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基于一种利用量子系统在室温下检测中红外光(MIR)的新方法

MEMS ? 来源:MEMS ? 2023-09-06 09:2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英国伯明翰大学和剑桥大学声称在理解化学、生物分子尺度过程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03b8701e-4c06-11ee-a25d-92fbcf53809c.jpg


中红外振动辅助发光(MIRVAL)原理

据麦姆斯咨询介绍,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和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利用量子系统在室温下检测中红外光(MIR)的新方法。

这项研究在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进行,研究成果已经以“Single-molecule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detection through vibrationally assisted luminescence”为题发表于Nature Photonics期刊,据称该研究“标志着科学家在深入了解化学和生物分子尺度过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该团队在应用量子系统的新方法中,利用分子发射器将低能中红外光子上转换为高能可见光子。这项创新能够帮助科学家在室温下检测中红外辐射,并在单分子水平上进行光谱分析。

伯明翰大学助理教授、该论文主要作者Rohit Chikkaraddy博士解释称:“维持分子中原子之间距离的化学键可以像弹簧一样振动,并且,这些振动会以非常高的频率产生共振。”

他补充道:“目前的中红外探测器需要依赖能量密集且体积庞大的制冷半导体器件,我们的研究为在室温下探测中红外光提供了一种令人兴奋的新方法。”

这种新方案被称为MIR振动辅助发光(MIRVAL),利用了分子中可见光电子跃迁和中红外振动跃迁之间的耦合。研究团队将分子发射器组装成一个非常小的等离子体腔,并在中红外和可见光范围内都能共振。

他们进一步对其进行了设计改造,使分子振动态和电子态相互作用,从而有效地将中红外光转换为增强的可见光。

Chikkaraddy博士解释称:“最具挑战的是将三种截然不同的长度尺度(数百纳米的可见光波长、小于一纳米的分子振动和一万纳米的中红外波长)整合到一个平台中,并将它们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构建皮克谐振腔(picocavities,一种由金属面单原子缺陷形成的能够捕获光的极小空腔),研究人员实现了低于1立方纳米的极端光限制体积。这意味着该团队可以将中红外光限制在单个分子的范围内。

这一突破加深了业界对复杂系统的理解,并为红外活性分子振动打开了大门,这在单分子水平上通常是无法实现的。除了纯粹的科学研究,MIRVAL还有望在许多领域发挥作用。

Chikkaraddy博士总结称:“MIRVAL的潜在用途很广泛,例如实时气体传感、医学诊断、天文研究和量子通信等,现在我们可以在中红外频率下看到单个分子的振动指纹。”

审核编辑:彭菁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纳米
    +关注

    关注

    2

    文章

    718

    浏览量

    39611
  • 红外探测器
    +关注

    关注

    5

    文章

    301

    浏览量

    18677
  • 光谱
    +关注

    关注

    4

    文章

    947

    浏览量

    36184
  • 量子系统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2

    浏览量

    2725

原文标题:研究人员开发出室温下检测中红外光的“量子”方法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显微红外光谱(Micro-FTIR)异物分析的应用

    显微红外光谱法1.简介:显微红外光谱技术融合了红外光谱与显微镜的功能。其核心原理是分子振动会导致偶极矩变化,当分子振动频率与红外光频率匹配时,分子会吸收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4:02 ?77次阅读
    显微<b class='flag-5'>红外光</b>谱(Micro-FTIR)<b class='flag-5'>在</b>异物分析<b class='flag-5'>中</b>的应用

    芯片制造中高精度膜厚测量与校准:基于红外干涉技术的新方法

    、环境干扰及薄膜倾斜等因素限制,测量精度难以满足高精度工业需求。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融合红外干涉与激光校准的薄膜厚度测量新方法,旨在突破传统技术瓶颈,实现更精准、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8:17 ?178次阅读
    芯片制造中高精度膜厚测量与校准:基于<b class='flag-5'>红外</b>干涉技术的<b class='flag-5'>新方法</b>

    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过零检测新方法

    摘 要: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高速段时反电势信号过大,容易造成检测电路无法正常工作其至损坏,而在较低速段时,反电势信号又难以有效检测。针对反电势过零检测
    发表于 06-26 13:50

    烟气检测仪是如何工作的?工作原理大揭秘

    烟气检测仪是一种先进的烟气检测设备,工业生产、环保监测等众多领域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就像双敏锐的眼睛,能够捕捉烟气
    发表于 06-16 16:10

    红外感应技术的工作原理

    红外感应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进行物体检测和测量的技术。自然界
    发表于 02-17 18:26

    用于透过印刷图案或液体的高输出红外光

    我们都知道光源机器视觉系统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影响成像效果,今天我们来看看红外光源。红外光是指波长比可见光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7:28 ?463次阅读
    用于透过印刷图案或液体的高输出<b class='flag-5'>红外光</b>源

    基于遗传算法的QD-SOA设计新方法

    了QD-SOA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QD-SOA设计新方法。由于具有用于设计的模型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获得数值模型。然后,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09:58 ?515次阅读
    基于遗传算法的QD-SOA设计<b class='flag-5'>新方法</b>

    一种降低VIO/VSLAM系统漂移的新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使用点到平面匹配将VIO/VSLAM系统生成的稀疏3D点云与数字孪生体进行对齐,从而实现精确且全球致的定位,无需视觉数据关联。所提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1:18 ?791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种</b>降低VIO/VSLAM<b class='flag-5'>系统</b>漂移的<b class='flag-5'>新方法</b>

    红外光谱仪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技术,它通过测量物质对近红外光的吸收或散射特性来获取物质的化学信息。这种技术因其快速、无损、操作简便和成本效益高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近红外光谱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0:32 ?4227次阅读

    红外光谱仪校准方法红外光谱仪与紫外光谱仪区别

    红外光谱仪校准方法红外光谱仪(NIR)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成分的仪器,它通过测量物质对近红外光的吸收来获取信息。校准是确保光谱仪测量结果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0:31 ?1373次阅读

    大华股份荣获2024年国创新方法大赛等奖

    近日,由中国科协、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2024年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重庆落下帷幕。大华股份灵活运用创新方法、突破行业性技术难题,凭借“不惧强光,分毫必现,基于TRIZ的强逆光锐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7:19 ?848次阅读

    利用全息技术硅晶圆内部制造纳米结构的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全息技术硅晶圆内部制造纳米结构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硅晶圆内部制造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1:45 ?808次阅读

    Aigtek功率放大器高功率近红外光系统的应用

    的结构框图,其中放大器输出高功率脉冲经过个分束片后,约1W的功率被用于CEP零频和重复频率的探测,剩下被直接送入声光频移器。系统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1:13 ?598次阅读
    Aigtek功率放大器<b class='flag-5'>在</b>高功率近<b class='flag-5'>红外光</b>梳<b class='flag-5'>系统</b><b class='flag-5'>中</b>的应用

    旺泓推出小体积封装的全新数字红外接近检测模块-WH4535V

    数字红外接近检测模块?是一种利用红外光进行物体接近检测的设备,主要用于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0:10 ?857次阅读
    旺泓推出小体积封装的全新数字<b class='flag-5'>红外</b>接近<b class='flag-5'>检测</b>模块-WH4535V

    利用AI构建实用量子计算应用

    在实践构建实用量子计算机的难度极高,这需要大幅提高量子计算机的规模、保真度、速度、可靠性和可编程性,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另外,还需要功能强大的工具以解决许多阻碍实现实用量子计算的复杂
    的头像 发表于 09-09 10:24 ?925次阅读
    <b class='flag-5'>利用</b>AI构建实<b class='flag-5'>用量子</b>计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