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到底什么是AI手机?为什么要买AI手机?AI手机有什么新价值?

gh_b555ac340b6b ? 来源:未知 ? 作者:胡薇 ? 2018-05-04 17:4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如果你过去半年间打算买手机,或留意过地铁公交站那反复刷墙的各家手机海报,就不难发现,似乎一夜间,中国手机厂商都改成AI人工智能)厂商了。

比如“我爱AI的快、不止是AI、AI智能拍照,让美更自然、AI智慧拍照,照亮你的美”类似的海报口号,你总见过一款。

到底什么是AI手机?为什么要买AI手机?AI手机有什么新价值?很多消费者在几乎完全不懂的情况下,就被广告宣传或门店导购忽悠一番后,交钱走人。而AI,似乎成了不少手机厂商敦促消费者下单或换机的魔法。

到底什么叫做AI?

虽然大家手里拿的都叫“智能手机”,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手机目前只能被称为“被动智能手机”。你看,如果想解锁手机,就要去按指纹识别甚至是输密码才能解开;如果想打开某个APP,就要去点击图标;如果要拍一张好照片,往往还要根据不同场景来进行手动设置各种模式参数。

AI对于智能手机的价值,就是能够提前预测用户需求,主动给出相应指引或回应,实现真正的智慧化。

也就是说,AI对手机的价值,是能够改变人机之间的关系。前AI时代的手机,只能成为我们的“工具”。而AI手机,应该可以协助人类最复杂的大脑,甚至分担一些工作,成为我们的“顾问”。AI手机足以在各个领域缩小认知鸿沟或决策鸿沟,促进整体用户福祉。

具体到实际应用中,有以下产品的案例最为直观:

iPhoneX,苹果舍弃经典的指纹识别后,用Face ID取而代之。曾经在前AI时代,Google也曾经做过面孔识别,然而那种识别,只是把用户的脸当成用来开锁的钥匙,稍有异样便不能被识别;如今 AI 时代的人脸识别则是,手机通过学习记住了用户的面部特征,然后手机自动为用户打开。

在苹果的A11仿生芯片上,利用AI技术,能够让Face ID对人类的面孔特征变化实现主动适应。

其次是拍照的场景智能化。我们在拍照时,往往会根据所处场景来选择拍照模式,在面对复杂场景时,或许还会祭出专业模式调节各种参数。而AI在拍照中的价值,就是能够对拍照对象进行自动识别分析判断,通过识别出镜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或场景,然后根据算法调整照片。

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以后拍照基本就不必再绞尽脑汁研究拍摄参数、后期苦苦修图了,这些工作交给AI自动处理就好。这就是AI手机帮人类大脑分担工作的体现,与前AI时代的相机形成鲜明对比。

既然AI手机有这些好处,那我们是不是应该赶紧去入手一台AI手机呢?又该怎么挑呢?

怎么挑AI手机?

市面上自称是“AI手机”的产品大概有以下三类:

一是“芯片派”,即在手机中专门安装了一个处理AI任务的芯片,AI本质本就是大量的计算,所以配置专门的、算力强大的硬件芯片也就是应有之义。

比如华为和荣耀搭载的麒麟970芯片,是世界上首款在CPUGPU两个通用处理单元之外,加入了AI处理单元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经网络单元)的移动芯片。由于利用了深度学习处理技术,NPU可以比其他处理模式更快地处理卷积、迁移等深度学习任务,也就可以达成更快的AI任务处理能力。

而苹果随后在发布iPhone X时发布了A11 Bionic芯片,两家不约而同采取了相似的策略。A11集成了一个专用于处理AI任务的运算单元“神经网络引擎(Neural Engine)”,开启了iPhoneX的AI之路。极具革命性的Face ID,其原理就是能够将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 3D 建模,并利用机器学习识别用户容貌改变,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计算需求,都需要借助 A11 Bionic和Neural Engine来满足。

芯片最大的价值,就是运算能力的极速提升:麒麟970的异构计算架构拥有约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的提升,图像识别速度可达到约2000张/分钟;苹果A11芯片每秒处理相应神经网络计算需求的次数可达 6000 亿次。

而且这些运算都不需占用CPU或GPU,更无需将数据上传云端,既无需占用原本系统资源,也不必苦苦等候网络传输,在本地端完成AI运算。

第二类是“摄像头派”。 这一派的代表者,即是宣称从 Mobile First 变为 AI First的Google。

去年推出的谷歌pixel 2,给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AI摄影模式,它没有专属的AI芯片,却利用算法和AI图像处理单元完成了动态模糊摄影等摄影能力的补偿。虽然没有芯片,Google也在硬件上做了新东西:一块名为Pixel Visual Core的协处理器,其核心部分是 Google 自主设计的图像处理单元(Image Processing Unit,简称 IPU)。

