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上海光机所提出强激光产生高能量子涡旋态电子新方法

jf_64961214 ? 来源:jf_64961214 ? 作者:jf_64961214 ? 2024-10-23 10:4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wKgaomcW1ACADRhKAADflM6DSn0230.png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发展了包括轨道角动量量子数的QED散射理论,并提出强激光产生高能量子涡旋态电子的新方法。相关成果以“Generation of Quantum Vortex Electrons with Intense Laser Pulses”为题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

一个世纪前,加速器的发明提供了产生高能粒子的方法,使人类对微观粒子的内部结构和性质有了革命性认识,极大推动了高能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的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储存环中又实现了对高能粒子自旋极化的精确控制,为探索高能物理过程提供了新的自由度和实验方法。近十多年来,人们开始将目光聚焦于如何实现对高能粒子量子态(单粒子波函数)的精确操控,例如携带内禀轨道角动量的涡旋粒子态的产生,这种全新的粒子源有望用于获得高角动量的奇异粒子态,通过角动量操控核能级跃迁,以及探索核子内部自旋起源等。目前,通过螺旋相位板、叉形光栅衍射等方案可以实现对光学激光、非相对论电子束、低能中子或原子等涡旋结构的操控;在自由电子激光器中,将波荡器调整为螺旋形结构也可以产生具有涡旋结构的紫外线和软X射线。然而,在高能区域,粒子波长极短,上述方法均无法实现对粒子波函数结构的调控。

wKgZomcW1ACAZ2yMAAX-YcVmOiU078.png

图1. A: 基于非线性涡旋康普顿散射产生高能量子涡旋态电子的示意图。B: 包含内禀轨道角动量的涡旋散射费曼图。C: 散射电子的横向密度涡旋结构。

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圆偏振激光脉冲与高能电子束对撞产生携带内禀轨道角动量的GeV量子涡旋态电子与γ-光子的新方案(图1)。高能电子与强激光对撞的主要过程为非线性康普顿散射,为解决多光子吸收过程中的角动量转移与分配机制,研究团队构建了自洽的非线性涡旋QED散射理论。研究发现,在高度非线性区域,辐射反作用主导了激光光子自旋向散射电子角动量的转移(图2),且电子获得的轨道角动量与描述辐射反作用的量子参数满足线性定标率(图2C)。基于这种新的机制,散射电子可以获得大量内禀轨道角动量,进而其量子波函数被扭曲为涡旋态(图1C)。该研究揭示了非线性康普顿散射中的角动量分配规律,首次发现该过程中电子可以有效获得轨道角动量,改变了激光自旋角动量只能传递给辐射γ-光子的传统认识。研究还发现,产生的涡旋态电子在激光场下的进一步散射会出现双峰的γ-光子辐射谱(图3),有望为实验探测高能涡旋态电子提供可行性方案。

研究团队给出了角动量分配律公式与定标率,结果表明在1020W/cm2的激光场下散射电子获得的平均轨道角动量可以达到100?,并随激光强度线性增长(图2D)。证实这种高效的角动量转换机制,通过结合粒子加速器与超短超强激光有望获得新的涡旋粒子源,并应用于粒子物理、核物理的研究。

wKgaomcW1AGAf2twAAUoqwZbi4s695.png

图2. A: γ-光子的辐射谱与中心能量。B: 散射电子和γ-光子的内禀轨道角动量谱。C: 散射电子和γ-光子的中心轨道角动量与吸收激光光子数的关系。D: 电子平均角动量与激光振幅的平方定标率。

wKgZomcW1AGAONDNAAT_hLshrUs573.png

图3. A&C: 涡旋态电子在圆偏振激光场下的康普顿散射谱。B&D: 普通电子在圆偏振激光场下的康普顿散射谱。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激光
    +关注

    关注

    20

    文章

    3490

    浏览量

    67724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芯片制造中高精度膜厚测量与校准:基于红外干涉技术的新方法

    、环境光干扰及薄膜倾斜等因素限制,测量精度难以满足高精度工业需求。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融合红外干涉与激光校准的薄膜厚度测量新方法,旨在突破传统技术瓶颈,实现更精准、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8:17 ?172次阅读
    芯片制造中高精度膜厚测量与校准:基于红外干涉技术的<b class='flag-5'>新方法</b>

    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过零检测新方法

    的危险。同时,根据控制信号占空比切换低速区与高速区反电势采样方式,能有效改善在低速区时反电势过零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反电势过零检测新方法能保证电机工作于更宽的转速范围内。 纯分享帖,点击下方
    发表于 06-26 13:50

