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汽车通信电缆:驱动汽车智能变革的 “隐形力量”

? 来源:jf_91703378 ? 作者:jf_91703378 ? 2025-06-18 15:1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在汽车电气系统中,线束被称为整车的“血管”,它贯穿车身各个区域,承担着电力传输和信号传递的核心功能。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线束从传统的低压系统逐步扩展到复杂的高压架构。不同电压等级的线束在汽车中扮演着各自不可替代的角色。

低压线束:信息与电力的基础网络

传统燃油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电气系统普遍使用低压线束,工作电压通常为12V或24V。

低压线束主要负责为车身、底盘以及驾驶舱内的大多数电气设备供电。例如,车灯、雨刷、仪表盘、空调、音响系统、中控门锁、车窗升降器等,全部依赖低压线束完成电力供应。同时,低压线束还承担着传感器、控制单元(如发动机ECU、车身BCM、仪表显示控制器)之间的大量信号传输任务。现代汽车搭载越来越多的电子控制模块,依靠低压线束上的CAN总线、LIN总线甚至车载以太网,实现车内各系统之间高速、稳定的数据通信

低压线束遍布整个车身,分支复杂,走线布局细致,对信号的抗干扰能力、线束的固定方式、以及布线安全性有极高要求。虽然电流较小,但一旦出现信号干扰或断路,可能会影响整车功能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高压线束: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动脉

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高压线束成为电动汽车电气架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与传统低压系统不同,高压线束通常传输200V至800V,部分高性能电动车甚至超过1000V。

高压线束主要负责将动力电池的高压电能传递到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MCU)、OBC(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高压空调压缩机、电加热系统等核心用电设备。同时,高压线束还支持快充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承受瞬时大电流和长时间高功率运行。高压线束对安全设计要求极高。绝缘性能、防水性能、耐高温、防电磁干扰、防触电保护都必须达到行业严格标准。为便于识别,整车高压线束通常采用统一的橙色护套,并设计有明显的高压警示标识。

与低压线束相比,高压线束走线路径更短、布置更集中,但线径更粗、重量更大,对材料强度、耐磨性以及高温环境下的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

低压与高压线束的协同关系

低压线束和高压线束在新能源汽车中并存,相互配合。

低压线束就像汽车的“神经系统”,构建了信号传输和基础电力供应网络,支持整车的控制逻辑、信息显示和舒适性功能;高压线束则像汽车的“动力通道”,为电机系统和大功率设备提供高能量的支撑。

两者的共同协作,支撑了现代汽车电气系统的高效运转与安全保障。低压线束失效可能导致功能异常或信号错误,高压线束失效则可能影响车辆动力输出甚至威胁人身安全,因此两类线束的设计、制造和布置均受到极为严格的工程控制。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的持续深入,低压线束将逐步向轻量化、高速通信和模块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应用中,对数据传输速度和抗干扰能力的要求将不断提高。高压线束则会进一步适配更高电压、更大电流的应用场景,向高功率密度、模块集成化、安全冗余设计方向演进,同时持续优化防护等级和布局合理性,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更高的安全标准。

汽车线束作为整车电气系统的基础,其技术进步将持续推动汽车行业迈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未来。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新能源汽车
    +关注

    关注

    141

    文章

    11054

    浏览量

    103127
  • 通信电缆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3

    浏览量

    951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汽车电子:现代汽车智能核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已从单纯的机械产品转变为高度智能化的移动终端,而汽车电子技术正是这一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从发动机控制到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16:38 ?151次阅读

    博泰车联网亮相2025高工智能汽车峰会

    近日,以“安全·交互·生态——合规与创新双轮驱动”为主题的2025高工智能汽车产业峰会暨CEO领袖论坛在上海圆满闭幕。峰会汇聚产业链核心力量,共探
    的头像 发表于 07-07 18:26 ?816次阅读

    LIN协议:汽车电子中的隐形功臣

    汽车电子通信领域,CAN/CANFD和车载以太网常被提及,但有一个低调却不可或缺的协议—LIN,正默默支撑着车窗、车灯等车身系统的智能化控制。LIN协议LIN是面向汽车底端分布式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11:40 ?907次阅读
    LIN协议:<b class='flag-5'>汽车</b>电子中的<b class='flag-5'>隐形</b>功臣

