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BB最新发布的两款协作机器人评价

高工机器人 ? 来源:高工机器人 ? 作者:高工机器人 ? 2021-03-12 10:5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正月没过都是年!ABB赶着元宵给大家送了份新年礼物,全球同步推出全新GoFa和SWIFTI系列协作机器人,再加上原先已有的双臂YuMi和单臂YuMi,ABB在协作上的产品布局变得相当有意思。

本期就和大家聊聊,如果评价ABB最新发布的两款协作机器人以及ABB展示出来的产品布局。

本文内容均来自ABB的公开资料以及根据其资料的猜测,若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留言指正。

ABB协作机器人盘点

双臂YuMi

作为ABB全球发布的第一款协作机器人,大家现在已经非常熟悉,这款在2015年发布的协作机器人产品,在当时确实非常惊艳,更惊艳的是早在2011年YuMi就拿到了德国红点“Best of the best”设计大奖,人形双手环臂的招牌动作使其与人的距离更接近了一步。

即使放到现在,6年过去了,YuMi仍是可圈可点。在中国可见的协作中,YuMi也是唯一可见的量产的双臂协作机器人。而且从设计角度来说,YuMi居然采用的是倒推的方式,一开始就往最难最全的方向走,不但是协作,还是七轴;不但是七轴,还是双七轴;不但是双七轴,还带视觉;不但带视觉,电控柜还一体;不但机电一体,还有丰富的选配件。

所以双臂YuMi发布后,才发布的单臂YuMi。学霸都喜欢从最难的题开始解么……

单臂YuMi

单臂YuMi其实就是双臂YuMi取其一臂单独形成一款产品,电控柜自然也与本体分离了。二者手臂结构相同,下面我们详细看看单臂YuMi的特点。

小负载。YuMi的负载很小,只有500g,臂长也只有500mm,而且手臂不能承载,这也限制了YuMi只能用于很小的工件的装配或分拣等。

高精度。YuMi的重复定位精度是0.02mm,而其它品牌的协作机器人基本是0.1mm的级别。即使这几年其它家产品的精度陆续有提高,但也以0.05mm或者0.03mm居多,0.02mm堪比工业机器人

非中空。YuMi的高精度也与其关节设计有关,其并没有采用协作标配的中空无框电机+中空谐波+刹车+驱动器的设计,而是采用工业机器人常用的伺服电机+直插谐波的方式。

这种设计的优势明显,装配相对容易,刹车牢靠,电机成本也较低(当然不要跟国产比成本);相应的劣势也很明显,因为非中空,手臂里也没有驱动器,因此像工业机器人一样,从末端到基座,线缆的数量是叠加的,这样一个是限制了关节的旋转角度,另一个也给布线增加了难度。

从公开的图片中可以看到,其关节间应该是采用了双C形的布线方式,但细节上有不少工艺的设计。

低防护等级。因为非中空的缘故,YuMi并没有追求高防护等级,只有IP30,这也与YuMi面向的应用场景一般工况良好也有直接联系。

无力传感器。YuMi并没有配备关节力传感器,而是采用电流环的方式实现力控,同时,为了更加安全,YuMi的外围包裹了较软的材料。

许多体验过YuMi的人都会觉得YuMi的力控体验很好,以为有力传感器辅助,其实除了ABB的力控算法实现得较好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YuMi很小,所用的电机、减速机也小,摩擦力也小,因此动力学辨识相对更准一些。但是,因为没有力传感器,也就无法实现精准力控,因此我们看到的YuMi的Demo一直没有这一体现。

CRB 15000

主角来了!CRB 15000 是本次ABB发布的协作之一,取名GoFa,取义Go faster, Go further than ever。接下来,我们看看CRB 15000 的特点。

外观简洁。CRB 15000 相比YuMi确实要弱得多(毕竟YuMi颜值爆表),但从结构与配色来说,比较简洁。

构型上CRB 15000 并没有采用现在市场上最多的UR构型,与YuMi的构型更相似一些,主要是J3关节旋转轴与J4关节旋转轴不交叉,J5、J6关节旋转轴也不交叉,猜测除了J4关节放后面重心靠后之外,也可以比较好的避免奇异点。

负载5KG,臂长950mm。这个对UR5的针对性就很明显了,负载相同,臂长比UR5长100mm。但是末端线速度上感觉ABB标得保守了,只有2.2m/s,而UR5是3m/s,实际应该可以更快。精度0.05mm相比UR5 0.03mm稍低一点,但是重复精度个人认为不太好直接对比数据,都是参考国标,但是测试手法可能不尽相同,结果就可能不太一样,因此不做评价。

