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金属固态电池因高能量密度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核心方案,但其枝晶穿透问题制约产业化。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表征是突破关键。本文探讨(LPSCl)晶粒尺寸工程,解析其通过调控微观结构抑制枝晶、提升临界电流密度的机制。
光子湾3D 共聚焦显微镜为锂电研发提供核心表征支持,可实现固态电解质表面粗糙度(0.01μm 分辨率)、晶界网络及缺陷分布的快速重构,助力行业精准优化界面接触力学与抗枝晶性能。
#Photonixbay.01
界面缺陷与体相力学的双重挑战
枝晶是锂金属在固态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在电极/ 电解质界面不均匀沉积形成的树状晶体结构。锂金属阳极界面处锂剥离/ 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孔隙与枝晶生长,会导致电池在高电流密度下短路失效。
尽管无机固态电解质(如Li?PS?Cl, LPSCl)具备高离子电导率(>1 mS/cm),但其界面粗糙度、晶粒尺寸与体相微观结构(如孔隙率、晶界分布)如何协同影响枝晶生长动力学,仍缺乏系统性研究。
#Photonixbay.02
晶粒工程与光学精密表征的结合
SG/LG-LPSCl 表面粗糙度的共聚焦显微镜 3D 形貌
研究通过冷等静压技术制备了两种典型LPSCl 样品:
小晶粒LPSCl(SG-LPSCl):平均晶粒尺寸 < 500 nm,表面粗糙度 R?=1.1 μm;
大晶粒LPSCl(LG-LPSCl):平均晶粒尺寸 20-40 μm,表面粗糙度 R?=6.5 μm。
利用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样品表面进行3D 形貌分析,发现晶粒尺寸直接决定表面粗糙度及缺陷密度:LG-LPSCl 因大晶粒边界突出,经抛光后仍存在微米级凹凸结构,而 SG-LPSCl 表面更为平滑。这一差异为后续界面应力分布与枝晶生长行为奠定了微观基础。
#Photonixbay.03
粗糙度引发的应力集中效应
锂-电解质界面应力分布与枝晶生长机制示意图
在锂金属与LPSCl 的界面接触过程中,粗糙度主导了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
LG-LPSCl 界面:高粗糙度导致锂金属塑性流动不均,形成裂纹状缺陷。根据断裂力学理论,尖锐缺陷(如裂纹尖端曲率半径ρ↓)会显著提升应力集中因子,使局部应力远超材料断裂韧性(K IC),引发脆性断裂。
SG-LPSCl 界面:低粗糙度促进锂金属均匀铺展,形成致密孔隙而非尖锐裂纹,降低初始应力集中。
#Photonixbay.04
体相晶粒微观结构
FIB-SEM 观察 SG/LG-LPSCl 的界面与体微观结构
体相晶粒尺寸通过影响晶界密度与孔隙分布,决定了应力传导路径:
SG-LPSCl 的优势:
晶界密度高:平均晶粒尺寸200-500 nm,晶界三叉点(TJ)密度比 LG-LPSCl 高 3 个数量级,形成密集的裂纹偏转屏障。当枝晶试图穿透晶界时,应力方向被迫改变,有效降低尖端应力强度。
孔隙协同作用:17% 的孔隙率虽降低体相强度,但孔隙作为 “应力缓冲器”,通过裂纹桥接机制分散能量,形成“R 曲线行为”(稳定裂纹生长)。
LG-LPSCl 的缺陷:
大晶粒(20-40 μm)导致晶界稀疏,应力沿少数路径集中传导,缺乏有效屏蔽;
低孔隙率(8%)使枝晶可无阻碍地向体相生长,最终引发短路。
#Photonixbay.05
晶粒电化学性能
不同压力下的电化学阻抗谱(PEIS)与界面接触分析
通过对称电池(Li|LPSCl|Li)恒电流测试发现,SG-LPSCl 的临界电流密度(CCD)达 0.9 mA/cm?,是 LG-LPSCl(0.4 mA/cm?)的 2.25 倍。关键差异源于:
LG-LPSCl:高粗糙度界面引发电流聚焦,优先在尖锐缺陷处形成枝晶,体相大晶粒缺乏应力屏蔽,导致短路提前发生;
SG-LPSCl:均匀界面与密集晶界共同抑制枝晶生长,即使在高电流密度下,应力仍可通过多路径分散,延缓失效。
综上揭示了固态电解质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 电化学行为的内在关联,而精准的材料表征是解析这一链条的核心。光子湾科技提供的共聚焦显微镜3D 形貌分析服务,可实现纳米至微米级表面粗糙度、缺陷分布的定量测量,直接对接电池界面工程需求。
#Photonixbay.
光子湾3D共聚焦显微镜
光子湾3D共聚焦显微镜是一款用于对各种精密器件及材料表面,可应对多样化测量场景,能够快速高效完成亚微米级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精准测量任务,提供值得信赖的高质量数据。
- 超宽视野范围,高精细彩色图像观察
- 提供粗糙度、几何轮廓、结构、频率、功能等五大分析功能
- 采用针孔共聚焦光学系统,高稳定性结构设计
- 提供调整位置、纠正、滤波、提取四大模块的数据处理功能
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离不开跨尺度的材料表征与机理创新。光子湾科技以光学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持续深耕锂电领域的微观结构分析与力学性能评估,助力行业实现从材料研发到工艺优化的精准调控。
感谢您本次的阅读光子湾将持续为您奉上更多优质内容,与您共同进步。
原文出处:《Li6PS5Cl microstructure and influence on dendrite growth in solid-stat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metal anode》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原创及转载文章,仅用于学术分享和传递行业相关信息。未经授权,不得抄袭、篡改、引用、转载等侵犯本公众号相关权益的行为。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
-
锂电池
+关注
关注
261文章
8455浏览量
177329 -
固态电池
+关注
关注
10文章
733浏览量
2899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科学领域新技术,打造高品质共聚焦显微镜
结构深、角度大、反射差?用共聚焦显微镜就对啦!
为什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质量更好?
什么是共聚焦显微镜?

共聚焦显微镜应用特点

共聚焦显微镜应用特点
共聚焦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区别详解
共聚焦、光学显微镜与测量显微镜的区分
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对比超分辨显微镜
共聚焦显微镜应用:冷轧汽车钢(DC04)表面形貌表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