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清洗工艺是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步骤,用于去除晶圆表面的污染物(如颗粒、有机物、金属离子和氧化物),确保后续工艺(如光刻、沉积、刻蚀)的良率和器件性能。根据清洗介质、工艺原理和设备类型的不同,晶圆清洗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湿法清洗(Wet Cleaning)
(1)槽式清洗(Batch Cleaning)
- 原理:
将多片晶圆(通常25-50片)放入化学槽中,依次浸泡于不同化学液中进行清洗。 - 典型流程:
- SC1碱洗(NH?OH/H?O?/DIW):去除有机物和金属污染。
- SC2酸洗(HCl/H?O?/DIW):去除氧化层和重金属。
- DHF处理(稀HF):腐蚀化学氧化层,避免界面污染。
- 适用场景:
- 批量处理,成本低,但存在交叉污染风险(需严格DIW冲洗)。
- 适用于成熟制程(如>1μm节点)。
(2)单片清洗(Single-Wafer Cleaning)
- 原理:
单片晶圆通过喷淋臂或旋转刷洗的方式,在封闭腔体内完成清洗。 - 技术特点:
- 高洁净度:化学液单向流动,无交叉污染。
- 精准控制:喷淋压力、流量和温度可实时调节(如DNS技术)。
- 适用先进制程:如3nm以下节点,对颗粒和金属污染控制更严。
- 典型设备:
(3)超声波清洗(Ultrasonic Cleaning)
- 原理:
利用高频超声波(≥20kHz)产生空化效应,剥离晶圆表面颗粒和有机物。 - 适用场景:
- 去除顽固颗粒(如光刻胶碎片)或窄缝污染物(如TSV孔内残留)。
- 常与化学清洗结合(如先超声波预清洗,再槽式清洗)。
2. 干法清洗(Dry Cleaning)
(1)等离子体清洗(Plasma Cleaning)
- 原理:
通过辉光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利用活性粒子(如O?、CF?)与污染物反应生成挥发性物质。 - 典型工艺:
- O? Plasma:去除有机残留(如光刻胶)。
- CF? Plasma:去除金属污染(如Al、Cu)。
- 优点:
- 无液体残留,适合对水敏感的工艺(如EUV光刻前处理)。
- 低温(<100℃),避免热损伤。
- 缺点:
(2)气相清洗(Vapor Cleaning)
- 原理:
利用化学试剂蒸汽(如HMDS蒸汽)与污染物反应,或通过冷凝吸附去除杂质。 - 适用场景:
- 去除光刻胶残留(如HMDS蒸汽溶解未曝光胶)。
- 替代湿法清洗,避免水分引入(如干燥环境下的金属层清洗)。
3. 物理清洗(Physical Cleaning)
(1)刷洗(Brush Cleaning)
- 原理:
使用软质刷子(如PVA刷)配合化学液,通过机械摩擦去除颗粒和有机物。 - 适用场景:
- 边缘清洁(如去除晶圆背面切割残留)。
- 窄缝或凹陷区域(如3D IC结构)。
- 技术要点:
- 刷子压力控制(通常<1N/cm?),避免划伤表面。
- 刷子材料需耐磨且低颗粒释放(如多晶金刚石刷)。
(2)兆声波清洗(Megasonic Cleaning)
- 原理:
利用高频声波(1-3MHz)产生微射流,剥离亚微米级颗粒(如>0.1μm)。 - 优点:
- 非接触式清洗,无机械损伤风险。
- 可针对特定颗粒尺寸优化频率(如1MHz对应0.5μm颗粒)。
- 应用:
- 光刻后清洗(如EUV光刻胶残留)。
- 先进封装(如TSV、Bumping工艺)。
4. 复合清洗(Hybrid Cleaning)
(1)湿法+干法组合
- 示例:
- 槽式清洗(去颗粒)→ 等离子体清洗(去有机物)→ 兆声波清洗(去残留)。
- 优势:
- 结合湿法的高去除效率和干法的无残留特性。
- 满足先进制程对洁净度的严苛要求(如<0.1μm颗粒/cm?)。
(2)化学机械抛光(CMP)后清洗
- 流程:
- CMP抛光(去除表面层)→ 湿法清洗(去除磨料颗粒)→ 兆声波清洗(去残留)。
- 技术难点:
- 需避免CMP后的表面粗糙度(Ra<1nm)被二次污染。
5. 特殊工艺清洗
(1)光刻胶去除(Photoresist Stripping)
- 方法:
- 湿法:臭氧硫酸(H?SO?/H?O?)或NMethylpyrrolidone(NMP)溶剂。
- 干法:O? Plasma灰化(需控制功率以避免CD偏移)。
(2)金属污染控制(如Cu、Al去除)
- 方法:
- 湿法:稀硝酸(HNO?)或EDTA络合剂清洗。
- 干法:Cl?/BCl?等离子体刻蚀。
(3)原子层沉积(ALD)前清洗
- 要求:
- 去除前驱体残留(如Al?O? ALD前的羟基化表面处理)。
- 采用原位清洗技术(如远程等离子体+湿法联动)。
6. 未来趋势
- 智能化监控:集成AI算法实时优化清洗参数(如化学浓度、温度、时间)。
- 绿色清洗:减少化学用量(如超临界CO?清洗)或回收废液(如电化学再生技术)。
- 原子级洁净:面向3nm以下节点,开发更低缺陷密度的清洗工艺(如等离子体增强湿法清洗)。
晶圆清洗工艺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污染物类型、晶圆尺寸、制程节点和成本效益。湿法清洗仍是主流,但干法和复合工艺在先进制程中的应用比例逐渐提升。未来方向将是更高洁净度、更低损伤和更环保的技术融合。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文章
29027浏览量
23997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晶圆浸泡式清洗方法
解释: 一、清洗原理 化学作用:浸泡式清洗方法依赖于化学溶液与晶圆表面的杂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去除杂质。这些化学溶液通常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能够针对不同
晶圆高温清洗蚀刻工艺介绍
晶圆高温清洗蚀刻工艺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芯片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为此,在目前市场需求的增长情况下,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详情。 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