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上海全自动驾驶地铁列车发生重大事故

lPCU_elecfans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电子发烧友网 ? 2022-01-26 09:5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近日,上海地铁15号线祁安路站站台上,一名乘客下车时,被正在关闭的屏蔽门夹住,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未能及时脱困,被救出后送医抢救无效身亡。

地铁15号线是2021年1月开通的全自动驾驶线路,如今却出现在屏蔽门夹住乘客的时候,车辆突然启动,致乘客被带倒挤压,引发严重事故,不禁让人对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产生怀疑。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此次事故

从网络上的视频来看,该名乘客被屏蔽门夹住的时候,工作人员立即赶到,试图帮助该名乘客脱困,然而此时地铁启动,将该名乘客带倒,以致于没有将其及时救出。

随后工作人员又迅速跑去按下紧急制动开关让列车停下,然而该名乘客被救出后,送医抢救,因为挤压伤势过重而身亡。

事故发生后,上海有关部门表示已经介入调查,上海地铁方面强调,事发后会加强站点工作人员培训,尤其是加强使用紧急按钮的使用。

在此次事故中,可以看到地铁工作人员首先是上前帮忙,而此时地铁门已经关闭,随时会按正常情况行驶。而如果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使用紧急按钮,迫使地铁停止启动行驶,或许乘客能够得救。

不过我们的疑问是,为何屏蔽门没有识别,夹住了乘客,而继续启动行驶。

虽然不像电梯门,那样遇到任何阻碍物都会弹开,地铁门和屏蔽门也设有防夹检测,据了解,地铁屏蔽门在遇到厚度超过限定(宽度为5mm)的被夹物,会弹开,再关闭,如果阻碍物还在,会继续弹开,如此三次,之后屏蔽门会完全打开,发出报警,进入待检修模式。

而从此次事故的视频来看,该名乘客差不多有一半身体被屏蔽门夹到,至少也是一只胳膊,宽度应该是超过检测厚度,而屏蔽门却并没有弹开,处于正常关闭状态,车辆也正常启动。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该15号线自动驾驶地铁在该检测环节的设置上存在问题吗,还是在该部分检测上出了故障,目前还不得而知,上海地铁方面正在调查具体细节。

全国多个城市运行地铁自动驾驶

近些年,全国多个城市都在地铁线路上,引进自动驾驶,上海是较为领先,也是目前正式运行的自动驾驶路线最多的城市。

截至2021年12月30日,上海地铁14号线、18号线一期北段开通初期运营。上海地铁已经拥有5条全自动驾驶线路,包括10、14、15、18号线、浦江线。上海地铁14、15、18 号线均是GOA4 等级全自动驾驶,实现了完全的无人化自动驾驶,取消了驾驶舱。

国际标准按照轨道交通线路自动化程度定义了自动化等级GOA(Grade of Automation),自动化程度从低至高为GOA0至GOA4。

GOA4 ,基本上是无人值守下列车自动运行,车上没有驾驶员,列车上不安排任何工作人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自动驾驶,是目前轨道交通自动化运营的最高级别。车辆在控制中心的统一控制下实现全自动运营,自动实现列车休眠、唤醒、准备、自检、自动运行、停车和开关车门,以及在故障情况下实现自动恢复等功能,包括洗车也能在无人操作的情况完成。

此次发生事故的15号线,于2021年1月23日正式开通运营,该车辆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生产,采用A型铝合金车体,每列车6节编组,四动两拖,最高速度80Km/h。

除了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济南、南宁、武汉等都已经开通无人驾驶地铁。下面是全国各地地铁自动驾驶开通的线路和时间:

2014年8月,上海地铁10号线实现无人驾驶。

2017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燕房线开通运营。

2018年3月31日,上海地铁浦江线开通运营。

2019年9月26日,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开通运营。

2020年12月18日,成都地铁9号线开通运营。

2020年12月26日,上海地铁10号线二期、上海地铁18号线一期南段开通运营;太原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

2021年1月23日,上海地铁15号线开通运营。

2021年3月26日,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

2021年12月16日,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开通运营。

2021年12月26日,武汉地铁5号线开通运营。

2021年12月28日,深圳地铁20号线、天津轨道交通8号线、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开通运营。

2021年12月30日,上海地铁14号线、上海地铁18号线一期北段开通运营。

2021年12月31日,北京地铁17号线、北京地铁19号线开通运营。

地铁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够高吗?

因为上述事件,人们可能会担心地铁全自动驾驶真的安全吗,事实上,从目前已经运营的地铁线路运营情况来看,地铁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已经做得相当好。

从全球范围来看,无人驾驶地铁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巴黎14号线1997年投入运行,这条线首次以形式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运行至今22年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从未在软件中发现BUG,仅有两次因为断电和信息系统故障导致列车在隧道内停车几小时。因为巴黎14号线的成功,这条线的设计经验和原则被应用在大多数现在的无人驾驶线路上。

此次出现事故的15号线,在运行之前,也进行了独立第三方安全评估认证,评估认证列车全自动驾驶的可靠性、安全性设计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弓网检测系统、脱轨检测系统、烟火报警系统、轴温检测系统、障碍物检测系统等多维度安全检测体系保证全自动驾驶列车的安全、可靠。

