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北京大学与中科院联合制备出超强抗辐照能力的集成电路

电子工程师 ? 来源:芯片揭秘 ? 作者:芯片揭秘 ? 2020-09-26 09:2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我国科学家在碳基集成电路上取得的最新成果,北京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联合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具有超强抗辐照能力的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其产品将首先运用于航天航空、核工业等特殊应用场景。碳纳米管集成电路的研究成果,也在硅基集成电路逐渐走向物理极限的当下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研究背景

业界耳熟能详的摩尔定律从提出至今已经引导主流集成电路发展了五十载之久,通过缩减硅基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场效应晶体管的尺寸,不断升级技术节点,提升集成度以实现更强的性能成为了主流工艺发展的重要路径。但除此之外,集成电路还有其他的重要发展模式,比如增强抗辐照能力,满足航天航空、核工业等特殊应用场景。近年来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深空探测的兴起,对抗辐照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传统抗辐照集成电路技术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多的听到关于非硅半导体材料的消息,包括第三代半导体和碳基半导体等,而碳纳米管(CNTs: carbon nanotubes)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准一维晶格结构、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等特点,是构建新型CMOS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理想半导体沟道材料,有望推动未来电子学的发展。并且,由于碳纳米管具有强碳-碳共价键、纳米尺度横截面积、低原子数等特点,可以用来发展新一代超强抗辐照集成电路技术。但如何将碳纳米管的超强抗辐照潜力真正发挥出来,却是全世界科学家面临的几大难题之一。

碳纳米管示意图

近日,中国科研团队以《辐照加强与可修复的离子胶碳纳米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Radiation-hardened and repairable integrated circuits based on carbon nanotube transistors with ion gel gates”)为题在在《自然-电子学》(Nature Electronics)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由北京大学彭练矛-张志勇课题组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赵建文课题组合作完成,联合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具有超强抗辐照能力的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未来可满足航天航空、核工业等特殊应用场景。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朱马光与电子学系2019级博士研究生肖洪山为并列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电子系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纳光电前沿科学中心张志勇教授、彭练矛院士和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赵建文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颜刚平和蒋见花副研究员提供了辐照损伤仿真结果。

基本特性

联合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针对晶体管的受辐照损伤的部位进行针对性加强设计,采用创新结构和新材料,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超强抗辐照能力的碳纳米晶体管,抗总剂量辐照可达15Mrad(Si),并发展了可修复的碳纳米管集成电路,为未来的特种芯片穿上抗辐射防护衣。特殊的设计使得碳基电路像电影《终结者》中的T1000液态机器人,能够完全恢复辐照造成的损伤。

制备工艺

可以看到,为了抗辐照能力的增强,联合课题组针对场效应晶体管的所有易受辐照损伤的部位采用辐照加强设计,设计优化晶体管的结构和材料,包括选用半导体碳纳米管作为有源区、离子液体凝胶(Ion gel)作为栅介质、超薄聚乙酰胺(Polyimide)材料为衬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超强抗辐照能力的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见下方图1)。

图1. 离子胶碳纳米管抗辐照晶体管

离子液体凝胶可以在碳纳米管沟道表面形成双电层,减少辐照陷阱电荷;使用超薄聚酰亚胺作为衬底,可以消除高能辐照粒子在衬底上散射和反射所产生的衬底二次辐照效应(见下方图2),极大增强了晶体管的抗辐照能力。

图2. 离子胶碳纳米管抗辐照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辐照加固机理

而在低辐照剂量率(66.7 rad/s)下,晶体管和反相器电路能够承受15 Mrad(Si)的总剂量辐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发展了可修复辐照损伤的碳纳米管集成电路,结果表明,经受3 Mrad总剂量辐照的离子胶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和反相器,在100℃下退火10分钟,其电学性能和抗辐照能力均得以修复(见下方图3)。结合超强抗辐照能力和低温加热可修复特性,可构建对高能辐照免疫的碳纳米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

图3. 离子胶碳纳米管抗辐照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辐照修复效应

应用前景

令人欣喜的是,此项研究成果意味着我国碳基半导体研究成功突破抗辐照这一世界性难题,为研制抗辐照的碳基芯片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长期来看,碳基半导体的应用领域仍然集中在航空航天和核工业等特种领域,碳纳米管的制造工艺之复杂,也使得碳纳米管集成电路难以再现有制造工艺下短期实现对硅基集成电路的全面替代。

当然,碳基半导体材料在栅电容、平均自由程、载流子迁移率和饱和速度等物理特性上相对硅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研究领域取得了领先,就等于抢占了更多的发展先机。作为一种有别于现在芯片主流硅材料的新兴材料,对其的前沿研究,为集成电路产业未来的路线提供了新的可能,我们也很期待在未来发展中碳基材料和碳纳米管集成电路究竟会以怎样的形态进入市场和我们的生活中。

原文标题:科研前线 |北京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联合课题组研制出超强抗辐照碳纳米管集成电路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芯片揭秘】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集成电路
    +关注

