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跨域融合成智能座舱产业发展新拐点

Felix分析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吴子鹏 ? 2022-12-16 09:1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为50.6%,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75%以上。根据亿欧智库的调研数据,在25-35岁年龄段当中,有79.1%的用户将座舱智能化体验视为其购车的参考因素;在所有年龄段的消费者调研里,智能座舱是仅次于安全要素的购车第二大影响因素。

当前,智能座舱已经在屏幕、娱乐、交互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产业的下一步将走向域融合。


域融合下的智能座舱

2022年初,中科创达发布了一款全新的智能座舱方案,基于高通SA8295硬件平台,该座舱便实现了域融合的智能座舱。不仅支持数字仪表、中控娱乐、副驾娱乐、双后座娱乐、流媒体后视镜和抬头显示器等传统智能座舱功能,同时将低速辅助驾驶与座舱域进行融合,从而在座舱中能够实现360度环视汽车,更好地支持智能泊车功能。

从中科创达以及其他厂商的布局来看,目前舱驾融合是行业主要的趋势。

所谓的舱驾融合也就是智能座舱域和智能驾驶域的融合,大体的思路是将两部分功能融合到一个高性能的计算单元里,进而打造出舱驾一体的域控制器。百度IDG智驾融通创新部总经理苏坦此前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表示,舱驾融合有三个明显的信号:其一是车载座舱使用的计算芯片的算力,第一次超过了同期手机所使用的芯片的算力;其二是神经网络的本地化加速,开始具备了技术的基础,算法和算力平台的融合初具可能性;其三是更强的人机交互系统出现,视觉感知、语音控制等多维交互能力有明显突破。

智能座舱作为人车交互的第一渠道,在跨域融合之后,也会出现一些典型的表象变化。比如中控信息屏的信息维度将会扩增,如果不能很好地做到信息的扁平化显示,菜单分层数会相应增加,进而导致驾乘人员获取信息的难度提升,相应的驾驶风险度便会提升;其次是交互方式的改变,过往智能座舱很少用到3D显示,基本都是平面显示,且控制方式以触屏和物理按键为主,域融合之后,座舱很多控制将基于语音和手势等更方便的控制,将更多地采用AR和3D等新型显示技术。

当然,除了座舱域、智驾域,还有动力域、底盘域和车身域等。在EE架构走向中央计算平台的大趋势下,未来这些域都将消失,最终使得汽车和现代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类似,由一个强大的计算平台控制所有功能。

这个时候,车子本身将彻底完成驾控的闭环,没有了中间域的传输环节。而智能座舱作为信息交互的窗口,如何实现信息交互的闭环,将成为产业需要持续应对的挑战。

智能座舱域融合后面临的挑战

域融合是一个总领性的概念,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实际上要面对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就是必要的计算平台。域融合之后第一个显著的变化上面已经提到了,就是对算力的需求是倍增的。那么,原来域控制器里面的计算芯片即便是有冗余设定,也无法满足新的需求,升级大算力芯片是不可避免的。在英伟达GTC 2022上,该公司曾发布2000 TOPS大算力芯片Thor。这款芯片支持多计算域隔离,可实现座舱域、驾驶域融合,也就是将辅助驾驶、自动泊车、信息娱乐、DMS等多种功能放在一颗芯片上实现。

我们上面提到了高通的SA8295芯片,其是高通第四代座舱平台,即将在2023年上车量产。这颗芯片也是实现域融合的计算平台。比如博泰和高通的合作中,博泰便是基于SA8295芯片整车智能化、智能汽车连接功能、SOA架构、驾舱一体以及基于中央控制器的多域融合等方案开发。

此外,我们也注意国内的黑芝麻智能、芯驰和地平线也都是在强调域融合,且一个主要的方向都是上面提到的舱驾融合。

目前,国内传统的tier1厂商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方案商都有推出舱驾融合的解决方案。比如德赛西威的第一代ICP产品Aurora,该平台实现了从“域控”到“中央计算”的跨越式技术落地,硬件搭载主流大算力芯片,总算力可达2000TOPS以上。据悉,在Aurora平台上,用户有英伟达Orin、高通SA8295和黑芝麻的A1000芯片可选,打造灵活的硬件方案。在功能方面,Aurora集成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等多个功能域。