指标灯与按钮。指示灯与按钮现在也算是协作的标配了,不过ABB的灯的语言稍简单,这一点略失望(后面会再讲到)。对于按钮的设计,ABB采用了自定义的方式,即6轴的2个由客户自定义按钮的功能,这个设计挺人性化。但是按钮为什么没有放到末端法兰而放到6轴这点是个小遗憾,因为按钮放到末端就可以实现单手示教编程,而放到6轴上,就可能双手配合操作了,当然放到末端也会增加设计难度,所以不知是因为设计难度的取舍还是有其他考虑。

不大的关节范围。不知出于什么缘由,CRB 15000标称的关节范围只有±180°,这与iiwa相似,iiwa的关节范围还更小点。不知是否由于加了力传感器更线更复杂,所以布线更困难,不像UR 标正负360度。

老实说,UR这个标法也有点争议,一个是像2、3关节这种标了也没用,根本跑不到就自己打自己了,其它关节除了6轴,也极少会转这么大角度。最关键的是,万一有个应用多个关节都要跑±360°,不知UR的线能扛多久。所以这一点上,ABB的标法还是比较实在,不攀比。

带关节力传感器。根据官方介绍,CRB 15000是带关节力传感器的,这表现了实现精准力控的硬件条件的已经具备了。不过目前对于这方面的展示也尚未看到。

易用性。作为协作机器人,容易上手自然必不可少,ABB凭借这么多年的积累与强大的研发能力,这一点自然不在话下。

CRB 1100

刚看到发布会照片时愣了一下,这货看起来也不像协作啊,而且怎么看着这么眼熟。于是去查了下ABB官网,这不正是前不久发布的 IRB 1100么!

再仔细看了发布会介绍,原来如此。

这款协作采用了不同的安全策略,把速度与安全设计分离。常见的协作都是接触式,即由本体去感知人体碰撞时的力并且及时停止,不管是电流环控制,还是力传感器,还是电子皮肤,都是这个策略;即使是非接触式的电子皮肤,比接触式的稍好一点,但还是难以解决盲点的问题,毕竟此时人与本体直接接触或者距离很短,即使有精准的力控,万一机器人末端拿的是钢针而碰巧凑过去的是人的眼睛呢?而且协作机器人经常被诟病的就是其牺牲了效率与精度。

为了解决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中间这条鸿沟,CRB 1100 就把速度与安全分离。速度方面,保留了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即CRB 1100 其实就是IRB 1100,只不过加上了四轴上做交互的灯,以及末端的“可拆卸引导式编程装置”,估计是个6D鼠标吧。于是CRB 1100 可以达到工业机器人级别的 5m/s 以上,IRB 1100 怎么用,它就怎么用。

而安全方面则是采用了激光扫描仪的方式。一开始看照片时,看见有个油菜黄的东西,怎么那么像AGV的激光雷达?再一查,好吧,正是SICK的安全激光扫描仪 microScan 3。而且,前面说“油菜黄”也不是随便叫的,这可是官方叫法,是不是很有画面感。原理也有简单,就是通过激光扫描仪感知人体,没人时,高速运动,有人时机器人暂停。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工业需求的高速,也满足了协作的安全。

这种策略其实不是ABB首创,之前讲过FANUC的大负载协作也采用了相似的策略,不但监测人体,表面还有缓冲材料,滴水不露,号称最大负载的协作机器人。但是小负载的机器人中,我所知道的能实现产品化的应该就ABB这款了。

不过这款产品从认证的角度来说,确实通过了协作相关的安全条例,是一款安全的机器人,但若是细究协作的协同合作的话,这里也有点争议。毕竟看起来,这款产品其实相当于加了一个隐形围栏,以前机器人是用铁围栏包起来,后来有了安全光栅,把门变成隐形的,ABB这是把“围栏”整个去掉了,变成隐形的,但只要人一靠近机器人,机器人就停了,所以严格来说并没有达到人与机器人共享工作空间,甚至想到协同合作的地方。

当时这事也不能抬扛,前面讲即使有精准力控万一拿个针戳到眼睛也不得救,而CRB 1100 要是末端拿到刀不小心甩飞出去,人又刚好走过,那也没防不胜防。要讲武德,不抬扛。

不过 CRB 1100采用激光扫描仪确实也有盲区,SICK这款产品最大扫描角度是275°,也就是说还有85°的范围是激光扫不到的,这个范围设计必须是人无法进入的,这也问题不大,本来CRB 1100 这种构型就是非对称的设计,背面工作很少会用到,估计CRB 1100 的手册会特别强调这块小空间的防护,不然万一客户忽略了这个盲区,后果不堪设想。

Roberta

前面在介绍CRB 15000的时候卖了个关子,说它交互灯的信息有点少,只是几个状态,能传达出来的信息是有限的。这是因为早在2015年的时候,除了YuMi,ABB还展示了另一款协作机器人——Roberta。这次看到ABB亮出了协作机器人家族合照才发现一直以来少了一个身影。

