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麻省理工学院打造人工智能应用Shelley写小说

NVIDIA英伟达企业解决方案 ? 来源:互联网 ? 作者:佚名 ? 2017-11-09 09:3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邪恶小丑、不死宠物、幽灵旅馆……美国新英格兰恐怖小说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凭借着这些恐怖场景让我们恐惧了几十年。如今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个团队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会让全球那些恐怖小说作家也“脊背发凉”。

这是因为他们打造了一个人工智能应用,它能将网上最流行的在线社区转变为利用文本片段编写恐怖故事的人工智能作家。它就是“Shelley”。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的研究员Manuel Cebrian表示:“我们对于人工智能如何引发情绪非常感兴趣,例如一个具体案例中的恐惧情绪。因此万圣节一直是推出大规模AI Agent,测试我们情绪激发能力的好时机。”

为在线社区赋予AI功能

去年的万圣节,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发布了一款将普通位置图像转换为幽灵景象的人工智能应用。

该人工智能应用以著名的《Frankenstein》的作者玛丽·雪莱(Mary Shelley)的名字而命名,麻省理工学院团队通过Reddit r/nosleep子板块内的14万个恐怖故事对其加以训练。

Shelley 一开始采用随机种子或简短的文本片段编写恐怖故事,但真正让它脱颖而出的是其能够通过读者反馈而进行学习的算法

起初,Shelley 每隔一个小时在其推文中编写新故事,当关注者回应新句子时,它就能通过这句话以及此前所有信息来确定符合逻辑的下一个句子,从而不断编写与关注者兴趣点高度一致的故事。它的近期成品如下:

这位崭露头角的作家是由GPU支撑的学习算法与多层递归神经网络组成的综合体,其训练与推理均基于NVIDIA GPU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Pinar Yanardag表示,Shelley 如果没有NVIDIA GPU的支持,将只能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他指出:“速度是NVIDIA GPU给予我们的关键优势,这是因为Shelley 必须立即响应Twitter的用户反馈。”

研究人员为何关注恐惧情绪研究

Shelley不仅带来了“令人恐惧”的乐趣,而且也推动了该团队在其他情绪研究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能。

负责Shelley 工作的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副教授Iyad Rahwan表示:“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今后几个月内发布的其他几项深度学习项目,其中我们将解决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激发情绪,例如情感共鸣。”由此发展,该团队注意到Shelley 项目正在塑造一种未来内容创建模式。相对于根据严格的公式机械编写故事的自动化程序,它无疑是显著进步。

Cebrian认为:“此项工作可能适用于所有创作型文学流派,包括市场营销与广告。如果拥有作者的自身资料,或许Shelley背后的技术将有助于永远解决作家的瓶颈。”

而现在,Shelley的目标则是将史蒂芬·金小说《闪灵》(The Shining)中因受挫而转变为斧子杀手的作家Jack Torrance真正地甩在身后。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Shelley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

    浏览量

    1037

原文标题:MIT打造出能够创作恐怖小说的AI作家!

文章出处:【微信号:NVIDIA-Enterprise,微信公众号:NVIDIA英伟达企业解决方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Wolfspeed与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加强教育研究合作

    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SUNY Poly)在 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任命两名教职人员为 Wolfspeed 捐赠讲席教授(Wolfspeed Endowed Chairs),标志着该校研究扩展的重要里程碑。
    的头像 发表于 07-04 16:12 ?457次阅读

    伟创力与麻省理工学院 (MIT) 就其全新的“新制造倡议”(INM) 达成战略合作

    行业巨擘+全球顶级学府? 近日,伟创力与 麻省理工学院? (MIT) 就其 全新的“新制造倡议”(INM) 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INM行业联盟的 创始成员 ,伟创力将在这一项目中与MIT的研究人员
    的头像 发表于 06-10 09:30 ?770次阅读

    麻省理工学院香港校友会代表团到访华沿机器人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香港校友会(MIT Club of Hong Kong)代表团40余人到访华沿机器人总部,通过展厅参观、技术交流与座谈研讨,深入了解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并就“机器人+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趋势展开深度对话。华沿机器人CEO王光能及相关人员出席。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09:26 ?502次阅读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量子传感技术可实现粒子时空高精度探测