软硬件解耦这一点在域融合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在德赛西威的域融合域控制器方案中也有提到,该方案在设计上采用插拔式结构,这是一种算力可拉伸结构,用于满足不同价位对域控制器的多样化需求。

不过,有了核心计算芯片只是有了让智能座舱实现跨域融合的前提,还需要软件方面一起跟进。在软件方面,均联智行首席架构师汪浩伟此前表示,舱驾融合以及在智能座舱融入更多的域元素,软件上的融合需要从整体的软件架构去入手,从而得到一个全新的软件架构体系,这样才能适配新的、融合的域控制器,这里面一个很关键的点是对应用功能的重新定义。

现阶段,虽然软硬件解耦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过在舱驾融合或者其他域融合的域控制器方面,还是有一些挑战存在。比如在核心芯片设计层面,虽然软硬件解耦更加强调了芯片的通用性,但是通用算力在实际部署过程中如何利用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难题,CPUGPU等硬件资源如何分配?配置多少通用接口?是否增加一些针对特殊应用的专用IP?也就是说,目前的硬件平台是粗矿的,用比较极致的冗余度来满足需求,但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在软件方面,功能安全和OTA功能之间的界定也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存在。

小结

从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趋势来看,以智能座舱为原点发起的域融合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对软硬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加强调软硬件解耦这一点。同时,目前域融合还处于早期阶段,很多融合之后的部署问题还需要产业沉下心去解决,毕竟汽车对安全的要求远胜过消费电子,需要软硬件各方面对安全有“零事故”程度的把控。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智能座舱
    +关注

    关注

    4

    文章

    1152

    浏览量

    1695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联合电子车载计算平台的多芯片融合控制技术

    整车融合技术通过统一的软硬件架构实现数据共享、功能协同、资源统筹的系统级能力。其核心目标是提升整车
    的头像 发表于 08-11 15:33 ?860次阅读
    联合电子车载计算平台的多芯片<b class='flag-5'>融合</b>控制技术

    黑芝麻智能时间同步技术:消除多计算单元的时钟信任鸿沟

    上海2025年7月21日 /美通社/ -- 本文围绕时间同步技术展开,作为智能汽车 "感知-决策-执行 -交互" 全链路的时间基准,文章介绍了 PTP、gPTP、CAN 等主流同步技术及特点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09:17 ?173次阅读
    黑芝麻<b class='flag-5'>智能</b><b class='flag-5'>跨</b><b class='flag-5'>域</b>时间同步技术:消除多<b class='flag-5'>域</b>计算单元的时钟信任鸿沟

    身价300亿!舱驾融合成智能化新起点,这家公司的新平台有何看点?

    6月27日,在2025高通汽车技术峰会上,德赛西威智能驾驶计算系统事业单元副总经理黄锦昌、德赛西威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实验室张书赫博士分别就德赛西威
    的头像 发表于 07-07 06:03 ?5137次阅读
    身价300亿!舱驾<b class='flag-5'>融合成</b><b class='flag-5'>智能</b>化新起点,这家公司的新平台有何看点?

    汽车智能座舱测试:如何筑牢安全与体验的双重防线?

    汽车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融合日益紧密,未来的测试也将更加注重领域的协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6-16 09:56 ?1152次阅读
    汽车<b class='flag-5'>智能</b><b class='flag-5'>座舱</b>测试:如何筑牢安全与体验的双重防线?

    诚迈科技、智达诚远携OS+AI成果亮相2025上海车展,深度赋能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

    产品,汇聚智能座舱融合、辅助驾驶、AI交互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深度赋能汽车产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4-30 18:42 ?561次阅读
    诚迈科技、智达诚远携OS+AI成果亮相2025上海车展,深度赋能汽车<b class='flag-5'>产业</b><b class='flag-5'>智能</b>化升级

    移远通信48 TOPS智能座舱方案落地加速,AI大模型赋能多融合新突破

    进展,标志着产品商业化进程取得关键突破。该模组以48 TOPS高算力与多融合能力为核心,旨在为车企提供“舱泊一体”“舱驾融合”的控解决方案,赋能下一代
    发表于 04-25 15:04 ?755次阅读
    移远通信48 TOPS<b class='flag-5'>智能</b><b class='flag-5'>座舱</b>方案落地加速,AI大模型赋能多<b class='flag-5'>域</b><b class='flag-5'>融合</b>新突破

