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芯片制造中高精度膜厚测量与校准:基于红外干涉技术的新方法

Flexfilm ? 2025-07-21 18:1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在先进光学、微电子和材料科学等领域,透明薄膜作为关键工业组件,其亚微米级厚度的快速稳定测量至关重要。芯片制造中,薄膜衬底的厚度直接影响芯片的性能、可靠性及功能实现,而传统红外干涉测量方法机械振动、环境光干扰及薄膜倾斜等因素限制,测量精度难以满足高精度工业需求。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融合红外干涉与激光校准的薄膜厚度测量新方法,旨在突破传统技术瓶颈,实现更精准、鲁棒的厚度检测。FlexFilm单点膜厚仪凭借其卓越的光学干涉技术,在薄膜厚度测量中展现出高精度、快速检测的优势,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e9488156-661b-11f0-a486-92fbcf53809c.jpg

整体光路设计:包含红外测厚系统(左)和激光校正系统(右)

1

传统测量方法局限

flexfilm

薄膜基板(如蓝宝石、硅片)是芯片制造的核心部件,其厚度均匀性直接影响器件性能。现有测量技术存在显著局限:

  • 扫描电镜(SEM):精度达纳米级,但破坏样本且无法在线检测;
  • 椭偏仪:对厚膜(>500μm)测量失效,多层反射导致相变复杂化;
  • 红外干涉法:虽适于工业环境,但受限于两大痛点:
  • 环境噪声(振动/杂散光)使原始频谱最大频率提取误差达±1.5μm;
  • 薄膜倾角仅1°即可引入0.3μm误差(以500μm膜为例),难以满足高精度产线需求。
e95c7864-661b-11f0-a486-92fbcf53809c.jpg

红外测厚原理

2

厚度测量原理

flexfilm

e983b924-661b-11f0-a486-92fbcf53809c.png

方案流程图

e992d080-661b-11f0-a486-92fbcf53809c.jpg

ELA算法流程

基于光的干涉原理,红外干涉测量通过分析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光的干涉光谱计算厚度。理论模型中,干涉光强 I(λ) 与波长 λ 的关系可表示为:e9a6a2e0-661b-11f0-a486-92fbcf53809c.png其中,n 为薄膜折射率,d 为厚度。为解决传统 FFT 算法在非平稳信号处理中的局限性,本研究提出EMD-LSP 算法(ELA),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过滤原始光谱噪声,再利用 Lomb-Scargle 周期图提取最大频率fj_peak,最终厚度公式为:e9c06efa-661b-11f0-a486-92fbcf53809c.png该算法有效提升了频率提取精度,为厚度计算奠定基础。

  • 激光干涉倾角校准系统
e9d5555e-661b-11f0-a486-92fbcf53809c.jpg

厚度校正方案

针对工业生产中薄膜放置倾斜问题,构建基于激光干涉的厚度校正系统。通过斐索干涉光路检测薄膜前表面形状,利用泽尼克多项式拟合波前相位,获取 x 和 y 方向的倾斜分量 βx、βy,并通过几何关系推导校正公式:e9ed0500-661b-11f0-a486-92fbcf53809c.png其中,dm为红外干涉测量值,dr为校正后的实际厚度。该系统实现了对机械振动或操作误差引起的倾斜误差的自适应校正。

  • 系统集成设计

双光路架构:红外测量光路:960–1080nm波段获取厚度原始光谱;激光校准光路:632.8nm激光监测薄膜倾角;两通路光谱分离避免干扰,计算机统一控制实现实时反馈。

3

工业级精度验证

flexfilm

测量精度对比实验

ea024078-661b-11f0-a486-92fbcf53809c.jpg蓝宝石基底AFM图像(a)二维;(b,c)三维使用 6 组不同厚度的蓝宝石衬底(82.03μm 至 751.88μm)进行实验,分别采用 FFT、LSP 和 ELA 算法处理原始光谱。ea1066e4-661b-11f0-a486-92fbcf53809c.jpg不同厚度薄膜的测量结果ea29faaa-661b-11f0-a486-92fbcf53809c.jpg测厚实验数据分析:(a)平均误差;(b)方差

