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通过微流体技术实现纳米材料印刷及图案及可控组装

微流控 ? 来源:未知 ? 作者:工程师郭婷 ? 2018-09-04 11:1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许多基本的物理化学过程都发生在流体界面上。因两相流体物理或化学性质的不同,在界面处会出现某些物理参数的突变而产生很多重要的物理化学过程,这几乎涉及了化学、化工、材料、物理、生物等各学科领域。比如,在气液界面上发生的蒸发、吸附、瑞利不稳定性、声学共振等过程,对基于溶液的器件加工、表面自组装、喷墨打印及气泡声学有重要的影响。在液液界面上发生的扩散、反应、粘性指进等过程,在化学合成、材料制备、工业采油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控制流体界面,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控制和利用这些重要的过程。然而,由于流体界面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对其有效调控依然是一个难题。通过固体微结构形成固定化的流体界面,可以为观察、识别和标记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从而在很多研究领域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比如分子扩散机理研究、界面反应、传感和检测等。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宋延林课题组科研人员近年来在纳米材料印刷及图案化领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他们突破传统印刷技术的精度极限,实现了微纳米尺度精细图案的印刷及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组装(Adv. Mater. 2014, 26, 2501-2507;Adv. Mater. 2018, 30, 1703963),并发展了在印刷电子及可穿戴器件领域的应用(Adv. Mater. 2015, 27, 3928-3933;Adv. Mater. 2016, 28, 1369-1374)。同时使用微结构来调控气液界面的演变,实现了对泡沫演变的可编程式的调控(Nat. Common. 2017, 8, 14110;Adv. Opt. Mater. 2017, 5, 1700751)。


图1 一种普适的流体图案化方法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他们利用微结构模板来调控不相容的流体界面形成图案化。利用固体微结构调控流体间相互取代过程,他们提出了一种任意不相容流体界面间的流体图案化技术(图1)。结合理论分析,他们提出了微结构浸润性和几何结构的设计原则,并用于制备不同形貌的流体图案,实现了流体间界面的可编程图案化(图2左)。这种以微流体技术为基础的对溶液的在微米和纳升尺度的调控,在以溶液加工为主体的器件制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他们把流体图案化技术与功能材料的蒸发组装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微型立体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显示出了良好的光电响应性(图2右)。该工作在发展微型器件的制备新方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2 可编程的流体图案化及微型立体器件的制造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纳米
    +关注

    关注

    2

    文章

    718

    浏览量

    39819
  • 微流体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8

    浏览量

    8728

原文标题:微流体技术帮助实现流体图案化及微型器件制备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双核液滴电场精准融合:电压放大器赋能流控混合强化实验

    实验名称:双核复合液滴融合实验 研究方向:流控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将纳米通道集成到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并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1:39 ?174次阅读
    双核液滴电场精准融合:电压放大器赋能<b class='flag-5'>微</b>流控混合强化实验

    椭偏仪与DIC系统联用测量半导体超薄图案化SAM薄膜厚度与折射率

    超薄膜的表征技术对确定半导体薄膜材料(如金属、金属氧化物、有机薄膜)的最佳性能至关重要。本研究提出将微分干涉相衬DIC系统与椭偏仪联用表征超薄图案化自组装单分子膜(SAM):
    的头像 发表于 08-11 18:02 ?168次阅读
    椭偏仪与DIC系统联用测量半导体超薄<b class='flag-5'>图案</b>化SAM薄膜厚度与折射率

    聚焦离子束技术纳米制造与分析的利器

    聚焦离子束技术概述聚焦离子束(FocusedIonBeam,FIB)技术纳米尺度制造与分析领域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静电透镜将
    的头像 发表于 07-08 15:33 ?199次阅读
    聚焦离子束<b class='flag-5'>技术</b>:<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纳米</b>制造与分析的利器