Roberta是ABB在2015年收购的一家初创公司Gomtec的产品,当时跟YuMi展出时,大家都在评论YuMi与Roberta形成了很好的搭配,YuMi负载小,做精细动作,而Roberta负载大,价格低,可以攻另一块市场。只是后来就没看到Roberta的身影了,寻找Roberta的信息,链接都会跳到ABB的官网。然而,ABB的官网上却没有Roberta的一席之地,最终还是别人家的孩子。

回到Roberta身上,该系列目前查到有3个不同的负载,4KG,8KG,12KG。要注意这个负载定义对比UR还是相当有意思,UR最早是有UR3、UR5、UR10,而Roberta每一款都比UR负载要大一点。而且在2015年,12KG负载的协作机器人还未看到,也就这两年才有负载超过12KG的协作机器人出现。(FANUC等这种工业机器人变种来的不算),所以当年ABB收购Gomtec还是非常有眼光的。

另外,Gomtec本身的背景也非常厉害,虽然只有25名员工,但创始人Bernd Gombert 在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工作了十来年,他的项目之一是开发LBR。

是的,又是DLR,又是LBR!如果你对LBR不熟悉,没关系,你一定知道iiwa,最强协作机器人。所以真的非常有意思,智能协作机器人梯队中,iiwa、Franka、非夕、思灵、Roberta,都跟DLR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校友就是徒子徒孙,影响力可见一斑。

不过在力控上面,Roberta并没有走他校友们的路线,没有加关节力传感器,而是采用电流环的方案,这也大概是为什么在2015时大家都说Roberta便宜。但若要精准力控,Roberta也有扭矩传感器可选,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重点来了,灯的问题。Roberta在末端也有交互灯,但是像是流水灯,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以及不同的闪烁方式表达不同的状态,相比单调的颜色变换要好看得多。

而且示教编程的交互也与其他家不同(据说用KEBA的系统),手臂末端并不是按钮,而是滑动或者说拔转的方式,具体可能得看看视频才比较清楚,很遗憾只亲眼看过一次,也没来得及弄清用的什么结构。

总的来说,Roberta走的是亲民路线,与UR一样采用电流环,一样有扭矩传感器的选配适应不同需求,但是从外观设计与本体的交互设计来看,Roberta还是走在UR前面,直到现在UR的本体上也没有灯也没有按钮,所有的交互都在示教器上做。可惜这么些年过来了,UR倒是凭借丰富的配件与不断改善的软件交互一飞冲天,Roberta却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也不知道CRB 15000 的设计是否有吸收了 Roberta的技术,反正即使是放到现在,Roberta系列的设计仍然非常有竞争力,而且个人认为即使有了CRB 15000,Roberta似乎仍能形成互补,竞争性价比上,Roberta的设计要更好一些。

从ABB的产品看战略

从ABB的协作机器人家族来看,虽然本次发布的两款产品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多惊艳的点,毕竟协作现在也不稀奇,所以从技术来说不算惊喜(这并不是在贬低这两款产品的技术,技术含量绝对是很高的,特别是CRB 1500 关节力传感器设计与标定,还有CRB 1100 安全策略在软件上的实现都挺难,而是大家的ABB的期待太高了)。

但从产品布局上,ABB在协作机器人上的布局野心勃勃,让人不得不服,不同负载,不同安全策略在不同产品上的都用上了,别人都是只选一条路,大多数也是先易后难,ABB直接把赛道都占了。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我全都要!

这确实很ABB,客户要什么我有什么。YuMi满足了单双臂的小零部件生产;CRB15000 满足了大负载长臂展的需求(估计CRB 15000 后续应该也会变成不同负载与臂展的系列);而CRB 1100就更实在了,满足了大部分看中协作的安全又嫌弃协作效率低的客户,而且按个人理解,CRB 1100的安全策略可以套用到其他工业机器人上,这样的话,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之间这座桥就建立起来了,所有原来ABB工业机器人的客户都是CRB 1100的潜力客户,推广起来就容易很多(当然,价格会不会是影响因素还不好说,不知道CRB 1100比IRB 1100贵多少)。

单臂、双臂、电流环、关节扭矩传感器、接触式、非接触式、六轴、七轴,协作能想到的方向ABB几乎都上了。有市场、有人、有钱、有技术、有眼光、有魄力,纵观业界也还没有哪一家能像ABB这么铺赛道。且看豪横的ABB后续如何发力,也许借用协作机器人,能与老大拼一拼,也未可知。

原文标题:ABB协作机器人家族技术大解析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高工机器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939

