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可调多孔金覆盖纳米光学天线生物传感芯片

传感器专家网 ?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新闻 ? 2025-09-10 17:3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一、研究背景: 高灵敏度生物分子检测技术不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凸显其重要性,近年来在监控影响经济作物产量的植物病毒感染中,也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物分子检测的灵敏度,如何最大化利用纳米光学结构的等离子共振效应,使得低浓度、低样本量目标分子在生物免疫实验中达到更高的检测信号强度是技术创新的关键。本项研究通过三维纳米级制造方法,批量化制造具有宏观阵列结构与纳米级金属孔径的纳米多孔金柱光学天线结构,突破了传统纳米孔尺寸与共振波长独立调节难题。该技术成功地应用于生物抗体与大豆症青病毒SoSGV两种不同目标分子的高灵敏度生物检测,并将片上荧光信号相比普通金衬底实验提升超过500倍,验证了其成为新一代低成本高灵敏度生物检测芯片平台性技术的可行性。

二、文章简介:

针对上述问题,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臧法珩团队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徐毅团队针对大豆症青病毒(SoSGV)检测开发了高灵敏度多孔纳米光学天线阵列生物传感芯片,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上。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博士生王梦诚为论文第一作者,集成电路学院臧法珩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徐毅教授为论文的合作作者,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梅若鑫(在读博士)等参与了该项工作。

wKgZPGjAFGqAb_S1AAG2wwsYD2w757.png

三、研究内容: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纳米多孔金柱(NPGP)的生物传感平台,其实现得益于一种“阵列上造孔隙”的混合纳米制备工艺。NPGP通过调控纳米柱支撑的金过渡内核形态来设定主共振峰以实现光谱可调谐功能,同时利用纳米多孔金外壳拓宽共振光谱的覆盖范围。作为芯片级荧光传感平台的优异性能已在检测大豆中SoSGV病毒得到验证。

wKgZPGjAFGqANBR1AAUxCg7500E639.png

图1. NPGP的脱合金工艺流程、光学仿真及光谱测试。 NPGP阵列具有两种光学共振模式,即电四极子模式(EQ)和电偶极子(ED)模式。通过调节其内部金过渡层的厚度,能够使电四极子对应的共振峰在750nm至850nm区间内灵活移动。此外,外部多孔功能层因富含密集分布的纳米孔结构,不仅显著提升了整体的光吸收效率,还呈现出宽谱带吸收特性。基于这些光学特性规律,我们可通过精准调控内部金层的厚度来适配生物分子荧光检测所需的工作波长;同时优化合金层的厚度参数,从而实现高达95%以上的消光率表现。

wKgZPGjAFGqAROxyAAMg6mIubkE201.png

图2. NPGP的脱合金工艺流程、光学仿真及光谱测试。 大豆症青病毒SoSGV的检测采用基于荧光的免疫分析法,其中NPGP阵列作为荧光增强平台。病毒样本通过对感染SoSGV的大豆叶片进行匀浆和离心处理后,取其上清液制备而成。相较于传统平面金基底材料,NPGP阵列在大豆SoSGV病毒荧光免疫检测中表现出色,可将荧光信号强度提升逾500倍。即使在低浓度下,超高表面积也有助于捕获目标生物分子。由分布式纳米孔洞与有序纳米阵列共同引发的等离子体共振协同效应,进一步优化了整体荧光响应特性。得益于制备工艺的经济性和宽频带光学共振优势,NPGP展现出作为高性能通用平台的潜力,适用于各类荧光化学及生物分子检测场景。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生物传感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8

    浏览量

    11170
  • 光学天线
    +关注

    关注

    0

    文章

    8

    浏览量

    4277
  • 光谱测试仪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

    浏览量

    91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交通大学采购南京大展新品DZ-TGA201热重分析仪

    在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不断突破的当下,高精度实验设备作为科研工作的“核心引擎”,直接影响着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效率。近期,上海交通大学采购南京大展的新品DZ-TGA201热重分析仪,用于对医
    的头像 发表于 09-08 11:29 ?179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b class='flag-5'>交通大学</b>采购南京大展新品DZ-TGA201热重分析仪

    【「AI芯片:科技探索与AGI愿景」阅读体验】+内容总览

    《AI芯片:科技探索与AGI愿景》这本书是张臣雄所著,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它与《AI芯片:前沿技术与创新未来》一书是姊妹篇,由此可见作者在AI芯片领域的功力和造诣。 作者毕业于上海
    发表于 09-05 15:10

    致真精密仪器助力西安交通大学自旋电子学领域科研新突破

    近期,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旋电子与量子系统研究中心团队,以 “Temperature-dependent sign reversal of tunneling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17:21 ?518次阅读
    致真精密仪器助力西安<b class='flag-5'>交通大学</b>自旋电子学领域科研新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在高稳定纳米光学生物分子传感器方向取得进展