    2025上海车展 | 移远通信48 TOPS座舱方案落地加速,AI大模型赋能多融合新突破

    ,标志着产品商业化进程取得关键突破。该模组以48TOPS高算力与多融合能力为核心,旨在为车企提供“舱泊一体”“舱驾融合”的控解决方案,赋能下一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4-24 19:03 ?504次阅读
    2025上海车展 | 移远通信48 TOPS<b class='flag-5'>座舱</b>方案落地加速,AI大模型赋能多<b class='flag-5'>域</b><b class='flag-5'>融合</b>新突破

    硬核技术赋能全域融合!移远通信以48 TOPS高算力座舱方案+LXC容器化技术重塑智能座舱新生态

    落地挑战浅谈》的演讲,深入解析了智能座舱融合的趋势,为智能汽车行业提供了高效、安全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3-28 19:05 ?593次阅读
    硬核技术赋能全域<b class='flag-5'>融合</b>!移远通信以48 TOPS高算力<b class='flag-5'>座舱</b>方案+LXC容器化技术重塑<b class='flag-5'>智能</b><b class='flag-5'>座舱</b>新生态

    座舱网联融合新旗舰!移远通信48 TOPS座舱方案携AI大模型能力,赋能多融合

    当下,车载电子电器架构正加速向集中式架构、融合架构演进,面对这一趋势,移远通信持续重点加大在车载智能
    发表于 03-26 11:18 ?661次阅读
    <b class='flag-5'>座舱</b>网联<b class='flag-5'>融合</b>新旗舰!移远通信48 TOPS<b class='flag-5'>座舱</b>方案携AI大模型能力,赋能多<b class='flag-5'>域</b><b class='flag-5'>融合</b>

    座舱网联融合新旗舰!移远通信48 TOPS座舱方案携AI大模型能力,赋能多融合

    当下,车载电子电器架构正加速向集中式架构、融合架构演进,面对这一趋势,移远通信持续重点加大在车载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3-24 19:03 ?508次阅读
    <b class='flag-5'>座舱</b>网联<b class='flag-5'>融合</b>新旗舰!移远通信48 TOPS<b class='flag-5'>座舱</b>方案携AI大模型能力,赋能多<b class='flag-5'>域</b><b class='flag-5'>融合</b>

    岚图汽车与DeepSeek深度融合,引领智能座舱新风尚

    近日,岚图汽车宣布已完成与DeepSeek模型的深度融合,标志着其在智能座舱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岚图知音作为汽车行业首个融合DeepSeek的量产车型,将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15:44 ?488次阅读

    岚图汽车智能座舱深度融合DeepSeek

    据国内汽车媒体最新报道,岚图汽车智能座舱近日已与AI大模型DeepSeek实现了深度融合,并计划于2月14日正式拉开DeepSeek全民知识蒸馏训练的帷幕。这一重要举措标志着岚图知音将成为汽车行业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09:19 ?813次阅读

    智能座舱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研究分析智能座舱的市场与技术发展
    发表于 01-06 16:36 ?1次下载

    TSP研究:车内网联服务向融合、全场景融合、舱驾融合方向拓展

    的数据采集与供应,进而为车主提供更加多样化服务。其服务内容涵盖导航服务、社交服务、娱乐服务、远程保养服务、安全服务等。 来源:公开资料 随着融合、舱驾融合等趋势的演进,TSP供应商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09:40 ?1628次阅读
    TSP研究:车内网联服务向<b class='flag-5'>跨</b><b class='flag-5'>域</b><b class='flag-5'>融合</b>、全场景<b class='flag-5'>融合</b>、舱驾<b class='flag-5'>融合</b>方向拓展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技术演进分析

    智能网联汽车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技术逐步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两大核心驱动力。高阶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09:43 ?765次阅读
    <b class='flag-5'>智能</b><b class='flag-5'>座舱</b>与<b class='flag-5'>智能</b>驾驶技术演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