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国际MCU大厂产品全线延期 国内厂商深陷价格战

454398 ? 来源:爱集微APP ? 作者:爱集微APP ? 2020-12-14 15:2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今年年初,国内MCU市场就因测温枪、血氧仪等防疫需求爆发,出现过短暂的供应紧张问题。届时,半导体产业链加紧生产、紧急调度共同助力防疫,MCU厂商出货量大幅上升,充分受益于防疫市场需求爆发。

时至今日,MCU市场供需失衡情况愈加严重。业内人士称,国际MCU大厂产品基本全线延期,新排单也基本不接。MCU现货市场方面,分销商炒货已经有一段时间,价格基本翻几倍。

在国际大厂供应不上,市场出现缺口之时,往往也是国产MCU替代进口产品的最好时机。然而,上游晶圆厂、封测厂产能紧张持续已久,国内MCU厂商受困于此,能否抢占原属于国际大厂的市场份额,或是向上调价享受市场红利均是未知数。

国际大厂缺货涨价,交期拉长

近期,瑞萨NXP等厂商接连发出涨价通知,MCU市场缺货开始受到大众关注。

其实早在11月,国际知名代理商富昌电子就在《Q4市场行情报告》中表示,部分厂家的高端器件产品(MCU)交期基本在15到25周,四季度预计部分产品交期拉长,产品价格上调。

据了解,MCU产品的正常交期在8周左右,采购国外大厂的产品通常需要预订,国内厂商则需要交付现货。

目前,国内32位高端MCU市场要被 ST、赛普拉斯、瑞萨等国外大厂垄断,而包括英飞凌(赛普拉斯)、NXP、ST、瑞萨等在内的厂商均出现交期延长的情况,其中ST的MCU交期已经到了30-40周。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MCU市场长期被国外MCU厂商垄断,只要国外厂商出现供应不足的问题,就很难保证国内市场的需求。

今年以来,国际领先的MCU大厂瑞萨马来西亚厂区因工人感染出现停工,ST也出现了罢工事件,加上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等台系代工厂以及中芯国际、华虹宏力等国内代工厂产能满载,几乎所有的MCU厂商都有产能受限的情况出现。

长期以来,ST的MCU产品在国内市场颇受欢迎和关注,市场份额较高,下游厂商普遍会参考其芯片设计终端产品。因此,国内MCU市场出现大缺货往往都会从ST对市场供应不及时引起。

业内人士指出,ST并非主动缺货,也不会主动缺货,MCU行业出现缺货主要是因为有一些大的市场爆发应对不及时,比如说2014年的扭扭车、2017年的共享自行车等市场忽然大爆发,让ST的MCU芯片大面积缺货,当然最终结果肯定是人为原因和市场爆发两相结合导致的。

对于上述业内人士所表述的人为原因,往往就是下游分销商炒货,在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部分分销商会锁货不出,等待一个价格高点再出货。同时,下游厂商不断寻找货源,容易造成市场出现恐慌情绪,造成市场大缺货的假象。

国内厂商深陷价格战

对于本次市场出现大缺货的原因,某国内MCU厂商高管表示,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由于疫情上半年下游厂商对市场的看法较为悲观,消极备货,传导到整个产业链都没能积极备货,但国内经济复苏非常快,上半年积压的订单全部压至下半年,而下游厂商一起冲业绩,市场就进入了大缺货时期。

同时,5G市场带动了很多产业发展,与5G相关的芯片需求出现大爆发,也是造成晶圆厂、封测厂产能供应紧张的部分原因。

另一名业内人士称,从晶圆到芯片出货通常需要半年时间,上半年晶圆备货消极导致市场出现供应紧缺。在产能方面,高利润产品挤压会低利润产品产能,另外,大客户担心没货加大备货力度,而原厂为了保证大客户的利益,更加剧了小客户缺货。

多名业内人士均表示,在产能紧张的情况下,业内存在很严重的恐慌性备货,为能分到货,客户都成倍加大订单量,不断排单备产导致产能愈发紧张,目前已经排到明年第二季度!

笔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国内MCU厂商基本在中芯国际、华虹宏力等代工厂投片,而封测厂的产能比晶圆厂更加难排,因此,普遍面临产能紧缺的问题。中颖电子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MCU芯片产品供应近期内确实不足。上游晶圆代工厂是产能紧张,可能导致交期延迟。

在产能紧缺时期,谁能更加及时地出货供给客户,就能更多地抢占市场。不过,目前的情况是,尽管市场处于缺货行情,但国内MCU厂商同样出现芯片供应不足的问题,只能加大备货,至于能否抢占市场也只能看公司的库存。

另一方面,晶圆厂、封测厂代工的价格已经大幅调涨,在国际大厂以及台湾厂商纷纷宣布调涨MCU价格的情况下,国内MCU企业却还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不能将成本转嫁给下游厂商。

笔者从业内了解到,截止目前,国内MCU厂商中仅少量企业以晶圆厂、封测厂产能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为由发出涨价通知,而大部分企业均处于观望状态,并不确定是否会有涨价,也有部分企业明确表示,为保客户,公司绝不涨价。

事实上,国内半导体厂商通常先做某国外品牌的爆款IC产品的进口替代入局,然后慢慢选择差异化、专业化的方向深耕,MCU领域同样如此。

据了解,上述半导体企业的发展路径往往会导致芯片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国内MCU产品市场竞争激烈,8位MCU产品价格已经降至冰点。

32位MCU产品方面,较多国内厂商已经在2018年后大量出货,而国内厂商的32位MCU内核基本是采用ARM Cortex-M系列处理器,部分厂商依靠低价在市场中取胜,用面向中高端领域的M4内核MCU产品来与面向低成本领域的M0内核MCU产品竞争 ,又用M0内核的32位MCU产品来抢占8位MCU的市场,价格战的现象非常严重。
编辑:hfy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mcu
    mcu
    +关注

