。样品分为三组:A:60°C暗退火(DA),作为热影响的对照;B组:接受UV-B辐照;C:接受UV-A辐照。每组包含烧结与未烧结样品,并分别对前后表面进行测试。

紫外对 TOPCon 前驱体和寿命结构影响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表征与模拟通过准稳态光电导(QSS-PC)测量有效少子寿命和发射极饱和电流密度(J??),并计算归一化缺陷密度(NDD)。采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分析元素深度分布,并结合光学模拟软件SunSolve分析背面结构对紫外的吸收特性。

热稳定性与LeTID行为

Millennial Solar



(a)A 组样品在 60 °C 暗退火过程中的有效寿命变化;(b)有效寿命提取的饱和电流密度随暗退火时间的变化

A组样品在暗退火过程中,未烧结样品有效寿命稳定,而烧结样品出现先衰减后恢复的趋势,且J??保持不变说明表面钝化稳定,体缺陷主导变化,符合光热诱导衰减(LeTID)特征。

UV-B辐射实验

Millennial Solar




B组样品在 60 °C 高温下随 UV-B 辐射曝光时间变化的饱和电流密度:(a) 寿命样品,(b) 前驱体样品(紫外分别照射前侧和后侧)

TOPCon 结构背面的模拟反射率(红色)以及50 nm、100 nm 和 150 nm多晶硅厚度的吸收率模拟

光学模拟显示,多晶硅层对<370nm紫外光有强吸收反射。150nm多晶硅层可有效保护隧穿氧化层,

厚度降低至50或100nm时,UVID风险上升

UV-A辐射实验

Millennial Solar



60℃高温下,C 组样品的饱和电流密度随 UV-A 暴露时间的变化:(a)前驱体:(b)寿命结构

A、B、C 组样品测试前后的饱和电流密度

UV-B和UV-A均导致前侧J??上升,表面复合增加。UV-B衰减速度更快,但最终衰减程度与UV-A相当。背面辐照下J??变化微弱,表明多晶硅层具有紫外屏蔽作用

氢动力学与体缺陷行为

Millennial Solar



60℃下的NDD下(a)A组样品在随退火时间的变化;(b)C组样品UV-A 暴露时间的变化

归一化缺陷密度(NDD)分析表明,暗退火下烧结样品出现NDD先升后降的LeTID特征,而紫外辐射样品NDD变化微小,说明

紫外抑制了体缺陷形成,但加剧了表面复合。

ToF-SIMS深度分布:已烧结前驱体(a)A2在暗退火前后(b)C3在UV-A 辐射前后

ToF-SIMS显示紫外辐照后AlO? / p? / Si界面氢浓度升高,表明Si-H键断裂导致氢重新分布。紫外辐照下未出现LeTID,说明紫外抑制了体缺陷的形成

本文系统揭示了TOPCon太阳能电池在紫外辐射下的降解行为与机制。UV-A和UV-B可引起相同类型的表面降解,但UV-B降解速率更快,适用于加速太阳能电池紫外诱导衰减UVID测试。电池前表面表现出对UVID的显著敏感性,而背表面因多晶硅层对紫外光的高吸收作用,显示出优异的抗降解稳定性。紫外辐射可破坏Si–H键,引发氢的重新分布,并抑制光热诱导衰减LeTID的发生,这些发现为TOPCon电池的抗紫外设计与可靠性提升提供了重要依据。

美能复合紫外老化试验箱

Millennial Solar



美能复合紫外老化试验箱进行加速老化测试,该试验箱能够提供280至400nm范围内的紫外光谱,模拟太阳光中的紫外部分,同时保持150至250W/㎡的辐照强度,以加速老化过程。

辐照强度:150-250W/㎡(可定制500-1000W/㎡超级紫外)

