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聚苯并咪唑助力高性能富盐体系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

锂电联盟会长 ? 来源:科学材料站 ? 2023-04-11 10:5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研 究 背 景

近年来,“盐中聚合物”的概念备受关注。在传统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锂盐所占比例低于主要的聚合物基体,可统称为“聚合物中盐”体系。随着锂盐的浓度超过50 wt%,电解质便转变为“盐中聚合物”体系。由于电荷载体浓度的增加和聚合物基体结晶度的降低,这种富盐体系可以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和锂离子迁移数。

但另一方面,由于结晶度的显著降低,电解质的机械强度反而大幅下滑,使其难以应对锂枝晶生长的破坏,导致电池短路。到目前为止,设计与构建一种兼具高离子电导率和足够机械性能的富盐体系聚合物电解质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文 章 简 介

该研究制备了一种可独立支撑且呈高柔韧性的聚苯并咪唑(PBI)-聚环氧乙烷(PEO)基富盐体系聚合物固态电解质。PBI与PEO间形成的丰富分子间氢键增强了电解质膜的结构稳定性,同时PBI结构中的功能基团可通过静电吸引作用促进锂盐的解离,并与阴离子之间生成氢键以抑制其运动,从而提高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与锂离子迁移数。

c4d1a2e2-d81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 PBI链段通过诱导锂盐解离和限制运动的方式促进锂负极表面锂的均匀沉积

本 文 要 点

要点一:各组分间的协同作用促进电解质膜的性能提升

PBI具有紧密堆积的刚性链结构,本身具备极强的机械性能,同时其咪唑环上的质子供体基团(–NH–)可以与PEO链上的醚基生成大量氢键,因此PBI-PEO基电解质可在极高的锂盐浓度下保持足够的力学强度。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证实了PBI中的–N=基团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对Li+施加吸引力以促进锂盐的解离,而–NH–基团和之间形成的氢键也对锂盐阴离子起到锚定作用,在阻碍其运动的同时促进Li+与的分离。由此,电解质膜内部自由Li+浓度的提高和阴离子迁移的动力学限制共同实现了锂离子迁移数的增大。

c4e21de8-d81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2(a)PBI、PEO和LiClO4之间的相互作用;(b)PBI和PEO的静电势分布图;(c)由不同含量PBI和PEO或LiClO4组成的膜的FT-IR光谱;通过DFT计算出的键能和键距:(d)单个LiClO4分子中的Li–O键、(e)Li+和PBI或之间的键与(f)PBI和之间的键;(g)PBI链段促进Li+解离和限制运动的示意图。

要点二:分子间氢键作用提升电解质膜的热稳定性

PBI本身具备不燃性与优良的阻燃性,同时其与PEO间生成的丰富氢键提高了破坏分子所需的能量,因此所制备的PBI-PEO-2Li电解质膜表现出明显改善的热稳定性。从DSC与TG数据可观察到,相比于对比样,PBI-PEO-2Li电解质膜结构中的PEO基体的熔融温度与分解温度均得到明显提升。即使在140 ℃的高温受热下,PBI-PEO-2Li电解质膜的表面也仅出现轻微褶皱,保持了电解质膜的结构完整性。同时,燃烧测试也证明了PBI-PEO-2Li电解质膜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这种电解质膜可以显著提升锂电池的安全性。

c51382fc-d81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3 PBI-PEO-2Li电解质膜及对照组的(a)DSC测试曲线,(b)TG曲线,(c)热收缩测试照片与(d)燃烧测试照片。

要点三:组装的LiFePO4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快充快放特性

在添加微量增塑剂(5 μL)以润湿电解质/电极界面的情况下,采用PBI-PEO-2Li电解质膜所组装的LiFePO4/Li电池在1 C的电流密度与室温下可以提供高达154.7 mAh g-1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且在13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0.6%。同时也表现出显著提升的倍率性能,在10 C与20 C的大放电倍率下可分别稳定循环超过2500圈与3500圈,并提供较为稳定的容量。即使在10 C与20 C的电流密度下进行充放电循环,所组装的LiFePO4/Li电池依然能够进行500圈与300圈的正常循环。表明了PBI-PEO-2Li电解质膜在快速充放电锂电池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c54c5794-d81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4 LFP|PBI-PEO-2Li|Li电池与对比样电池在25°C下的电化学性能:(a)第一圈循环的充放电曲线;(b)1 C下的循环性能;(c)倍率性能;固定1 C为充电倍率,在(d)10 C和(e)20 C下的循环性能;(f)1 C下的高温循环性能。

要点四:PBI-PEO-2Li电解质膜可以适配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

所制备的PBI-PEO-2Li电解质膜与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LiNi0.88Co0.06Mn0.06O2表现出良好的兼容性,所组装的NCM88/Li电池可以在2.8~4.3 V的工作电压下展现出优异的充放电性能,在室温与0.3 C下循环150圈后依旧保持75.3%的放电容量。而PBI-PEO-2Li电解质膜搭配NCM88正极与硅碳负极组装的软包电池也可以实现正常充放电工作,并在折叠、刺穿甚至剪切处理下依旧保持LED灯亮起,反映了PBI-PEO-2Li电解质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安全性。

c556b310-d81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5 NCM88|PBI-PEO-2Li|Li电池和对比样电池在25°C下的电化学性能:(a)10 mV s-1下的CV曲线,(b)0.3 C下的循环性能和(c)倍率性能;NCM88|PBI-PEO-2Li|SiOx-C软包电池的(d)组装图与(e)0.3 C下的充放电曲线;在(f)平坦、(g)折叠、(h)刺穿和(i)切割状态下,点亮LED灯的软包电池照片。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锂离子电池
    +关注

