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全新纳米级3D晶体管,突破性能极限

要长高 ? 2024-11-07 13:4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11月7日,有报道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超薄半导体材料,成功开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纳米级3D晶体管。这款晶体管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小的3D晶体管,其性能与功能不仅与现有的硅基晶体管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越了后者。

晶体管作为现代电子设备和集成电路的核心组件,扮演着放大和切换电信号等重要角色。然而,长期以来,硅基晶体管一直受到“玻尔兹曼暴政”这一物理定律的限制,无法在过低的电压条件下正常运作,这极大地阻碍了其性能的提升和应用范围的拓展。

为了打破这一瓶颈,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团队另辟蹊径,采用了由锑化镓和砷化铟组成的超薄半导体材料,打造出这款全新的3D晶体管。这款晶体管不仅性能达到了硅晶体管的顶尖水平,而且能在远低于传统晶体管的电压下高效运行。

此外,团队还创新性地引入了量子隧穿原理,优化了晶体管的架构设计。在量子隧穿效应的作用下,电子能够轻松穿越能量势垒,从而显著提高了晶体管的开关灵敏度。为了进一步缩小晶体管的尺寸,科研人员精心构建了直径仅为6纳米的垂直纳米线异质结构,使得晶体管更加小巧且精致。

经过严格的测试,这款新型晶体管在状态切换方面表现出色,其速度和效率令人惊叹。与同类隧穿晶体管相比,其性能更是提升了20倍。这款晶体管充分利用了量子力学的独特优势,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几平方纳米),实现了低电压操作与高性能表现的完美结合。

由于其微小的尺寸,未来可以在计算机芯片上集成更多的此类晶体管,从而为研发出性能更强大、能耗更低且功能更丰富的电子产品提供坚实的基础。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3D
    3D
    +关注

    关注

    9

    文章

    2961

    浏览量

    111077
  • 晶体管
    +关注

    关注

    77

    文章

    10029

    浏览量

    142196
  • 纳米级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0

    浏览量

    8652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Wolfspeed与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加强教育研究合作

    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SUNY Poly)在 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任命两名教职人员为 Wolfspeed 捐赠讲席教授(Wolfspeed Endowed Chairs),标志着该校研究扩展的重要里程碑。
    的头像 发表于 07-04 16:12 ?391次阅读

    伟创力与麻省理工学院 (MIT) 就其全新的“新制造倡议”(INM) 达成战略合作

    行业巨擘+全球顶级学府? 近日,伟创力与 麻省理工学院? (MIT) 就其 全新的“新制造倡议”(INM) 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INM行业联盟的 创始成员 ,伟创力将在这一项目中与MIT的研究人员
    的头像 发表于 06-10 09:30 ?706次阅读

    麻省理工学院香港校友会代表团到访华沿机器人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香港校友会(MIT Club of Hong Kong)代表团40余人到访华沿机器人总部,通过展厅参观、技术交流与座谈研讨,深入了解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并就“机器人+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趋势展开深度对话。华沿机器人CEO王光能及相关人员出席。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09:26 ?466次阅读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量子传感技术可实现粒子时空高精度探测

    ? 据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官网近日消息,由美国、瑞士、委内瑞拉等国组成的联合团队研发出了基于量子传感技术的超导微线单光子探测器(SMSPDs),可实现粒子物理实验中的时空同步高精度追踪。目前该成果已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16:33 ?313次阅读

    佐治亚理工学院:毛囊传感器!研发可运动无感佩戴的AR控制传感器

    ? 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几乎难以察觉的微结构大脑传感器,有望使脑机接口(BCI)技术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传统BCI系统依赖贴附在头皮上的电极和凝胶,存在设备庞大、使用不适等问题,而侵入
    的头像 发表于 04-24 18:28 ?376次阅读
    佐治亚<b class='flag-5'>理工学院</b>:毛囊<b class='flag-5'>级</b>传感器!<b class='flag-5'>研发</b>可运动无感佩戴的AR控制传感器

    江苏理工学院莅临汉得利BESTAR公司考察交流

    2025年2月20日下午,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陶为戈、王琪,管理学院教授谢德兵以及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梁宝博士等学术代表团莅临汉得利BESTAR公司考察交流。校企双方围绕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17:24 ?727次阅读

    魔角石墨烯,超流刚度首次测得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首次在“魔角”石墨烯中直接测量了超流刚度。超流刚度是衡量材料超导性的一个关键指标。这是科学家首次在二维材料中直接测得超流刚度,意味着人们朝着理解这种材料的非凡特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1:14 ?413次阅读
    魔角石墨烯,超流刚度首次测得

    加州理工学院开发出超100GHz时钟速度的全光计算机

    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取得重大突破,开发出一款能实现超过100GHz时钟速度的全光计算机。 长期以来,电子计算机时钟频率在近20年停滞于5GHz左右。 而此次推出的全光计算机,通过基于端到端和全光学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0:32 ?500次阅读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5年AI领域突破性技术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于1月3日公布2025年十大突破性技术,其中AI相关技术有:生成式AI搜索:整合多源数据,提供独特答案,扫描设备文件快速识别对象,或将加速传统搜索引擎终结,推动个性化AI助手普及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23:40 ?1109次阅读
    <b class='flag-5'>麻省理工</b>科技评论:2025年AI领域<b class='flag-5'>突破性</b>技术

    麻省理工学院对光子集成的量子发射器的光谱特性研究

    有待解决,因此世界各地的研究者都在积极研究。例如,集成用于通信、计算、信息处理和量子增强传感的量子测量协议需要有源单光子量子光源,其中,发射器需嵌入在固态材料中。一些性能最高的单光子源候选产品,如钻石色中心在实验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06:25 ?524次阅读
    <b class='flag-5'>麻省理工学院</b>对光子集成的量子发射器的光谱特性研究

    麻省理工学院推出新型机器人训练模型

    近日,据TechCrunch报道,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创新的机器人训练模型,该模型突破了传统模仿学习方法的局限,不再依赖标准数据集,而是借鉴了大型语言模型(LLM)如GPT-4等所使用的大规模信息处理方式,为机器人学习新技能开辟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14:56 ?984次阅读

    VILA与其他模型在提供边缘AI 2.0方面的表现

    VILA 是 NVIDIA 研究部门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开发的高性能视觉语言模型系列。最大的模型约有 400 亿参数,最小的模型约有 30 亿参数,并且完全开源(包括模型检查点、训练代码和训练数据)。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0:06 ?908次阅读
    VILA与其他模型在提供边缘AI 2.0方面的表现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一行莅临达实智能调研

    近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聚焦数据科学领域·深度探访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代表团来深交流。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一行探访了大湾区科技企业代表达实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09:21 ?827次阅读

    贵州理工学院采购南京大展的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

    理工学院采购了南京大展的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就是客户对于我们品牌产品的认可。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作为集热重分析(TG)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16:22 ?482次阅读
    贵州<b class='flag-5'>理工学院</b>采购南京大展的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

    基于XIAO ESP32S3 sense开发板的小型相机设计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DIY(Do It Yourself)文化正成为连接创新与日常生活的桥梁,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Arnov Sharma 的基于XIAO ESP32S3 sense的小型相机项目,该相机拥有一个圆形的触摸屏幕可以显示画面,手持拍摄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0:17 ?1548次阅读
    基于XIAO ESP32S<b class='flag-5'>3</b> sense开发板的小型相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