    及通量难以提升的痛点,近二十年来,各种纳米等离激元生物传感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中,将传感器集成在光纤末端成为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该类
    的头像 发表于 07-14 16:30 ?602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b class='flag-5'>交通大学</b>:在高稳定<b class='flag-5'>纳米</b><b class='flag-5'>光学生物</b>分子<b class='flag-5'>传感</b>器方向取得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基于多尺度互连和各向异性形态遗传压电陶瓷骨架的柔性自供电3D力传感

    ?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郭益平课题组在面向多向力感知的柔性压电传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M
    的头像 发表于 06-07 16:28 ?303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b class='flag-5'>交通大学</b>:基于多尺度互连和各向异性形态遗传压电陶瓷骨架的柔性自供电3D力<b class='flag-5'>传感</b>器

    简仪科技开源测控技术走进西安交通大学

    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主办的“C#开源测控技术培训交流会”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顺利举行。上海简仪科技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王孟美女士受曾翔君教授邀请,与30余名电气专业本科生围绕工业自动化、视觉检测及软件开发实践展开深入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1:39 ?575次阅读

    材料科研新标配:西南交通大学批量采购南京大展的导热系数测试仪

    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探索中,准确的测量仪器犹如科研工作者的“火眼睛”,能够帮助他们洞察材料的微观奥秘,推动科研创新迈向新的高度。近日,西南交通大学采购一批南京大展的DZDR-S导热系数测试仪,用于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5:15 ?433次阅读
    材料科研新标配:西南<b class='flag-5'>交通大学</b>批量采购南京大展的导热系数测试仪

    广州医科大学:研发基于金和MXene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POCT传感

    的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ip-ECS),它将纳米颗粒(AuNP)和MXene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SPE)与自主设计的低功耗电化学检测电路相结合,用于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即时监测。 传统检测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17:17 ?711次阅读
    广州医科<b class='flag-5'>大学</b>:研发基于金和MXene<b class='flag-5'>纳米</b>复合材料的电化学POCT<b class='flag-5'>传感</b>器

    简仪科技开源测控技术走进上海交通大学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办的“AI + 开源工程与实验教学教师交流会”以深度对话座谈形式在交大e谷顺利举办。简仪科技携手院校合作伙伴上海华用,与院校教师围绕AI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展开深入探讨,
    的头像 发表于 04-27 10:01 ?499次阅读

    香橙派AIpro(20T)走进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特训营

    近日,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特训营-DeepSeek专场成功举办。活动旨在基于昇腾技术的DeepSeek本地化部署实践分享,培养学员自主创新开发能力。华为技术专家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1:51 ?698次阅读
    香橙派AIpro(20T)走进北京<b class='flag-5'>大学</b>、<b class='flag-5'>上海</b><b class='flag-5'>交通大学</b>等高校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特训营

    雷曼COB超高清大屏落地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最高楼”浩然高科技大厦经全面升级改造后正式焕新启用,将作为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建设的全球化、平台化、开放化的中银科技金融学院(下称“中银科”)的办学场地。雷曼光电为中银科
    的头像 发表于 04-17 09:12 ?597次阅读

    上海交大团队发表MEMS视触觉融合多模态人机交互新进展

    ?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刘景全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卢策吾团队在人机交互领域取得重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0:50 ?2627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交大团队发表MEMS视触觉融合多模态人机交互新进展

    同济大学研究基于双极性驻极体的全生物可降解、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及体内/外生物力学信号监测应用

    0 1 研究背景 ? ? 电子垃圾的增长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传感材料和设备的范式转变,迫切需要具有生物降解性和吸收性的新型传感电子器件。因此,开发基于天然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7:28 ?1843次阅读
    同济<b class='flag-5'>大学</b>:<b class='flag-5'>研究</b>基于双极性驻极体的全<b class='flag-5'>生物</b>可降解、高灵敏度压力<b class='flag-5'>传感</b>器及体内/外<b class='flag-5'>生物</b>力学信号监测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基于4D心脏波束成形的MIMO毫米波生物雷达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成果速递 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毛军发院士团队顾昌展副教授课题组的两项研究工作“A Robust and Accurate FMCW MIMO Radar Vital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17:23 ?3470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b class='flag-5'>交通大学</b>:基于4D心脏波束成形的MIMO毫米波<b class='flag-5'>生物</b>雷达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多指标体外检测系统的量子点液态生物芯片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江高等研究院李万万研究员领衔,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深度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09:58 ?1.8w次阅读
    多指标体外检测系统的量子点液态<b class='flag-5'>生物芯片</b>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