结果表明,ELA 算法较 LSP 提升测量精度约87.92%,较 FFT 提升约95.6%;测量稳定性较 LSP 和 FFT 分别提升67.96%93.86%。这得益于 EMD 对环境噪声的有效过滤及 LSP 对非平稳信号的适应性。

  • 倾角校正效果

ea3cbb7c-661b-11f0-a486-92fbcf53809c.jpg倾斜薄膜厚度校正结果

  • 未校准时:倾角3°时751μm膜误差达4.7μm
  • 校正后:误差降至0.07μm(修正率97.87%),证实系统对≤3.75°倾角耐受性。

实验数据证明,该方法在复杂工业环境中具有可靠的抗干扰能力。本研究提出的红外干涉激光校准融合方法,通过EMD-LSP 算法提升了光谱分析精度,结合激光干涉实现了倾斜误差的自适应校正。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较传统技术测量精度提升约 90%稳定性提升约 70%,且对倾斜薄膜的测量误差校正效果显著。其高精度、紧凑低成本的系统特性,满足了工业生产中高效快速的测量需求。

FlexFilm单点膜厚仪

flexfilm

FlexFilm单点膜厚仪是一款专为纳米级薄膜测量设计的国产高精度设备,采用光学干涉技术实现无损检测,测量精度达±0.1nm,1秒内即可完成测试,显著提升产线效率。

高精度测量:光学干涉技术,精度±0.1nm,1秒完成测量,提升产线效率。

智能灵活适配:波长覆盖380-3000nm,内置多算法,一键切换材料模型。

稳定耐用:光强均匀稳定(CV<1%)年均维护成本降低60%。

便携易用:整机<3kg,软件一键操作,无需专业培训。

本研究通过算法-光路协同创新借助FlexFilm 单点膜厚仪的先进技术,实现了工业薄膜厚度的“测量-校准”一体化。ELA算法解决了噪声敏感痛点,激光干涉倾角校正攻克了机械振动下的精度退化难题,为国产芯片制造装备的膜厚监测模块提供了新范式。原文出处:《A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calibrating the thickness of thin films based on infrared interference technology》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原创及转载文章,仅用于学术分享和传递行业相关信息。未经授权,不得抄袭、篡改、引用、转载等侵犯本公众号相关权益的行为。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制造
    +关注

    关注

    11

    文章

    695

    浏览量

    29817
  • 测量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5286

    浏览量

    11381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功率型LED热阻测量新方法

    功率型LED热阻测量新方法摘 要: LED照明成为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新技术领域之一,而功率型LED优异的散热特性和光学特性更能适应普通照明领域的需要。提出了一种电学法测量功率LED
    发表于 10-19 15:16

    激光干涉仪检测应用——重复定位精度测量

    高精度、更稳定、更高效方向发展,而机床产业的进一步升级更离不开激光干涉仪。在机床制造中,重复定位精度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就为大家展示一下中图仪器工程师在某精密机器公司,使用SJ6000
    发表于 07-17 17:54

    高精度非接触测量转速新方法研究

    本文研究一种高精度非接触测量转速的新方法,用激光CCD 位移传感器采集数据,用小波多频分析方法对信号的低频信号和高频噪声进行分离,依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将分离后的低频
    发表于 09-03 17:26 ?15次下载

    地形变测量中光纤传感新方法

    摘 要: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干涉和光纤光栅组合传感思路,利用光纤光栅的Bragg波长绝对测量和光纤干涉方法高精度相对
    发表于 02-01 14:09 ?31次下载

    印刷电子制造中的光刻技术

    光刻”工艺是一种通过金属化技术(简称“技术
    发表于 01-17 16:51 ?2307次阅读
    印刷电子<b class='flag-5'>制造</b>中的<b class='flag-5'>厚</b><b class='flag-5'>膜</b>光刻<b class='flag-5'>技术</b>

    大功率脉冲电流测量传感器的高精度校准方法

    能够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但是也存在不少缺点:校准精度低、校准的刻度因子无法满足宽频带测量的要求
    的头像 发表于 02-16 12:00 ?2971次阅读
    大功率脉冲电流<b class='flag-5'>测量</b>传感器的<b class='flag-5'>高精度</b><b class='flag-5'>校准</b><b class='flag-5'>方法</b>

