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台湾DRAM产业长达三十余年的不抛弃、不放弃

lC49_半导体 ?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 作者:半导体行业观察 ? 2021-05-17 09:4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日前,DRAM厂南亚科技宣布,将斥资新台币3000亿元,在新北市泰山南林科技园区投资兴建12吋先进晶圆新厂。新厂预估以七年分三阶段投资,计划于2021年底动工,2023年底完工,2024年开始第一阶段量产。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此座厂房将采用南亚科技自主研发的10nm级制程技术生产DRAM芯片,及规划建置EUV极紫外光微影生产技术,月产能约为45,000片晶圆。

完全自主研发的10nm DRAM技术是南亚科技于去年宣布完成的,并于当年下半年试产。当时的报道称,这是中国台湾发展存储产品30年的大突破,至此,中国台湾全数存储厂都将采用自家技术生产芯片。

由此,我们便看到了笼罩在日韩存储市场阴影下的,中国台湾DRAM产业长达三十余年的不抛弃、不放弃。

从一地鸡毛到自强之路

中国台湾在个人电脑时代分到了一杯羹,他们当时是以生产电脑组件和周边设备而在供应链中站稳了地位。为了进一步加强在个人电脑产业中影响力,中国台湾开始尝试向更上游的DRAM产业方向发展。

茂矽和德碁(宏碁和德州仪器合资)是台湾存储行业的起步标杆。

其中,茂矽成立于1987年,1996年茂矽与德国西门子集团合资设立茂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兴建先进之八吋晶圆工厂,专门产制64M以上之高密度DRAM产品,成为中国台湾首家成功生产64M DRAM产品的厂商。次年,茂矽成立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进行存储产品的专业后段加工服务。

1989年,台湾宏碁电脑(占股74%)与美国德州仪器(占股26%)合资,成立德碁半导体,投资31亿元新台币(1.2亿美元),由德州仪器提供技术,在新竹园区建设6英寸晶圆厂,生产1M DRAM产品,是台湾第一家专业DRAM生产厂。

以茂矽和德碁为代表的中国台湾厂商们在1990年大举涌入了DRAM产业。其中就包括力晶半导体,1994年,力晶半导体依靠从日本三菱电机获得的技术授权,开始筹建DRAM生产线。这种技术授权,是当时中国台湾发展DRAM的主流模式,1995年,台塑集团依靠日本冲电气提供的技术授权成立南亚科技也是如此。

但在这股潮流之下,也有个例。1990年中国台湾启动了“次微米制程技术发展五年计划”,目标是砸下58.8亿元(约2亿美元),攻克8英寸晶圆0.5微米制程技术,获得4M SRAM和16M DRAM的生产能力。世界先进就是该计划下的产物,他也是当时中国台湾唯一一家能够进行DRAM产业技术研发的企业。

后来,在DRAM周期性市场的血洗下,技术授权模式也绊住了中国台湾DRAM的成长。当时,不少国际大厂都遭逢打击,技术母厂倒闭,中国台湾DRAM厂跟着就受到了牵连。于是就出现了这种情况——随着德州仪器放弃DRAM业务,德碁也走不下去了,于是在1999年,宏碁将德碁半导体,高价出售给了台积电被改造成了晶圆代工厂;后来,从西门子独立的英飞凌于2002年10月与茂矽中断合资关系,导致茂矽2003年退出DRAM市场,彻底转型为晶圆代工。至此,中国台湾当初的DRAM标杆都倒下了。

而DRAM周期性调整对时局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2001年,当时中国台湾唯一坚持自我研发DRAM的世界先进又退出了市场。而后又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以三星为代表的韩国存储厂商砸下重金,开始血洗存储市场,中国台湾DRAM厂商也在此间遭受到了巨大的亏损并开始纷纷转型。

根据芯思想此前的文章显示,在这轮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南亚科技、华邦转型为利基型DRAM,茂德转型为IC设计公司,力晶在2013年成功转型为专业晶圆代工公司,建立营运新模式;2013年瑞晶也并入了美光;2015年,美光以32亿美元收购华亚科技67%的股份。

