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麻省理工学院提出可以实现远程低功耗的水下通信

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 ? 来源: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 ? 2023-09-20 10:2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水下传感器网络对于监测渔场、飓风预报和探测敌方潜艇等各种应用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然而,通过液体传输数据比通过空气传输要困难得多。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们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实现远程低功耗的水下通信

在海浪下重建物联网是一项挑战,因为大多数无线技术所依赖的无线电信号在水中传播不畅。因此,大多数水下通信都是通过声学进行的,但产生足以在液体中长距离传播的声波需要很大的功率。

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信号动力学小组主任Fadel Adib说,在水下深处给传感器充电或更换电池是一个大麻烦。他说,这限制了我们在海洋中建立大型传感器网络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团队一直在研究一种低功耗的替代品,这种替代品依赖于“反向散射(https://spectrum.ieee.org/backscatter-gigabit)”的物理原理。

他们的方法涉及被称为节点的无电源设备,这些设备从发射机接收声学信号,以编码波中信息的方式对其进行调制,然后将其反射回来。以前,他们只实现了几米的范围,因为声波被反射到各个方向,所以只有少量信号到达接收器。但该团队的最新设计能够将反射引导回接收器,从而将射程提高了15倍,并为数公里的通信打开了大门。

该团队于2019年首次开发了反向散射通信计划(https://www.mit.edu/~fadel/papers/PAB-paper.pdf)。它涉及到通过在吸收声波或将声波反弹回接收器之间切换来对反射信号中的数据进行编码的节点。这可以用于发送二进制数据,反射对应于1,缺少1表示0。调制后的信号由发射机旁边的水中地震检波器拾取。

被称为换能器的节点用于反射声信号的部分由压电材料制成,当机械力施加到压电材料上时,压电材料会产生电流。这使得节点在吸收模式下可以从输入信号中获取能量,其可以用于为开关机构和潜在的传感器供电,而不需要电池。

Adib说,最初方法的主要局限性是没有办法将反射的音频波引导到接收器。这削弱了返回信号,因此减小了它可以操作的范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转向了一个有70年历史的Van Atta阵列,该阵列最近被用于增加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范围。

它包括创建一个对称排列的天线阵列,然后用电线将相对的天线对连接起来。当无线电波击中阵列中的一个天线时,信号会被发送到与其配对的天线,然后重新发射。这意味着,如果信号首先由最左边的天线接收,则它首先由最右边的天线发射。因此,阵列中的天线以接收信号的相反顺序发射信号,从而将信号反射回源。

然而,Adib说,将这个想法转化到声学领域是一项挑战。这是因为无论你多么小心地控制它们的制造,每个压电换能器的谐振频率都略有不同。当你将其中两个连接起来时,这些频率会发生冲突,并显著降低它们反射信号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团队在每对换能器之间添加了一个变压器,这有助于在不影响换能器谐振的情况下在换能器之间传输最大功率。

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查尔斯河进行的四乘二阵列测试中,研究人员表明,他们可以以每秒500比特的速度在300米的往返行程中传输数据,这与其他形式的水声通信相当,只需1.8瓦的功率。该团队近日在纽约举行的ACM SIGCOMM(https://conferences.sigcomm.org/sigcomm/2023/)会议上展示了他们的研究结果(mit.edu/~fadel/papers/VAB-paper.pdf)。

Adib及其同事还创建了一个模型来测试该方法的理论极限,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在下个月将在ACM MobiCom(https://sigmobile.org/mobicom/2023/)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他们表明,应该可以实现几公里的射程。

阿拉巴马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副教授Aijun Song表示,找到一种将声学反向散射信号引导回接收器的方法是一项突破,因为这大大提高了该方法的范围。他说,低功耗和远程通信的结合“在现实世界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其中可能包括通过远程传感器或海底结构监测进行珊瑚礁健康的无线数据传输,用于水产养殖或石油和天然气作业。

Adib说,这项技术也可能对海军产生重大影响。这些节点可以用作信标,为无人机创建一种水下定位系统。他补充道,低功耗、远程无源传感器可能对潜艇的隐蔽性产生重大影响。

审核编辑:彭菁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接收器
    +关注

    关注

    15

    文章

    2585

    浏览量

    74380
  • 通信
    +关注

    关注

    18

    文章

    6217

    浏览量

    138160
  • 电线
    +关注

    关注

    6

    文章

    748

    浏览量

    27894
  • 传输数据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27

    浏览量

    16357
  • 换能器
    +关注

    关注

    8

    文章

    360

    浏览量

    30250

原文标题:麻省理工学院实现低功耗水下通信

文章出处:【微信号:IEEE_China,微信公众号: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Wolfspeed与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加强教育研究合作

    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SUNY Poly)在 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任命两名教职人员为 Wolfspeed 捐赠讲席教授(Wolfspeed Endowed Chairs),标志着该校研究扩展的重要里程碑。
    的头像 发表于 07-04 16:12 ?454次阅读

