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二氧化碳还原耦合甲醛氧化实现高附加值产物的制备

清新电源 ? 来源:清新电源 ? 作者:李梦雨,邹雨芹 ? 2022-11-17 09:0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产生液态燃料和化学物质,有效的实现碳中和能源转化。在众多的还原产物中,甲酸盐是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可行性产物,开发高效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产甲酸催化剂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转化体系主要耦合阳极氧析出反应(OER),OER能耗高、产物附加值低。因此,以热动力学有利的氧化反应代替OER耦合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超低电压下实现高附加值产物的制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亮点

1.在膜电极中,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RR)耦合甲醛氧化反应(FOR)实现了甲酸盐的成对电合成。

2.采用热力学更有利的甲醛氧化反应代替氧析出反应,降低能耗。

3. CO?RR//FOR 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100 mA cm?? @ 0.86 V), 甲酸盐质量归一化所消耗的电能为0.413 Wh g??。

内容简介

开发低槽压、高附加值的二氧化碳还原共电解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湖南大学邹雨芹教授等人采用热力学有利的甲醛电氧化耦合阴极二氧化碳还原,实现超低电压下甲酸盐的成对电合成。首先在H池分别评估BiOCl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及Cu?O电催化甲醛氧化的性能,宽电压区间甲酸盐的法拉第效率均大于90%。此外,分别在H池、流动池及膜电极组装二氧化碳还原耦合甲醛氧化共电解体系,在膜电极中达到100 mA cm??电流密度仅需要0.86 V,远低于大部分二氧化碳还原耦合小分子电氧化体系。低槽压、高附加值的甲酸盐成对电合成体系成功的构建表明甲醛电氧化代替氧析出反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文导读

I催化剂的形貌及结构表征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产甲酸盐的催化剂为BiOCl。XRD谱图证实BiOCl催化剂成功制备,BiOCl展现出光滑的表面,厚度大约为50 nm。Bi 4f XPS谱图表明BiOCl中Bi以Bi??形式存在。

电化学甲醛氧化的催化剂为Cu?O,首先用氧气等离子体处理泡沫铜正反两面各5 min, 然后在1 M KOH电解液进行原位电化学还原,-0.4 VRHE还原400秒。Cu俄歇LMM表明Cu以Cu?存在。Cu 2p分峰拟合的结果表明,原位电化学还原后Cu??明显下降。

233a12de-6611-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1. 二氧化碳还原和甲酸氧化催化剂的形貌及结构表征。BiOCl和商业化Bi粉(a) XRD谱图,(b) Bi 4f谱图;BiOCl的(c) TEM,(d) SEM,(e) HRTEM,(f) SAED谱图;(g) Cu?O的TEM 及HRTEM谱图;CuO/Cu?O及Cu?O (h) Cu俄歇LMM及(i) Cu 2p谱图。

II阴极CO?RR电催化性能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性能在H池测试。BiOCl及商业化Bi粉在CO?饱和电解液极化曲线电流密度远高于Ar饱和0.5 M KHCO?,表明铋基催化剂有利于二氧化碳还原反应而不是氢析出(图2a)。相比于商业化Bi粉,BiOCl展现出更优异二氧化碳还原产甲酸盐性能。同时,BiOCl具有优异稳定性及更小的电荷转移电阻。BiOCl电化学活性面积校正的甲酸盐局部电流密度远高于商业化Bi粉,BiOCl具有更高的本征活性。

流动池结合气体扩散电极打破二氧化碳传质的限制,提高了二氧化碳还原的反应活性。图3a为流动池的示意图。相比于H池,BiOCl在流动池电流密度得到了极大提高(图3b)。BiOCl在-0.48 ~ -1.32 VRHE电压区间具有较高的甲酸盐法拉第效率以及优异的稳定性。

2384aef2-6611-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2. 铋基催化剂在H池中阴极二氧化碳还原电化学性能。(a) BiOCl和商业化Bi粉在Ar或CO?饱和的0.5 M KHCO?电解液极化曲线;BiOCl和商业化Bi粉在不同电压下(b)甲酸盐的法拉第效率,(c)甲酸盐的局部电流密度,(d)甲酸盐的产生速率;(e) BiOCl在-0.86 VRHE进行16 h稳定性测试;(f) BiOCl和商业化Bi粉在-0.76 VRHE奈奎斯特图;(g) BiOCl和 (h)商业化Bi粉在不同扫速下的循环伏安曲线;(i)电化学活性面积校正的甲酸盐局部电流密度。

