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4.0与边缘计算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嵌入式设备的实时目标检测能力已成为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需求。然而,移动端设备受限于算力与能耗,传统深度学习框架难以兼顾效率与精度。为此,睿擎平台在RT-Thread 系统上深度集成NCNN推理框架,通过其轻量化架构与硬件级优化能力,结合YOLO系列算法的高效单阶段检测特性,实现了工业场景下的目标检测系统。
一. NCNN 简介
NCNN是由腾讯公司开源的一个专为移动端平台设计的高性能神经网络前向计算框架。该框架以其轻量级、高效率以及强大的跨平台兼容性而著称,能够在资源受限的移动设备上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的快速部署与高效推理。NCNN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精简的库体积、优化的计算性能,特别适用于嵌入式设备等边缘计算场景中的AI应用开发。
二. YOLO 模型简介
YOLO(You Only Look Once)是一种革命性的实时目标检测架构,其核心思想是将目标检测任务重构为单阶段回归问题。与传统的两阶段检测器(如Faster R-CNN)相比,YOLO通过单次前向传播即可同时预测图像中所有目标的边界框坐标、类别概率和置信度。当前YOLO系列(v5/v7/v8/v10)持续优化精度-速度平衡,结合NCNN等轻量级推理框架,已成为工业机器视觉领域实时目标检测的部署标准。其单阶段处理架构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方法在实时性上的瓶颈,为嵌入式设备赋予高响应能力。
三. 睿擎派实战部署
以下步骤完整展示了在睿擎派(基于瑞芯微 RK3506J 三核 Cortex A7 1.5G 主频,256M Bytes DDR,256M Bytes Nandflsh)硬件平台上部署和运行 YOLOV3 模型的过程。
1. 创建示例工程
a.示例工程
在RuiChing Studio 中,按以下步骤创建 09_ai_mobilenetv2_yolov3
b. 核心示例代码
工程生成的 yolov3.cpp 文件中,核心代码部分如下:
c. 对核心代码解析如下:
l cv::imread:加载需要检测的图像;
l detect_yolov3:运用 YOLOv3 模型对输入的图像进行目标检测,把检测到的目标信息存于 objects 向量中;
l draw_objects :在输入图像上绘制检测到的目标框和标签,然后把绘制后的图像保存到指定路径源。
2. 编译示例工程
对 09_ai_yolo_detection 示例工程进行编译:
3. 运行程序
a. 准备模型和资源
在SD卡中存放mobilenetv2_yolov3.param和mobilenetv2_yolov3.bin,以及待检测的图片。
b. 运行程序
运行程序后,将测试图像传入系统,程序会调用 YOLO 模型进行目标检测,在输出图像上绘制检测到目标的边界框和类别标签。
查看检测结果
小结
睿擎工业开发平台凭借其全栈自主可控的软硬件协同架构,在成功部署YOLO等视觉检测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支持多类型AI框架与模型的灵活接入,为工业场景提供了开放、高效的AI赋能平台。
想亲手在睿擎派上复现 NCNN+YOLO 的实时目标检测?想体验从模型部署到工业场景落地的全流程实操?
9 月 4 日,睿擎工业开发平台上海站 Workshop 为你开放专属实战机会 —— 现场不仅能近距离观摩机器视觉 DEMO(基于 NCNN 框架的实时目标检测,搭配 4.3 寸 MIPI 屏直观展示检测结果)
参会即得 “睿擎派” 50 元优惠券,更有机会抽中睿擎派开发板或《RT-Thread 设计与实现》书籍,带设备回家继续深耕机器视觉开发!
-
嵌入式
+关注
关注
5161文章
19794浏览量
319921 -
机器视觉
+关注
关注
163文章
4625浏览量
123405 -
RT-Thread
+关注
关注
32文章
1440浏览量
42359 -
Workshop
+关注
关注
0文章
13浏览量
643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像STM32一样轻松玩转 MPU!RT-Thread 睿擎平台 Workshop 上海站开启硬核实战!下一城?你定!

睿海光电800G光模块助力全球AI基建升级
睿海光电以高效交付与广泛兼容助力AI数据中心800G光模块升级
【像STM32一样轻松玩转MPU】睿擎SDK V1.1.0重磅升级:内核性能与开发能力双重突破

【MCU体验、MPU性能】睿擎派 RC3506 套件今日10点淘宝独家开售!首批200套,抢完即止!| 产品动态

【硬核实测】极限压测下稳如磐石!睿擎平台展现 μs级硬实时实力 | 产品动态

重新定义MPU性价比!睿擎派7月4日淘宝首发,199 元起解锁全栈开发力

睿擎平台极简开发重要实践—— PinMux 配置工具 | 睿擎派试用名单公示

川商传媒:睿擎工业开发平台开启智能化新篇章 | 媒体视角

中新社:RT-Thread携“睿擎平台”亮相工博会 | 媒体视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