    ? 据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官网近日消息,由美国、瑞士、委内瑞拉等国组成的联合团队研发出了基于量子传感技术的超导微线单光子探测器(SMSPDs),可实现粒子物理实验中的时空同步高精度追踪。目前该成果已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16:33 ?345次阅读

    佐治亚理工学院:毛囊级传感器!研发可运动无感佩戴的AR控制传感器

    ? 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几乎难以察觉的微结构大脑传感器,有望使脑机接口(BCI)技术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传统BCI系统依赖贴附在头皮上的电极和凝胶,存在设备庞大、使用不适等问题,而侵入
    的头像 发表于 04-24 18:28 ?402次阅读
    佐治亚<b class='flag-5'>理工学院</b>:毛囊级传感器!研发可运动无感佩戴的AR控制传感器

    华为智能微模块助力沈阳工学院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智能浪潮奔涌而至,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深刻重塑教育行业的未来图景。沈阳工学院,作为全国首批部署DeepSeek大模型的高校,携手华为数字能源,以FusionModule2000智能微模块6
    的头像 发表于 03-27 10:56 ?688次阅读

    江苏理工学院莅临汉得利BESTAR公司考察交流

    2025年2月20日下午,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陶为戈、王琪,管理学院教授谢德兵以及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梁宝博士等学术代表团莅临汉得利BESTAR公司考察交流。校企双方围绕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17:24 ?752次阅读

    魔角石墨烯,超流刚度首次测得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首次在“魔角”石墨烯中直接测量了超流刚度。超流刚度是衡量材料超导性的一个关键指标。这是科学家首次在二维材料中直接测得超流刚度,意味着人们朝着理解这种材料的非凡特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1:14 ?444次阅读
    魔角石墨烯,超流刚度首次测得

    麻省理工学院对光子集成的量子发射器的光谱特性研究

    ? 研究领域 量子研究,PL光谱,单光子源,光子集成电路 现阶段,光子器件越来越小型化并逐步应用于光子集成电路中,其可以与晶圆规模的硅制造技术兼容。该技术优势明显,规模大,成本低,然而,仍有许多挑战有待解决,因此世界各地的研究者都在积极研究。例如,集成用于通信、计算、信息处理和量子增强传感的量子测量协议需要有源单光子量子光源,其中,发射器需嵌入在固态材料中。一些性能最高的单光子源候选产品,如钻石色中心在实验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06:25 ?544次阅读
    <b class='flag-5'>麻省理工学院</b>对光子集成的量子发射器的光谱特性研究

    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全新纳米级3D晶体管,突破性能极限

    11月7日,有报道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超薄半导体材料,成功开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纳米级3D晶体管。这款晶体管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小的3D晶体管,其性能与功能不仅与现有的硅基晶体管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越了后者。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3:43 ?1117次阅读

    麻省理工学院推出新型机器人训练模型

    近日,据TechCrunch报道,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创新的机器人训练模型,该模型突破了传统模仿学习方法的局限,不再依赖标准数据集,而是借鉴了大型语言模型(LLM)如GPT-4等所使用的大规模信息处理方式,为机器人学习新技能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14:56 ?1017次阅读

    VILA与其他模型在提供边缘AI 2.0方面的表现

    VILA 是 NVIDIA 研究部门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开发的高性能视觉语言模型系列。最大的模型约有 400 亿参数,最小的模型约有 30 亿参数,并且完全开源(包括模型检查点、训练代码和训练数据)。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0:06 ?954次阅读
    VILA与其他模型在提供边缘AI 2.0方面的表现

    美国老化电网已无法负荷AI计算

    外媒《华盛顿邮报》刊发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丹妮拉·鲁斯与前美国能源部分析学者尼科·恩里克斯联合署名文章,表达了对于美国老化电网已无法负荷AI计算的担心。 文章称因为AI的爆发使得人工智能系统耗电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11:37 ?1088次阅读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一行莅临达实智能调研

    近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聚焦数据科学领域·深度探访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代表团来深交流。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一行探访了大湾区科技企业代表达实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09:21 ?847次阅读

    贵州理工学院采购南京大展的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

    理工学院采购了南京大展的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就是客户对于我们品牌产品的认可。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作为集热重分析(TG)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16:22 ?511次阅读
    贵州<b class='flag-5'>理工学院</b>采购南京大展的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