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企业广域网作为连接分散业务单元、数据中心与云端应用的“大动脉”,其性能、安全性与灵活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SD-WAN凭借其革命性的架构,成为企业网络升级的主流选择。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解决方案,企业如何避免陷入单纯比拼技术参数的陷阱,做出真正契合自身需求的选择?我们将陆续从明确业务需求和深入评估技术能力两大核心维度出发,结合实践案例,为企业选型提供清晰路径。
明确业务需求和目标,一切选择的起点与核心
部署SD-WAN绝非为技术而技术,其核心驱动力必须源于企业亟待解决的业务痛点和对未来的战略展望。清晰定义这些目标是项目成功的先决条件。
洞悉核心驱动力:
成本优化是首要目标?
许多企业启动SD-WAN项目的直接动力是替换昂贵的MPLS专线。明确期望的成本节约比例(例如降低30%、50%)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后续链路选择和供应商评估标准。
性能体验亟待提升?
云应用(Office 365、Salesforce)、数据中心关键应用(ERP、数据库)、实时音视频(Teams、Zoom会议)的访问卡顿、延迟是否成为业务瓶颈?精准识别最受性能影响的关键应用,是后续进行SD-WAN优化方案的核心依据。
业务敏捷新需求?
企业是否需要快速开设新分支(零售门店、临时项目点)?是否需高效支持日益增长的移动办公或在家办公员工?能否根据业务峰谷灵活、快速地调整网络带宽?敏捷性需求决定了SD-WAN方案的部署简易性和策略灵活性。
寻求运维简化?
是否希望告别分散、复杂的命令行配置,实现网络策略的集中可视化管理?能否减少甚至消除分支机构的现场IT支持需求?自动化配置、监控、排障能力能否显著降低运维负担和人力成本?这将直接关系到对运维能力的要求。
可靠性韧性不可妥协?
业务对网络中断的容忍度有多低?是否需要毫秒级的多链路无缝故障切换能力?是否要求具备应对单点甚至区域故障的高可用性?这关乎业务连续性和客户体验,决定了SD-WAN的冗余设计和路径控制能力要求。
云战略是未来重心?
企业是否正在进行或规划大规模上云(公有云、混合云)?是否需要为分支机构和移动用户提供对云资源(如阿里云、腾讯云、AWS中国区)的安全、高效、直接访问,避免低效的流量回传?这决定了云优化能力的优先级。
举个例子——
某跨国制造企业面临广域网成本高、新厂联网慢、云访问延迟大、运维恢复时间长等问题。 采用中宇联SD-WAN后, 以混合链路替代MPLS使成本直降52%;新厂联网从45天缩至2小时;智能选路优化云访问,延迟从280ms降至90ms,视频流畅;集中运维令故障恢复从4小时缩至15分钟,最终实现成本、性能、敏捷最优解。
全面评估网络环境:
规模与蓝图
清晰统计当前及未来1-3年的网络节点:总部数量、数据中心位置、分支机构(办公室、工厂、门店)数量、零售网点、预期接入的远程用户规模。地理分布(国内、跨国)直接影响连接方案和POP点选择。
应用画像
绘制关键业务应用图谱:名称(如SAP、ERP、企业微信、视频监控)、类型(实时/非实时、大带宽/小带宽、TCP/UDP)、性能要求(最大延迟、抖动、丢包容忍度)、流量模型(站点到数据中心、站点到云、站点到站点、用户到云)。
安全基线
审视现有安全架构:边界防火墙型号/能力、是否部署UTM、是否有零信任(ZTNA)规划、现有的安全运维流程。明确SD-WAN需要如何与这些安全层协同(是增强、替代还是集成),以及必须满足的安全合规要求。
举个例子——
某服装企业在促销高峰期遭遇了高达17%的网络中断,导致线上订单丢失及仓库库存信息同步延迟,业务丢单频繁,品牌形象受损严重。中宇联部署SD-WAN智能调度引擎,动态分流视频监控与交易数据,结合端到端加密及微隔离技术防护支付信息。实施后促销中断率降至0.3%,POS响应速度提升62%,全国仓配数据同步从15分钟压缩至90秒,缺货预警准确率提升34%。
明确自身需求是选型的起点。下期我们将聚焦关键SD-WAN技术能力解析,助您深度评估方案优劣,做出明智决策!
-
网络
+关注
关注
14文章
7887浏览量
91354 -
IT运维
+关注
关注
0文章
7浏览量
3214 -
sdwan
+关注
关注
2文章
152浏览量
774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SD-WAN部署时,如何确保数据安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