    针对测量传感器高精度校准方法的研究

    能够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但是也存在不少缺点:校准精度低、校准的刻度因子无法满足宽频带测量的要求
    的头像 发表于 03-10 11:42 ?2880次阅读
    针对<b class='flag-5'>测量</b>传感器<b class='flag-5'>高精度</b><b class='flag-5'>校准</b><b class='flag-5'>方法</b>的研究

    影响基于等干涉原理测量精度的因素分析

    诸多领域。薄膜干涉是扩展光源照在薄膜上产生干涉的现象,主要包括等倾干涉、劈尖干涉、牛顿环和迈克尔孙干涉等。基于
    的头像 发表于 12-05 10:27 ?2529次阅读
    影响基于等<b class='flag-5'>厚</b><b class='flag-5'>干涉</b>原理<b class='flag-5'>测量</b><b class='flag-5'>膜</b><b class='flag-5'>厚</b><b class='flag-5'>精度</b>的因素分析

    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测试仪的校准步骤

    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准备工作 : 确保测试仪已充电或连接到稳定的电源。 检查仪器是否清洁,探头是否完好无损。 开机 : 打开仪器电源,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5:31 ?1963次阅读

    白光干涉仪的测量模式原理

    白光干涉仪的测量模式原理主要基于光的干涉原理,通过测量反射光波的相位差或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14:24 ?508次阅读
    白光<b class='flag-5'>干涉</b>仪的<b class='flag-5'>膜</b><b class='flag-5'>厚</b><b class='flag-5'>测量</b>模式原理

    国巨电阻的技术:如何实现高精度与低成本?

    国巨(Yageo)作为全球领先的被动元件制造商,其电阻技术高精度与低成本之间实现了卓越的平衡。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5:40 ?486次阅读

    芯片制造中的检测 | 多层及表面轮廓的高精度测量

    曝光光谱分辨干涉测量法,通过偏振编码与光谱分析结合,首次实现多层厚度与3D表面轮廓的同步实时测量。并使用Flexfilm探针式台阶仪对新方法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8:17 ?119次阅读
    <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制造</b>中的<b class='flag-5'>膜</b><b class='flag-5'>厚</b>检测 | 多层<b class='flag-5'>膜</b><b class='flag-5'>厚</b>及表面轮廓的<b class='flag-5'>高精度</b><b class='flag-5'>测量</b>

    薄膜厚度高精度测量 | 光学干涉+PPS算法实现PCB/光学镀膜/半导体高效测量

    。本文本文基于FlexFilm单点仪的光学干涉技术框架,提出一种基于共焦光谱成像与薄膜干涉原理的微型化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8:17 ?127次阅读
    薄膜厚度<b class='flag-5'>高精度</b><b class='flag-5'>测量</b> | 光学<b class='flag-5'>干涉</b>+PPS算法实现PCB/光学镀膜/半导体<b class='flag-5'>膜</b><b class='flag-5'>厚</b>高效<b class='flag-5'>测量</b>

    白光色散干涉:实现薄膜表面轮廓和高精度测量

    法和白光扫描干涉法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测量需求,但存在一些局限性。针对这些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白光色散干涉法(WLDI)的高精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09:53 ?114次阅读
    白光色散<b class='flag-5'>干涉</b>:实现薄膜表面轮廓和<b class='flag-5'>膜</b><b class='flag-5'>厚</b>的<b class='flag-5'>高精度</b><b class='flag-5'>测量</b>

    半导体测量丨光谱反射法基于直接相位提取的测量技术

    精度的矛盾。近期,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法——直接相位提取技术,成功打破了这一技术瓶颈。FlexFilm单点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09:54 ?88次阅读
    半导体<b class='flag-5'>膜</b><b class='flag-5'>厚</b><b class='flag-5'>测量</b>丨光谱反射法基于直接相位提取的<b class='flag-5'>膜</b><b class='flag-5'>厚</b><b class='flag-5'>测量</b><b class='flag-5'>技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