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上海交通大学:基于多尺度互连和各向异性形态遗传压电陶瓷骨架的柔性自供电3D力传感器

传感器专家网 ? 来源:网易 ? 作者:网易 ? 2025-06-07 16:2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郭益平课题组在面向多向力感知的柔性压电传感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Multiscale Interconnected and Anisotropic Morphology Genetic Piezoceramic Skeleton Based Flexible Self-Powered 3D Force Sensor”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DOI: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503120)

柔性传感器具有传统刚性传感器难以提供的穿戴舒适性和适形性,可以完美贴合人体皮肤或复杂曲面。其中,基于压电效应的柔性力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外界机械刺激的主动感知,而无需外部供能,在可穿戴电子、机器人和人机交互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为使传感层兼具压电陶瓷的高压电活性和聚合物的柔韧性,研究人员已开发出多种类型的柔性压电复合材料。然而,0-3型压电复合材料仍面临极化效率和应力传递效率低的挑战,而具有更高压电相连通性的2-3、3-3型复合材料在传感性能提升的同时牺牲了部分柔韧性,且大多具有各向同性的特性,限制了其监测多方向大弯曲变形的能力。

针对现有压电聚合物及压电复合材料在柔性-灵敏度-稳定性协同优化以及多向力感知方面的技术瓶颈,本研究以天然丝瓜内壁纤维为模板,利用简单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多尺度互连结构的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骨架,并进一步开发出了一体化的各向异性压电传感器(IAPSC sensor),其在面外压缩和弯曲模式下均表现出优异的传感能力。研究表明微观三维互连的贯通孔道结构可显著提高应力传递效率,器件在面外压缩模式下兼具低检测限(0.2 kPa)、宽传感范围(0.2-325.6 kPa)和高灵敏度(241.12 mV/kPa)。而宏观各向异性的网状结构则赋予了器件高压电各向异性和优异的可拉伸性(45%拉伸应变),实现了对弯曲变形大小和方向的同步识别。同时对称式一体化的设计使柔性器件在30万次压缩和弯曲循环后仍能保持稳定。该传感器被成功应用于人体心血管健康评估和物体弹性模量的定量识别,在健康监测和机器人智能感知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该研究丰富了遗态材料的多样性,为功能陶瓷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wKgZPGgkgkeAVnpJAAo3PgGZj00812.png

图1.传感器的设计、结构和应用场景

利用该传感器对不同个体桡动脉脉搏波进行长时间监测,采集压电脉搏波。由于传感器具有出色的灵敏度和工作稳定性,可以采集到人体标准的脉搏波信号(三段波)。采用特征参数法对脉搏波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并结合定标后的血压波对不同个体的心血管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最后对四名个体的心血管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例如,个体3的心输出量(CO)和搏动量(SV)偏高,血管弹性(AC)偏低,但血流阻力(TPR)正常,表明其心脏泵血功能异常且存在轻度动脉硬化,基于压电脉搏波的评估结果与个体实际病症吻合度高,表明该传感器在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和预防方面有巨大应用潜力。

wKgZPGgkgkeALopKAA3fGUuMps8552.png

图2.传感器用于人体心血管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估

基于传感器的压电响应机制,开发了一种物体弹性模量的定量识别策略。通过测试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物体的动态电压响应信号,可以计算出弹性模量。传感器的高灵敏度使其可以分辨物体微小的模量差异。且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良好。

wKgZPGgkgkiAEMEnAAwHqIPr9Lc778.png

图3.传感器用于物体弹性模量的定量识别

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3级直博生姜晨晖,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郭益平教授和长征医院宝轶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22YFA1205300 and No.2022YFA1205304)和上海交通大学“深蓝计划”重点项目(SL2022ZD103)的资助。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

    文章

    53082

    浏览量

    768347
  • 压电陶瓷
    +关注

    关注

    6

    文章

    215

    浏览量

    3394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兰州大学:研究阻抗解耦实现高精度自供传感

    近日,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研究团队提出阻抗解耦策略用于提高自供传感系统中的传感精度,实现高精度模态
    的头像 发表于 07-23 11:26 ?411次阅读
    兰州<b class='flag-5'>大学</b>:研究阻抗解耦实现高精度<b class='flag-5'>自供</b>能<b class='flag-5'>多</b>模<b class='flag-5'>传感</b>

    详解各向异性导电胶的原理

    各向异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 ACA)是一种特殊的导电胶,其导电性能具有方向性,即热压固化后在一个方向上(通常是垂直方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在另一个方向(如水平方向)则表现为绝缘性。这种特性使得ACA在电子封装、连接等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的头像 发表于 06-11 13:26 ?257次阅读
    详解<b class='flag-5'>各向异性</b>导电胶的原理

    碳化硅衬底厚度测量探头温漂与材料各向异性的耦合影响研究

    在碳化硅衬底厚度测量中,探头温漂与材料各向异性均会影响测量精度,且二者相互作用形成耦合效应。深入研究这种耦合影响,有助于揭示测量误差根源,为优化测量探头性能提供理论支撑。 耦合影响机制分析 材料
    的头像 发表于 06-11 09:57 ?373次阅读
    碳化硅衬底厚度测量探头温漂与材料<b class='flag-5'>各向异性</b>的耦合影响研究