至此,中国台湾DRAM产业落得个“一地鸡毛”。

但中国台湾DRAM之梦并没有结束。不景气的市场让幸存的DRAM厂商开始意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开始走向了自强——华邦在原技术母厂奇梦达倒闭后,决定买下奇梦达的46纳米制程,从此走上了DRAM技术自主开发之路;开篇中我们所提到的南亚科技也在自主研发方面有所突破,这也成为了中国台湾DRAM发展史中的里程碑之一。

中国台湾DRAM产业从一地鸡毛走到自主研发,他们这一走,便是三十余年。

铁杵成针背后的信念

为什么中国台湾厂商一直没有放弃DRAM?从市场上看,虽然存储技术在迭新,但DRAM在存储领域中仍具有活力。这也是支撑着中国台湾DRAM产业一直前进的动力。

从过往的历史中看,根据Techweb援引研究机构的预计显示,DRAM 2020年的销售额将达到 652.15 亿美元,这也使得DRAM这类产品成为连续4年销售额最高的半导体产品。

这种市场环境,为中国台湾DRAM厂商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从他们的业绩上看,南亚科技2020年营收610.06亿元新台币,年增17.9%;华邦电子在2020年合并营收为新台币606.83亿元,其中DRAM产品线占2020年全年营收为43%。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DRAM市场还能继续为中国台湾DRAM厂商释放利好。根据相关报道显示,DRAM需求强劲,其价格已从2020年Q4起连续涨两个季度。有报道指出,利基型DRAM的涨幅更甚。根据科创板日报援引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研显示,由于目前三大原厂产能吃紧,DRAM市场仍处供不应求情况,整体市况已正式进入上涨周期,原厂看准机会大幅调升利基型内存(specialty DRAM)月报价,部分颗粒单月价格涨幅逼近双位数。

在这股涨价潮的背后,也是未来市场为DRAM市场带来的利好。南亚科总经理李培瑛曾在其最新的财报会议中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宅经济需求持续强劲,包括笔电、网通与数字电视等应用市场,看好下半年疫苗逐渐普及,5G人工智能等各项应用展开,带动 5G 手机、数据中心服务器、车用及消费性电子等 DRAM 需求,整体上半年需求稳健,DRAM 产业进入正向循环。

这种未来市场对DRAM的需求,也是中国台湾厂商坚持发展DRAM产业的信念。

TrendForce数据显示,当前手机和移动设备是DRAM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比达39.6%;但未来随着更多的计算和存储向云端转移,服务器将逐步成为DRAM最大的应用方向,服务器用DRAM也将成为未来最稳定增长的领域之一,预计2025年服务器应用占比将增长至48%。

a7e692a0-b4dd-11eb-bf61-12bb97331649.jpg

(图片来源:前瞻经济学人)

“鸡毛”能飞上天吗?

经过了三十余年在DRAM领域的探索,中国台湾DRAM厂商也逐渐依靠自主研发步入了市场正轨。那么,在未来市场的东风下,这些曾经的“一地鸡毛”是否能乘势而飞。

从目前全球DRAM市场格局来看,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巨头主宰着这个市场。相比之下,中国台湾厂商虽然占比较小,但依旧在全球DRAM市场中占有分量。根据中国闪存市场的统计来看,南亚科技和华邦在去年第四季度营收排名中,分列第四名和第五名。

a8005fe6-b4dd-11eb-bf61-12bb97331649.png

(来源:中国闪存市场)

另一方面,在中国台湾DRAM厂商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探寻后,当他们“归来”之时,DRAM市场也出现了新的竞争者。

中国大陆是全球 DRAM 最大市场,占全球 DRAM 市场的比例为 43%,但在2019年之前自给率却几乎为零。为了加强在这一块的业务,中国大陆厂商开始了探索——2016年合肥长鑫成立,并投入巨资建成了中国大陆第一座12英寸DRAM存储器芯片制造厂;2019年,紫光集团宣布组建DRAM事业群,后据科创板日报消息,为实现紫光集团整体存储战略,优化产品组合,紫光存储对相关业务进行了重新聚焦,其中就包含将增强DRAM部分产品线。

