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如何用HFSS-API来设计指数渐变传输线?

iIeQ_mwrfnet ? 来源:微波射频网 ? 作者:94巨蟹座少年 ? 2021-05-13 09:4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上节学个Antenna:HFSS脚本建模入门一文中,对HFSS的脚本录制和利用matlab-hfssapi建模进行了入门介绍,今天我们就利用HFSS-API来设计指数渐变传输线,实现宽带高性能的阻抗匹配。

本文使用的电磁仿真软件为ANSYS Electronics Desktop Version 2017.2.0

0 1微带线尺寸计算

已知基板的厚度,介电常数和微带线的线宽可以利用微波射频网的微带线特征阻抗计算器进行特性阻抗的快速计算。那么已知基板的厚度,介电常数和微带线的特性阻抗,如何计算其对应的线宽呢?

117410c8-b329-11eb-bf61-12bb97331649.jpg

相应的理论公式已在上面的微波工程一书中详细阐述,现摘取部分关键内容如下:

先计算等效介电常数:对于给定的特性阻抗和介电常数,比值可求得:(公式左右滑动可看全部):

已知基板介电常数、厚度,以及需要得到的微带线阻抗值可以根据上述理论公式进行Matlab代码编写:

function W=microstrip_Zcal(Er,H,Z0)

%Unit:mm,GHz,ohm

%计算中间变量

A=Z0/60*sqrt((Er+1)/2)+(Er-1)/(Er+1)*(0.23+0.11/Er);

B=377*pi/(2*Z0*sqrt(Er)); W_d_A=8*exp(A)/(exp(2*A)-2); W_d_B=2/pi*(B-1-log(2*B-1)+(Er-1)/(2*Er)*(log(B-1)+0.39-0.61/Er));

if(W_d_A《2)

W_d=W_d_A; else W_d=W_d_B; end %计算微带线宽度 W=W_d*H;end

对于介电常数3.66、厚度1mm的基板,100欧姆微带线理论计算的线宽为0.5467mm

对于介电常数2.2、厚度0.508mm的基板,50欧姆微带线理论计算的线宽为1.5652mm

0 2指数渐变传输线理论

多节匹配变换器的理论这里不做过多阐述。如下图所示,若传输线各位置的特性阻抗按一定规律进行渐变,则可以通过改变渐变的类型得到不同的通带特性。本节对指数渐变传输线进行分析和建模。

118c080e-b329-11eb-bf61-12bb97331649.png

对应上述图示,指数渐变传输线满足:

因为,因此有。

结合小反射理论推导出输入端的反射系数:(公式左右滑动可看全部):

11b9f2c8-b329-11eb-bf61-12bb97331649.png

为了降低低频率处的失配,渐变传输线的长度应该大于介质中的半波长,即为。

0 3微带线渐变传输线的HFSS-API快速设计

有了前二节的理论支撑,在限定长度的情况下,已知负载阻抗为,输入端参考阻抗为,微带线各位置的特性阻抗值可以确定,接着反向计算微带线线宽。

代码仅供参考,笔者自行根据个人习惯自行修改过hfssapi文件,参数传入等存在差异

clear;clc;%参数输入Z0=50;ZL=100;%Z0:输入的参考阻抗,ZL:负载阻抗lambda=300/3;%自定义工作频率下限的波长:mmL=50;%渐变传输线的长度:mmL0=linspace(0,L,251);tot_num=length(L0);dL=L0(2)-L0(1);%离散化的传输线,每节的长度%指数渐变传输线a=1/L*log(ZL/Z0);Z=Z0*exp(a*L0);plot(L0,Z);%获取m文件当前路径p1 = mfilename(‘fullpath’);i=findstr(p1,‘’);p1=p1(1:i(end));pp=strcat(p1,‘hfssapi’);%与m文件同级的文件夹中的hfssapi加入到路径中addpath([pp ‘/3dmodeler’]);

addpath([pp ‘/general’]); addpath([pp ‘/analysis’]); addpath([pp ‘/boundary/’]); %vbs脚本路径tmpScriptFile = ‘C:UsersDellDesktopexp_transmissionLine.vbs’;%计算微带线的线宽:mmEr=2.2;H=0.508;

Wcal=zeros(1,tot_num);for num=1:tot_num zcal=Z(num); Wcal(num)=microstrip_Zcal(Er,H,zcal);end

%vbs脚本建模:此处引用hfssapi为自己修改过后的,参数传入有差异;%不可直接复制运行,当作伪代码,仅供参考%建立HFSS模型文件.fid = fopen(tmpScriptFile, ‘wt’);% 建立一个新的HFSS project和design.hfssNewProject(fid);hfssInsertDesign(fid, ‘gradually_changed_tri_transmissionLine’);

