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I如何助力“最后一公里”的设计优化?

新思科技 ? 来源:未知 ? 2023-04-17 21:5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本文转自《半导体行业观察》感谢《半导体行业观察》对新思科技的关注

数据中心、移动、汽车、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应用领域都需要积极的PPA目标,但是随着芯片工艺发展到5nm、3nm的先进节点,带来的新的物理规则却影响了PPA的效果。在IC设计物理实现阶段,需要考虑更多的物理效应:时序、泄漏功率、动态功率、面积、金属、静态 IR 压降、动态 IR 压降、鲁棒性、老化、工艺变化、3DIC等等。新工艺节点在每次分析运行和ECO优化过程中都需要更长的时间并消耗大量计算资源。对于高级节点,ECO设计收敛是关键的一步,甚至成为了整个周期时间的主要瓶颈,有时占到整个设计周期的50%。

为了解决ECO的挑战,EDA供应商新思科技推出了一个全新的EDA工具──PrimeClosure解决方案,据称该解决方案是最快的芯片设计收敛途径。

决ECO挑战的利器:

新思科技 PrimeClosure

新的EDA工具PrimeClosure通过与Fusion Compiler和PrimeTime的深度集成,并提供100% 新思科技 PrimeTime黄金签核STA优化,再加上PrimeClosure的LIVE集成可以提供最准确的ECO结果质量 (QoR),从而实现可预测的设计收敛。

而且,新思科技 PrimeClosure也是业界首个人工智能驱动的签核ECO解决方案。传统的ECO工具是手动的,费时费力,难以实现所需的PPA目标。新思科技 PrimeClosure则通过自动AI 驱动的ECO彻底改变了最后一公里的设计收敛,从而显著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功率和生产力。以前的工具流程在专家用户的驱动下可能需要7-8周才能手动收敛,但是使用 AI驱动的方法和新的物理cop优化,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成,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如今越来越多的芯片设计厂商采用多die的设计方式。对此,PrimeClosure也能够很好的满足多个die对性能和容量的要求。PrimeClosure具有独特的single-box架构,使客户能够在单个封装上处理要求苛刻的设计能力和高级节点过程复杂性问题,提供非常快速的周转时间(TAT)。根据新思科技的说法,PrimeClosure仅使用28个内核就可以完成具有数十亿个实例的设计,如果你想做30次实验,那么你可以使用30台机器,每台机器都有几十个核心,第二天就可以得到结果。这是新思科技在PrimeClosure 中的独特优势。

PrimeClosure驾驶舱提供了一个新的图形用户界面,用于最终修饰的设计可视化,包括一个开放的数据库界面,可用于自定义脚本以进行用户驱动的优化。统一的GUI驾驶舱意味着工程师可以从这个UI 运行所有工具:新思科技 IC Compiler II、新思科技 Fusion Compiler、新思科技 ICV 金属填充、新思科技 StarRC 提取、新思科技 PrimeTime 静态时序分析、新思科技 PrimePower、新思科技 PrimeShield Robustness , Ansys RedHawk SC。

c5342b6a-dd26-11ed-bfe3-dac502259ad0.jpg

统一的GUI驾驶舱

PrimeClosure 解决方案与Ansys RedHawk-SC集成数字电源完整性签收解决方案,实现了突破性的自动化后期黄金签收时序感知 ECO 解决方案,可准确解决并修复高达 50% 的后期动态压降违规,并在不影响芯片时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效。

归纳总结一下PrimeClosure中的新技术主要包括:

激光PPA

  • 通过LIVE 新思科技 PrimeTime优化签核准确的QoR
  • 模块和接口路径的时钟ECO
  • 高级电源优化
  • 人工智能驱动的最后一公里关闭
  • 老化、稳健性、动态IR压降、面积和后掩模? ?