23b84e2e-6611-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3. BiOCl在流动池阴极CO?RR电化学性能。(a) 流动池示意图;(b) BiOCl在H池和流动池的极化曲线;(c)恒电压电解,(d)电压依赖的甲酸盐法拉第效率从-0.48 ~ -1.32 VRHE;(e) BiOCl在流动池-0.98 VRHE稳定性测试。

III阳极FOR电催化性能

相比于氧析出反应,甲醛电化学氧化形成甲酸盐及氢气是热力学有利的反应,达到100 mA cm??所需要的电压仅为0.238 VRHE(图4a)。在-0.05 ~ 0.35 VRHE电压区间电解直到甲醛完全转化,甲醛电化学氧化形成的甲酸盐浓度在0.25 VRHE达到最大值87.7 mM,还有10.1 mM甲酸盐来源于坎尼扎罗反应。随着电解电压的增加,甲酸盐的形成速率增加,0.35 VRHE甲酸盐的形成速率达到最大值1.48 mmol h?? cm??。-0.05 ~ 0.35 VRHE电解区间,甲醛电氧化形成甲酸盐的法拉第效率均大于90%。Cu?O在0.35 VRHE电压下进行连续6次电解测试,甲酸盐法拉第效率几乎均大于90%,证明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甲醛电化学氧化后, Cu仍以Cu?形成存在,Cu?/Cu??比例急剧上升,一部分Cu??被还原为Cu?。

23fc0ce0-6611-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4. (a) Cu?O在含有/不含有甲醛1 M KOH电解液中极化曲线;(b) 甲醛电化学氧化所形成的甲酸盐浓度及甲酸盐总产生速率;(c) 不同电压下甲醛完全转化所形成的甲酸盐的法拉第效率;(d) Cu?O进行连续6次电解循环所产生的甲酸盐法拉第效率;Cu?O进行甲醛氧化前和甲醛氧化后(e) Cu俄歇LMM及(f) Cu 2p谱图。

IV二氧化碳还原耦合甲醛氧化电化学性能

甲酸盐成对电合成在膜电极进行组装,图5a为甲酸盐成对电合成的示意图。相比于H池,膜电极打破了二氧化碳传质的限制,缩短了阴极和阳极间的距离,降低了内阻。膜电极二氧化碳还原耦合甲醛氧化达到100 mA cm??电流密度仅需0.86 V。在0.3 ~ 1.0 V槽压下电解,二氧化碳还原产甲酸盐及甲醛电氧化产甲酸盐的平均法拉第效率几乎均高于90%。1.0 V槽压下进行10 h稳定性测试,阴极二氧化碳还原和阳极甲醛电氧化产甲酸盐的平均法拉第效率之和高于190%。二氧化碳耦合甲醛氧化提供了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方法实现超低电压甲酸盐的成对电合成。

2438a0f6-6611-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5. 二氧化碳还原耦合甲醛氧化在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a) CO?RR//FOR在膜电极中示意图;(b) CO?RR//FOR在H-池和膜电极极化曲线;(c) 恒电压电解,(d) 电压依赖的甲酸盐法拉第效率从0.3-1.0 V;(e) 在1.0 V进行10 h稳定性测试。

审核编辑:郭婷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流
    +关注

    关注

    40

    文章

    7150

    浏览量

    135483
  • 可再生能源
    +关注

    关注

    1

    文章

    746

    浏览量

    40163

原文标题:湖南大学邹雨芹NML:二氧化碳还原耦合甲醛氧化,在超低电压下电合成甲酸盐

文章出处:【微信号:清新电源,微信公众号:清新电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二氧化碳温湿度光照度传感器:四合一,在线监测气体

    二氧化碳温湿度光照度传感器是一种多功能环境监测设备,集成了测量二氧化碳浓度(CO?)、空气温度及光照强度(照度)四种关键环境参数的功能于一体。通过内置的多类型传感器元件,实现对环境条件的实时、同步
    的头像 发表于 07-15 17:21 ?237次阅读

    树莓派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43吨!

