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TOPCon 电池紫外(UV)降解退化分析与Al?O?、SiN?钝化层参数优化

美能光伏 ? 2025-06-20 09:0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紫外(UV)辐照是评估光伏电池长期可靠性的关键测试之一。采用美能复合紫外老化试验箱可精准模拟组件户外服役环境。随着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电池成为主流量产技术,其抗UV降解能力直接影响双面发电效率与组件寿命。已有研究表明,PERC电池在UV辐照下因硅氢键(Si-H)断裂导致钝化失效,但TOP Con 电池的UV降解研究尚不充分。本文通过对比量产TOPCon电池的测试数据,发现其前/后侧均发生明显降解,且背面敏感性更高。通过优化钝化层参数(如Al?O?厚度SiN?折射率,提出缓解UV降解的工艺改进方案。

TOPCon 电池 UV 退化的实验表征

Millennial Solar



399e227c-4d72-11f0-986f-92fbcf53809c.pngTOPCon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样品制备:采用晶硅电池TOPCon量产工艺,设置三组前侧AlOx钝化层参数:基准组(28 ALD循环)、对照组1(30循环)、对照组2(32循环)。UV测试:依据UV15标准(280–400 nm,总辐照量≥15 kWh/m?),测试前后分别进行电流-电压(IV)量子效率(QE)表征。分析方法:对比前/后侧效率、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JSC)、填充因子(FF)及串联电阻RS)变化,结合QE光谱定位降解波段。

前/后侧UV降解对比

Millennial Solar



39b81556-4d72-11f0-986f-92fbcf53809c.jpg

UV测试前后电池效率对比

电性能数据显示:正面效率从 26.295% 降至 25.994%(退化 0.301%),背面效率从 21.640% 降至 20.861%(退化 0.779%),背面退化程度约为正面的 2.6 倍。

39d59be4-4d72-11f0-986f-92fbcf53809c.jpg

正面量子效率对比

39e987bc-4d72-11f0-986f-92fbcf53809c.jpg


背面量子效率对比

进一步分析 IV 参数发现,背面开路电压(VOC)降低 6.5 mV、短路电流(JSC)降低 153 mA,均显著高于正面退化幅度,表明背面钝化层对 UV 辐射更为敏感。量子效率(QE)测试显示,正面退化集中在300-500 nm紫外 - 可见光区,而背面450-1050 nm可见 - 红外区退化更为显著,这与短路电流的下降趋势一致。

AlOx钝化层优化效果

Millennial Solar



39fadfee-4d72-11f0-986f-92fbcf53809c.jpg

不同ALD循环次数电池效率对比

通过调整原子层沉积(ALD)氧化铝(AlO?)的循环次数(28/30/32 次),研究钝化层厚度对抗 UV 能力的影响。32 次循环的AlO?层(厚度约 4 nm)可使电池在 UV 测试后的效率保持率升0.13% - 0.16%,其正面效率达 26.131%,超过 28 次循环组(25.994%)和 30 次循环组(26.099%)。这是由于较厚的AlO?层能提供更稳定的氢钝化环境,减少 UV 诱导的氢溢出。此外,背面 SiN 层的折射率和厚度优化实验显示,形成致密 SiN 钝化层可降低氢键断裂概率,进一步验证了钝化层结构对抗 UV 性能的决定性作用。

机制与优化建议

Millennial Solar



降解机制:UV光子破坏Si-H键,引发前侧AlOx/SiN?复合钝化失效,后侧隧道氧化层(SiOx)氢溢出加剧钝化失效。优化方向:前侧:增加ALD循环数并优化气体流速/温度,提升AlOx均匀性;调控SiN?沉积温度以降低应力差异。后侧:优化SiN?层厚度与折射率,抑制氢键断裂;加强多晶硅表面致密钝化层。本研究证实TOPCon电池的UV退化同时发生在正面与背面,且背面更为敏感,其本质是 UV 诱导的 Si-H 键破坏导致钝化失效。通过优化 AlO?和 SiN 钝化层的厚度、折射率及均匀性,可显著提升电池的抗 UV 能力 ——32 次 ALD 循环的 AlO?层可使 UV 退化率降低约 20%。这些发现为 TOPCon 电池的可靠性提升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径,对推动光伏组件的长寿命化具有重要意义。

