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上海药物所提出了有机小分子智能自组装纳米微粒的解决思路

MEMS ? 来源:MEMS ? 作者:MEMS ? 2021-03-26 11:0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目前,纳米医药面临临床转化困难的挑战。传统纳米材料虽具有高渗透长滞留效应(EPR效应)、长血浆半衰期、缓控释和智能响应等小分子药物难以比拟的优势,但受制于化学结构不确定、配方复杂、代谢相对困难、生产质控成本高和毒理、药代难以定量测定等缺点,极少能够实现临床转化。因此,设计出同时具备明确化学结构、EPR效应、长血浆半衰期和智能响应等特点的新型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子影像中心团队及合作团队,提出了有机小分子智能自组装纳米微粒的解决思路。利用小分子结构确定、代谢研究相对容易和生产质控简单的优点,研究人员经过探索,制备出同时具备小分子及纳米材料特性的智能自组装材料,探索了一种跨过纳米药物临床传化困难鸿沟的新方法。

2817d782-8cd3-11eb-8b86-12bb97331649.jpg

小分子自组装纳米药物有望帮助传统纳米药物跨过临床转化困难的鸿沟

以此方法获得的系列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 nm)小分子染料多肽偶联物(分子量:~1500 Da),在正常组织pH 7.0~7.4的环境中自组装成~80 nm的纳米球,并伴随着荧光增强。在肿瘤等病变组织pH 6.8~6.5(ΔpH 0.2)的环境中,这些纳米球聚集成 >500 nm的析出物,并伴随着进一步的荧光增强。

这些纳米球在正常组织中的荧光增强可以用来实现高分辨率血管成像,在肿瘤微酸性组织中的聚集及荧光增强效果可以实现肿瘤组织长潴留时间及高对比度成像。该自组装染料可以实现超过19天的肿瘤持续检测,同时实现肿瘤对背景比值(TBR)>5的长期高效肿瘤成像,并实现短曝光时间(100 ms)下的NIR-II荧光成像来指导手术肿瘤切除。针对该自组装小分子材料体现出的优质的肿瘤潴留的特性,研究团队提出聚集延长潴留时间(Aggregation Prolonged Retention,APR)概念,用于探讨病灶部位潴留时间增加的应用优势。研究显示,小分子智能自组装纳米材料在药物开发特别是抗癌药物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3月12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并被遴选为Insider Cover。

28618ed6-8cd3-11eb-8b86-12bb97331649.jpg

两亲性染料环肽偶联物自组装及pH响应示意图

智能自组装材料的聚集延长潴留时间特性示意图及NIR-II荧光成像应用案例

上海药物所分子影像中心研究员陈浩为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胡振华、田捷研究员,斯坦福大学教授Zhen Cheng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等的资助。

责任编辑:l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成像
    +关注

    关注

    2

    文章

    271

    浏览量

    31105
  • 荧光
    +关注

    关注

    0

    文章

    68

    浏览量

    17054
  • 近红外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6

    浏览量

    8496

原文标题:上海药物所等开发出智能自组装小分子探针用于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可调多孔金覆盖纳米光学天线生物传感芯片

    ,如何最大化利用纳米光学结构的等离子共振效应,使得低浓度、低样本量目标分子在生物免疫实验中达到更高的检测信号强度是技术创新的关键。本项研究通过三维纳米级制造方法,批量化制造具有宏观阵列结构与
    的头像 发表于 09-10 17:37 ?390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交通大学:研究可调多孔金覆盖<b class='flag-5'>纳米</b>光学天线生物传感芯片

    瞬态吸收光谱助力科学家揭示金属颗粒诱导分子自旋三线态产生的新机制

    郑州大学陈宗威和郭丰启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吴凯丰研究员合作,在揭示分子“暗态”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利用金属纳米颗粒与有机分子构建无机-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0:13 ?210次阅读
    瞬态吸收光谱助力科学家揭示金属颗粒诱导<b class='flag-5'>分子</b>自旋三线态产生的新机制

    MESH自组网赋能森林防火:云翎智能无线自组网厘米级定位与实时火情传输

    在森林防火的数字化革新中,云翎智能以动态MESH自组网与北斗厘米级定位技术为核心,构建了“无盲区、高精度、实时性”的应急通信体系。通过无中心动态组网、多模融合定位及宽窄带融合传输,其解决方案实现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7-18 22:33 ?276次阅读
    MESH<b class='flag-5'>自组</b>网赋能森林防火:云翎<b class='flag-5'>智能</b>无线<b class='flag-5'>自组</b>网厘米级定位与实时火情传输

    光·X | 2025罗莱迪思路上海站圆满举行

    ▲“光·X”2025罗莱迪思路上海站活动现场7月8日,以“光·X”为主题的2025罗莱迪思路演在上海圆满举行。罗莱迪思董事长王忠泉携国内各领域营销事业部总经理、智慧城市架构师与相关领
    的头像 发表于 07-14 10:24 ?508次阅读
    光·X | 2025罗莱迪<b class='flag-5'>思路</b>演<b class='flag-5'>上海</b>站圆满举行

    隆基最新Nature:非对称自组装分子刷新钙钛矿/硅叠层电池效率至34.58%!

