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通过促进基质/催化剂相互作用实现氮中心自由基与氮化碳的光催化环化

倩倩 ? 来源:清新电源 ? 作者:清新电源 ? 2022-09-20 09:2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01

研究背景

五元杂环化合物,如二氢吡唑及其不饱和对应吡唑,广泛存在于药理活性分子、农用化学品、天然产物和合成配体中。通过光催化分子内加成氮中心自由基来合成氮杂环具有大量优点。尽管如此,由于大多数N-H键的高键解离自由能 (BDFE),直接从N-H键产生以氮为中心的自由基具有挑战。通过自然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 (PCET) 过程开发了一种结合碱和光催化剂的氧化去质子化电子转移策略。吖啶盐及基于钌和铱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已被证明是制备二氢吡唑骨架的良好光催化剂。但是均相催化剂领域在成本、催化剂回收率、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开发用于无金属多相光催化杂环合成的有效和选择性策略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调整半导体光催化剂与基底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被认为是重要方法。非均相催化剂的表面性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影响基底-催化剂相互作用和电荷载流子的迁移率。在非均相催化剂中调控表面性质也为通过调节反应动力学促进选择性有机反应提供了相当大的机会。

得益于高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优异的光伏特性以及独特的电子结构,聚合氮化碳 (CN) 材料已被证明是用于各种催化反应的有效光催化剂。CN材料具有独特的表面性质,这可以赋予系统以原始材料中不存在的催化活性。然而,目前大多数用于选择性有机合成的CN光催化剂都集中在热力学过程上。通过调整催化剂和底物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来提高内在活性仍然具有挑战性。

02

成果简介

福州大学王心晨、成佳佳教授开发了具有丰富的-NH2的尿素衍生的氮化碳,催化剂带正电荷的表面可以有效地与去质子化的阴离子中间体络合,以改善有机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所制备的催化剂可用于氮中心自由基的光催化环化,可以合成具有高活性和可重复使用的多种药物相关化合物(33 个实例)。该工作以“Photocatalytic cyclization of nitrogen-centeredradicals with carbon nitridethrough promoting substrate/catalystinteraction”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03

研究亮点

1.降低的氧化电位和最高占据分子轨道位置的上移使得催化剂的电子夺取动力学在能量上更有利;

2. 设计了具有连续流动和光催化剂循环利用的克级反应装置。

04

图文导读

7303f75c-3881-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图 1 氮中心自由基在氮化碳上的界面辅助催化环化。

如图1所示,提出了在CN上合成功能化二氢吡唑的多相光催化策略。制备了三种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CN样品(g-CN-U、g-CN-DCDA和K-PHI)。观察到具有丰富的-NH2的尿素衍生氮化碳(g-CN-U)和相对正表面可以有效地与原位生成的阴离子中间体络合,提高催化剂表面关键物质的吸附和活化。

73998182-3881-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图2a g-CN-U、g-CN-DCDA、K-PHI的XR;b g-CN-U、g-CN-DCDA、K-PHI的FT-IR光谱;c g-CN-U、g-CN-DCDA、K-PHI的拉曼光谱;d不同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XRD分析证实了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分层堆叠模式(图2a)。在FT-IR中,可以观察到与庚嗪单元相关的特征峰,表明样品的框架相同。g-CN-U位于3250 cm-1附近的峰强度比g-CN-DCDA和K-PHI强,表明g-CN-U表面存在丰富的NH2基团。K-PHI在1000 cm-1的峰对应于NK键(图2b)。K-PHI在2180 cm-1处的峰与氰胺官能团振动频率相关(图2c)。g-CN-U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性能(图2d)。

73e5c902-3881-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图3a自由基清除实验;b开关灯实验;cESR自旋捕获实验;d不饱和β,γ-腙在g-CN-U上的光催化加氢反应时间曲线;e加入TEMPO的反应产物;f在氘代溶剂中进行反应。

自由基清除剂(TEMPO、BQ 或 DMPO)的加入显着抑制了产物的形成(图3a)。光开关实验排除了链式过程(图3b)。ES光谱揭示了一种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物种(图3c)。TEMPO捕获产物证实了这一假设(图3e)。然后在 CDCl3中进行反应(图3f),2h和2h'的比例为1:1,总产率为33%,证实了产物来自CHCl3的部分氢源。零级动力学曲线表明,决速骤是由于活性物质在g-CN-U 表面的吸附而发生的(图3d)。

74ebebf6-3881-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图4a g-CN-U、g-CN-U/底物、g-CN-U/碱和 g-CN-U/底物/碱在 CHCl3中的稳态光致发光光谱;b 在450 nm (λexc= 390 nm) 处的稳态发射强度和不同的底物浓度的Stern-Volmer分析;cCV;d不同pH下样品的Zeta电位。