UVB含量:3%-9%

光谱范围:280-400nm

美能复合紫外老化试验箱通过可控的紫外光源、温湿度调节等条件,实现了太阳能电池紫外诱导衰减UVID的加速测试,为TOPCon电池的可靠性优化和双面组件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原文参考:UV-induced degradation in TOPCon solar cells: Hydrogen dynamics and impact of UV wavelength

*特别声明:「美能光伏」公众号所发布的原创及转载文章,仅用于学术分享和传递光伏行业相关信息。未经授权,不得抄袭、篡改、引用、转载等侵犯本公众号相关权益的行为。内容仅供参考,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司进行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光伏
    +关注

    关注

    49

    文章

    3953

    浏览量

    71667
  • 试验箱
    +关注

    关注

    0

    文章

    989

    浏览量

    16564
  • 电池
    +关注

    关注

    84

    文章

    11158

    浏览量

    13812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精度可编程直流负载箱—专攻燃料电池充放电测试与动态消纳

    高精度可编程直流负载箱作为电力电子测试领域的核心设备,在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验证和生产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通过精确模拟复杂负载工况,专攻燃料
    发表于 08-06 13:15

    TOPCon电池稳定性提升 | PL/EL检测改进LECO兼容银浆

    激光增强接触优化(LECO)是提升TOPCon电池效率的有效技术。然而,亟需改进LECO兼容银浆以确保TOPCon电池的可靠与稳定性。本
    的头像 发表于 07-18 09:04 ?249次阅读
    <b class='flag-5'>TOPCon</b><b class='flag-5'>电池</b>稳定性提升 | PL/EL检测改进LECO兼容<b class='flag-5'>性</b>银浆

    晶科能源与新威尔士大学达成技术研发合作备忘录

    近日,晶科能源在澳大利亚悉尼与新威尔士大学达成技术研发合作备忘录,并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签署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协议。合作将依托晶科能源的产业实践基础,聚焦光伏回收与可持续发展核心方向,推动新能源技术研发产业化与人才联合培养。
    的头像 发表于 07-16 10:43 ?603次阅读

    全球首个!低温下可精准控制“百万量级量子比特”芯片问世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6月30日消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与新威尔士大学研究团队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他们成功开发出全球首个在低
    的头像 发表于 07-07 05:58 ?2595次阅读

    TOPCon 电池紫外(UV)降解退化分析与Al?O?、SiN?钝化层参数优化

    紫外(UV)辐照是评估光伏电池长期可靠的关键测试之一。采用美能复合紫外老化试验箱可精准模拟组件户外服役环境。随着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电池成为主流量产技术,其抗UV
    的头像 发表于 06-20 09:02 ?591次阅读
    <b class='flag-5'>TOPCon</b> <b class='flag-5'>电池</b>紫外(UV)<b class='flag-5'>降解</b>退化分析与Al?O?、SiN?钝化层参数优化

    钙钛矿薄膜在线质量把控:基于光强依赖性光致发光PL成像的方法研究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新一代光伏技术,其产业化进程面临大面积制备质量控制的关键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非破坏表征技术——k参数成像法(k-imaging),通过美能钙钛矿在线PL测试机对光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09:03 ?1045次阅读
    钙钛矿薄膜在线质量把控:基于光强<b class='flag-5'>依赖性</b>光致发光PL成像的方法<b class='flag-5'>研究</b>

    TOPCon太阳能电池在UV辐照下的电性能衰减与恢复机制研究

    能力,减少光电转换效率的衰减。本文针对TOPCon太阳能电池在不同UV辐照条件下的电性能衰减特性进行研究,并对提高此类太阳能电池抗UV辐照的方式进行分析。通过美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09:01 ?1325次阅读
    <b class='flag-5'>TOPCon</b>太阳能<b class='flag-5'>电池</b>在UV辐照下的电性能衰减与恢复机制<b class='flag-5'>研究</b>