    太赫兹细胞能量仪主控芯片方案单片机开发控制板布局规划

    通过智能的共振腔,以引力波的旋转方式将量子波输出到待理疗的人体局部组织,由于输出的量子微磁旋转振动波一秒种达上亿次,产生能量
    发表于 03-25 15:37

    上海光机所高能量深紫外激光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1 KDP家族晶体产生深紫外激光特性分析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在高能量深紫外
    的头像 发表于 03-03 09:08 ?392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b class='flag-5'>光机所</b>在<b class='flag-5'>高能量</b>深紫外<b class='flag-5'>激光</b>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激光焊接技术在焊接铜镍合金的工艺应用

    激光焊接机以其高能量密度、高精度和适应性等特点,成为铜镍合金焊接的理想选择。下面就是激光焊接技术在焊接铜镍合金的工艺应用。 激光焊接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16:30 ?514次阅读
    <b class='flag-5'>激光</b>焊接技术在焊接铜镍合金的工艺应用

    VirtualLab应用:Ince-Gaussian光束产生涡旋阵列激光束的观测

    束的产生所提出的干涉测量装置产生涡旋阵列激光束在传播过程中,也通过聚焦,保持其光束轮廓。因此,所提出
    发表于 02-18 08:49

    一种降低VIO/VSLAM系统漂移的新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使用点到平面匹配将VIO/VSLAM系统生成的稀疏3D点云与数字孪生体进行对齐,从而实现精确且全球一致的定位,无需视觉数据关联。所提方法为VIO/VSLAM系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1:18 ?790次阅读
    一种降低VIO/VSLAM系统漂移的<b class='flag-5'>新方法</b>

    VirtualLab Fusion应用:Ince-Gaussian光束产生涡旋阵列激光束的观测

    束的产生所提出的干涉测量装置产生涡旋阵列激光束在传播过程中,也通过聚焦,保持其光束轮廓。因此,所提出
    发表于 12-09 13:00

    大华股份荣获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

    近日,由中国科协、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重庆落下帷幕。大华股份灵活运用创新方法、突破行业性技术难题,凭借“不惧强光,分毫必现,基于TRIZ的逆光锐捕技术”项目,斩获全国一等奖。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7:19 ?843次阅读

    上海光机所在46.9nm波段首次实现分束涡旋调控与干涉检测

    近期,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张军勇副研究员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赵永蓬教授课题组和上海理工大学詹其文教授课题组,首次完成46.9nm波段分束
    的头像 发表于 11-19 06:22 ?538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b class='flag-5'>光机所</b>在46.9nm波段首次实现分束<b class='flag-5'>涡旋</b>调控与干涉检测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太赫兹与超表面的硅基非线性光学研究上取得进展

    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复合超表面与太赫兹(THz)场结合的新方法,以打破硅的中心对称性并增强二次谐波的产生(SHG,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和三次谐
    的头像 发表于 11-06 06:37 ?674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b class='flag-5'>光机所</b>在基于<b class='flag-5'>强</b>太赫兹与超表面的硅基非线性光学研究上取得进展

    上海光机所激光空气成丝产生三次谐波方面取得进展

    曲线。红色点表示未成丝时泵浦激光的指向分布。 近期,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研究发现高重频飞秒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06:34 ?516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b class='flag-5'>光机所</b>在<b class='flag-5'>激光</b>空气成丝<b class='flag-5'>产生</b>三次谐波方面取得进展

    保护4-20 mA,±20-mA模拟输入的新方法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保护4-20 mA,±20-mA模拟输入的新方法.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9-24 09:27 ?0次下载
    保护4-20 mA,±20-mA模拟输入的<b class='flag-5'>新方法</b>

    上海光机所在重频和波长灵活的飞秒脉冲激光产生方面取得进展

    图1.实验装置示意图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周佳琦研究员等人与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冯衍研究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重复频率和波长灵活的飞秒激光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06:24 ?532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b class='flag-5'>光机所</b>在重频和波长灵活的飞秒脉冲<b class='flag-5'>激光</b><b class='flag-5'>产生</b>方面取得进展

    上海光机所提出基于空间啁啾实现相干合束焦斑改善新方

    图1.原理示意图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啁啾来改善相干合束
    的头像 发表于 09-14 06:25 ?544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b class='flag-5'>光机所提出</b>基于空间啁啾实现相干合束焦斑改善<b class='flag-5'>新方</b>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