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汽车半导体:科技变革的历史性碰撞

Xpeedic ? 来源:未知 ? 作者:李倩 ? 2018-04-08 15:5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汽车半导体,是科技变革历史性碰撞的核心,传统汽车零部件电子化进程已基本结束,产业开始进入由电动、智能、网联推动的汽车电子化第二阶段,增量显著、需求扩张周期持久。

1.汽车半导体:科技变革的历史性碰撞

1.1

智能电动接力汽车电子化二阶段进程

汽车半导体市场过去 20 年扩大 3.3 倍。电子产业加速发展的 20 年以来,汽车电子化也迅速推进,驱动力主要来自于车载娱乐系统、车身控制系统以及动力系统的电子化。根据汽车工程学会统计,1996 年到 2008 年平均下来普通汽车的单车 MCU 数量从 6 个增加到了 100 个,高端车型达到 250 个以上。

汽车电子化进程叠加中国汽车市场崛起,全球汽车半导体销售额从 1995 年的 70 亿美元左右提升到了 2015 年的 310 亿美元(IHS、麦肯锡数据),20 年增 3.4 倍,CAGR 7.7%,在整个半导体市场中的份额已经达到 8% 以上。至此汽车电子化一阶段进程基本结束。

二阶段由智能化、电动化接力加码。2016 年起,全球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电动化趋势开始加速推升汽车半导体的需求。

智能化方面,无论是视觉传感器算法控制器、执行机构都需要更多更好的芯片,根据英飞凌的测算,L2 级别的车型对汽车半导体的新增需求约 150 美元/车,而 L4/5 级别车型则在 850 美元以上。

电动化方面,2017 年传统燃油车半导体成本平均约 355 美元,但一辆同级别 HEV/PHEV/BEV 可达到 700 美元左右,单车价值量翻倍(英飞凌数据)。Strategy Analytics 预计在智能化、电动化的逐渐渗透下,全球汽车半导体的市场规模将从 2015 年的 310 亿美元左右提升到 2020 年的 420 亿美元,增长 35%,CAGR 6.3%。而与 2020 年 420 亿美元对应的,仅是中低端乘用车实现 L2 级别自动驾驶、中高级乘用车实现 L3 级别、汽车通讯还未全面铺开(5G-V2X),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仅在个位数(我们预计到 4%-5%),2020 年之后汽车产业的全面智能化和电动化还将为汽车半导体带来更具有持续性的增长。

1.2

智能化:更多、更集成、更强大

汽车智能化势在必行,已开始加速落地。汽车智能化的终极状态是无人驾驶,将解放司机劳动力并对提升社会生产效率,由此重塑行业形态。因此目前无论是从产品竞争力角度、配套模组增量角度,还是变革角度,各主机厂、零部件厂以及芯片厂、科技公司都在智能驾驶领域加码研发,中美日欧政府也在不断为其产业化扫清政策障碍。从需求端来看,L2 级别的新车已越来越多。

智能化对半导体的需求将来自于三大应用领域,核心是单车智能化对 IC 的需求。

其一,单车智能化,在感知、算法、执行层面都需要用到芯片乃至高度集成的控制平台。其中感知层面的每一个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都需要各自的芯片,目前来看 L3 级别以上车型的总需求量将超过 10 片,且价值量递增。算法层面的芯片、控制平台是价值量最大、难度最高的,目前产业广泛采用 Mobileye 的 EyeQ 系列还在继续向集成度更高、运算能力更强的方向演变,同时英伟达、TI、瑞萨等芯片厂还在不断推出深度学习能力更强的控制平台,对芯片单体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价格也在高位。执行层面则涉及到智能化执行结构的 ECU、MCU,需求随之增长。

其二,车用通讯(网联化),无论是日本欧洲推行的 DSRC 还是中国推行的 4G5G-V2X,都将加大对车用级别通讯芯片的需求,以及基建芯片的需求。其三,座舱进一步电子化,包括中控系统、各类新型显示等,也将对芯片产生更多更高的需求。

从 L2 级别智能驾驶开始,汽车半导体的单车价值量就将大幅增加。从英飞凌的数据来看,智能化零部件作为纯新增量,在 L2 级别合计能带来 150 美元/车的新增成本,不涉及执行机构,感知和算法分别占 87% 和 13%。L3 级别成本则骤增至 580 美元,执行机构开始出现,与感知、算法分别占 5%、76%、19%。到 L4/L5 级别,智能化所带来的汽车半导体需求进一步攀升至 860 美元,其中感知、算法、执行分别占 72%、22%、6%。