与华为和苹果不同,Google 表示 IPU 的用处很简单:将 HDR+ 的运行速度提升 5 倍,而功耗则将为十分之一。此举确实一定程度上绕开了开发芯片的难度,并弥补了谷歌硬件上的弱势。

第三类是“算法派”。比如小米、OV等国内大多数机型都属于这一类。其主旨为:在有限提升算力的前提下,把AI运算应用于拍照等等用户最容易感知到的地方。

我们平时用的各种美颜拍照相机、动态美颜录制应用等等,其实都是依靠算法完成“AI美颜”功能的。如今一些厂商干脆将这些功能集成到拍照APP中,或直接搭载到产品摄像头里。

而这些大多基于高通CPU生产的“AI手机”,其在硬件方面实际是缺乏基础的,因为高通没有为AI运算单独设立硬件单元,而是打造了AI Engine——通过对GPU、CPU和DSP等多个元件进行功能调试,使其更能适应AI运算。这种解决方案的结果是,手机算力虽然有所提高,但普通计算和AI计算都混淆起来,很可能会出现排队的情况。于是AI计算很难像硬件智能那样无时无刻地进行,计算能力也稍逊一筹。

所以我们能看到的是,目前大部分国产手机宣传所谓的AI拍照时,都绝口不提夜拍、动作捕捉等复杂任务。因为这类深度学习的负载很大,用传统移动芯片+云计算来跑这类AI拍摄任务,其效果和效率并不令人满意。

这一类手机虽然也在宣传话术中大打AI牌,但又时时刻刻把AI和智能拍照划上等号。这并不是因为手机AI只能做到智能拍照,而是因为应用智能自身的局限,限制住了这些手机的AI想象力。

和早于2011年便联手中科院计算所共同开发核心芯片的华为不同,OV、小米在AI芯片上的实质性举动并不明显,目前主要还是依靠算法和高通新架构来实现“AI拍照”。

总结一下上述三类“AI手机”,不难发现唯有在硬件上的投入和技术基础,才能够承担起AI之名,而对很多不具备这方面条件的厂商而言,AI不过是另一个华丽的营销包装罢了。

AI只能用来拍照吗?

此前,很多人疑惑“AI手机”是否为一个营销噱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厂商尚未带来颠覆性认知的落地场景。

其中关键的因素就在于,AI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除了芯片和硬件上的积累,更应该有生态支撑。

可以想象一下,当手机具备AI芯片和其它强大运算能力与成熟算法后,就像拥有Intel+Windows的PC机,而PC联盟最成功之处,就是丰富多彩海量的应用软件。到了移动时代也是同理,唯有将更多开发者的智慧凝聚一起,形成数据打通,将运算力开放给更多开发者,才有五花八门的应用来服务消费者。

比如现在基于华为的HiAI开发平台,已经有多家厂商利用AI芯片推出了更好体验的产品。眼下大火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就基于麒麟970芯片,做出了独特的实时优化功能。在抖音里,当人在快速挥动手臂时,背景可以做很多无穷替换。在这种情况下,把整个人抠出来,边边角角都在,还不失真,就对芯片的算力提出很严峻的考验。

再比如,如果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应用之间数据打通、逻辑打通,形成一个完整链条的体验,是会对整个行业有促进作用的,并且有机会形成新的商机——假设用户订购了一张电影票,那么AI手机就会根据用户所处的位置和路面拥堵情况,提醒用户打车或者选择最优路线开车前往,到了电影院主动弹出购票二维码,在电影结束后根据用户习惯,以及还在营业的餐馆,向用户提供更加智慧和贴心的服务,“这种思考过程和逻辑就像人的思考一样自然”。

而所有这些“生态收益”,首先都是要求厂商拥有芯片等核心硬件技术基础,才谈得上开放算力,共享数据。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随着AI生态逐渐成熟,AI手机的体验也会产生天差地别的变化,同时第一梯队的AI手机也会和后来者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到时候早就不需要媒体来为用户来解读那些手机AI的真伪,用户自己就可以感受到巨大的差异,也就不那么容易被忽悠了。

如今厂商们对AI之名的滥用,只是技术革新出现时必然出现的通货膨胀。经过几番喧嚣与冷静,市场规律便会慢慢洗刷参与者,最终让一切走向正轨。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758

