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北京六大领域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重点发展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等细分产业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 来源: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 2023-09-13 16:3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1f580864-5180-11ee-a25d-92fbcf53809c.png

9月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面向前沿新材料需求,在海淀、房山、顺义、大兴、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等细分产业。面向未来太空探索需求,在海淀、丰台、石景山、大兴、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商业航天、卫星网络等细分产业。

到2030年,形成一批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构建一批应用场景、中试平台和技术标准,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建设一批创新中心和创新联盟,培养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产业经理人和卓越工程师

到2035年,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创新主体,不断开辟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形成若干全球占先的未来产业集群,建成开拓世界科技产业前沿的人才高地,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面向六大领域,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

(一)未来信息

面向未来信息通信和先进计算需求,在海淀、朝阳、石景山、通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6G)、元宇宙、量子信息、光电子等细分产业。

1.通用人工智能。围绕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数据和通用人工智能布局,推动以人为中心的人机物三元融合,助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向智能化、网络化、融合化方向演进。引导人工智能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加大技术输出,发挥好“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

2.第六代移动通信。开展6G网络架构、太赫兹通信、网络覆盖扩展与天地融合、芯片以及配套软硬件、测试仪器仪表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搭建应用标准规范研制协作网络,抢占全球专利和标准创新高地。打造网络与应用融合试验平台,前瞻探索布局典型应用场景。

3.元宇宙。聚焦突破纳米结构超透镜、虚拟化身、真3D显示、高性能算力芯片、虚拟现实操作系统等元宇宙前沿底层技术,确定互联网3.0发展路线。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元宇宙,推进元宇宙关键技术在智慧城市、影视娱乐、数字创意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4.量子信息。重点面向量子物态科学、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网络、量子传感等方向,开展量子材料工艺、核心器件和测控系统、量子密码、量子算法、量子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攻关。研制超导量子计算机,培育量子计算技术的产业生态和用户群体,加快量子密钥分发、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等创新突破,拓展量子通信在国防、金融等高保密等级行业的应用。

5.光电子。加快研制开发硅光产线核心设备和成套工艺,构建异构集成技术、硅光子晶圆测试系统等基础支撑能力,攻关光子矩阵计算、片上光网络和片间光网络等核心技术,推进高性能光子计算芯片在数据中心、金融交易、生物医药、前沿新材料、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的示范应用。

(二)未来健康

面向未来生命健康和医疗需求,在海淀、石景山、通州、昌平、大兴、平谷、密云、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基因技术、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合成生物等细分产业。

6.基因技术。加强高通量基因测序、单分子测序等基因测序技术创新,在生命健康领域有序推动高效、安全、可控的产业化应用。支持先进基因诊疗技术和药品在患病风险筛查、预防以及靶向治疗等领域开展临床试验和应用推广。

7.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强化体细胞重编程、人工组织器官构建、类器官等技术研发,支持干细胞修复病理损伤、组织器官再生等细胞技术临床应用。深化干细胞、3D细胞培养、组织工程、微流控芯片等底层技术研发,构建高仿生的人源体外病生理模型,推动在新药研发、个体化精准医疗、再生医学领域应用,加快形成生物试剂、伴随诊断等有机结合的产业链生态。

8.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开展脑科学与类脑前沿研究,加快类脑认知与神经计算、类脑多模态感知与信息处理、类脑芯片与系统技术研发,推动脑疾病医疗新技术/新器械、脑疾病药物应用。攻关脑机接口芯片和电极开发、信息编解码、双向脑调控等类脑智能技术。搭建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创新平台,加快脑机接口创新成果在临床医学、航空航天、智慧生活领域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

9.合成生物。加快合成生物底层技术、定量合成生物技术、生物创制等技术突破,打造人造生物及人工生物器件研究平台,推动人工生命元器件、生物体系设计再造、人工多细胞体系设计构建调控等前沿合成生物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有序推动合成生物学前沿创新技术在药物研发生产、疾病治疗、环境保护、能源供应和新材料开发等领域应用。

(三)未来制造

面向未来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需求,在石景山、房山、顺义、昌平、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类人机器人、智慧出行等细分产业。

10.类人机器人。重点支持机器人技术与多模态大模型融合发展,推动机器人从“仿人”向“类人”演进,通过类人机器人感知认知一体化,实现自主修复、自我迭代能力,突破面向新环境新任务的自主适应和推理决策能力发展,抢先布局具身智能研究领域。支持面向动态、开放、复杂、干扰环境下精准控制的通用型协同运动与控制算法研究,支持面向高爆发、高灵巧类动作行为的类人机器人通用型硬件平台研发和制造。持续推动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类人机器人作为新型劳动力提供个性化助理服务,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11.智慧出行。聚焦新能源飞行汽车载运工具及无人化驾驶技术,支持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航空及无人驾驶航空器等产业技术融合。研究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多车协同技术,聚焦城市交通关键路口、主干道连续路口、快速路匝道等重点场景,实现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减少碳排放的多重优化目标。