% 创建新的PolylinePoints=zeros(2*tot_num,3);for num=1:tot_num Points(num,1:3)=[-Wcal(num)/2,(num-1)*dL,0];endPoints((tot_num+1):end,1)=abs(flipud(Points(1:tot_num,1)));Points((tot_num+1):end,2)=flipud(Points(1:tot_num,2));Points((tot_num+1):end,3)=flipud(Points(1:tot_num,3));hfssPolyline(fid, ‘exp_transmissionLine’, Points, ‘mm’, 1, ‘Line’, [255, 255, 0],0)hfssSetColor(fid, ‘exp_transmissionLine’, [255,255,0]); hfssSetTransparency(fid, {‘exp_transmissionLine’}, 0); hfssAssignPE(fid, ‘Line’, {‘exp_transmissionLine’});

% Create the substratehfssBox(fid, ‘substrate’,[-40/2,0,0],[40,L,-H],‘mm’,1);hfssAssignMaterial(fid, ‘substrate’, ‘Rogers RT/duroid 5880 (tm)’); hfssSetTransparency(fid, {‘substrate’}, 0.2);

% Create the groundhfssRectangle(fid, ‘GroundPlane’, ‘Z’, [-40/2,0,-H],40,L, ‘mm’,1); hfssSetColor(fid, ‘GroundPlane’, [192, 192, 192]); hfssSetTransparency(fid, {‘GroundPlane’}, 0.4); hfssAssignPE(fid, ‘PerfE_Ground’, {‘GroundPlane’});

%------------空气盒------------% hfssBox(fid, ‘AirBox’, [-40/2-lambda/4,0,-H-lambda/4],[40+lambda/2, L, H+lambda/2], ‘mm’,1);

hfssSetTransparency(fid, {‘AirBox’}, 0.9); hfssAssignRadiation(fid, ‘Rad1’, ‘AirBox’); %-----------设置端口---------------% hfssRectangle(fid, ‘waveport1’,

‘Y’, [-Wcal(1)*6/2,0,-H],5*H,Wcal(1)*6, ‘mm’,1); hfssRectangle(fid, ‘waveport2’, ‘Y’, [-Wcal(end)*6/2,L,-H],5*H,Wcal(end)*6, ‘mm’,1); hfssSetColor(fid, ‘waveport1’, [255, 0, 0]); hfssSetColor(fid, ‘waveport2’,

[255, 0, 0]); hfssAssignWavePort(fid, ‘Port1’, ‘waveport1’, 1, false, [0,0,-H], [0,L,-H], ‘mm’);hfssAssignWavePort(fid, ‘Port2’, ‘waveport2’, 1, false, [0,0,0], [0,L,0], ‘mm’);%-----------改变积分终点--------------% hfssInsertSolution(fid, ‘Setup3000MHz’, 3, 0.02, 15);hfssInterpolatingSweep(fid, ‘Sweep3to10GHz’, ‘Setup3000MHz’,3, 10,351);

% Close the HFSS Script File.fclose(fid);

function W=microstrip_Zcal(Er,H,Z0) %Unit:mm,GHz,ohm %计算中间变量 A=Z0/60*sqrt((Er+1)/2)+(Er-1)/(Er+1)*(0.23+0.11/Er); B=377*pi/(2*Z0*sqrt(Er)); W_d_A=8*exp(A)/(exp(2*A)-2);

W_d_B=2/pi*(B-1-log(2*B-1)+(Er-1)/(2*Er)*(log(B-1)+0.39-0.61/Er)); if(W_d_A《2) W_d=W_d_A; else W_d=W_d_B; end %计算微带线宽度 W=W_d*H;end

这里直接给出可执行的vbs脚本文件(第四小节-资源分享有下载链接),vbs脚本建模的好处就是不管对方是用hfss15还是hfss18,都可以通过下面图片的操作,Run script进行模型的复构。

11f11866-b329-11eb-bf61-12bb97331649.png

1206918c-b329-11eb-bf61-12bb97331649.png

原文标题:学个Antenna:利用HFSS-API设计指数渐变传输线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微波射频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计算机
    +关注

    关注

    19

    文章

    7689

    浏览量

    91190
  • hfss
    +关注

    关注

    32

    文章

    167

    浏览量

    51086

原文标题:学个Antenna:利用HFSS-API设计指数渐变传输线

文章出处:【微信号:mwrfnet,微信公众号:微波射频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传输线法(TLM)优化接触电阻:实现薄膜晶体管电气性能优化

    本文通过传输线方法(TLM)研究了不同电极材料(Ti、Al、Ag)对非晶Si-Zn-Sn-O(a-SZTO)薄膜晶体管(TFT)电气性能的影响,通过TLM接触电阻测试仪提取了TFT的总电阻(RT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09:53 ?200次阅读
    <b class='flag-5'>传输线</b>法(TLM)优化接触电阻:实现薄膜晶体管电气性能优化

    液态金属接触电阻精确测量:传输线法(TLM)的新探索

    液态金属(如galinstan)因高导电性、可拉伸性及生物相容性,在柔性电子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其与金属电极间的接触电阻(Rc)测量存在挑战:传统传输线法(TLM)假设电极薄层电阻(Rshe)可忽略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09:51 ?170次阅读
    液态金属接触电阻精确测量:<b class='flag-5'>传输线</b>法(TLM)的新探索