    【万字长文】物联网的激荡二十年

    (InternetofThings)”。虽然业界一致认为,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KevinAshton首次提出”物联网”这一术语,但仅仅只是一个理念,没有成体系的解释,也无法形成共识。而I
    的头像 发表于 06-27 13:42 ?912次阅读
    【万字长文】物联网的激荡二十年

    伟创力与麻省理工学院 (MIT) 就其全新的“新制造倡议”(INM) 达成战略合作

    行业巨擘+全球顶级学府? 近日,伟创力与 麻省理工学院? (MIT) 就其 全新的“新制造倡议”(INM) 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INM行业联盟的 创始成员 ,伟创力将在这一项目中与MIT的研究人员
    的头像 发表于 06-10 09:30 ?766次阅读

    麻省理工学院香港校友会代表团到访华沿机器人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香港校友会(MIT Club of Hong Kong)代表团40余人到访华沿机器人总部,通过展厅参观、技术交流与座谈研讨,深入了解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并就“机器人+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趋势展开深度对话。华沿机器人CEO王光能及相关人员出席。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09:26 ?501次阅读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量子传感技术可实现粒子时空高精度探测

    ? 据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官网近日消息,由美国、瑞士、委内瑞拉等国组成的联合团队研发出了基于量子传感技术的超导微线单光子探测器(SMSPDs),可实现粒子物理实验中的时空同步高精度追踪。目前该成果已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16:33 ?344次阅读

    佐治亚理工学院:毛囊级传感器!研发可运动无感佩戴的AR控制传感器

    式植入方案又具有风险。 这种新型微型设备比头发毛囊间隙更小,可以插入毛囊之间和皮肤下面的微小空间,无需笨重设备或导电凝胶即可高精度捕捉脑信号。 脑机接口在脑电活动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了直接的通信途径,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04-24 18:28 ?401次阅读
    佐治亚<b class='flag-5'>理工学院</b>:毛囊级传感器!研发可运动无感佩戴的AR控制传感器

    江苏理工学院莅临汉得利BESTAR公司考察交流

    2025年2月20日下午,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陶为戈、王琪,管理学院教授谢德兵以及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梁宝博士等学术代表团莅临汉得利BESTAR公司考察交流。校企双方围绕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17:24 ?751次阅读

    魔角石墨烯,超流刚度首次测得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首次在“魔角”石墨烯中直接测量了超流刚度。超流刚度是衡量材料超导性的一个关键指标。这是科学家首次在二维材料中直接测得超流刚度,意味着人们朝着理解这种材料的非凡特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1:14 ?441次阅读
    魔角石墨烯,超流刚度首次测得

    加州理工学院开发出超100GHz时钟速度的全光计算机

    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取得重大突破,开发出一款能实现超过100GHz时钟速度的全光计算机。 长期以来,电子计算机时钟频率在近20年停滞于5GHz左右。 而此次推出的全光计算机,通过基于端到端和全光学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0:32 ?548次阅读

    麻省理工学院对光子集成的量子发射器的光谱特性研究

    ? 研究领域 量子研究,PL光谱,单光子源,光子集成电路 现阶段,光子器件越来越小型化并逐步应用于光子集成电路中,其可以与晶圆规模的硅制造技术兼容。该技术优势明显,规模大,成本低,然而,仍有许多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06:25 ?542次阅读
    <b class='flag-5'>麻省理工学院</b>对光子集成的量子发射器的光谱特性研究

    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全新纳米级3D晶体管,突破性能极限

    11月7日,有报道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超薄半导体材料,成功开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纳米级3D晶体管。这款晶体管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小的3D晶体管,其性能与功能不仅与现有的硅基晶体管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越了后者。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3:43 ?1108次阅读

    麻省理工学院推出新型机器人训练模型

    近日,据TechCrunch报道,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创新的机器人训练模型,该模型突破了传统模仿学习方法的局限,不再依赖标准数据集,而是借鉴了大型语言模型(LLM)如GPT-4等所使用的大规模信息处理方式,为机器人学习新技能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14:56 ?1015次阅读

    VILA与其他模型在提供边缘AI 2.0方面的表现

    VILA 是 NVIDIA 研究部门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开发的高性能视觉语言模型系列。最大的模型约有 400 亿参数,最小的模型约有 30 亿参数,并且完全开源(包括模型检查点、训练代码和训练数据)。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0:06 ?950次阅读
    VILA与其他模型在提供边缘AI 2.0方面的表现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一行莅临达实智能调研

    近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聚焦数据科学领域·深度探访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代表团来深交流。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一行探访了大湾区科技企业代表达实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09:21 ?846次阅读

    贵州理工学院采购南京大展的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

    理工学院采购了南京大展的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就是客户对于我们品牌产品的认可。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作为集热重分析(TG)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16:22 ?508次阅读
    贵州<b class='flag-5'>理工学院</b>采购南京大展的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