(四)未来能源

围绕新型能源系统建设需求,在房山、通州、昌平、大兴、怀柔、延庆、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氢能、新型储能、碳捕集封存利用等细分产业。

12.氢能。加强先进氢能技术、材料和装备研发,攻关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加注、氢燃料电堆及系统集成核心技术。推动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液态固态储氢、氢氨燃气轮机等一批前瞻性技术突破,实现氢能在交通、工业、发电、供热等多领域全场景示范推广应用。

13.新型储能。加强先进储能技术、材料和装备研发,发展新型液流电池储能、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等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实现全产业链商业化应用。突破超导储能、液态金属储能、固态电池储能、氢储能等一批前瞻性技术,实现新型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和需求侧全场景推广应用。

14.碳捕集封存利用。加快高性能吸收剂、吸附剂及膜材料等碳捕集关键材料开发,推动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直接空气碳捕集与封存等负碳技术研发,突破二氧化碳制备燃料和烯烃、光电催化转化、生物固定转化等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推动在京津冀区域火电、钢铁、化工、水泥等行业示范应用。

(五)未来材料

面向前沿新材料需求,在海淀、房山、顺义、大兴、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等细分产业。

15.石墨烯材料。推进石墨烯柔性电子器件制造、光电子探测、射频、电磁屏蔽等关键技术和石墨烯高性能制备、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应用等共性技术的突破。发展石墨烯医疗器械以及石墨烯材料在药物及基因传递、生物成像、电化学传感器、肿瘤光热治疗等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推动石墨烯在电子信息、医疗健康、新能源、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现代农业和石油化工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16.超导材料。实现高性能超导线材结构设计及批量化加工控制技术突破,推动超导磁体在加速器、单晶硅制造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实现低成本铋系高温超导带材和钇钡铜氧(YBCO)涂层导体的前驱体制备、织构化技术突破,推动低成本千米级涂层导体推广应用。实现高容量超导电缆和高电压等级超导限流器的电磁设计、超高压绝缘、装配结构与挂网运行等关键技术突破,推动超导电缆和超导限流器规模化示范应用。

17.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加大以氧化镓为代表的超宽禁带(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研发攻关力度,重点突破单晶生长、切割打磨、同质外延及载流子调控等关键技术,推动氧化镓材料在光伏、风电、工业电源功率逆变器、新能源汽车车规级功率器件等领域和方向的应用。

18.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发展新型骨科、口腔和心脑血管等方面的修复与材料制造技术,研制出新一代骨植入材料、牙齿修复材料、人造血管和人工心脏系统,开发具有调控干细胞功能、诱导定向分化、可控因子释放性能的组织器官再生生物活性材料,实现骨、皮肤、血液、神经、肌肉等组织器官再生修复。

(六)未来空间

面向未来太空探索需求,在海淀、丰台、石景山、大兴、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商业航天、卫星网络等细分产业。

19.商业航天。加快开展捆绑式中大型商业火箭、3D打印火箭、大推力可重复使用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商业载荷返回舱等研发生产,突破火箭垂直回收、载人亚轨道旅行、空间碎片清理等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应用。重点推动火箭发动机、火箭控制系统关键部组件、可重复回收火箭总装总测等项目及通用化、标准化测试平台建设。开展临近空间高超声速、超长航时飞行器技术研究与应用。

20.卫星网络。研制商业化中继测控通信卫星、平板式卫星、软件定义卫星和标准化卫星平台,实现星地异构网络互联融合和激光通信组件、高精度雷达和光学成像器件、低成本相控阵天线、多模手持终端等组件研发的技术攻关。推动高精度、快重访、全覆盖的光学及雷达遥感星座、低轨物联网星座、低轨导航增强星座建设,有效提升卫星应用服务能力。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材料
    +关注

    关注

    11

    文章

    573

    浏览量

    30179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1

    浏览量

    251554
  • 元宇宙
    +关注

    关注

    13

    文章

    1404

    浏览量

    12141

原文标题:北京六大领域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重点发展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等细分产业

文章出处:【微信号: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微信公众号: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5年新材料产业未来趋势展望:技术突破重构产业格局(附细分报告)