汽车半导体需求的二次增长也推动了行业格局变化。传统上汽车领域的半导体大玩家是恩智浦、瑞萨、飞思卡尔、英飞凌等,消费领域则是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等。但从 2015 年开始,行业内的并购不断发生,尤其高通对恩智浦的收购、英特尔对 Mobileye 的收购,皆是巨头进一步补足在汽车尤其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相应而言芯片阵营的划分也更加明显。目前,无论是通用芯片还是定制设计的智能驾驶方案芯片,都以国外供应商为主,但国内的地平线、寒武纪等也在进行算法芯片的开发。

1.3

电动化:不可忽视的「隐形」增量

电压提升,推动内部零件电子化。一般而言传统汽车的电池电压为 12V,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则大幅提升: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电压普遍大于 300V,如特斯拉 Model S 电池电压为 400V、比亚迪唐为 500V;已实现量产的混动车电池电压也普遍大于 100V;微混车电池电压也在 48V(以 48V 微混车为例)。这种电池电压大幅变化带来了汽车内部核心零部件的变化:

更多的 DC-DC 变换电路进而更多功率半导体(以及被动器件):空调、雨刮器等汽车传统负载采用 12V 电压,当电池输出电压更高时,需要电压转化模块(DC-DC)模块进行电压转换。

更高的性能要求:汽车内部电压、电流大幅提高,需要耐大电压、大电流的继电器、连接器、线缆和被动器件,防漏电/短路等性能也需要大幅提升。

功率器件是电能转换和控制的核心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是重要的电子元器件,涉及电子的领域均有运用,目前全球分立器件市场规模在 200 亿美元左右,其中汽车约占 4 成,是最大的下游市场。其中,功率半导体器件是电能转换和控制的核心部件,设计成本小,通用性强,应用领域广。汽车作为封闭系统,内部的电力输出,需要通过功率器件的转化实现,在混动和新能源车型中尤为重要。

电动化趋势下,功率半导体单车价值量增长最快。前装用到的功率半导体售价从几美金到十几美金不等,用量约在几十片的数量级。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 的数据,传统燃油汽车的功率半导体使用量约占其汽车半导体总量的 21%,成本 71 美元左右;混合动力车功率半导体成本将攀升至 425 美元,是传统油车的 6 倍;纯电动车功率半导体成本则可达到 387 美元,是传统的燃油汽车的 5.5 倍。IC 和传感器在混动车/纯电动车型上的价值量分别是传统车的 1.2/1.0 和 1.3/1.1 倍,增幅低于功率半导体。

功率半导体产业主要供应商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内企业替代空间大。美国是电力电子器件的发源地,在全球电力电子器件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器件企业有通用电气(GE)、ON Semi 等。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日本成为国际上电力电子器件产业的发达地区,主要器件企业有东芝、富士和三菱等。欧洲也是全球电力电子器件产业的发达地区,主要企业有英飞凌、ABB、Semikron 等。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占世界市场的 50% 以上,但在中高端 MOSFETIGBT 主流器件市场上,90% 主要依赖进口,基本被国外欧美、日本企业垄断,国内企业替代空间非常广阔。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汽车电子
    +关注

    关注

    3040

    文章

    8400

    浏览量

    170740
  • 智能驾驶
    +关注

    关注

    4

    文章

    2841

    浏览量

    50199

原文标题:汽车半导体的机遇

文章出处:【微信号:Xpeedic,微信公众号:Xpeedic】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AI驱动半导体测试变革:从数据挑战到全生命周期优化

    FablessSolutions副总裁Dr.MingZhang在TestConX2025大会上分享了以《测试AI:半导体制造的新前沿》为主题的演讲。他以“学习、探索、分享”为基调,结合行业变革趋势
    的头像 发表于 08-19 13:49 ?130次阅读
    AI驱动<b class='flag-5'>半导体</b>测试<b class='flag-5'>变革</b>:从数据挑战到全生命周期优化