    技术资讯 I 渐变线或泪滴的最佳长度设计

    有时,走线、焊盘与过孔之间的连接处会添加渐变线或泪滴,旨在提高两个铜区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泪滴和渐变线本质上是相同的,通常具有线形轮廓,也可以设计为弧形轮廓。在确定渐变线或泪滴的位置时,
    的头像 发表于 07-04 13:34 ?1083次阅读
    技术资讯 I <b class='flag-5'>渐变</b>线或泪滴的最佳长度设计

    Bourns 推出全新共模电感系列 专为信号传输线应用提供理想的噪声抑制解决方案

    信号传输线应用中的噪声抑制而设计。Bourns? SRF1209U4 系列片式共模电感器具备薄型、紧凑尺寸的特点,能满足空间受限的设计需求。此款全新电感器在高频范围内提供高阻抗,能有效提升信噪比,非常
    发表于 06-26 17:39 ?839次阅读
    Bourns 推出全新共模电感系列 专为信号<b class='flag-5'>传输线</b>应用提供理想的噪声抑制解决方案

    知识分享-传输线的返回电流(信号完整性揭秘)

    信号完整性揭秘-于博士SI设计手记3.3传输线的返回电流按照传统的电路理论,电流要流到互连线的末端,然后从另一条路径回流,才能形成电流回路。如果传输线无限长,信号电压施加到传输线上后,信号永远也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17:36 ?346次阅读
    知识分享-<b class='flag-5'>传输线</b>的返回电流(信号完整性揭秘)

    传输线高频参数之Crosstalk

    是由于电信号在通过传输线时,产生的电场线穿过了相邻的传输线,而导致相邻的传输线上也产生了电信号,如上图所示,用网分测试的时候,差分S参数Sdd31表示近端串扰,Sd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07:33 ?426次阅读
    <b class='flag-5'>传输线</b>高频参数之Crosstalk

    Ethercat转Profinet网关如何用“协议翻译术”打通自动化产线任督二脉

    Ethercat转Profinet网关如何用“协议翻译术”打通自动化产线任督二脉
    的头像 发表于 05-10 14:42 ?256次阅读
    Ethercat转Profinet网关如<b class='flag-5'>何用</b>“协议翻译术”打通自动化产<b class='flag-5'>线</b>任督二脉

    PCB制板厂加工问题很大啊,高速PCB传输线阻抗一直往上跑

    我在上面的仿真中传输线是按照100欧姆设计的啊,是个理想仿真值啊,只是仿真,都没涉及到加工误差,为什么也还要上漂呢! 所以怎么说感觉也不会是阻抗加工没做好导致的阻抗上漂,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个
    发表于 04-07 17:27

    PCB Layout中的三种走线策略

    传输线的直角带来的寄生电容可以由下面这个经验公式计算:C=61W(Er)1/2/Z0 在上式中,C就是指拐角的等效电容(单位:pF),W指走线的宽度(单位:inch),εr指介质的介电常数,Z0就是
    发表于 03-13 11:35

    传输线特征阻抗是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

    同等数量的电荷确保将这一段传输线充电到同样的信号电压。信号每传播一个固定的距离,都会从电池获取同样的电流,并且保持信号电压一致,在信号传播过程中,传输线上各处的瞬间阻抗都是一致的。 信号沿
    发表于 01-21 07:11

    PCB设计中的Stub天线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这是因为传输线瞬态阻抗计算公式为:Z=\sqrt{\frac{L}{C}}Stub就像并联在传输线上的小电容,Stub越长,电容量越大,阻抗也就越低。2.信号反射: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17:21 ?1446次阅读
    PCB设计中的Stub天线对信号<b class='flag-5'>传输</b>的影响

    DAC3482的I通道输出电路,传输线变压器有什么作用?

    下图是DAC3482的I通道输出电路,这里T11是1:1的传输线变压器,T4是4:1的变压器。如果IOUTA2是20mA,IOUTA1是0mA,求分析下此时IOUTA2输出是多少,为什么?这里的传输线变压器有什么作用?前面两个100欧电阻中间接地有啥作用?
    发表于 12-20 07:50

    utp是什么线

    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是非屏蔽双绞线的英文缩写,是一种数据传输线。以下是对UTP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构造 UTP由四对不同颜色的传输线互相缠绕所组成,每对相同颜色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0:42 ?6582次阅读

    平衡传输线标准的重要性

    对于需要长距离通信的系统。本文将探讨平衡传输线标准的重要性。 一、平衡传输线标准的必要性 1. 提高信号完整性 在长距离传输中,信号完整性是一个关键问题。不平衡传输线容易受到电磁干扰(
    的头像 发表于 10-04 17:26 ?783次阅读

    用逻辑驱动传输线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用逻辑驱动传输线.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9-21 11:23 ?0次下载
    用逻辑驱动<b class='flag-5'>传输线</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