    22.0%效率的突破:前硅多晶硅选择发射极双面TOPCon电池的制备与优化

    超过25%的电池效率。不同条件下制备的电池性能选择DS-TOPCon电池的报道效率面积: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3-03 09:02 ?820次阅读
    22.0%效率的突破:前硅多晶硅选择<b class='flag-5'>性</b>发射极双面<b class='flag-5'>TOPCon</b><b class='flag-5'>电池</b>的制备与优化

    工业级PERC、SHJ与TOPCon太阳能电池的紫外线UVID稳定性评估研究

    现代电池架构PERC、TOPCon和SHJ因依赖近乎完美的表面钝化来提高效率,可能对紫外线诱导的降解(UVID)更敏感。UVID由能量大于3.4eV的高能光子引起,高能光子可通过多种机
    的头像 发表于 01-10 09:03 ?1386次阅读
    工业级PERC、SHJ与<b class='flag-5'>TOPCon</b>太阳能<b class='flag-5'>电池</b>的紫外线UVID稳定性评估<b class='flag-5'>研究</b>

    SOA增益恢复波长依赖性:使用单色泵浦探针技术进行模拟和测量(一)

    ? 摘要:迄今为止,对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增益恢复时间的波长依赖性的测量大多采用泵浦-探头技术,泵浦和探头在不同的波长上工作。泵浦波长的选择及其与探头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11:08 ?644次阅读
    SOA增益恢复<b class='flag-5'>波长</b><b class='flag-5'>依赖性</b>:使用单色泵浦探针技术进行模拟和测量(一)

    复旦大学王永刚Angew:可降解的自由基聚合物锂电池正极材料

    论文简介 本论文报道了一种可降解的自由基聚合物正极材料(co-PTN),通过共聚2,3-二呋喃与含有TEMPO的降冰片烯衍生物合成。这种聚合物正极材料不仅具有电化学稳定性,还能在酸性条件下降解,其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09:27 ?807次阅读
    复旦<b class='flag-5'>大学</b>王永刚Angew:可<b class='flag-5'>降解</b>的自由基聚合物锂<b class='flag-5'>电池</b>正极材料

    揭示燃料电池衰退之谜:提升耐用的关键探索

    不同,HFCVs不需要给电网带来负担,因为氢气可以在电价便宜时生产和储存。然而,几项挑战阻碍了这些车辆的广泛增长。其中之一是燃料电池的耐用不足。事实证明,燃料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10:54 ?1130次阅读
    <b class='flag-5'>揭示</b><b class='flag-5'>氢</b>燃料<b class='flag-5'>电池</b>衰退之谜:提升耐用<b class='flag-5'>性</b>的关键探索

    不同制造商TOPCon光伏组件的老化测试:性能、稳定性与可靠

    随着TOPCon技术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对其可靠评估需求迫切。尽管早期报告认为TOPCon比PERC更可靠,但该技术在光伏组件可靠方面经验不足,仍存在如PID-p、腐蚀、UV诱导
    的头像 发表于 12-05 01:06 ?1762次阅读
    不同制造商<b class='flag-5'>TOPCon</b>光伏组件的老化测试:性能、稳定性与可靠<b class='flag-5'>性</b>

    紫外线诱导降解(UVID)对TOPCon组件的影响

    TOPCon光伏组件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然而,由于电池对紫外线辐射的敏感性增加,TOPCon技术容易受到紫外线诱导降解(UVID)的影响,这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08:10 ?2276次阅读
    紫外线诱导<b class='flag-5'>降解</b>(UVID)对<b class='flag-5'>TOPCon</b>组件的影响

    Poly层厚度对TOPCon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隧道氧化物钝化接触(TOPCon)技术是当今最具影响力和工业可行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之一,其由超薄氧化硅层组成,夹在硅吸收层和掺杂Poly层之间。合适的Poly层厚度,可以在光学损失和电性能之间找到
    的头像 发表于 09-25 08:06 ?1902次阅读
    Poly层厚度对<b class='flag-5'>TOPCon</b>太阳能<b class='flag-5'>电池</b>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