    通过改变将连接器焊接到计算机上的方式,我们将产品退货率降低了一半,制造时间缩短了15%,并且每年减少了43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微小的改变往往能对环境影响产生重大差异。在树莓派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6:32 ?520次阅读
    树莓派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年<b class='flag-5'>二氧化碳</b>排放量减少了43吨!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中的传感器应用

    01呼气末二氧化碳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是指呼气终末期呼出的混合肺泡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压(PETCO2)或二氧化碳浓度(CETCO2),已经被认为是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13:20 ?300次阅读
    呼气末<b class='flag-5'>二氧化碳</b>监测中的传感器应用

    二氧化碳光声传感技术

    室内CO2浓度高通常是人类存在的结果。我们的身体吸入氧气并排放二氧化碳,如果环境通风不畅,二氧化碳会在室内积聚。而且,现代建筑密集的隔热层间接导致二氧化碳的增加。例如,减少消耗和加热或冷却成本的密集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13:19 ?402次阅读
    <b class='flag-5'>二氧化碳</b>光声传感技术

    芯片制造中的二氧化硅介绍

    二氧化硅是芯片制造中最基础且关键的绝缘材料。本文介绍其常见沉积方法与应用场景,解析SiO?在栅极氧化、侧墙注入、STI隔离等核心工艺中的重要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14:36 ?1410次阅读
    芯片制造中的<b class='flag-5'>二氧化</b>硅介绍

    矿井下的“隐形守护者”:解码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

    在数百米深的地层之下,煤炭开采的轰鸣与矿工们的汗水交织成独特的工业交响曲。而在这幽暗的巷道中,一种看不见的气体——二氧化碳,正悄然威胁着矿工们的生命安全。据统计,我国煤矿每年因有害气体导致的安全事故
    的头像 发表于 03-24 18:22 ?397次阅读

    洞察每一丝变化:壁挂式二氧化碳传感器,工业环境的 “透视眼”

    引言:工业环境监测需求与挑战 在工业生产的广袤版图中,环境参数的微妙变化如同隐藏在幕后的操盘手,深刻影响着生产的安全、效率与质量。尤其是二氧化碳浓度,作为一个关键的环境指标,其每一丝变化都可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4:23 ?583次阅读

    红外 CO2(二氧化碳) 气体传感器和分析模组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关注越来越高。CO2(二氧化碳)是地球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关注CO2(二氧化碳)气体,监测CO2(二氧化碳)气体至关重要。CO2(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7:01 ?762次阅读
    红外 CO2(<b class='flag-5'>二氧化碳</b>) 气体传感器和分析模组

    二氧化碳雪清洗技术在医疗器械上的应用-人工心脏

    ”。-摘录自澎湃新闻这里不得不提在这成功的背后使用到的一项黑科技——二氧化碳雪清洗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它的复杂性和精密性使其成为医疗界的顶尖产品,被誉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16:23 ?463次阅读
    <b class='flag-5'>二氧化碳</b>雪清洗技术在医疗器械上的应用-人工心脏

    高浓度二氧化硫环境下金属及其镀层腐蚀性能测试

    的严格性和条件,需要考虑使用的腐蚀性气体类型和暴露持续时间。为了复现自然环境中的腐蚀作用,金鉴实验室可以开展包括一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碳(CO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4:24 ?733次阅读
    高浓度<b class='flag-5'>二氧化</b>硫环境下金属及其镀层腐蚀性能测试

    Sensirion STC31-C二氧化碳传感器产品介绍

    如今,各级医疗机构和家庭用户对便携式呼吸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这类产品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创新产品也在不断涌现。气体传感器作为气体检测的核心器件——如二氧化碳(CO2)传感器——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呼吸功能监测和管理、人体生命体征监控等功能的实现提供极大的便利,提高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0:13 ?1107次阅读

    基于51单片机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系统仿真

    具体实现功能由51单片机+二氧化碳传感器+LCD1602液晶显示屏+按键+蜂鸣器+指示灯+电源构成。具体功能:(1)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得二氧化碳数据后经过单片机处理,由LCD1602实时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4:13 ?580次阅读
    基于51单片机的<b class='flag-5'>二氧化碳</b>浓度检测报警系统仿真

    基于51单片机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调节系统仿真

    具体实现功能由51单片机+二氧化碳传感器+LCD1602液晶显示屏+按键+蜂鸣器+指示灯+继电器+风扇+电源构成。具体功能:(1)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得二氧化碳数据后经过单片机处理,由LC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4:13 ?612次阅读
    基于51单片机的<b class='flag-5'>二氧化碳</b>浓度检测调节系统仿真

    镀膜使用二氧化硅的作用

    1. 引言 镀膜技术是一种在基材表面形成薄膜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机械、建筑等领域。二氧化硅作为一种常见的无机材料,因其良好的光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在镀膜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10:10 ?1830次阅读

    我国首座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项目圆满验收

    2023年8月22日,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正式宣布,经过长达五年的潜心研发与技术突破,我国首座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项目已成功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在高效、环保能源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5:11 ?122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