    功率半导体器件——理论及应用

    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使用者能够很好地理解重要功率器件(分立的和集成的)的结构、功能、特性和特征。另外,书中还介绍了功率器件的封装、冷却、可靠工作条件以及未来的材料和器件的相关内容。 本书可作为微电子
    发表于 07-11 14:49

    大模型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可行分析

    有没有这样的半导体专用大模型,能缩短芯片设计时间,提高成功率,还能帮助新工程师更快上手。或者软硬件可以在设计和制造环节确实有实际应用。会不会存在AI缺陷检测。 能否应用在工艺优化和预测维护中
    发表于 06-24 15:10

    半导体测试可靠测试设备

    半导体产业中,可靠测试设备如同产品质量的 “守门员”,通过模拟各类严苛环境,对半导体器件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进行评估,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能稳定运行。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常见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09:43 ?424次阅读
    <b class='flag-5'>半导体</b>测试可靠<b class='flag-5'>性</b>测试设备

    最全最详尽的半导体制造技术资料,涵盖晶圆工艺到后端封测

    刻蚀 第17章 离子注入 第18章 化学机械平坦化 第19章 硅片测试 第20章 装配与封装 本书详细追述了半导体发展的历史并吸收了当今最新技术资料,学术界和工业界对《半导体制造技术》的评价都很高。
    发表于 04-15 13:52

    全球功率半导体变革:SiC碳化硅功率器件中国龙崛起

    功率器件变革中SiC碳化硅中国龙的崛起:从技术受制到全球引领的历程与未来趋势 当前功率器件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硅基功率器件持续跃升到SiC碳化硅材料功率半导体历史变革: 倾佳电子杨茜致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00:27 ?374次阅读

    意法半导体与HighTec合作提升汽车软件安全

    意法半导体与HighTec EDV-Systeme公司携手合作,共同开发了一套先进的汽车功能安全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旨在加速安全关键的汽车系统开发进程,同时提升软件定义汽车的安全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09:52 ?626次阅读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突破6000亿美元

    历史性突破,首次超过六千亿美元大关。 与2023年相比,2024年的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长了19.1%,这一增速显示出半导体市场的强劲复苏和持续增长。SIA预计,今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继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3:58 ?621次阅读

    现代汽车解散半导体战略集团

    近日,据韩媒最新报道,现代汽车集团已正式解散其半导体战略集团。该集团此前在公司内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推动汽车半导体的自主研发,旨在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从而增强公司的核心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4:32 ?1099次阅读

    意法半导体如何引领汽车电子重塑未来

    汽车行业正处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型过程中,而半导体企业站在这一变革的最前沿。这一转型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需要颠覆的技术以及更短的开发周期。加强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4:46 ?620次阅读

    数明半导体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升级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我国凭借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率先实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的10000000+突破,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这一里程碑的国家。这一历史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1-17 15:20 ?1041次阅读
    数明<b class='flag-5'>半导体</b>推动新能源<b class='flag-5'>汽车</b>智能化升级

    浅谈意法半导体下一代汽车微控制器

    意法半导体(ST)深耕汽车市场已有30余年的历史,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普通车辆的大多数应用系统。随着市场的发展,意法半导体的产品也在不断升级改进,其中的重要产品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18:08 ?1257次阅读

    一文解读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的未来发展

    ? ? ? ? ? 一、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概览 1.1 市场概述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是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0:30 ?2342次阅读
    一文解读全球<b class='flag-5'>汽车</b><b class='flag-5'>半导体</b>市场的未来发展

    可验证AI开启EDA新时代,引领半导体产业变革

    半导体产业带来颠覆变革半导体驱动的产品和系统需求在急剧增长,与此同时,业界始终在追求更小型、更高效、更快速的技术,这些都促使IC工艺与封装技术加速革新,芯片设计复杂度呈指数级增
    的头像 发表于 10-17 13:20 ?685次阅读
    可验证AI开启EDA新时代,引领<b class='flag-5'>半导体</b>产业<b class='flag-5'>变革</b>

    变革半导体IP,如何驱动未来?

    对话Imagination中国区董事长:以GPU为支点加强软硬件协同,助力数【白皮书下载】分布式功能安全的创新与突破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编译自semiwiki到2029年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08:05 ?659次阅读
    <b class='flag-5'>变革</b><b class='flag-5'>性</b>的<b class='flag-5'>半导体</b>IP,如何驱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