如图4a所示,当存在碱或腙时,混合物显示出不变的发射强度。当同时加入腙和碱时,发射信号显着减弱。Stern-Volmer研究也可以支持g-CN-U和去质子化腙之间加强的相互作用。如图4b所示,去质子化腙和g-CN-U之间的电子转移速率比其他催化剂发生得更快。如图4c所示,在所有的催化剂中,g-CN-U显示出最低的氧化过电位,这由于g-CN-U与阴离子中间体之间更强的相互作用。Zeta电位测量表明在大多数 pH 范围内,K-PHI和g-CN-DCDA表现出比g-CN-U更大的负电位(图4d)。

7525f738-3881-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图5aβ,γ-不饱和腙环化的底物范围;b其他反应类型。

如图5a所示,反应在苯基衍生的底物上顺利进行,在不同的位置产量高 (2a-l)。双取代的 β,γ-不饱和腙衍生物作为有效的环化底物 (2m–o)。含有杂环部分的腙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具有33%的产率。烷基取代的腙,包括伯、仲和叔脂肪族基团,可以顺利进行 (2q–t)。范围可以扩大到包括在α位或末端烯烃部分具有烷基的腙(2u,v)。光催化生产2a在420 nm处的表观量子效率 (AQE) 为7.47%。如图5b所示,g-CN-U催化剂可以促进β,γ-不饱和肟(2aa)的光催化环化。g-CN-U 也被证明是与 [Co]助催化剂结合使用的合适光催化剂,以70-72%的分离产率提供稠合三环产物 (3a,b)。除此之外,g-CN-U对自由基烯烃全氟烷基化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活性,并伴随有β-官能化 (5a–c)。这一结果表明,在g-CN-U上有效生成了一种反应性全氟烷基自由基物质,它可以直接与碳中心自由基中间体偶联或攻击底物的富电子CC双键。以碘代环己烷为偶联底物(7a-c)切换转化的选择性,得到卤环化产物。

766839da-3881-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图6具有连续流动和光催化剂循环利用的克级反应装置。

使用g-CN-U的光催化过程在反应体积、反应物起始浓度和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放大潜力(图6)。使用连续流动装置,二氢吡唑衍生物的收率可以达到 68%,反应时间可以进一步缩短到一半。此外,g-CN-U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05

总结与展望

作者证明了聚合物半导体g-CN-U是一种高效且稳定的无金属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生产各种药物相关杂环,产率高且底物范围广,揭示了催化剂与底物之间的界面耦合是促进反应的关键。g-CN-U与表面配合物体系可以通过碱和可见光的协同组合促进NH键的高选择性氧化为以氮为中心的自由基。化学吸附底物-g-CN-U表面复合物的形成归因于丰富的NH2基团和g-CN-U上相对带正电荷的表面,通过静电引力和氢键作用与去质子化的阴离子腙有效偶联。导致腙的氧化电位发生变化,从而更容易去除电子并产生以氮为中心的自由基。这项工作为从动力学的界面相互作用的角度有效改性氮化碳或其他无金属光催化剂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06

文献链接

Photocatalytic cyclization of nitrogen-centered radicals with carbon nitride through promoting substrate/catalyst interaction (Nat. Commun.2022, DOI:10.1038/s41467-022-32623-3)

文献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2623-3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荷
    +关注

    关注

    1

    文章

    654

    浏览量

    36898
  • 催化剂
    +关注

    关注

    0

    文章

    93

    浏览量

    10589

原文标题:王心晨Nature子刊:底物/催化剂相互作用助力氮中心自由基与氮化碳的光催化环化反应

文章出处:【微信号:清新电源,微信公众号:清新电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LED 太阳光模拟器:光谱匹配AM1.5G 保障光催化活性测试的准确性

    光催化技术在制氢、CO?还原、污染物降解等领域展现巨大产业化潜力,其技术突破的关键是光催化材料活性测试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光催化反应依赖光子激发载流子驱动氧化还原,因此光源的光谱特性、辐照稳定性直接
    的头像 发表于 08-25 18:02 ?87次阅读
    LED 太阳光模拟器:光谱匹配AM1.5G 保障<b class='flag-5'>光催化</b>活性测试的准确性

    光谱匹配度对太阳能光催化反应器定量解析

    光催化反应器模拟精度的影响,为光反应器建模提供新方法。Luminbox太阳光模拟器采用持久可靠的创新技术,通过精准光谱调控满足各类光化学实验的定制化需求,为科研人
    的头像 发表于 07-24 11:30 ?112次阅读
    光谱匹配度对太阳能<b class='flag-5'>光催化</b>反应器定量解析

