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反激变压器其实是电感

工程师 ? 来源:硬件大熊 ? 作者:硬件大熊 ? 2020-10-23 17:5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最近重新翻看了《开关电源设计》[美 Abraham I. Pressman, Keith Billings, Taylor Morey著 ],这本堪称二十几年来业界公认最权威的电源设计指导著作,每次都能在我对电源设计感到迷惑时给我最本质的知识传递!

本篇要提到的是关于反激变压器设计时的一个认知问题——在设计“反激变压器”时,我们有一个思维定势,即设计者把其当成真正的变压器来设计!而实际上,反激变压器初次级电压并不相关,次级绕组电压只与负载有关!

反激变换器的基本电路如下图所示:

工作原理

当Q1导通时,所有的整流二极管都方向截止,输出电容给负载供电。

T1相当于一个纯电感,流过Np的电流线性上升,达到峰值Ip;

当Q1关断时,所有绕组电压反向,此反激电压使输出二极管进入导通状态,同时初级存储能量传送到次级,提供负载电流,同时给输出电容充电(若次级电流在下一个周期开始前下降到零,则电路工作于断续模式)

变压器特性

对于变压器,初级绕组上施加一定的电压,次级绕组上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电压,电压比率与匝比相同,与输出电流无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初级与次级同时导通,集电流从初级绕组的正极性流进,则同时从次级绕组的正极性流出。

“反激变压器”其实是电感

对于反激变换器,开关管导通期间,电流流进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而此时次级二极管不导通,故次级无电流流过,当开关管关断时,初级电流停止,所有绕组电压反向,使得输出二极管导通并流过电流。

在导通与关断的过程中,反激变换器的初次级绕组在不同的时刻导通并流过电流。对于这种不止一个绕组的电感,其工作原理是:初级与次级安匝比守恒(而不是像真正的变压器一样,电压比守恒)。

例如,初级绕组100匝,开关管Q1关断时的峰值电流为1A,存储在初级的安匝数为100安匝,这个数值必须等于次级的安匝数,若次级绕组为10匝,则电流应为10A,同样,1匝的次级绕组将会有100A的峰值电流,1000匝则对应于0.1A的峰值电流。

也正因为如此,反激变换器的初次级绕组电压并不相关,次级绕组电压只与负载有关,假如该输出10A电流的次级绕组与100Ω的负载相连,则可以在次级得到不可思议的1000V电压,这也是反激变换器在高压应用场所得到普遍应用的原因,这同时也说明了次级不得开路,否则会导致半导体器件损坏。当次级几个绕组同时导通时,则所有的次级绕组的安匝数之和与初级安匝数守恒。

因此,反激变压器的设计中,记住你不是在设计一个变压器,而是有着多绕组的扼流圈!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源
    +关注

    关注

    185

    文章

    18429

    浏览量

    257443
  • 变压器
    +关注

    关注

    162

    文章

    7832

    浏览量

    140640
  • 二极管
    +关注

    关注

    148

    文章

    10150

    浏览量

    172563
  • 电流
    +关注

    关注

    40

    文章

    7150

    浏览量

    135481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如何从新材料和新工艺中降低电感变压器损耗

    变压器电感器的技术方向简单来说就是实现低损耗和高转化效率。在满足电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损耗成为变压器电感器设计的关键。为此,需要对变压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7-25 13:44 ?191次阅读
    如何从新材料和新工艺中降低<b class='flag-5'>电感</b><b class='flag-5'>变压器</b>损耗

    激变换器变压器

    主要内容 磁性元件对功率变换发展的重要性 激式变压器的设计考虑 激式变压器杂散参数的效应
    发表于 07-01 15:32

    变压器分布电容对激变换器的影响分析

    随着单端激变换器在高频高压场合的应用,变压器寄生参数的控制对电路的正常运行以及性能优化尤为关键。文中对变压器分布电容对电路的影响进行了透彻分析,给出了一般性的模型,并以高输入电压低输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13:58 ?1w次阅读
    <b class='flag-5'>变压器</b>分布电容对<b class='flag-5'>反</b><b class='flag-5'>激变换器</b>的影响分析

    变压器电感器设计手册

    本书涉及了用于轻质量、高频率航空航天变压器和低频率、工业用变压器设计的全部关键元器件。 修订和扩展的目的在于展示磁器件设计领域当前的技术水平,此第三版给出了变压器电感器设计的实际方法
    发表于 05-13 17:04

    激电源变压器设计篇之基础原理

    以工作中使用最多的激电源来说,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变压器和环路补偿设计,而前者涉及的知识点又比较庞杂,包括晦涩难懂的磁学理论,变压器设计的好坏更是直接决定了电源项目的成败。 此文档将详细讲解
    发表于 04-28 16:51

    6小时精通激电源及变压器设计!【推荐下载】

    本文档下载内容包括了:激开关电源基本原理和电路拓扑,激电源变压器的设计计算,激电源变压器设计软件应用说明,
    发表于 02-28 15:11

    PCB绕组技术能否重塑变压器电感设计

    PCB绕组取代线圈的变压器电感产品,主要会用在哪些场景?具体有哪些优势?未来的发展潜力如何? 近两年,一种新的产品形态逐渐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PCB绕组。与采用绕组的传统变压器电感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5:04 ?949次阅读
    PCB绕组技术能否重塑<b class='flag-5'>变压器</b>与<b class='flag-5'>电感</b>设计

    关于变压器/电感线圈设计问题?

    关于变压器/电感线圈设计(漆包线/三层绝缘线)问题,新领导对变压器要求提出2个问题点要求能否实现设计标准化,各位大神能否合理解答下,谢谢 1、是否能规定线一线径大小: 2、是否能规定/统一线圈匝数:
    发表于 01-10 10:39

    电感变压器是什么东西

    电感变压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装置,它在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对电感变压器的详细解析,包括其定义、工作原理、结构、类型、应用以及与其他相关元件的比较等方面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8:23 ?1812次阅读

    电感变压器和电子变压器的区别

    电感变压器和电子变压器都是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常用的重要元件,它们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但在结构、功能、应用场景以及性能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以下是对电感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8:22 ?1822次阅读

    脉冲变压器和普通变压器的区别

    。 1. 结构差异 1.1 脉冲变压器 脉冲变压器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变压器,主要用于处理脉冲信号。其结构通常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脉冲变压器的设计重点在于能够快速响应脉冲信号,因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15:35 ?2115次阅读

    用于mHEV应用的PSR激式DC/DC转换变压器设计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用于mHEV应用的PSR激式DC/DC转换变压器设计.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9-20 09:12 ?1次下载
    用于mHEV应用的PSR<b class='flag-5'>反</b>激式DC/DC转换<b class='flag-5'>器</b><b class='flag-5'>变压器</b>设计

    Flyback激变换器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为磁能并储存在变压器中,然后在开关管关断时将磁能转化为电能传输给负载。Flyback激变换器在输入级和输出级之间提供绝缘隔离,是开关电源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拓扑结构。
    的头像 发表于 09-12 11:30 ?3480次阅读

    网络变压器的共模电感放在哪一侧

    网络变压器的共模电感放置位置是一个涉及电路设计和电磁兼容性的重要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网络变压器的功能、电路结构以及共模电感的作用等多个方面。 一、网络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10:05 ?2093次阅读

    共模电感磁环能做变压器

    共模电感磁环能否用作变压器,是一个涉及电磁学原理及电子设备设计的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共模电感磁环的特性、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点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共模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09:43 ?177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