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在芯片之争中国绝非美国想象的无能无力!

存储加速器 ? 来源:观察者网 ? 作者:观察者网 ? 2021-04-09 16:0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芯片之争,中国绝非无能为力。”德国《商报》近日刊文指出,尽管美国正试图通过限制半导体对华出口让中国屈服,但这一目的很难达到。《商报》进一步呼吁拜登政府放弃这一对抗路线,与中国展开对话,因为美国相关产业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美国希望通过切断其最大地缘政治竞争对手的芯片供应,迫使中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文章分析,正是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的不足,让美国看到了借此打压中国的机会,中国也的确受到了美国行动的影响。然而文章随即发出提醒——拜登应该结束前任特朗普的对抗路线,美国相关产业付出的代价太高了,因为在半导体之争中,中国绝不像华盛顿一些战略家想象的那样无能为力。

2020年9月,北京服贸会上展出的4800万像素硅基液晶数字光场芯片及电路。澎湃影像

为此,《商报》给出两点主要原因,首先提及了近日因未能获中方批准而告吹的一起收购案。

据日经中文网30日报道,由于未能获得中国反垄断部门的批准,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和服务供应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宣布,已停止收购原日立集团旗下的国际电气公司KOKUSAI ELECTRIC(现归属于美国投资基金KKR)。由于收购失败,美应用材料公司将向KKR支付1.54亿美元的解约费。应用材料在中国大陆的市场营收高达15.7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34%,是其第一大市场。

而根据国际反垄断法所规定,只要收购企业在某国有业务,就需要该国反垄断监管部门的批准方可交易。也就是说,应用材料若想顺利完成收购案,必须获得全部业务国方面的批准。

《商报》评价道,尽管收购案中的买家和卖家都在美国,但无视中国政府的态度显然不是一个好选择。“中国市场实在太重要了,企业不想放弃它。哪怕等待了快两年,他们仍然宁愿放弃收购。”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曾在3月17日透露,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大幅增长18.9%,中国大陆增长率达39%,首次成为全球最大设备市场。

报道预计,中国也许会继续阻止美国半导体公司的收购行动,特别是美国芯片公司英伟达(Nvidia)以400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的计划,很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外,文章还认为,美国在芯片领域对华“卡脖子”不仅无法让中国屈服,还会不断刺激中国打造出自己具有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虽然这一过程需要时间,但在太阳能、火车以及汽车产业领域,中国已经证明了自己完全能够迎头赶上。

基于这些原因,《商报》敦促美国应该尽快开始与中国展开对话。中美达成协议并非不切实际,而且中美双方乃至欧洲,都将从中受益。

编辑:机器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36

    浏览量

    444148
  • 液晶数字显示

    关注

    0

    文章

    2

    浏览量

    5779
  • 英伟达
    +关注

    关注

    22

    文章

    3973

    浏览量

    94366

原文标题:芯片之争,中国绝非美国想象的无能无力

文章出处:【微信号:TopStorage,微信公众号:存储加速器】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今日看点丨媒体“爆料”美国芯片货物中安了追踪器;英伟达下一代GPU芯片Rubin可能延后上市

    。 ? 8月13日,路透社又刊发独家报道爆料,美国秘密人工智能相关芯片中设置追踪器,以发现“芯片被转运至中国的情况”。报道称,据两位知情人
    发表于 08-14 10:04 ?1197次阅读

    NVIDIA 将恢复H20芯片中国的销售 NVIDIA CEO 黄仁勋美国中国加大推广AI

    NVIDIA 将恢复 H20 中国的销售,并宣布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且完全兼容的 GPU。 本月,NVIDIA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美国
    的头像 发表于 07-15 11:03 ?1576次阅读

    NVIDIA CEO 黄仁勋美国中国推广 AI

    NVIDIA 将恢复 H20 中国的销售, 并宣布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且完全兼容的 GPU。 ? ? 本月,NVIDIA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发表于 07-15 10:50 ?1289次阅读
    NVIDIA CEO 黄仁勋<b class='flag-5'>在</b><b class='flag-5'>美国</b>和<b class='flag-5'>中国</b>推广 AI

    突发!美国EDA或全面断供中国

    EDA)在内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制造商收到了美国商务部的信件,要求停止向中国客户提供相关技术。 EDA软件是芯片设计的核心工具。 “美国商务部正在审查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18:10 ?690次阅读

    突发!美国越遏制,中国越强大!

    昨日(2025年5月28日,星期三)突发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局在上周五通知了多家顶级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供应商,指示它们暂停对中国客户的产品交付。受到影响的主要EDA厂商包括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10:13 ?586次阅读
    突发!<b class='flag-5'>美国</b>越遏制,<b class='flag-5'>中国</b>越强大!

    关税战暂缓 美方又欲封杀中国芯片 商务部回应美企图全球禁用中国芯片

    美出口管制为由,企图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 这是美国刺裸裸的剥夺其他国家发展先进计算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11:18 ?1062次阅读

    美报告:中国芯片研究论文全球领先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乔治敦大学“新兴技术观察项目(ETO)”3日在其网站发布一份报告说,2018年至2023年间,全球发表的芯片设计和制造相关论文中,中国研究人员的论文数量远超其他国家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14:32 ?1275次阅读

    比尔·盖茨建议美国政府把芯片、操作系统开放给中国,是喜是忧?

    美国中国芯片实施全方位禁令,从高端到中端,设计到制造,层层设限,试图 “卡脖子”。然而,2023 年中国芯片产业产值不降反升,同比增长超 20%,华为麒麟芯片更是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7:08 ?627次阅读

    美国加强AI芯片管制对中国企业有什么影响?

    特朗普政府未来或许会调整国家的分级,以及扩大管制范畴,但不变的是中美两大阵营的壁垒将更加分明。美国的这些新政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2025年新年伊始,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AI先进半导体相关的政策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3:28 ?888次阅读

    台积电美国芯片量产!台湾对先进制程放行?

    来源:半导体前线 台积电美国厂的4nm芯片已经开始量产,而中国台湾也有意不再对台积电先进制程赴美设限,因此中国台湾有评论认为,台积电不仅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0:53 ?716次阅读

    破万亿!中国芯片出口迎来里程碑

    全球半导体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这一成就的取得,是面对美国持续加大的出口管制和制裁的背景下实现的。近年来,美国中国芯片行业的打压不断升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6:43 ?1231次阅读
    破万亿!<b class='flag-5'>中国芯片</b>出口迎来里程碑

    中汽协回应半导体行业风波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声 建议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日前,美国又一次以国家安全为借口,进一步加大了对我国半导体出口的限制措施。在此背景下,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声;对于采购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6:36 ?984次阅读

    中国半导体的镜鉴之路

    %,他现在已经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到九分之一了。我们就论芯片产品,中国半导体也就是 6% 左右,全球的比重都处于低谷期,但双方的优势呢,又
    发表于 11-04 12:00

    台积电美国工厂芯片良率领先

    近日,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传来好消息,其生产的芯片良率已经超越了位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同类工厂。这一成就标志着台积电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15:36 ?782次阅读

    中国芯片美国加税50%

    美国政府周五(9月13日)确定大幅度上调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其中包括将电动汽车关税提高100%,以加强对国内战略产业的保护。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新闻稿说,许多关税将于9月27日生效,除了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15:05 ?133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