产品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各大DRAM厂商的实力。从工艺的角度看,根据民生证券的报道显示,DRAM 工艺技术在2016-2017年推进到 1Xnm(16nm-19nm),2018-2019年发展到 1Ynm(14nm-16nm),预计2020-2021 年将步入1Znm (12-14nm)时代。在 1Znm 之后,三大巨头又拓展了三代 DRAM,分别被称为 1anm、1bnm、 1cnm。

按照这个进展上看,中国大陆DRAM厂商,以长鑫为例,在2019年他们量产了19nm工艺的DDR4、LPDDR4内存。同时,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按照合肥长鑫的规划,他们将于2021年完成17nm技术研发,加速向DDR5 DRAM产品研发。从这一点上看,虽然中国大陆厂商与国际巨头之间还存着一定的差距,但作为全球第四家能够采用 20 nm以下工艺打造DRAM产品的厂商之一,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值得被肯定。

相比之下,中国台湾厂商的进度或更能接近头部DRAM企业的步伐。以南亚科技为例,根据中国闪存市场的报道显示,南亚科技董事会最新决议中称,公司2021年度资本支出预算以不超过新台币156亿元,其中包含第一代10nm级制程技术、研发及一般性等资本支出,2020年资本支出相对保守,资本支出为新台币84.7亿元。与此同时,南亚科技还正在加速开发第二代的10nm级1b制程技术,预计于2021年底导入试产。

从这种情况来看,中国台湾厂商在DRAM领域依旧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

责任编辑:l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DRAM
    +关注

    关注

    40

    文章

    2354

    浏览量

    186076
  • 晶圆代工
    +关注

    关注

    6

    文章

    869

    浏览量

    49325
  • 存储行业
    +关注

    关注

    1

    文章

    21

    浏览量

    11519

原文标题:30年!台湾DRAM不死心

文章出处:【微信号:半导体科技评论,微信公众号:半导体科技评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英飞凌发布“在中国、为中国”本土化战略 三十而励启新篇

    【2025年6月12日, 中国上海讯】三十载深耕不辍,三十载砥砺前行。2025年是英飞凌进入中国市场第30年。从晶体管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英飞凌见证并参与了
    发表于 06-12 18:23 ?972次阅读
    英飞凌发布“在<b class='flag-5'>中国</b>、为<b class='flag-5'>中国</b>”本土化战略   <b class='flag-5'>三十</b>而励启新篇

    英伟达总部将选择中国台湾,全球AI芯片霸主的新棋局

    。 ? 按照消息人士的说法,英伟达数月来一直在物色其在中国台湾总部的选址。早在2022年,英伟达便在台北内湖设立首个AI研发中心,并斥资约6.5亿人民币租用南港一栋大楼60%的办公空间,计划将第一研发中心迁入,租期10年。2024年6月,黄仁勋访台期间提出扩建需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01:15 ?7035次阅读

    鸿蒙应用元服务开发-Account Kit获取收货地址

    境内(包含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手机号、地址信息只支持填写中国境内(包含
    发表于 04-07 17:15

    新思中国三十周年庆典活动成功举行

    新思科技自1995年入华伊始,便以领先的芯片科技开启了在中国的创新之旅。2025年,新思科技正式迈入深耕中国的第30年。自1995年以来,新思科技始终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共同成长。在这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15:55 ?573次阅读

    台积电美国芯片量产!台湾对先进制程放行?