    在绒面硅基板上实现高有序、均匀覆盖的自组装分子层(SAMs)是提升钙钛矿/硅叠层电池(TSCs)效率的关键难题。本文开发了一种不对称自组装分子层HTL201作为空穴选择层(HSL)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09:03 ?905次阅读
    隆基最新Nature:非对称<b class='flag-5'>自组装</b><b class='flag-5'>分子</b>刷新钙钛矿/硅叠层电池效率至34.58%!

    效率达25.62%,自组装π共轭分子用于抗紫外UV高效钙钛矿电池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尤其是倒置(p-i-n)结构PSC中因紫外线(UV)照射导致界面退化而严重影响器件稳定性的关键挑战。本研究报道了两种新型噻吩修饰的自组装π共轭空穴选择分子(Me-TPCP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09:02 ?250次阅读
    效率达25.62%,<b class='flag-5'>自组装</b>π共轭<b class='flag-5'>分子</b>用于抗紫外UV高效钙钛矿电池

    超声波指纹模组灵敏度飞升!低温纳米烧结银浆立大功

    纳米级特性,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优势,成为了指纹模组材料领域的一颗新星,有望引领指纹模组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 探秘低温纳米烧结银浆 微观世界里的神奇银浆 低温纳米烧结银浆,从微观
    发表于 05-22 10:26

    定向自组装光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定向自组装光刻技术通过材料科学与自组装工艺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构纳米制造的工艺组成。主要内容包含图形结构外延法、化学外延法及图形转移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15:24 ?1115次阅读
    定向<b class='flag-5'>自组装</b>光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上海和晟仪器参与2025人工智能助力PI 及特种高分子产业对接论坛

    2025年,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各行业之际,“人工智能助力PI及特种高分子产业对接论坛”盛大召开,成为行业内瞩目的焦点。上海和晟仪器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试验机、环境类仪器及热分析仪制造的佼佼
    的头像 发表于 04-27 10:05 ?455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和晟仪器参与2025人工<b class='flag-5'>智能</b>助力PI 及特种高<b class='flag-5'>分子</b>产业对接论坛

    云翎智能应急自组网通信系统:让应急通信更智能、更可靠

    云翎智能应急自组网通信系统是一项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旨在提升应急通信的智能化与可靠性。以下是对该系统的详细阐述:云翎智能应急自组网通信系统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11:59 ?707次阅读
    云翎<b class='flag-5'>智能</b>应急<b class='flag-5'>自组</b>网通信系统:让应急通信更<b class='flag-5'>智能</b>、更可靠

    潜力巨大的有机液流电池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有机液流电池(Organic Flow Battery)是一种以?有机分子?为活性物质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其电解质由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氧化还原活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3-06 00:22 ?1980次阅读

    童利民、郭欣研究团队发文报道有机分子冰微纳光纤

    1 研究成果概述 近日,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童利民教授、郭欣教授研究团队,通过直接拉伸过冷有机液滴的方法,在低温下研制成功直径小至200nm、长度达5cm的有机分子冰微纳光纤(OIMFs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0:14 ?717次阅读
    童利民、郭欣研究团队发文报道<b class='flag-5'>有机</b>小<b class='flag-5'>分子</b>冰微纳光纤

    晶泰科技与优时比达成大分子药物AI平台合作

    开发的大分子药物发现AI平台——XtalFold?。 根据协议条款,晶泰科技将商业授权优时比使用Ailux Biologics的XtalFold?平台进行大分子药物的发现和工程化设计。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1:21 ?908次阅读

    分子半导体的特性与创新应用探索

    引言 ? 有机分子半导体材料,作为一类具有半导体特性的有机分子化合物,近年来在电子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以及能量转换与存储等领域展现出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09:12 ?1882次阅读
    高<b class='flag-5'>分子</b>半导体的特性与创新应用探索

    上海光机所提出基于空间啁啾实现相干合束焦斑改善新方案

    图1.原理示意图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啁啾来改善相干合束激光装置远场光斑的新方案,相关研究成果以Power-in-bucket enhancement
    的头像 发表于 09-14 06:25 ?590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光机<b class='flag-5'>所提出</b>基于空间啁啾实现相干合束焦斑改善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