    自对准双重图案技术的优势与步骤

    在芯片制造中,光刻技术在硅片上刻出纳米级的电路图案。然而,当制程进入7纳米以下,传统光刻的分辨率已逼近物理极限。这时, 自对准双重图案化(S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16:45 ?525次阅读
    自对准双重<b class='flag-5'>图案</b>化<b class='flag-5'>技术</b>的优势与步骤

    定向自组装光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定向自组装光刻技术通过材料科学与自组装工艺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构纳米制造的工艺组成。主要内容包含图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15:24 ?958次阅读
    定向自<b class='flag-5'>组装</b>光刻<b class='flag-5'>技术</b>的基本原理和<b class='flag-5'>实现</b>方法

    纳米锡膏:掀起精密焊接领域的新革命

    纳米锡膏凭借其粒径小、助焊剂活性强、印刷性能佳等特点,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半导体封装、医疗器械、军工航天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能满足高密度、小尺寸元件的焊接需求,还能提高焊接质量和产品的可靠性,是电子制造领域不可或缺
    的头像 发表于 04-08 16:20 ?516次阅读
    <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纳米</b>锡膏:掀起精密焊接领域的新革命

    安泰功率放大器在流控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分享

    流控技术当前科学研究领域又一大焦点,它融合了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多学科内容,流控被认为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发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11:46 ?338次阅读
    安泰功率放大器在<b class='flag-5'>微</b>流控<b class='flag-5'>纳米</b>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分享

    利用DLP4500成功烧录入一组图案后,怎样通过软件实现控制DLP4500投影仪投影指定的图案

    您好,在利用DLP4500成功烧录入一组图案后,怎样通过软件(或投影仪的api)实现控制DLP4500投影仪投影指定的图案。 例如,我烧录5张图案
    发表于 02-27 07:51

    请问怎么通过设置PRO4500实现投射25线结构光图案

    请问怎么通过设置PRO4500实现投射25线结构光图案,或者降低投射图像白色背景色
    发表于 02-18 07:47

    纳米材料与新型传感技术:微观世界里的“黄金搭档”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纳米材料和新型传感技术这对“黄金搭档”正携手开启感知世界的新篇章。纳米材料,凭借其独特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为传感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8:05 ?515次阅读

    TDK图案线圈技术解析

    自身先进工艺技术和电镀工艺来实现的,其中电镀工艺采用了由日本阿基里斯株式会社 (Achilles) 提供的PPy液——一种将导电性聚吡咯以纳米级精细度分散在有机溶媒的溶液材料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4:43 ?675次阅读
    TDK<b class='flag-5'>图案</b>线圈<b class='flag-5'>技术</b>解析

    石墨烯发热油墨为汽车后视镜带来智能电加热保护

    Haydale石墨烯发热油墨采用了先进的石墨烯纳米材料,这是一种极为强大的导电材料通过将石墨烯发热油墨应用于汽车后视镜的电加热膜中,利用Haydale石墨烯发热油墨可以创造一种智能的
    发表于 11-15 15:55

    智能面膜的设计生产与发展——印刷电子技术应用

    印刷电子智能面膜是一种结合了印刷电子技术和智能护肤理念的创新产品。这种智能面膜利用柔性电子印刷工艺,将电极电路制备在面膜上,通过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22:39 ?587次阅读
    智能面膜的设计生产与发展——<b class='flag-5'>印刷</b>电子<b class='flag-5'>技术</b>应用

    电子束光刻技术实现纳米结构特征的精细控制

    电子束光刻技术使得对构成多种纳米技术基础的纳米结构特征实现精细控制成为可能。纳米结构制造与测量的研究人员致力于提升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5:23 ?1106次阅读
    电子束光刻<b class='flag-5'>技术</b><b class='flag-5'>实现</b>对<b class='flag-5'>纳米</b>结构特征的精细控制

    芯片封装——组装

    ,直接影响到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1 连接材料 直接芯片安装(DCA) 定义:DCA,又称倒装芯片技术,直接将芯片安装在基板上,通过焊料凸点或其他连接材料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10:37 ?97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