P&R 融合

  • 高级建模
  • 连线协同优化
  • 布局协同优化

性能和TAT,适用于大型设计

  • 无缝数据流,Gigachip分层单盒TAT
  • 统一驾驶舱、GUI、端到端流程
  • 高性能和容量选项
  • Smart Pruner,Adaptive Learning3DIC逻辑和物理

可以看出,在新思科技 PrimeClosure工具内部,有许多旨在优化PPA、缩短运行时间、降低拥有成本、提供融合的全流程以及从现有新思科技工具轻松过渡的功能。

PrimeClosure

具体能实现怎样的提升?

PrimeClosure 解决方案凭借其创新的优化功能,改进了PPA、时序、时钟网络、压降、变化和老化等设计指标。其优化的修剪技术可有效筛选数千个场景和数百个分层块,以减少用于优化的数据集数量,从而使TAT速度提高40%以上,并减少高达60%的内存。

新思科技表示,与传统ECO流程相比,早期客户的时序提升45%,功耗降低了10%,ECO迭代次数减少了50%,设计效率提升了10倍。

而据Socionext的实测数据,借用PrimeClosure工具,设计一个5nm工艺节点的CPU,所使用的内存减少了3倍,所需的机器资源减少了5倍,周转时间缩短了5倍以上。Socionext表示:“早期的结果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很高兴与新思科技合作,推动传统 ECO 挑战的发展,目标是为我们的大型设计实现超过 10 倍的设计收敛生产力提升。”

c54b40a2-dd26-11ed-bfe3-dac502259ad0.png

新思科技 PrimeClosure优化CPU PPA示例

c56c8cbc-dd26-11ed-bfe3-dac502259ad0.png

新思科技 PrimeClosure优化GPU PPA示例

最后一公里设计优化对于实现最佳 PPA 至关重要。新思科技 PrimeClosure 解决方案可以直接访问新思科技数字设计系列的增量式布局、布线、提取、物理验证、等效性检查和签核技术。

c58d1ba8-dd26-11ed-bfe3-dac502259ad0.png

新思科技 PrimeClosure产品为业界提供了突破性的黄金验收 ECO 解决方案,使开发者能够自信地实现设计收敛的最快路径,从而使公司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

Jacob Avidan

芯片实现事业部工程高级副总裁

新思科技

c5970032-dd26-11ed-bfe3-dac502259ad0.png

总结

新思科技的新EDA工具PrimeClosure解决方案为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的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汽车和移动设计提供芯片设计收敛的最快途径,预计时序优化高达 45%,功耗提升 10%,迭代减少高达 50%,所有这些都将使芯片设计者的工作效率提高最高10倍。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新思科技
    +关注

    关注

    5

    文章

    881

    浏览量

    51768

原文标题:AI如何助力“最后一公里”的设计优化?

文章出处:【微信号:Synopsys_CN,微信公众号:新思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光缆一公里衰减多少db

    光缆每公里的衰减范围因光纤类型、工作波长、制造工艺及使用条件而异,典型值如下: 、按光纤类型和工作波长划分 单模光纤 1310nm波长:衰减系数通常为 0.3~0.4 dB/km,典型值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5:37 ?63次阅读

    智能家庭绿电,安科瑞户用光储方案让人人享有清洁电力

    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推进,阳台储能系统作为分布式能源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正获得多国政策强力支持:
    的头像 发表于 08-07 16:07 ?926次阅读
    智能家庭绿电,安科瑞户用光储方案让人人享有清洁电力

    软通动力如何推动工业AI规模化落地

    近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AI数算 重构智造产链生态”2025智能趋势论坛上,软通动力集团咨询与数字化创新服务线联席总裁李国亮受邀出席圆桌对话:《智造“最后一公里”》——工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17:27 ?530次阅读

    ai_cube训练模型最后部署失败是什么原因?

    ai_cube训练模型最后部署失败是什么原因?文件保存路径也没有中文 查看AICube/AI_Cube.log,看看报什么错?
    发表于 07-30 08:15