    关注

    85

    文章

    3500

    浏览量

    79325
  • DFT
    DFT
    +关注

    关注

    2

    文章

    236

    浏览量

    23536
  • DSC
    DSC
    +关注

    关注

    3

    文章

    312

    浏览量

    34816
  • 固态电解质
    +关注

    关注

    0

    文章

    86

    浏览量

    5654

原文标题:CEJ:聚苯并咪唑助力高性能富盐体系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

文章出处:【微信号: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众号:锂电联盟会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填充工艺:技术原理与创新实践

    理论到工程的全链条突破。下文将从工艺原理、技术创新与质量控制三个维度,系统解析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填充的核心技术体系电解质填充工艺的原理MillennialLithi
    的头像 发表于 08-11 14:53 ?149次阅读
    <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b class='flag-5'>电解质</b>填充工艺:技术原理与创新实践

    锂离子电池创:性能、分类与GPE的应用前景

    。在这些电池中,电解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美能光子湾将带您深入探讨电解质的分类、特性以及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在现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7:54 ?175次阅读
    <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创:<b class='flag-5'>性能</b>、分类与GPE的应用前景

    锂离子电池隔膜耐热性能的优化进展与挑战

    锂离子电池通常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封装材料五个部分组成,其中隔膜作为电池的关键部件,主要起到防止电极接触、保证离子的输送和储存电解质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7:53 ?138次阅读
    <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隔膜耐热<b class='flag-5'>性能</b>的优化进展与挑战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浸润机制解析:从孔隙截留到工艺优化

    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美能光子湾始终怀揣着推动清洁能源时代加速到来的宏伟愿景,全力助力锂离子电池技术的革新。在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电解液浸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7:49 ?350次阅读
    <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b class='flag-5'>电解</b>液浸润机制解析:从孔隙截留到工艺优化

    1.6A 锂离子 / 聚合物电池充电器,采用 2.2x2.2 TDFN 封装 skyworksinc

    电子发烧友网为你提供()1.6A 锂离子 / 聚合物电池充电器,采用 2.2x2.2 TDFN 封装相关产品参数、数据手册,更有1.6A 锂离子 /
    发表于 07-29 18:34
    1.6A <b class='flag-5'>锂离子</b> / <b class='flag-5'>聚合物</b><b class='flag-5'>电池</b>充电器,采用 2.2x2.2 TDFN 封装 skyworksinc

    FIB-SEM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构成锂离子电池作为现代能源存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提升依赖于对电池材料的深入研究。锂离子电池通常由正极、负极、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12:15 ?753次阅读
    FIB-SEM技术在<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的应用

    研究论文::乙烯碳酸酯助力聚合物电解质升级,提升高电压锂金属电池性能

    1、 导读 >> ? ? 该研究探讨了乙烯碳酸酯(VC)添加剂在聚丙烯酸酯(PEA)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中的作用。结果表明,VC添加剂显著提升了电解质锂离子电导率和迁移数,同时提高了锂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10:49 ?791次阅读
    研究论文::乙烯碳酸酯<b class='flag-5'>助力</b><b class='flag-5'>聚合物</b><b class='flag-5'>电解质</b>升级,提升高电压锂金属<b class='flag-5'>电池</b><b class='flag-5'>性能</b>

    清华深研院刘思捷/港科大Kristiaan Neyts最新AEM封面文章:硫化复合固态电解质

    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并被评选为正封面(front cover)文章。 ? ? 本文综述了硫化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09:15 ?592次阅读
    清华深研院刘思捷/港科大Kristiaan Neyts最新AEM封面文章:硫化<b class='flag-5'>物</b>复合固态<b class='flag-5'>电解质</b>

    陈军院士团队最新Angew,聚合物电解质新突破

    际应用潜力。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s)兼具高机械性能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备广阔的产业化前景。然而,传统的纳米填料添加策略往往由于填料分布不均匀和微域结构不一致,导致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09:45 ?1187次阅读
    陈军院士团队最新Angew,<b class='flag-5'>聚合物</b><b class='flag-5'>电解质</b>新突破

    Li3MX6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材料

    ? ? 研究背景 Li3MX6族卤化(M = Y、In、Sc等,X =卤素)是新兴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材料。与现有的硫化固体电解质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11:52 ?1113次阅读
    Li3MX6全固态<b class='flag-5'>锂离子电池</b>固体<b class='flag-5'>电解质</b>材料

    智能化进程中的锂离子电池

    。1992年,锂离子电池实现商品化。 ?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0:45 ?1046次阅读

    一种创新的超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传统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尽管广泛,但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可能不可避免地面临泄漏、燃烧乃至爆炸的风险,这些安全隐患显著制约了其更为广泛的部署。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0:31 ?1421次阅读
    一种创新的超薄固体<b class='flag-5'>聚合物</b><b class='flag-5'>电解质</b>

    固态电池中复合锂阳极上固体电解质界面的调控

    采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的固态锂金属电池(SSLMB)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在下一代储能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6:53 ?1198次阅读
    固态<b class='flag-5'>电池</b>中复合锂阳极上固体<b class='flag-5'>电解质</b>界面的调控

    聚合物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区别

    ),又称高分子锂电池。其正极材料可包括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等多种材料,负极通常为石墨。关键区别在于其电解质聚合物电池使用固体聚合物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09:59 ?8742次阅读

    聚合物电池与锂电池的区别

    :使用液体电解质,通常是有机溶剂和锂的混合。这种电解质可以提供较高的离子导电性,但安全性相对较低。 能量密度 :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09:56 ?160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