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通用全新自动驾驶方案出炉,激光雷达安装在挡风玻璃后方会是最佳选择?

Hobby观察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梁浩斌 ? 2023-03-19 00:5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最近又有多款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车型上市,比如小鹏P7i、理想L7、飞凡R7/F7等;在工信部最新一期的新车公示名单中,还有小鹏G6、蔚来ET5旅行版、新款问界M5、腾势N7、极狐阿尔法S6等,都将会搭载激光雷达上市。

想起去年上半年,激光雷达还是刚刚开始在量产车型上大规模应用时,业界还曾对激光雷达安装的位置有所争议。转眼间,在过去一年中,仅国内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全年交付量已经超过10万辆。与此同时,各家采用的方案也逐渐固定,基本上分为两个主要流派,一是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上方的车顶处,二是安装在汽车前保险杠或大灯下方的位置。

在最近通用汽车公布的下一代Ultra Cruise自动驾驶系统中,概念图显示激光雷达将会安装在挡风玻璃之内,大概位于后视镜的位置,这很可能是首个将激光雷达安装在挡风玻璃后的自动驾驶传感器量产方案。

激光雷达在挡风玻璃后方会是最佳选择吗?

按照目前一些搭载激光雷达车型的车主反馈,现有的两种主流方案,其实优劣势都比较突出。比如蔚来ET7、理想L9等车型,激光雷达放置在挡风玻璃上方位置,优势主要是视野更开阔,甚至可以识别到对向车道的车辆,识别范围极大。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对一些低矮、或是在低速场景中距离较近的路面障碍物识别可能会存在盲区。

另一方面,由于突出车身之外,对外观造型的美观度以及高速行驶风噪会产生一定影响,比如蔚来ET7在高速路况中车顶会产生一些不可忽略的风噪。还有一些车主表示,在停车安静的情况下,能听到激光雷达工作时发出一些细微的电机声音,这大概是因为激光雷达安装位置距离驾驶者过于近,并且目前车用的激光雷达比如蔚来上面的图达通falcon采用了转镜结构,在工作时会高速旋转,在隔音没有做好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噪声传至座舱内。

而将激光雷达安装在汽车前保险杠或者大灯下方,用户最大的诟病是磕碰概率大,维修成本高。在日常行驶过程中,即使是出现了轻微的碰撞事故,都有可能损坏位于车前杠的激光雷达,同时车前杠也是最容易受到碰撞的区域。此前有车主晒出小鹏P5的激光雷达更换费用,一颗价格高达9000元,并且还需要重新做传感器标定等工序,工时费也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然,一般来说在车头两侧各安装一枚激光雷达,也有一定的实际优势,比如对近距离低矮障碍物的识别更加精准,对车前方识别的视场角更广等。

那么如果从损坏概率和识别范围来说,安装在挡风玻璃后的激光雷达或许可以平衡以上两种方案的优缺点。首先安装在车内后,激光雷达受外力损坏的概率会更小;与此同时相比于安装在车顶的激光雷达,高度仅稍微降低,视野损失不大;另外激光雷达安装在车外容易受到灰尘、泥土等遮挡,而安装在挡风玻璃后可以借助雨刮器来及时清理污渍。

不过,同样能够想象到激光雷达在挡风玻璃后会出现另外一些问题,包括电机噪音、散热等。或许这些问题能够通过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迭代来解决,比如采用纯固态激光雷达等。

现实应用问题,已经有解决方法

如果通用Ultra Cruise的激光雷达安装位置真的那么好,为什么此前没有车企尝试使用?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前挡风玻璃的信号通过性问题。汽车前挡风玻璃通常为夹层玻璃,其包括外玻璃板、热塑性中间层和内玻璃板,多功能摄像头或激光雷达安装在内玻璃板的内表面上时,信号数据需要穿过外玻璃板、热塑性中间层和内玻璃板才能被多功能摄像头或激光雷达接收,由于玻璃本身和热塑性中间层(例如PVB)均会吸收红外线,对于905nm激光雷达、1550nm激光雷达和780-1200nm红外相机来说,传统夹层玻璃会阻碍激光雷达和红外相机的信号数据透过,从而影响激光雷达和红外相机的正常工作,实际适配效果不理想。

不过这个问题似乎也已经有解决方案了,福耀玻璃近年申请了多项关于能够满足激光雷达信号透过率要求的车窗玻璃制备方法专利。其中一项是通过针对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位置处的红外通过率进行优化,如下图中展示的是车窗夹层玻璃的示意图,外玻璃板1选用超白浮法玻璃,超白浮法玻璃对780~1650nm波长的红外线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0%,使夹层玻璃整体对激光雷达或红外相机的信号数据的90%以上的高透过率。

pYYBAGQV7RWAJXioAAGEiBybGBU052.png

图源:国家专利检索,公开号CN115519981A

在内玻璃板2上开设至少一个安装通孔23,在所述安装通孔23内固定有红外线增透填充块4,所述红外线增透填充块4对780~1650nm波长的红外线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0%,最高可以达到96%以上。激光雷达和/或红外相机则安装在第四表面即图示22的位置,并对准红外线增透填充块4设置,这样就避免了内玻璃板2阻碍激光雷达和红外相机的信号数据的传输,能够提高激光雷达和红外相机的使用精准度和探测范围,能够保留目视区域的优异可视性和可加工性,并且大大降低玻璃弯曲成型过程中存在的光畸变以及吻合度弱化等问题。

不过目前暂未知道这项技术是否可以实现量产,但相信随着市场需求的推进,通用Ultra Cruise能够大规模使用后,这种激光雷达的安装方案或许也会得到更多的汽车厂商选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激光雷达
    +关注

    关注

    973

    文章

    4255

    浏览量

    193347
  • 自动驾驶
    +关注

    关注

    790

    文章

    14394

    浏览量

    171444
  • 自动驾驶技术

    关注

    4

    文章

    98

    浏览量

    15275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激光雷达缘何一边被嫌弃,一边被追捧?