    天翼云,用息壤智能体打通AI最后一公里

    数字中国,用字当先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12:37 ?349次阅读
    天翼云,用息壤智能体打通<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最后</b><b class='flag-5'>一公里</b>”

    云翎智能巡检终端:以“北斗+”破解森林巡检“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森林巡检领域,“最后一公里”难题长期困扰着传统管理模式——偏远林区信号覆盖差、人工巡检效率低、数据回传滞后、应急响应不及时等问题,导致火情监测、盗伐取证、生态保护等关键环节存在盲区。云翎智能巡检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10:21 ?254次阅读
    云翎智能巡检终端:以“北斗+”破解森林巡检“<b class='flag-5'>最后</b><b class='flag-5'>一公里</b>”难题

    Profinet转Modbus TCP协议转换技术,打通能耗监控‘最后一公里

    的通信。然而,由于两者在技术规范上的差异,直接的互联互通并不可行,这时候就需要个能够实现两者之间转换的网关,即耐特森Profinet转Modbus TCP网关。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14:05 ?198次阅读
    Profinet转Modbus TCP协议转换技术,打通能耗监控‘<b class='flag-5'>最后</b><b class='flag-5'>一公里</b>’

    中兴通讯全新升级数字星云4.0

    近日,2025中兴通讯中国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福州召开,中兴通讯副总裁、产业数字化方案部总经理陆平在会上发布了全新升级的数字星云4.0。面对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下个十年,数字星云4.0精准爆破AI落地的挑战,打通AI落地
    的头像 发表于 05-06 14:17 ?512次阅读

    万亿市场新蓝海!光储充体化如何破解新能源最后一公里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光伏、储能、充电设施,这些产业其实有了密切的关联,涵盖了能源的收集、储存与利用,而为了更高效以及成本更低的方式去利用这些清洁能源,光储充体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的头像 发表于 04-09 01:04 ?2153次阅读

    北斗有源终端:打通应急通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技术

    在自然灾害频发、通信设施易受破坏的紧急情况下,应急通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尤为突出。北斗有源终端作为依托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设备,凭借其强大的定位功能和稳定的通信能力,成为打通应急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0:11 ?391次阅读
    北斗有源终端:打通应急通信‘<b class='flag-5'>最后</b><b class='flag-5'>一公里</b>’的关键技术

    上能电气助力打造大型重卡“光储充”智能超充站

    最后缕暮色沉入太行山脉,上能电气助力打造的大型重卡“光储充”智能超充站,正以拥抱的姿态迎接着南来北往的“钢铁巨兽”。这座昼夜不息的“零碳驿站”让车轮与阳光同行,每一公里都在书写可持
    的头像 发表于 03-19 15:07 ?597次阅读

    印度机器人公司使用NVIDIA技术推动全球创新

    从仓库自动化到最后一公里配送,印度机器人公司正在使用 NVIDIA 技术推动全球创新。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5:16 ?953次阅读

    解决验证“最后一公里”的挑战:芯神觉Claryti如何助力提升调试效率

    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它帮助工程师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进行优化。随着设计复杂性的提升,调试作为验证的“最后一公里”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有效提升调试效率,已成为行
    的头像 发表于 10-26 08:03 ?667次阅读
    解决验证“<b class='flag-5'>最后</b><b class='flag-5'>一公里</b>”的挑战:芯神觉Claryti如何<b class='flag-5'>助力</b>提升调试效率

    英特尔AI PC无所不能的实力

    百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而客户端的AI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最终将解决个人AI的数据隐私和个性化问题。可见,AI非常适合云边端三级架构,按照用户场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10:26 ?838次阅读

    中软国际模型工场加速各行业智能化进程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在东莞松山湖盛大召开。在大会主题演讲环节, 中软国际华为业务集团模型工场业务部总裁曾菲发表了《打通AI应用最后一公里,中软国际模型工场助力千行百业智能升级》的专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9-19 14:14 ?724次阅读
    中软国际模型工场加速各行业智能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