    来源:半导体前线 台积电在美国厂的4nm芯片已经开始量产,而中国台湾也有意不再对台积电先进制程赴美设限,因此中国台湾有评论认为,台积电不仅在“去台化”,也有是否会变成“美积电”的疑虑。 中国台湾不再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0:53 ?716次阅读

    中国台湾与辽宁新增SiC衬底工厂,年产能合计达7.2万片

    近日,中国台湾和辽宁省分别传来好消息,两家新的SiC(碳化硅)衬底工厂正式落成或正在积极推进中,合计年产能将达到7.2万片。   在中国台湾,SiC新玩家格棋化合物半导体于10月23日举行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1:20 ?978次阅读

    台企获12.7亿元补贴,助力半导体产业发展

    近日,中国台湾省经济部产业技术司公布了芯创“IC设计补助计划”的核定名单,15家台湾企业成功获得总计新台币57亿元(约合人民币12.7亿元)的补贴。这一举措旨在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创新与发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7:16 ?980次阅读

    ESMT晶豪电子AD82178 数字音频功放芯片

    ESMT为中国台湾上市公司晶豪科技,BU2主要从事音频功放芯片研发销售,目前3-120W全系列芯片应用于各大产品, 如手机、音响、电视、一体机、显示器、摄像头等领域! AD82178为一款支持单通道62W、双通道31W*2CH,具有EQ调试功能的音频功放芯片! 适用于音响、电视等产品!
    发表于 09-25 11:33

    中国台湾斥资翻新晶圆厂,力挺创企先进制造

    中国台湾芯片产业创新计划(TCIIP)的强劲推动下,台湾正加速翻新两座关键性的12英寸晶圆厂,以进一步激活半导体产业的创新活力。此举旨在为岛内的小型集成电路(IC)设计企业及蓬勃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14:22 ?575次阅读

    为企业先进制造工艺,中国台湾新建两座12英寸晶圆厂

    随着中国台湾芯片产业创新计划(TCIIP)步入第二年,当局正加速推进两项重大举措,旨在通过翻新并升级两座关键的12英寸半导体晶圆厂,为本土小型集成电路(IC)设计企业及初创公司铺设通往先进制造工艺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15:27 ?1202次阅读

    今日看点丨消息称华为 Mate XT 非凡大师搭载麒麟 9010 处理器;PCB厂商竞国12月关闭中国台湾

    1.PCB 厂商竞国12 月关闭中国台湾厂,将影响400 名员工 ? PCB大厂竞国日前出售泰国厂给予中国大陆厂胜宏科技后,近日惊传中国台湾厂12月前关厂,并对客户发布通知预告转移生产,该厂最后出货
    发表于 09-11 11:23 ?1497次阅读

    踏平坎坷成大道:从《黑神话:悟空》说起,看国产科技如何“直面天命”

    击碎“中国做不出3A游戏”的质疑。《黑神话:悟空》爆火的背后,是“国产3A游戏”长达三十余年的缺位。三十
    的头像 发表于 08-30 12:26 ?643次阅读
    踏平坎坷成大道:从《黑神话:悟空》说起,看国产科技如何“直面天命”

    中国台湾半导体厂商考察捷克,或布局欧洲供应链

    中国台湾半导体业界正积极向外拓展,最新动向直指欧洲。据悉,继台积电德国晶圆厂开工建设后,一支由行政院秘书长龚明鑫率领的台湾半导体企业代表团,下周将启程前往捷克进行深度考察。此次访问不仅旨在加强与国际伙伴的合作,更预示着台湾半导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11:01 ?1089次阅读

    AMD将在中国台湾的台南和高雄设立研发中心

    8月22日,多家台湾媒体纷纷报道,全球知名芯片制造商AMD宣布了一项重大投资计划,决定在中国台湾省的台南市与高雄市分别设立研发中心,同时携手当地大学及业界伙伴,共同推进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5:13 ?1193次阅读

    西班牙寻求与中国台湾合作,共推120亿欧元半导体宏图

    西班牙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推进其“PERTE芯片”半导体宏伟计划,迄今已投入超10亿欧元于研发领域,旨在欧洲半导体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面对全球芯片产业的激烈竞争,西班牙展现出开放的姿态,积极寻求与中国台湾等半导体领先地区的合作,共同探索在芯片价值链中的新机遇。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15:37 ?85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