    自从自动驾驶被提出,激光雷达就一直处于技术讨论的中央,虽然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关于纯视觉的讨论,但激光雷达依然是被很多厂商所采用。具身智能的出现,则再一次让
    的头像 发表于 07-24 18:10 ?371次阅读

    自动驾驶只用激光雷达进行感知会有哪些问题?

    [首发于智驾最前沿微信公众号]自动驾驶依赖激光雷达(LiDAR)技术已成为行业内的主流选择之一。激光雷达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脉冲,绘制周围环境
    的头像 发表于 07-02 08:59 ?256次阅读

    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之间会相互干扰吗?

    [首发于智驾最前沿微信公众号]就在最近,有一位小伙伴问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如果多辆搭载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车辆相遇,是否会相互干扰?对于这个问题,智驾最前沿查阅了多份资料及相关文献,今天就带大家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0:02 ?298次阅读

    激光雷达自动驾驶领域中的优势

    自动驾驶系统中,激光雷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关键传感器之一。激光雷达通过发射和接收多束脉冲信号,通过测量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从而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1:15 ?595次阅读
    <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在<b class='flag-5'>自动驾驶</b>领域中的优势

    福耀:发布行业首款舱内隐藏式激光雷达前挡方案

    玻璃深度融合,为智能驾驶感知系统提供一种更简洁、可靠的解决方案。 搭载福耀智眸前挡的凯迪拉克VISTIQ亮相上海车展 在智能驾驶高速发展的当下,激光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17:19 ?391次阅读

    激光雷达自动驾驶中为何不可替代?

    109.6%。在很多车企不断追求纯视觉的当下,为何激光雷达的销量反而“逆势”增长?激光雷达自动驾驶中为何不可替代? 其实环境感知作为自动驾驶的“元感官”,在保证车辆安全、提高决策效率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09:15 ?407次阅读
    <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在<b class='flag-5'>自动驾驶</b>中为何不可替代?

    爱普生高精度车规晶振助力激光雷达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技术快速落地的今天,激光雷达作为车辆的“智慧之眼”,其测距精度与可靠性直接决定了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上限。而在这双“眼睛”的核心,爱普生(EPSON)的高精度车规晶振以卓越性能成为激光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17:38 ?366次阅读
    爱普生高精度车规晶振助力<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b class='flag-5'>自动驾驶</b>

    自动驾驶中的激光雷达是否会伤害人眼?

    提到激光,很多人都会下意识想到“激光笔”,相信在童年玩激光笔时,一定会被告知不能直接对着人眼照射,会对人眼造成伤害。但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3-24 09:26 ?546次阅读
    <b class='flag-5'>自动驾驶</b>中的<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是否会伤害人眼?

    激光雷达技术:自动驾驶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随着近些年科技不断地创新,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众多传感器技术中,激光雷达(LiDAR)因其独特的优势,被认为是实现高级自动驾驶功能的关键。激光雷达
    的头像 发表于 03-10 10:16 ?1086次阅读
    <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技术:<b class='flag-5'>自动驾驶</b>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走的一段弯路吗?

    传感器,一直被视为构建精确三维地图和实时环境重构的关键设备,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却反复表示,激光雷达是“错误的解决方案”,他认为人类驾驶完全依靠视觉及大脑神经网络,自动驾驶同样应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09:09 ?468次阅读

    禾赛激光雷达助力宝马智能工厂自动驾驶

    近日,禾赛科技(纳斯达克:HSAI),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LiDAR)研发与制造企业,宣布与瑞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Embotech AG及法国空间智能软件开发商Outsight达成战略合作。此次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09:46 ?745次阅读

    激光雷达光电组件的AEC-Q102认证:保障自动驾驶硬件的可靠性与品质

    自动驾驶的发展与激光雷达的作用由于目前5G技术的广泛应用,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激光雷达(LiDAR)作为一种高精度、高适应性和强大的环境感知能力的传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2:02 ?860次阅读
    <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光电组件的AEC-Q102认证:保障<b class='flag-5'>自动驾驶</b>硬件的可靠性与品质

    激光雷达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渐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而激光雷达(LiDAR)作为实现这一技术的关键传感器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光,能够精确测量车辆与周围物体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0:34 ?1735次阅读

    激光雷达与纯视觉方案,哪个才是自动驾驶最优选?

    主要分为两大类:激光雷达与视觉感知。激光雷达因其能够提供精确的距离和形状信息,在自动驾驶技术早期的开发中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飞速进步,基于摄像头的纯视觉感知方案逐渐崭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10:47 ?1282次阅读

    L4自动驾驶需求迭代,360°激光雷达也要进入芯片化时代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近几年激光雷达厂商的关注点着重在车载前向远距激光雷达,曾经在L4自动驾驶上广泛应用的360°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反而鲜有新品。当然,这是与市场需求匹配的,主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00:21 ?5342次阅读
    L4<b class='flag-5'>自动驾驶</b>需求迭代,360°<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也要进入芯片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