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分享一种利用胶体量子点(QD)获得中红外发射的新方法

MEMS ? 来源:MEMS ? 2023-10-09 18:0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利用胶体量子点(QD)获得中红外发射的新方法,这可能为中红外光源开辟新的应用。

胶体量子点是一种半导体纳米晶体材料,它为通过湿化学溶液处理技术大量合成光源提供了一条有前途的途径。

胶体量子点在可见光范围内的电致发光已经非常高效且具有成本效益,但迄今为止其它波长已被证明更具挑战性,尤其是中红外区域。

芝加哥大学Philippe Guyot-Sionnest实验室(简称:PGS实验室)专门研究胶体合成化学产生的纳米晶体量子点,现已开发出一种在中红外波段发射特性大大改善的胶体量子点,并将其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期刊上。

中红外光源

PGS实验室的Xingyu Shen评论道:“这种利用量子点制造红外光源的经济有效且易于使用的方法可能非常有用。该发现最终可能会导致显著便宜的中红外LED和激光器,或者是新的技术应用。”

上述工作建立在PGS实验室之前对量子点器件制造和性能研究的基础之上,包括改善纳米颗粒尺寸分布的努力和纳米晶体量子点红外探测器的开发,有可能以极低的成本与商用器件相媲美。

2022年,该研究小组展示了首款基于碲化汞(HgTe)的中红外胶体量子点LED,这种材料具有半导体特性和稳定性,有利于红外发射。该团队当时指出,这种量子点“有望通过令人兴奋的新制造工艺,打破极高的红外成像‘成本/克(cost/gram)‘”。

在新项目中,该团队进一步研究了胶体量子点的制造技术以及发光方法,其灵感来自于已建立的激光发射级联方法,其中电子穿过一系列不同的能级,并在每个能级以光的形式发射一部分能量。

根据PGS实验室的说法,迄今为止,这种级联技术从未用胶体量子点实现过,该实验室创建了HgTe纳米晶体的黑色“墨水”,将其“涂覆”衬底上并通以电流使其发光。

根据该团队在Nature Photonics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显示,该胶体量子点以4.5%的量子效率发出5 μm的中红外光,接近商用外延级联量子阱发光二极管。通过进一步优化,该级联方法可能超越现有方法。

“我们对这种可能性感到非常兴奋。”Guyot-Sionnest说道,“这是胶体量子点潜在应用的最佳例子之一。更多应用可以通过其它材料来实现,但这种体系架构真正起作用是因为量子力学。我认为它正在以一种非常有趣的方式推动该领域向前发展。”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147

    浏览量

    242147
  • 激光器
    +关注

    关注

    18

    文章

    2784

    浏览量

    63288
  • 红外探测器
    +关注

    关注

    5

    文章

    301

    浏览量

    18675
  • 纳米晶体管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0

    浏览量

    6211

原文标题:HgTe胶体量子点实现更便宜的中红外光源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基于硬件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启动新方法

    针对传统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的起动需采用复杂的软件、成本高、定位不准确、容易堵转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通过检测线电压差获得转子位置的方法。提出的方法能在2%的额定转速下准确检测到
    发表于 08-07 13:30

    芯片制造中高精度膜厚测量与校准:基于红外干涉技术的新方法

    、环境光干扰及薄膜倾斜等因素限制,测量精度难以满足高精度工业需求。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融合红外干涉与激光校准的薄膜厚度测量新方法,旨在突破传统技术瓶颈,实现更精准、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8:17 ?178次阅读
    芯片制造中高精度膜厚测量与校准:基于<b class='flag-5'>红外</b>干涉技术的<b class='flag-5'>新方法</b>

    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过零检测新方法

    新方法。在三相采样等效电路上分别并联组三极管控制的电阻分压开关电路,参考电机转速线性调节控制信号占空比,以此控制三极管通断,从而调节电阻分乐开关电路阻值,可以避免高速时反电势幅值高于检测电路供电电压
    发表于 06-26 13:50

    谷歌发布混合量子模拟方法

    据外媒报道,谷歌发布了一种混合量子模拟方法;论文已经在Nature正式发表,谷歌混合量子模拟器的核心在于将模拟和数字技术相结合;是全新的模拟-数字方案,可在保持速度的同时增强可控制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7:17 ?449次阅读

    红外发射器是什么_红外发射器怎么安装

    红外发射器是一种通过红外线发射管在定范围内发射光线
    的头像 发表于 01-28 13:46 ?2402次阅读

    大华股份荣获中国创新方法大赛等奖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4年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重庆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大赛由中国科协与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吸引了众多创新企业和团队参与,共同展示创新成果,角逐荣誉奖项。 在这场创新盛宴
    的头像 发表于 12-27 14:50 ?628次阅读

    基于遗传算法的QD-SOA设计新方法

    QD-SOA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QD-SOA设计新方法。由于具有用于设计的模型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第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09:58 ?514次阅读
    基于遗传算法的<b class='flag-5'>QD</b>-SOA设计<b class='flag-5'>新方法</b>

    一种降低VIO/VSLAM系统漂移的新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使用点到平面匹配将VIO/VSLAM系统生成的稀疏3D云与数字孪生体进行对齐,从而实现精确且全球致的定位,无需视觉数据关联。所提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1:18 ?791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种</b>降低VIO/VSLAM系统漂移的<b class='flag-5'>新方法</b>

    大华股份荣获2024年国创新方法大赛等奖

    近日,由中国科协、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2024年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重庆落下帷幕。大华股份灵活运用创新方法、突破行业性技术难题,凭借“不惧强光,分毫必现,基于TRIZ的强逆光锐捕技术”项目,斩获全国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7:19 ?847次阅读

    利用全息技术在硅晶圆内部制造纳米结构的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全息技术在硅晶圆内部制造纳米结构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在硅晶圆内部制造纳米结构的新方法。传统上,晶圆上的微结构加工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1:45 ?807次阅读

    半导体研究所在量子异质外延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 半导体量子(Quantum Dot,QD)以其显著的量子限制效应和可调的能级结构,成为构筑新代信息器件的重要材料,在高性能光电子、单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09:31 ?898次阅读
    半导体研究所在<b class='flag-5'>量子</b><b class='flag-5'>点</b>异质外延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上海光机所提出强激光产生高能量子涡旋态电子新方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发展了包括轨道角动量量子数的QED散射理论,并提出强激光产生高能量子涡旋态电子的新方法。相关成果以“Generation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0:41 ?554次阅读
    上海光机所提出强激光产生高能<b class='flag-5'>量子</b>涡旋态电子<b class='flag-5'>新方法</b>

    保护4-20 mA,±20-mA模拟输入的新方法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保护4-20 mA,±20-mA模拟输入的新方法.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9-24 09:27 ?0次下载
    保护4-20 mA,±20-mA模拟输入的<b class='flag-5'>新方法</b>

    母线槽红外测温的原理及应用

    1 母线槽红外测温的原理 ? 母线槽红外测温是通过红外技术来监测母线槽(母线槽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传输电流的导电装置)温度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11:28 ?953次阅读
    母线槽<b class='flag-5'>红外</b>测温的原理及应用

    中国科大在半导体量子系统实现量子干涉与相干俘获

    测量结果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多组共振谱线,这样的奇偶效应是纵向耦合带来调制效应的直接证据。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半导体量子量子态调控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09-02 08:44 ?583次阅读
    中国科大在半导<b class='flag-5'>体量子</b><b class='flag-5'>点</b>系统<b class='flag-5'>中</b>实现<b class='flag-5'>量子</b>干涉与相干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