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学习那些事
原文作者:小陈婆婆
本文介绍了晶圆清洗的污染源来源、清洗技术和优化。
晶圆清洗降低外来污染物对晶圆影响的措施,特别是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在芯片生产过程中,确保晶圆表面的洁净度是基础且关键的要求。尽管并非每个高温操作前都需要进行清洗,但清洗工艺贯穿了整个芯片生产过程,且占比高达20%的步骤。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对无污染晶圆的需求不断增长,清洗工艺也随之不断进化,本文分述如下:
概念概述
颗粒去除技术
化学清洗方案的应用
水的冲洗在湿法清洗中的重要性及优化
概念概述
环境污染源及分类
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包括:
1.微尘颗粒:这些颗粒可能附着在晶圆表面,影响器件性能。
2.重金属离子:如Na+、Fe、Ni、Cu、Zn等,它们会改变器件的电性特征。
3.有机物残留物:这些残留物可能来自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化学试剂。
4.轻金属离子:如钠离子等,同样会对器件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晶圆清洗工艺的要求
晶圆清洗工艺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全面去除污染物:在去除所有污染物的同时,还要求不刻蚀或损害晶圆表面。
2.安全性与经济性:清洗工艺在生产配制上必须是安全的、经济的,并为业内所接受。
3.适应不同晶圆状况:清洗工艺的设计应适应前端工序(FEOL)和后道工序(BEOL)的不同需求。
清洗工艺的选择与实施
根据不同的工艺步骤和器件要求,选择合适的清洗工艺至关重要。典型的FEOL清洗工艺包括颗粒去除、化学清洗、氧化物去除、有机物和金属去除等步骤。
此外,还需根据晶圆表面的敏感度和清洁程度要求,选择非HF结尾或HF结尾的清洗工艺。
颗粒去除技术
晶圆表面的颗粒污染是半导体制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些颗粒的大小可以从约50微米变化到小于1微米。为了有效去除这些颗粒,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和工艺。
大颗粒去除
传统化学浸泡与冲洗:对于较大的颗粒(如50微米以上),传统的化学浸泡池和相应的清水冲洗通常就足以将其去除。这些颗粒由于体积较大,与晶圆表面的附着力相对较弱,因此容易被冲洗掉。
小颗粒去除
静电引力控制:对于较小的颗粒,它们被几种很强的力量吸附在晶圆表面,特别是静电引力,控制垂直电势即可达到减小静电引力的目的。例如,通过调整清洗液的pH值、电解质浓度以及使用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引力克服:表面张力引力是另一个需要克服的问题。它形成了颗粒与晶圆表面之间的液体桥。为了去除这些颗粒,可以使用表面活性剂或机械辅助(如超声波)。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从而削弱颗粒与晶圆表面之间的附着力。超声波则可以通过产生高频振动来破坏颗粒与表面之间的结合。
化学清洗方案的应用
有机与无机残余物去除,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清洗方案,如使用特定的化学试剂和工艺条件,不同制造区域对清洁度的要求各异,故存在多种清洗方案。
湿法工艺与浸泡型清洗
湿法工艺,又称湿法清洗,是半导体清洗中的主流方法。其中,浸泡型清洗最为常见,通常在嵌入清洗台的反应池中进行,这些反应池由玻璃、石英或聚四氟乙烯制成。若需加热清洗液,反应池则置于加热盘上,加热方式可能是电阻线缠绕或内置浸入式加热器。
清洗溶液与温度控制
热硫酸加氧化剂是常见的清洗溶液。在90至125℃的温度范围内,硫酸展现出卓越的清洗效果,能有效去除晶圆表面的无机残余物和颗粒。氧化剂的加入,如过氧化氢、亚硫酸铵、硝酸和臭氧,则能去除含碳残余物,通过化学反应将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排出。
Piranha刻蚀与Caro酸
Piranha刻蚀:结合硫酸和过氧化氢,强效去除硅片表面的有机物和金属杂质。常用于工艺前的清洗,如sC1和sC2步骤前。典型配比为7份浓硫酸加3份30%体积的过氧化氢,硅片需浸入19分钟,随后用去离子水清洗。
Caro酸:Piranha的变种,由浓硫酸、过氧化氢和超纯水混合而成,配比为380份浓硫酸、17份30%过氧化氢和1份超纯水。
除上述方案以外,还有手动清洗系统、自动清洗系统与臭氧与去离子水混合清洗等。半导体工业中的化学清洗方案多种多样,需根据具体工艺需求和晶圆污染情况选择。通过合理的清洗溶液配比、温度控制和自动化手段,可确保晶圆表面的高清洁度,为后续的掺杂、沉积和金属沉积等工艺奠定坚实基础。
水的冲洗在湿法清洗中的重要性及优化
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湿法清洗是去除晶圆表面污染物的重要步骤,其中必不可缺的步骤就是去离子水冲洗。
冲洗的双重功效
1.去除化学清洗液:清洗液中可能含有对晶圆表面有害的化学成分,通过清水冲洗可以将其彻底去除,防止对后续工艺造成不良影响。
2.终止刻蚀反应:在湿法清洗过程中,某些清洗液可能会对晶圆表面产生刻蚀作用。通过及时冲洗,可以终止这些刻蚀反应,保护晶圆表面的完整性。
冲洗方法的多样性
为了实现有效的冲洗,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浸泡冲洗:将晶圆浸泡在去离子水中,通过浸泡和搅拌的方式去除表面残留物。
喷淋冲洗:使用高压喷淋装置将去离子水均匀地喷洒在晶圆表面,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去除残留物。
超声波冲洗: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使晶圆表面的残留物松动并脱落,同时结合去离子水的冲洗作用,实现更彻底的清洁。
提高冲洗效果和减少水用量的未来趋势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晶圆表面清洁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冲洗效果和减少水用量成为未来湿法清洗工艺的重要发展方向。
提高冲洗效果:通过优化冲洗方法和参数,如增加冲洗时间、提高冲洗压力等,可以进一步提高冲洗效果,确保晶圆表面的清洁度达到要求。
减少水用量: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水用量。例如,可以采用循环冲洗系统,将用过的去离子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或者开发新的节水型冲洗设备和技术。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文章
52616浏览量
442623 -
晶圆
+关注
关注
53文章
5181浏览量
130108 -
工艺
+关注
关注
4文章
690浏览量
29517
原文标题:晶圆清洗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详解硅晶圆的超精密清洗、干燥技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