    关注

    5431

    文章

    12173

    浏览量

    369302
  • 晶体管
    +关注

    关注

    77

    文章

    10043

    浏览量

    142591

原文标题:科研前线 |北京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联合课题组研制出超强抗辐照碳纳米管集成电路

文章出处:【微信号:ICxpjm,微信公众号:芯片揭秘】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知存科技助力北京大学校友论坛圆满落幕

    近日,由知存科技倾情支持的北京大学校友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作为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的特色环节,今年的北大校友论坛吸引了数十位来自半导体产业不同领域的校友齐聚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共叙母校情谊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0:18 ?419次阅读

    国内首条碳基集成电路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营

    近日,北京大学重庆碳基集成电路研究在重庆宣布,国内首条碳基集成电路生产线已正式投运,并进入量产阶段。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中国在碳基集成电路
    的头像 发表于 06-18 10:06 ?796次阅读
    国内首条碳基<b class='flag-5'>集成电路</b>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营

    新思科技携手深圳大学助力数字集成电路人才培养

    此前,2025年5月24日至27日, 新思科技受邀参与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IEEE电路与系统深圳分会联合举办的“数字集成电路中后端设计流程与EDA工具实战培训”。本次培训面向4
    的头像 发表于 06-14 10:44 ?892次阅读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交换的高带宽域架构InfiniteHBD

    曦智科技联合北京大学、阶跃星辰为下一代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全新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06-09 10:38 ?622次阅读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交换的高带宽域架构InfiniteHBD

    香橙派AIpro(20T)走进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特训营

    近日,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特训营-DeepSeek专场成功举办。活动旨在基于昇腾技术的DeepSeek本地化部署实践分享,培养学员自主创新开发能力。华为技术专家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1:51 ?546次阅读
    香橙派AIpro(20T)走进<b class='flag-5'>北京大学</b>、上海交通<b class='flag-5'>大学</b>等高校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特训营

    增资1999倍!北京继续发力集成电路

    ▍ 燕东微等上市公司联手北京国资入股 北电集成增资至200亿 来源:芯榜 北京继续发力集成电路产业。 本次北电集成注册资本 由1000万人民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1:38 ?607次阅读

    京东方投资建设北京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

    京东方近日宣布,将与燕东微电子等合作伙伴共同投资330亿元,建设北京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该项目旨在提升京东方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工艺技术能力,并进一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的头像 发表于 11-19 17:28 ?1151次阅读

    北京大学集成光学相关研究取得进展

    基于集成高相干并行光源的系统 近日,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常林研究员团队与王兴军教授团队和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High-coherence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06:27 ?467次阅读
    <b class='flag-5'>北京大学</b>在<b class='flag-5'>集成</b>光学相关研究取得进展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在新型激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原理示意图及1470nm极坏腔激光的实现 近日,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陈景标教授团队在新型激光领域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利用精细度达最低极限值2的光学谐振腔实现了线宽在kHz量级的极坏腔主动光钟激光
    的头像 发表于 10-21 06:26 ?543次阅读
    <b class='flag-5'>北京大学</b>研究团队在新型激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RISC-V AI技术正式纳入北京大学研究生课程

    希姆计算与北京大学达成SOC课程合作2024年10月14日,希姆计算的范福杰博士走进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研究生课堂,为同学们讲授了一节生动的《现代SoC芯片架构设计实验课程》。RISC-V走进北大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08:09 ?1307次阅读
    RISC-V AI技术正式纳入<b class='flag-5'>北京大学</b>研究生课程

    基于铁电晶体管科研,共探集成电路的创新之路

    局限性,这促使学术界和产业界开始探索新的计算架构和信息器件。在后摩尔时代,铁电晶体管(FeFET)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器件,因其在存储和计算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备受关注。 泰克科技 与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唐克超课题组 联合举办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10:34 ?790次阅读
    基于铁电晶体管科研,共探<b class='flag-5'>集成电路</b>的创新之路

    单片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的区别

    设计、制造、应用和性能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单片集成电路(IC) 定义 单片集成电路是指在一个单一的半导体芯片(如硅片)上集成了多个电子元件(如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的电路。这些元件通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17:20 ?3953次阅读

    2024 Hong Kong RISC-V DAY + AI CON 成功举办:推动香港成为RISC-V国际人才基地

    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暨南大学暨芯集成电路产业研究、RISC-VInternatio
    的头像 发表于 08-30 13:17 ?1277次阅读
    2024 Hong Kong RISC-V DAY + AI CON 成功举办:推动香港成为RISC-V国际人才基地

    芯启源入选中关村标准化协会集成电路技术委员会首批委员单位

    中关村标准化协会(以下简称“中关村标协”)下设的“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集成电路标委会”)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芯启源与北京大学北京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15:46 ?1058次阅读

    北京大学谢涛:基于RISC-V构建AI算力的优势和两种模式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第四届滴水湖中国RISC-V产业论坛上,北京大学讲席教授、RISC-V国际基金会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专委会主席谢涛教授进行了题为《万物智联时代的RISC-V+AI算力之路
    的头像 发表于 08-19 10:41 ?212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