    浏览量

    214434
  • ABB
    ABB
    +关注

    关注

    26

    文章

    564

    浏览量

    54570

原文标题:ABB协作机器人家族技术大解析

文章出处:【微信号:gaogongrobot,微信公众号:高工机器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4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7.39%

    随着协作机器人技术的持续进步及在下游市场的不断渗透,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正稳步扩大。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4:03 ?301次阅读
    2024年中国<b class='flag-5'>协作</b><b class='flag-5'>机器人</b>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7.39%

    聚焦“灵巧手”和“智能感知”,中科新松发布两款仿生人形机器人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 文/章鹰)7月9日,上海AMTS汽车制造技术与装备及材料展上,中科新松正式发布两款仿生人形机器人新品-睿可系列MR73A轮式人形和MR738升级人形机器人。 图:
    的头像 发表于 07-12 00:10 ?6511次阅读
    聚焦“灵巧手”和“智能感知”,中科新松<b class='flag-5'>发布</b><b class='flag-5'>两款</b>仿生人形<b class='flag-5'>机器人</b>

    ABB推出三大全新机器人系列

    基于30多年在中国机器人行业的领导地位,ABB于7月2日重磅发布了Lite+、新一代IRB 1200小型工业机器人和PoWa协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7-08 14:10 ?931次阅读

    协作机器人厂商为何要自研视觉方案

    年来,不少协作机器人厂商推出了“手眼一体”的协作机器人本体产品,或在研发视觉相机及视觉软件系统。
    的头像 发表于 06-19 14:58 ?560次阅读

    大负载协作机器人还能做到多大

    协作机器人,2024年唯一实现位数增长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品类。
    的头像 发表于 06-13 09:16 ?603次阅读

    慧通测控的协作机器人有哪些测试项目?

    在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协作机器人(Cobots)以其能够与人类安全、高效协同作业的特性,成为工业、医疗、物流等领域的 “新宠”。然而,要确保协作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稳定运
    的头像 发表于 06-05 14:30 ?235次阅读
    慧通测控的<b class='flag-5'>协作</b><b class='flag-5'>机器人</b>有哪些测试项目?

    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概念不同

    在自动化生产的浪潮中,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逐渐成为企业提升效率、优化产能的得力助手。但它们并非同一概念,在功能、设计与应用场景上有着显著差异。北京沃华慧通测控有限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为不同需求的企业提供适配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3:15 ?375次阅读
    工业<b class='flag-5'>机器人</b>与<b class='flag-5'>协作</b><b class='flag-5'>机器人</b>概念不同

    盘点#机器人开发平台

    图,电子技术资料网站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广和通发布机器人开发平台-电子发烧友网NVIDIA Isaac 英伟达综合性机器人开发平台NVIDIA Isaac 是英
    发表于 05-13 15:02

    ABB拟分拆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

    一石激起千层浪,ABB拟分拆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在机器人圈子掀起轩然大波。
    的头像 发表于 04-21 10:00 ?549次阅读

    宇树科技携两款机器人亮相2025GDC

    等大模型AI突破的刺激下, 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真正的量产元年。 在春晚亮相的宇树科技一直备受关注,我们今天又看到一条消息,宇树科技携两款机器人亮相2025GDC。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于22日在上海徐汇西岸大剧
    的头像 发表于 02-23 15:47 ?1410次阅读

    ABB机器人与西门子PLC通讯案例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机器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之间的通讯是实现高效、精准生产线的关键。ABB机器人与西门子PLC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其通讯技术的掌握对于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具有
    的头像 发表于 02-02 16:43 ?2144次阅读

    ModbusTCP转Profinet:ABB机器人与PLC的高效连接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不同设备间的通讯和数据交换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其中,ABB机器人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之间的协作尤为重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常常需要通过特定的通讯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指令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15:00 ?823次阅读
    ModbusTCP转Profinet:<b class='flag-5'>ABB</b><b class='flag-5'>机器人</b>与PLC的高效连接

    ModbusTCP转Profinet:ABB机器人与PLC的高效连接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不同设备间的通讯和数据交换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其中,ABB机器人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之间的协作尤为重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常常需要通过特定的通讯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指令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14:02 ?536次阅读
    ModbusTCP转Profinet:<b class='flag-5'>ABB</b><b class='flag-5'>机器人</b>与PLC的高效连接

    MiR推出MC600移动协作机器人

    近日,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Mobile Industrial Robots(MiR)推出了全新的MC600移动协作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进一步丰富了MiR Go认证产品系列,展现了M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3:56 ?811次阅读

    优傲机器人升级高负载协作机器人,助力客户生产效率飞跃

    全球领先的协作机器人制造商优傲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简称“优傲”)今日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产品升级:其新一代高负载协作机器人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1:45 ?90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