美能复合紫外老化试验箱

Millennial Solar



3a0a4de4-4d72-11f0-986f-92fbcf53809c.png

美能复合紫外老化试验箱进行加速老化测试,该试验箱能够提供280至400nm范围内的紫外光谱,模拟太阳光中的紫外部分,同时保持150至250W/㎡的辐照强度,以加速老化过程。

  • 辐照强度:150-250W/㎡(可定制500-1000W/㎡超级紫外)

  • UVB含量:3%-9%

  • 光谱范围:280-400nm

本研究基于美能复合紫外老化试验箱的精准测试,证实TOPCon电池的UV退化同时发生在正面与背面,且背面更为敏感。为开发高可靠性 TOPCon 电池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支撑。

原文参考:UV degradation analysis of TOPCon cells

*特别声明:「美能光伏」公众号所发布的原创及转载文章,仅用于学术分享和传递光伏行业相关信息。未经授权,不得抄袭、篡改、引用、转载等侵犯本公众号相关权益的行为。内容仅供参考,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司进行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光伏电池
    +关注

    关注

    5

    文章

    269

    浏览量

    33138
  • 试验箱
    +关注

    关注

    0

    文章

    984

    浏览量

    16504
  • 电池
    +关注

    关注

    84

    文章

    11106

    浏览量

    135642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轿车参数化分析模型的构造研究及应用

    轿车参数化分析模型的构造研究及应用概念设计阶段是车身结构设计中保证性能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留下的缺陷往往很难在后续的设计中弥补因而在车身开发中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都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尤其是国外
    发表于 04-16 13:40

    紫外线对三大类材料的降解原理及如何预防或减轻紫外线的降解

    今年LED行业最热门的词估计是UV紫外线杀菌了,前几天晶科电子陈海英博士做客《极智课堂》讲述了紫外线消毒历史与机理研究,很多小伙伴发来信息说UV紫外
    的头像 发表于 03-27 15:07 ?1.4w次阅读
    <b class='flag-5'>紫外</b>线对三大类材料的<b class='flag-5'>降解</b>原理及如何预防或减轻<b class='flag-5'>紫外</b>线的<b class='flag-5'>降解</b>

    AlN钝化器件电流崩塌分析

    本研究采用PEALD沉积AlN材料作栅绝缘的同时,利用其作为器件表面钝化材料,本节即采用脉冲测试方法研究了PEALD沉积AlN钝化器件的电流崩塌特性,并将其与常规的PECVD沉积
    发表于 02-14 09:31 ?1794次阅读
    AlN<b class='flag-5'>钝化</b>器件电流崩塌<b class='flag-5'>分析</b>

    TOPCon电池存在紫外衰减退化风险

    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业内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当光伏组件实际应用到现实环境中,必会受到紫外线辐射、风雪的机械载荷、风沙冲击、酸雨腐蚀等影响。其中尤为紫外线辐射的影响尤为明显,因其
    的头像 发表于 04-12 08:34 ?6182次阅读
    <b class='flag-5'>TOPCon</b><b class='flag-5'>电池</b>存在<b class='flag-5'>紫外</b>衰减<b class='flag-5'>退化</b>风险

    bc电池topcon的区别在哪

    的背面,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功率输出。 TOPCon电池(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 TOPCon
    的头像 发表于 08-08 09:19 ?7879次阅读

    Poly厚度对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电学性能的影响

    具有超薄氧化硅SiOx薄膜和掺磷多晶硅PolyTOPCon太阳能电池具有高达28.7%的理论效率极限,成为目前行业的研究热点技术。TOPCon
    的头像 发表于 08-10 08:33 ?1647次阅读
    Poly<b class='flag-5'>层</b>厚度对N型<b class='flag-5'>TOPCon</b>太阳能<b class='flag-5'>电池</b>电学性能的影响

    Poly厚度对TOPCon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隧道氧化物钝化接触(TOPCon)技术是当今最具影响力和工业可行性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之一,其由超薄氧化硅组成,夹在硅吸收和掺杂Poly
    的头像 发表于 09-25 08:06 ?1780次阅读
    Poly<b class='flag-5'>层</b>厚度对<b class='flag-5'>TOPCon</b>太阳能<b class='flag-5'>电池</b>性能的影响