即使如此,这次事件还是暴露出全自动驾驶地铁存在的安全隐患,比如说,这次事件中,如果是人员驾驶,站台工作人员或许可以马上用对讲机告诉驾驶员,有乘客被夹,停止启动。

而在全自动驾驶的情况却无法这样做,而且,该自动驾驶车辆没有识别出乘客被夹,也是需要后续认真探讨的问题所在。

整体而言,无人驾驶地铁有它的独特优势,能使列车整个运行过程实现全自动控制,使车辆按照接近优化的运行曲线进行运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同时,列车不设驾驶员,可以节省人力成本。而且全自动化运营还可以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运营故障。因此未来地铁的自动驾驶还需要持续推进应用,不过在安全可靠性方面还需要不断的优化改进。

原文标题:上海地铁乘客被夹身亡,全自动驾驶足够安全吗?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汤梓红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检测
    +关注

    关注

    5

    文章

    4682

    浏览量

    93104
  • 地铁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12

    浏览量

    19546
  • 自动驾驶
    +关注

    关注

    790

    文章

    14394

    浏览量

    171441

原文标题:?上海地铁乘客被夹身亡,全自动驾驶足够安全吗?

文章出处:【微信号:elecfans,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卡车、矿车的自动驾驶和乘用车的自动驾驶在技术要求上有何不同?

    [首发于智驾最前沿微信公众号]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让组合辅助驾驶得到大量应用,但现在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宣传,普遍是在乘用车领域,而对于卡车、矿车的自动驾驶发展,却鲜有提及。其实在卡车、
    的头像 发表于 06-28 11:38 ?327次阅读
    卡车、矿车的<b class='flag-5'>自动驾驶</b>和乘用车的<b class='flag-5'>自动驾驶</b>在技术要求上有何不同?

    自动驾驶安全基石:ODD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自动驾驶ODD(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即设计运行域,是指自动驾驶系统被设计为安全、有效运行的具体条件范围。它定义了自动驾驶汽车在哪些环境、场景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03:52 ?5322次阅读

    小米SU7重大爆燃事故,为自动驾驶行业带来了哪些警示?

    可以看到,在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但在启用NOA后,车主出现了将手脱离方向盘的动作,智驾系统也及时做了提醒,随后智驾系统被接管,虽然接管后及时做了一系列举措,但并未避免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2:48 ?410次阅读

    自动驾驶如何设置合理的接管机制?

    随着高阶智驾技术的发展,高速NOA、城市NOA等智驾功能越发平权,消费者也可以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便利。现阶段的高阶智驾仅是达到L2级自动驾驶,在使用时一定需要驾驶员监测路况,遇到无法预料或复杂场景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09:13 ?532次阅读

    NVIDIA Halos自动驾驶汽车安全系统发布

    NVIDIA 整合了从云端到车端的安全自动驾驶开发技术套件,涵盖车辆架构到 AI 模型,包括芯片、软件、工具和服务。 物理 AI 正在为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开发技术的交叉领域释放新的可能性,尤其是加速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14:51 ?704次阅读

    英伟达高管: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尚需时日

    英伟达汽车业务负责人阿里·卡尼近日表示,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实现还遥遥无期,预计至少要到下一个十年才有可能问世。尽管未来的自动驾驶技术将会取得显著进步,但卡尼强调,技术发展必须稳扎稳打,过度冒进可能会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1:27 ?555次阅读

    英伟达:全自动驾驶汽车至少需十年

    自动驾驶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英伟达作为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却对完全自动驾驶的实现时间表达了审慎态度。 据Carscoops报道,英伟达汽车业务负责人阿里·卡尼直言,完全自动驾驶汽车“至少要到下一个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1:08 ?628次阅读

    中车地铁列车批量下线,助力多条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顺利开通

    GOA4等级设计的全自动驾驶项目,是东莞市第一条全自动驾驶线路。车辆外观采用了具有科技未来感的时尚设计,内饰融合了岭南赛龙舟的传统文化,彰显东莞市独特的历史与现代交融之美;采用轻量化设计理念,降低了车身重量,应用水性涂装、变频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6:15 ?793次阅读

    特斯拉发布“完全自动驾驶”软件最新版本FSDV13.2

    近日,特斯拉终于推出了备受期待的“完全自动驾驶”软件最新版本——FSD V13.2。尽管此前曾承诺在感恩节之前发布,但特斯拉还是在11月份的最后时刻兑现了承诺,展现了其人工智能团队的不懈努力和重要进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0:59 ?1206次阅读

    丰田与NTT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软件

    近日,丰田汽车公司与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宣布了一项重要合作——联手开发自动驾驶软件。据悉,该项目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驾驶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以预测可能发生事故的风险,并据此构建一个高效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16:11 ?595次阅读

    自动驾驶汽车安全吗?

    随着未来汽车变得更加互联,汽车逐渐变得更加依赖技术,并且逐渐变得更加自动化——最终实现自动驾驶,了解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问题变得非常重要,这样你才能回答“自动驾驶汽车安全吗”和“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3:42 ?1219次阅读
    <b class='flag-5'>自动驾驶</b>汽车安全吗?

    丰田与NTT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软件,AI预测事故助力安全驾驶

    丰田汽车公司与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近日宣布了一项重要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一款创新的汽车软件。这款软件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分析驾驶数据,以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并据此创建一个高度智能化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0:34 ?828次阅读

    自动驾驶HiL测试方案案例分析--ADS HiL测试系统#ADAS #自动驾驶 #VTHiL

    自动驾驶
    北汇信息POLELINK
    发布于 :2024年10月22日 15:20:19

    自动驾驶HiL测试方案介绍#ADAS #自动驾驶 #VTHiL

    自动驾驶
    北汇信息POLELINK
    发布于 :2024年10月12日 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