    浏览量

    282451
  • faceid
    +关注

    关注

    2

    文章

    89

    浏览量

    12391
  • ai手机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6

    浏览量

    3402

原文标题:坚决不被手机上糊弄!AI手机详解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b555ac340b6b,微信公众号:gh_b555ac340b6b】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东移动与华为推出全球通AI手机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在广州举行“移起AI”全球通AI手机发布暨第三季度泛全终端订货会。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携手华为,共同见证了全球通AI手机发布,开
    的头像 发表于 08-11 10:57 ?397次阅读

    AI手机技术跃迁!Hexagon NPU与70亿参数模型驱动端侧革命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2025年,AI手机市场迎来大变革。从OPPO Find X8系列的AI一键闪记到荣耀Magic6至臻版的“任意门”交互,从华为Mate70的端云协同全栈AI
    的头像 发表于 07-08 09:20 ?2592次阅读

    AI?时代来袭,手机芯片面临哪些新挑战?

    边缘AI、生成式AI(GenAI)以及下一代通信技术正为本已面临高性能与低功耗压力的手机带来更多计算负载。领先的智能手机厂商正努力应对本地化生成式A
    的头像 发表于 06-10 08:34 ?602次阅读
    <b class='flag-5'>AI</b>?时代来袭,<b class='flag-5'>手机</b>芯片面临哪些新挑战?

    【「零基础开发AI Agent」阅读体验】+读《零基础开发AI Agent》掌握扣子平台开发智能体方法

    收到发烧友网站寄来的《零基础开发AI Agent》这本书已经好些天了,这段时间有幸拜读了一下全书,掌握了一个开发智能体的方法。 该书充分从零基础入手,先阐述了Agent是什么,它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发表于 05-14 19:51

    AI芯片在智能手机中具体怎么用?

    AI芯片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像处理和智能拍照:AI芯片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可以识别场景、人物等信息,并自动调整拍摄参数以提高拍照效果。例如,手机摄像头能识别面孔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4:02 ?1249次阅读

    天玑 9400拿下AI性能榜冠军,最强NPU引领手机AI应用变革

    近两年, AI手机端侧AI应用和AI体验开始进入“超级加速”的时期,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背后其实更离不开手机芯片的核心支持。在这股浪潮中,联发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20:09 ?804次阅读
    天玑 9400拿下<b class='flag-5'>AI</b>性能榜冠军,最强NPU引领<b class='flag-5'>手机</b><b class='flag-5'>AI</b>应用变革

    OPPO与Google Cloud携手开创AI手机新未来

    OPPO 与 Google Cloud 在 AI 技术上深入合作,在旗下的海外手机上实现 AI 功能,这些 AI 功能为 OPPO 手机带来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4:13 ?1082次阅读

    AI手机里结出了果

    读懂眼花缭乱的AI手机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4:31 ?2919次阅读
    <b class='flag-5'>AI</b>在<b class='flag-5'>手机</b>里结出了果

    弘信电子抢跑AI手机产业未来

    AI的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手机行业,推动全球手机制造企业纷纷布局AI手机领域,以期在这场竞赛中抢占先机。今年,各大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4:06 ?893次阅读

    生成式AI手机如何借力MediaTek天玑平台引领智能新纪元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人工智能(AI)正逐步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智能手机领域的变革尤为显著。当生成式AI技术与智能手机相融合,便催生了全新的生产式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09:53 ?939次阅读

    联想多款AI手机新品亮相

    Pad Pro AI元启版。此外,联想moto razr 50 白色恋人限定版折叠屏手机、联想moto g75/g55、联想YOGA Air 15 Aura AI元启版等多款AI新品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09:57 ?1259次阅读

    从方言对话这枚“落子”,看AI手机“棋局”的尴尬赛点

    AI手机,在等一个“王炸”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09:21 ?3258次阅读
    从方言对话这枚“落子”,看<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手机</b>“棋局”的尴尬赛点

    AI手机的启明星:从分级标准到智能体手机

    标准化的开启,是AI手机时代步入快车道的前提
    的头像 发表于 10-21 09:25 ?2135次阅读
    <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手机</b>的启明星:从分级标准到智能体<b class='flag-5'>手机</b>

    天玑9400首发端侧AI训练,在手机上就把AI变聪明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联发科通过天玑9400芯片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手机端侧AI市场的领导地位。作为天玑系列最新的旗舰产品,天玑9400不仅具备强大的AI性能,还首次在
    的头像 发表于 10-14 18:25 ?806次阅读
    天玑9400首发端侧<b class='flag-5'>AI</b>训练,在<b class='flag-5'>手机</b>上就把<b class='flag-5'>AI</b>变聪明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学习心得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的学习心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1. 技术基础的深入理解 在阅读第二章的过程中,我对于AI for Science所需的技术基础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一章详细阐述了
    发表于 10-14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