    紫外线诱导降解(UVID)对TOPCon组件的影响

    TOPCon光伏组件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然而,由于电池紫外线辐射的敏感性增加,TOPCon技术容易受到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08:10 ?2189次阅读
    <b class='flag-5'>紫外</b>线诱导<b class='flag-5'>降解</b>(UVID)对<b class='flag-5'>TOPCon</b>组件的影响

    理论效率达28.9%,Poly Finger助力TOPCon电池前侧局部钝化接触优化

    TOPCon电池因其高效率和稳定性在全球光伏市场中表现突出。但由于硼扩散、激光损伤和金属-半导体接触,前侧存在显著的复合损失。研究设计了前侧局部多晶硅指状结构,与传统TOPCon和全面积多晶硅
    的头像 发表于 11-30 01:06 ?1733次阅读
    理论效率达28.9%,Poly Finger助力<b class='flag-5'>TOPCon</b><b class='flag-5'>电池</b>前侧局部<b class='flag-5'>钝化</b>接触<b class='flag-5'>优化</b>

    原子沉积ALD技术实现边缘钝化TOPCon电池效率提高0.123%

    原子沉积(ALD)技术因其优异的可控性、均匀性和共形性而在微纳电子、能源存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在200°C和60rpm的条件下,使用三甲基铝和水作为前驱体,形成了高质量的Al2O3薄膜,沉积速率为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09:04 ?1404次阅读
    原子<b class='flag-5'>层</b>沉积ALD技术实现边缘<b class='flag-5'>钝化</b>,<b class='flag-5'>TOPCon</b><b class='flag-5'>电池</b>效率提高0.123%

    工业级PERC、SHJ与TOPCon太阳能电池紫外线UVID稳定性评估研究

    现代电池架构PERC、TOPCon和SHJ因依赖近乎完美的表面钝化来提高效率,可能对紫外线诱导的降解(UVID)更敏感。UVID由能量大于3
    的头像 发表于 01-10 09:03 ?1226次阅读
    工业级PERC、SHJ与<b class='flag-5'>TOPCon</b>太阳能<b class='flag-5'>电池</b>的<b class='flag-5'>紫外</b>线UVID稳定性评估研究

    RS-ALD技术制备的Al2O3薄膜在TOPCon电池边缘钝化中的应用研究

    硅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在光伏市场占主导,但半电池切割产生的新表面会加剧载流子复合,影响电池效率,边缘钝化技术可解决此问题。Al2O3薄膜稳定性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09:01 ?1480次阅读
    RS-ALD技术制备的<b class='flag-5'>Al2O</b>3薄膜在<b class='flag-5'>TOPCon</b><b class='flag-5'>电池</b>边缘<b class='flag-5'>钝化</b>中的应用研究

    TOPCon太阳能电池UV辐照下的电性能衰减与恢复机制研究

    TOPCon太阳能电池UV辐照衰减特性主要受正面和背面钝化方式的影响,正面更容易受到UV辐照的影响。通过提高SiNx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09:01 ?1201次阅读
    <b class='flag-5'>TOPCon</b>太阳能<b class='flag-5'>电池</b>在<b class='flag-5'>UV</b>辐照下的电性能衰减与恢复机制研究

    PECVD硼发射极与poly-Si钝化接触共退火,实现高效TOPCon电池

    TOPCon电池凭借背面超薄SiO?/多晶硅叠的优异钝化性能,成为n型硅电池主流工艺。然而传统硼扩散工艺成本较高。本研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07-14 09:03 ?463次阅读
    PECVD硼发射极与poly-Si<b class='flag-5'>钝化</b>接触共退火,实现高效<b class='flag-5'>TOPCon</b><b class='flag-5'>电池</b>

    Fraunhofer ISE最新研究:TOPCon光伏组件湿热DH与紫外UV衰减机制

    户外实际工况。TOPCon技术因银铝(Ag-Al)浆正面金属化易受湿气腐蚀,且SiNx钝化UV下易断裂Si-H键,导致缺陷密度增加。其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7-23 09:02 ?411次阅读
    Fraunhofer ISE最新研究:<b class='flag-5'>TOPCon</b>光伏组件湿热DH与<b class='flag-5'>紫外</b><b class='flag-5'>UV</b>衰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