    郑州大学:研究柔性压力传感器中的微形态工程及其人工智能应用

    ? 郑州大学刘水任副教授团队对传感材料的微形态工程和器件的人工智能应用进行了综述。综合回顾了传感材料中微形态/结构设计的最新进展,包括可变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6-07 17:50 ?275次阅读
    郑州<b class='flag-5'>大学</b>:研究<b class='flag-5'>柔性</b>压力<b class='flag-5'>传感器</b>中的微<b class='flag-5'>形态</b>工程及其人工智能应用

    西湖大学:实现微牛顿级别的高精度测量, 基于3D打印的新型光纤集成传感器的开发

    微结构设计能够优化传感器内部的应力分布,增加有效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传感器的响应速度和检测范围。3D打印技术可以精确地制造出这些微结构,充分发挥其在性能优化方面的作用。” 在当今科学研究中,微观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8:07 ?806次阅读
    西湖<b class='flag-5'>大学</b>:实现微牛顿级别的高精度<b class='flag-5'>力</b>测量, 基于<b class='flag-5'>3D</b>打印的新型光纤集成<b class='flag-5'>力</b><b class='flag-5'>传感器</b>的开发

    英飞凌REAL 3D ToF传感器助力提升驾驶体验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早已超越了传统交通工具的定义,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移动智能终端。英飞凌REAL 3D ToF传感器,帮助您大幅提升驾驶体验。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09:59 ?1186次阅读

    VirtualLab Fusion应用:各向异性方解石晶体的双折射效应

    1.摘要 双折射效应是各向异性材料最重要的光学特性,并广泛应用于多种光学器件。当入射光波撞击各向异性材料,会以不同的偏振态分束到不同路径,即众所周知的寻常光束和异常光束。在本示例中,描述了如何利用
    发表于 04-29 08:51

    简仪科技开源测控技术走进上海交通大学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办的“AI + 开源工程与实验教学教师交流会”以深度对话座谈形式在交大e谷顺利举办。简仪科技携手院校合作伙伴上海华用,与院校教师围绕AI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展开深入探讨,
    的头像 发表于 04-27 10:01 ?387次阅读

    Nat. Mater.:室温下PdSe?诱导的石墨烯平面内各向异性自旋动力学

    本文研究了二维材料PdSe?与石墨烯组成的范德华异质结构中的自旋动力学。PdSe?因其独特的五边形晶格结构,能够诱导石墨烯中各向异性的自旋轨道耦合(SOC),从而在室温下实现自旋寿命的十倍调制。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1:08 ?611次阅读
    Nat. Mater.:室温下PdSe?诱导的石墨烯平面内<b class='flag-5'>各向异性</b>自旋动力学

    TechWiz LCD 1D应用:偏振状态分析

    LCD的组成有具有折射率各向异性的液晶并夹在两个偏振之间,来控制颜色和亮度。偏振分析使分析观测角度光特性的关键。考虑到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TechWiz Polar可根据偏振
    发表于 02-14 09:41

    汉阳大学:研发自供电、原材料基传感器,开启人机交互新篇章

    近日, 韩国汉阳大学王伟教授团队 在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提出了一种 自供电 、 原材料基 、 具有最小化信号通道数 的传感器阵列设计方法。这一研究为传感器在低成本、高效人机交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17:42 ?589次阅读
    汉阳<b class='flag-5'>大学</b>:研发<b class='flag-5'>自供电</b>、原材料基<b class='flag-5'>传感器</b>,开启人机交互新篇章

    季丰电子3D超景深数字显微镜简介

    日前,季丰电子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发的3D超景深数字显微镜HY01正式通过了专家组验收。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10:40 ?816次阅读

    一款基于各向异性磁电阻(AMR)技术的角度传感器IC-AM100

    磁阻角度传感芯片 - AM100是一款基于各向异性磁电阻(AMR)技术的角度传感器IC。它产生一个模拟输出电压,该电压随通过传感器表面磁通量的方向而变化。
    的头像 发表于 12-02 15:50 ?621次阅读
    一款基于<b class='flag-5'>各向异性</b>磁电阻(AMR)技术的角度<b class='flag-5'>传感器</b>IC-AM100

    吉林大学:研究具有3D检测功能的自供电柔性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

    背景介绍 仿生功能电子技术是朝着开发与现实世界环境无缝集成的智能技术迈出的重要一步。受人类皮肤感官功能的启发,模仿人类皮肤特征的柔性传感器在商业开发和研究领域都引起了广泛关注,电子皮肤(e-skin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8:44 ?1978次阅读
    吉林<b class='flag-5'>大学</b>:研究具有<b class='flag-5'>3D</b><b class='flag-5'>力</b>检测功能的<b class='flag-5'>自供电</b><b class='flag-5'>柔性</b>电子皮肤触觉<b class='flag-5'>传感器</b>

    什么是压电陶瓷传感器?它有哪些优缺点?

    压电陶瓷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医疗设备、工业自动化、科学研究、汽车、航空航天等。以下是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8-09 17:42 ?402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