    新思科技电子数字孪生驱动智能汽车创新升级

    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的当下,软件与电子系统深度融合,正重塑汽车行业的发展格局。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迭代,到车载互联功能的拓展,软件定义汽车的趋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09:58 ?1016次阅读

    如何打造可持续的智能汽车系统

    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进程的深入,汽车架构深度革新,出行的智能变革也进入了新阶段,与之相关的技术和材料方面的创新也从未停止。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10:39 ?1226次阅读

    黑芝麻智能高性能芯片助力汽车辅助驾驶变革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加速转型的浪潮中,大模型技术的崛起为汽车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黑芝麻智能在高性能芯片和基础软件架构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7:27 ?607次阅读
    黑芝麻<b class='flag-5'>智能</b>高性能芯片助力<b class='flag-5'>汽车</b>辅助驾驶<b class='flag-5'>变革</b>

    软件定义汽车将如何变革汽车行业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软件定义汽车(SDV)正迅速崛起,成为未来出行的焦点。它将如何变革汽车行业,并带来哪些前所未有的机遇呢?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激动人心的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0:00 ?389次阅读

    汽车电子滤波器定制专家:驱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力量

    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交通的核心方向。然而,随着车载电子系统复杂度的指数级增长,电磁干扰(EMI)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车辆性能、安全与可靠性的关键挑战。在此
    的头像 发表于 04-01 11:45 ?406次阅读

    智能化如何让汽车产业链加速变革

    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型迈进,智能化成为推动行业深度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09:02 ?4111次阅读
    <b class='flag-5'>智能</b>化如何让<b class='flag-5'>汽车</b>产业链加速<b class='flag-5'>变革</b>?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变革

    汽车,这个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正经历着一场由汽车电子技术引领的深刻变革。从最初简单的电气设备到如今高度智能化、电子化的复杂系统,汽车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3:29 ?711次阅读

    同星智能荣获“中国汽车隐形独角兽”称号

    、投资机构、独角兽及隐形独角兽企业代表近百人出席。“第七届中国汽车隐形独角兽”称号授牌仪式会上公布了第七届中国汽车隐形独角兽名单,同星
    的头像 发表于 11-16 01:05 ?530次阅读
    同星<b class='flag-5'>智能</b>荣获“中国<b class='flag-5'>汽车</b><b class='flag-5'>隐形</b>独角兽”称号

    北汇信息入选CAICV联盟“智能网联汽车隐形冠军成长计划”

    2024年11月11-14日,第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在中国重庆·科学会堂胜利召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CAICV在此次盛会期间,举行了“智能网联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4:25 ?1398次阅读
    北汇信息入选CAICV联盟“<b class='flag-5'>智能</b>网联<b class='flag-5'>汽车</b><b class='flag-5'>隐形</b>冠军成长计划”

    魔视智能荣获“中国汽车隐形独角兽”称号

    近日,第二届中国汽车独角兽大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举行。大会以“汇聚耐心资本赋能独角兽,抢抓新汽车新布局新机遇”为主题,旨在推动汽车行业创新与发展。来自国内汽车行业的专家学者和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10:06 ?865次阅读

    HART通信智能变送仪表设计方案

    本文主要针对有线HART通信智能变送仪表,基于SD2057提供的HART调制解调解决方案和SD24A421提供的4-20mA电流环解决方案,参考HCF发布的HART物理层规范,阐述如何将HART信号耦合到4-20mA电流环传输链路中,实现符合HART物理层规范的HART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5:51 ?1076次阅读
    HART<b class='flag-5'>通信</b><b class='flag-5'>智能变</b>送仪表设计方案

    类比半导体发布三款汽车智能驱动芯片

    军企业,携三款汽车智能驱动新品震撼登场,以前沿技术与卓越性能,诠释“芯”动未来,诚邀您共同见证这场电子科技的盛宴。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0:09 ?124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