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李杜娟通过引入高效能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在癌症早期诊断以及术后监控上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生物传感器是一类用于检测特定分析物的分析设备,通常由生物识别元件、换能器和电子检测器系统组成。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将芯片应用在生物传感领域,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比如验孕棒、血糖仪是生物传感器的应用产品,其原理是尿液、血液等体液通过生物传感将生物特性转化为光、电信息获得定量、定性鉴定。
肿瘤细胞破裂后进入血液,肿瘤患者血液中就有了循环肿瘤DNA。作为特征性的肿瘤标记物,循环肿瘤DNA在血液里出现的量极其少,想从大海中捞到这根“针”固然难,但由于其时效性强(能最快反映肿瘤细胞最新状况),因而从监测循环肿瘤DNA角度出发,反推肿瘤细胞状况,成为医疗器械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据悉,硅纳米线是一种新型的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直径一般在10纳米左右,内晶核是单晶硅。李杜娟的解决方案是,通过120余根硅纳米线阵列提升了亲水性,也就是血液一沾上芯片,就能瞬间平摊在上面,从而有效确保监测灵敏度。同时,硅纳米线阵列监测循环肿瘤DNA有着较强选择性,避免癌症筛查“假阳性”误诊发生。
该方案是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智能微传感器与微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刘超然的协助下完成的。刘超然介绍道:“百余根硅纳米线阵列,等于是将一系列硅纳米线‘像小学生排队’,要确保‘排队’均匀性,技术难度高,但对于提升芯片传感监测灵敏度至关重要。”
他打了一个比方:“120个人抬桌子,大家劲往一处使,使力均匀,就很轻松。我们的硅纳米线阵列硅加工技术均匀性处理得好,确保了‘人多力量大’,从而提升了循环肿瘤DNA的监测效率。”
责任编辑:lq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文章
53278浏览量
770018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文章
29145浏览量
242008 -
生物传感
+关注
关注
0文章
56浏览量
11157
原文标题:百余根硅纳米线阵列监测循环肿瘤DNA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暨南大学:铁电极化调控的自供电、高灵敏PEC型肿瘤标志物传感技术

VirtualLab应用:亚波长结构偏振光栅的深入分析
VirtualLab Fusion应用:亚波长结构偏振光栅的深入分析
VirtualLab Fusion应用:亚波长结构偏振光栅的深入分析
电子位移监测技术综述:测斜仪、阵列式与节段式的区别及选型指南
百台徐工新能源成套化运输设备成功交付
OptiFDTD应用:用于光纤入波导耦合的硅纳米锥仿真
OptiFDTD应用:用于光纤入波导耦合的硅纳米锥仿真
中国科大实现耦合高度可调的二维硅基量子点阵列

耐高温1200℃纳米硅复合隔热片 | 保驾护航锂电池热失控材料

利用全息技术在硅晶圆内部制造纳米结构的新方法
使用原代肿瘤细胞进行药物筛选的数字微流控系统

超导纳米线延迟线单光子成像器件进展及应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