    太阳光模拟器 | 光催化材料测试的精准利器

    光催化材料作为实现太阳能高效转化与利用的核心材料,其性能测试直接决定相关技术的产业化潜力。而材料性能的精准评估,离不开太阳光谱与辐照条件的稳定复现,太阳光模拟器正是这一过程中重要工具
    的头像 发表于 07-24 11:27 ?196次阅读
    太阳光模拟器 | <b class='flag-5'>光催化</b>材料测试的精准利器

    瞬态吸收光谱技术揭示光催化过程关键机理,进而为g-CN光催化材料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策略

    半导体催化剂中,长寿命的激发态能够有效提升光生载流子的利用效率,从而增强光催化性能。在此研究中,我们通过超分子工程合成了一种具有空位和明显n-π*跃迁的中空管状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09:33 ?223次阅读
    瞬态吸收光谱技术揭示<b class='flag-5'>光催化</b>过程关键机理,进而为g-CN<b class='flag-5'>基</b><b class='flag-5'>光催化</b>材料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策略

    连续焦耳加热赋能三元协同催化剂,高效水处理方案来袭

    在环境工程领域,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一直是科研人员攻坚的重点难题。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凭借其可调控的活性位点结构,在高级氧化技术中展现出独特优势,能够活化过硫酸盐产生活性氧。特别是具有
    的头像 发表于 06-18 15:10 ?630次阅读
    连续焦耳加热赋能三元协同<b class='flag-5'>催化剂</b>,高效水处理方案来袭

    霍尼韦尔将收购庄信万丰的催化剂技术业务 拓展先进催化剂和工艺技术产品组合

    前利润的11倍,包括税收优惠和持续的成本协同效应。庄信万丰的催化剂技术业务将并入霍尼韦尔的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ESS),预计将为该集团产品组合注入强劲的增长动力,并通过成本协同效应带来显著的优势。
    的头像 发表于 06-07 15:43 ?411次阅读

    Adv. Mater.:界面水调控促进超低过电位下硝酸根还原产氨

    利用电能同时实现废水脱硝和清洁产氨。更重要的是,电催化NO3-RR的理论能耗(6.5 kWh kg -1)远低于传统的Haber-Bosch合成氨技术(10~13 kWh kg -1)。然而,由于加氢过程动力学缓慢,大多数NO3-RR电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09:19 ?1347次阅读
    Adv. Mater.:界面水调控<b class='flag-5'>促进</b>超低过电位下硝酸根还原产氨

    离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聚焦离子束(FIB)技术凭借其在微纳米尺度加工和分析上的高精度和精细控制,已成为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和半导体工业等领域的关键技术。该技术通过精确操控具有特定能量的离子束与材料相互作用,引发一系列复杂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2:40 ?968次阅读
    离子束与材料的<b class='flag-5'>相互作用</b>

    OptiSystem应用:EDFA中离子-离子相互作用效应

    本案例展示了EDFA中的两种离子-离子相互作用效应: 1.均匀上转换(HUC) 2.非均匀离子对浓度淬灭(PIQ) 离子-离子相互作用效应涉及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转移问题。当稀有离子的局部浓度变得足够
    发表于 12-17 08:52

    异质结类型的介绍

    为了有效分离半导体中光生成的电子-空穴对,人们提出了各种策略,例如通过掺杂、 金属负载、或引入异质结。在这些策略中,光催化剂中的异质结工程因其在空间上分离电子-空穴对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被证明是制备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0:23 ?1.3w次阅读
    异质结类型的介绍

    觐嘉-催化剂磨损指数测定仪催化剂磨耗测试仪-视频解说

    测试仪仪器仪表
    觐嘉科学仪器上海
    发布于 :2024年11月23日 13:24:05

    诚卫-催化剂磨损指数测定仪催化剂磨耗测试仪-解说视频

    测试仪
    chenweizwg
    发布于 :2024年11月23日 10:31:54

    理涛-催化剂磨损指数测定仪 催化剂磨耗测试仪-视频解说 #催化剂磨损指数测定仪 #催化剂磨耗测试仪 #理涛

    测试仪仪器仪表
    上海理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4年11月23日 08:59:34

    实时原位监测光电催化过程中反应物浓度与热效应的微光纤传感器技术

    光电催化技术,可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并且不产生二次污染,是解决当前环境和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催化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和热效应的产生是表征
    的头像 发表于 11-09 09:55 ?1.6w次阅读
    实时原位监测光电<b class='flag-5'>催化</b>过程中反应物浓度与热效应的微光纤传感器技术

    催化燃烧设备数据采集远程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工业规模逐渐扩大,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相继出台,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催化燃烧设备作为一种重要的废气处理装置,通过催化剂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氧化分解,从而生成无害的二氧
    的头像 发表于 09-07 17:25 ?749次阅读
    <b class='flag-5'>催化</b>燃烧设备数据采集远程监控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