    络与量子计算的基石2.3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万亿级替代市场启动2.4宽半导体材料:5G/6G时代的底层支撑2.5智能响应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06:02 ?2207次阅读
    2025年新<b class='flag-5'>材料</b><b class='flag-5'>产业</b><b class='flag-5'>未来</b>趋势展望:技术突破重构<b class='flag-5'>产业</b>格局(附<b class='flag-5'>细分</b>报告)

    CES Asia 2025蓄势待发,聚焦低空经济与AI,引领未来产业新变革

    Asia 2025 的举办,将为全球科技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深入探讨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应用落地、政策监管与投资机遇,有望推动这两大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引领
    发表于 07-09 10:29

    苏州芯矽科技:半导体清洗机的坚实力量

    半导体产业的宏大版图中,苏州芯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宛如一座默默耕耘的灯塔,虽低调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光芒,尤其在半导体清洗机领域,以其稳健的步伐和扎实的技术,为行业
    发表于 06-05 15:31

    半导体材料发展:硅基至超宽之变

    半导体
    jf_15747056
    发布于 :2025年04月14日 18:23:53

    半导体材料发展史:从硅基到超宽半导体的跨越

    半导体材料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其发展史不仅是科技进步的缩影,更是人类对材料性能极限不断突破的见证。从第一代硅基材料到第四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15:58 ?968次阅读

    砥砺创新 芯耀未来——武汉芯半导体荣膺21ic电子网2024年度“创新驱动奖”

    殊荣不仅是业界对武汉芯半导体技术突破的认可,更是对其坚持自主创新、赋能产业升级的高度肯定。 作为国产半导体领域的生力军,武汉芯
    发表于 03-13 14:21

    我国首发8英寸氧化镓单晶,半导体产业迎新突破!

    半导体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一、氧化镓8英寸单晶的技术突破与意义氧化镓(Ga?O?)作为第四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具有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11:43 ?1674次阅读
    我国首发8英寸氧化镓单晶,<b class='flag-5'>半导体</b><b class='flag-5'>产业</b>迎新突破!

    北京市最值得去的十家半导体芯片公司

    融资,技术覆盖芯片制造关键环节。 总结 以上企业覆盖了车规芯片、AI计算、晶圆制造、存储技术核心领域,展现了北京半导体产业链的全面布局。
    发表于 03-05 19:37

    关于超宽氧化镓晶相异质结的新研究

    ? ? 【研究 梗概 】 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中,超宽半导体材料逐渐成为新一代电子与光电子器件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4:12 ?578次阅读
    关于<b class='flag-5'>超宽</b><b class='flag-5'>禁</b><b class='flag-5'>带</b>氧化镓晶相异质结的新研究

    第三代宽半导体:碳化硅和氮化镓介绍

    ? 第三代宽功率半导体在高温、高频、高耐压等方面的优势,且它们在电力电子系统和电动汽车领域中有着重要应用。本文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以碳
    的头像 发表于 12-05 09:37 ?1597次阅读
    第三代宽<b class='flag-5'>禁</b><b class='flag-5'>带</b><b class='flag-5'>半导体</b>:碳化硅和氮化镓介绍

    抢占西迁潮下的川渝“芯”红利!必来第七届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庆)博览会!

    依托电子信息、汽车两大支柱产业,以特色工艺为主攻方向,以IDM为主要路径;重点发展功率半导体、硅基光电子、模拟/数模混合芯片、化合半导体;推动半导体
    发表于 11-28 16:39 ?693次阅读
    抢占西迁潮下的川渝“芯”红利!必来第七届全球<b class='flag-5'>半导体</b><b class='flag-5'>产业</b>(重庆)博览会!

    国资“耐心资本”投向半导体产业

    百亿、千亿的“耐心”为谁而留?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给出了答案“耐心资本”正投向半导体产业撑起未来高科技产业一片天集成电路作为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01:06 ?890次阅读
    国资“耐心资本”投向<b class='flag-5'>半导体</b><b class='flag-5'>产业</b>

    AI技术驱动半导体产业升级,芯原布局未来智能计算领域

    随着AI技术在高性能计算、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领域的广泛应用,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直接推动了半导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升级。在2024
    的头像 发表于 11-06 13:53 ?1064次阅读

    作为产业上游关键,国产半导体材料进展如何?

    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半导体材料的国产化率大约为30%,仍然道阻且长。 ? 在第12届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
    的头像 发表于 10-21 01:04 ?3092次阅读

    作为产业上游关键,国产半导体材料进展如何?

    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半导体材料的国产化率大约为30%,仍然道阻且长。 ? 在第12届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15:46 ?213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