    关注

    146

    文章

    18074

    浏览量

    370815
  • 5G
    5G
    +关注

    关注

    1360

    文章

    48851

    浏览量

    576715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价格战”到“价值”!高性价比 MCU 新品井喷

    及应用适配性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并非单纯比较价格,需满足“够用且均衡” 的硬指标。 ? 在 MCU 市场 “内卷” 加剧的背景下,高性价比 MCU 成为切实可行的破局路径,推动产业从价格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6-27 01:02 ?6634次阅读

    价格战,毛利率还能涨?这些功率半导体厂商一季度赚麻了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近期,各上市公司基本已经公布2024年全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的财报。功率半导体从去年开始,进入去库存的阶段,市场上价格战激烈。经过去年上半年积极的去库存策略,下半年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09:14 ?2181次阅读
    打<b class='flag-5'>价格战</b>,毛利率还能涨?这些功率半导体<b class='flag-5'>厂商</b>一季度赚麻了

    国产MCU厂商半年报分析:业绩全面向好,但价格战压力犹在

    229亿美元,预计至2028年将以5.3%的年复合增速达到320亿美元。从长远来看,全球MCU市场的前景还是很好的,不过从国际MCU厂商近一段时间的表现来看,目前市场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9-03 01:11 ?4922次阅读
    国产<b class='flag-5'>MCU</b><b class='flag-5'>厂商</b>半年报分析:业绩全面向好,但<b class='flag-5'>价格战</b>压力犹在

    拼多多API价格战预警,竞品监控不落人后!

    在电商竞争白热化的时代,价格战已成为商家生存的关键战场。拼多多作为领先平台,其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提供了强大的价格监控工具,帮助企业预警价格波动、实时追踪竞品动态,确保在市场竞争中不落人后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14:27 ?212次阅读

    拼多多API价格战预警:竞品监控不落人后!

    在电商行业白热化竞争的今天,价格战已成为平台争夺市场的核心武器。拼多多凭借其独特的社交裂变模式和低价策略异军突起,但这也意味着商家面临更复杂的定价挑战。如何通过API技术实现 实时价格预警 和 竞品
    的头像 发表于 07-31 14:31 ?265次阅读

    Wi-Fi FEM价格战,真的不可避免吗?

    转载自《钟林谈芯》 漫漫长夜,辗转反侧。漆黑的夜空像一张无尽的黑纸,时间在其中缓慢流动,脑海中一直漂浮着一句话,Wi-Fi FEM价格战,真的不可避免吗? 树欲静而风不止,友商紧紧相逼。经过几年
    的头像 发表于 06-19 16:44 ?273次阅读

    最新发声!抵制新能源汽车无序 “价格战

    态势。然而,以无序 “价格战” 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内卷式” 竞争,致使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汽车经销行业作为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连生产厂家,下接广大消费者,在我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6-04 00:09 ?4036次阅读

    英飞凌与富士等外资品牌IGBT模块价格战策略的本质与深层危机分析

    英飞凌与富士等外资品牌IGBT模块大幅度降价策略的本质与深层危机分析 英飞凌、富士等外资品牌IGBT模块在中国市场掀起了降价超过30%的IGBT模块价格战,其背后的逻辑不仅是市场份额争夺的“回光返照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13:18 ?647次阅读
    英飞凌与富士等外资品牌IGBT模块<b class='flag-5'>价格战</b>策略的本质与深层危机分析

    2025汽车价格战开打 多家品牌集体降价 #汽车 #新能源汽车 #价格战

    新能源汽车
    jf_15747056
    发布于 :2025年01月20日 17:50:30

    2025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到底有多激烈?

    ,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也在不断扩大产品线。 ·?新品牌入局: 华为、苹果等科技巨头的加入,进一步让新能源市场竞争变得更加复杂。 2025年的价格战已经覆盖了新能源汽车的各个细分市场,不同价位段的车型都在“肉搏”。 入门级市场:五菱宏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5:21 ?1587次阅读
    2025新能源汽车<b class='flag-5'>价格战</b>!到底有多激烈?

    内卷下,MCU厂商面对的机遇有哪些?

    控制系统正向着更高效、更智能、更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而MCU作为这一变革的驱动力,其市场趋势和成本控制策略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随着MCU产品技术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4:14 ?563次阅读
    内卷下,<b class='flag-5'>MCU</b><b class='flag-5'>厂商</b>面对的机遇有哪些?

    价格战内卷?看TCL如何用“硬核科技”赢得双十一“销冠”!

    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已告一段落,从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战报来看,在“以旧换新”、“国补”等一系列的红利政策的刺激下各个行业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今年双十一高端电视板块竞争也尤为激烈,俨然已从“价格战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6:06 ?833次阅读

    海内外PK,线上最畅销的监控产品是哪些?

    消费类安防市场成熟,国内外品牌竞争加剧。国内厂商陷入价格战,海外市场看重实用性、价格。小米等品牌主导国内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09:25 ?774次阅读
    海内外PK,线上最畅销的监控<b class='flag-5'>产品</b>是哪些?

    国产MCU厂商,靠什么从内卷中脱颖而出?

    的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已成常态,MCU市场亦不例外。SIA数据显示,中国MCU市场占全球25%左右。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但国内MCU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6:20 ?773次阅读
    国产<b class='flag-5'>MCU</b><b class='flag-5'>厂商</b>,靠什么从内卷中脱颖而出?

    国产8位MCU为什么能被国内的电子工程师大量应用?

    景中,国产8位MCU能够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再者,国产8位MCU的编程和开发相对简单,降低了开发者的学习成本和开发门槛。这得益于国内厂商
    发表于 09-26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