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新基建新在何处?如何助推其有序驶入发展“快车道”

牵手一起梦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韩鑫 ? 2020-06-08 15:3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3个方面。

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基建究竟新在何处?助推新基建驶入快车道,应该从何处发力?

信息基础设施凸显“技术新”,5G建设排在前列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体现在‘技术新’。”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经济所副所长冯媛表示,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这些信息技术演化而成的,具备社会公共性、效果长期性、收益间接性的基础设施即信息基础设施。

以5G网络为例,其传输速率是4G的10—100倍,能够以高速低时延传输更大规模数据,连接更大规模设备。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

我国5G商用加快推进,目前已开通5G基站超过20万个。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今年要大力加快进度,在上海、广东等省市公布的2020年重点项目计划中,5G通信、基站建设均排在前列。

应该看到,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巨大算力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提升,而目前我国包括通用、地区、行业和企业在内的数据中心,已有近6万个,还需适当补充整合。这也使得数据中心作为重要构成被纳入信息基础设施。

前不久,中国移动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中心项目正式落户惠州惠东谟岭工业区。该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占地200亩,建成后将提供3.2万架装机能力,成为区域内最高标准的数据中心。中国移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数据中心的落成将提升粤港澳大湾区5G发展所需的计算能力,同时满足5G时代对网络存储吞吐量的需求,助力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

融合基础设施重在“应用新”,创新基础设施强调“基础新”

在冯媛看来,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应用于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融合基础设施,主要体现在“应用新”。

“传统产业数字化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李毅中以交通行业为例介绍,高速公路去年新增了8000多公里,新建公路的路况、信号、通信等要有更高的技术标准,就要引入智能网联功能。

目前我国多个地区正在建设“智慧高速公路”,一方面通过架设5G通信技术设备支持自动驾驶,另一方面通过路面光伏发电和无线充电使电动车可以边跑边充电,同时通过布设监测系统,公路、桥梁可以自主感知运行状态,并发出安全预警。

类似的融合基础设施正在加速落地。日前,一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正式在湖南长沙向公众开放。用户只需打开百度地图进入打车服务,即可发单呼叫无人车,体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全新的出行体验源自一场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技术改造。结合物联网、5G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道路场景数字化,实时获取红绿灯倒计时及路况感知结果,使得“聪明的车”与“智能的路”有机联动起来。除长沙外,百度正在北京、沧州等地开展自动驾驶载人测试。

如果说融合基础设施重在应用,那么创新基础设施则体现在“基础新”。

在冯媛看来,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其突出特征为创新性。“无论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是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都更加偏向基础科技领域。”

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例,由中科院自动化所与生物物理所联合建设的“脑认知功能图谱与类脑智能交叉研究平台项目”日前在北京怀柔举行开工仪式。该平台建成后将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交叉领域提供覆盖研究、技术、模拟、验证等环节的一站式研究平台,为推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提供长远支撑。

新基建辐射带动效应更强,需要科学规划、分类施策

如果说,以铁路、公路、桥梁等建设为主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面向的是工业经济时代,那么以信息、融合和创新为核心内涵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面向的是数字经济时代。

“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更强的增量空间和辐射带动效应。”中国工经联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综合室主任周忠峰解释,一方面,新基建继承了传统基建逆周期稳增长的功能,同时将数字经济公共设施建设纳入其中,对经济拉动效应更显著。统计显示,高铁建设投资对拉动关联产业的乘数效应约为3倍,而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乘数效应高达6倍左右。

周忠峰说,另一方面,新基建基于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调结构、促创新和补短板的长期社会效应,一旦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建立先发优势,将抢占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

新基建东风已来,如何才能助推其有序驶入发展“快车道”?

——挖掘数据价值,加快数据共享。

疫情防控期间,遭遇上游原材料供应“断链”,让海康威视这家年营业额500亿元的大型企业难以复产。在企业负责人一筹莫展之际,依靠能源互联网广泛采集的电力大数据,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应用“企业复工电力指数”,分区域分产业展开摸排,日分析数据超过400万个,精准锁定产业链上的“断点”,顺利为红外测温仪生产提供配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中国已经是数据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数据对提升各行各业生产效率的作用凸显。”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认为,应强化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观念,提升新基建数据要素价值。同时加快数据公开共享,有效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有效协同联动,避免一拥而上。

“应加快出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细则,形成全国一盘棋。”周忠峰认为,要根据不同区域发展条件和不同行业技术发展成熟度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有效避免重复建设,以及在产业技术不成熟情况下过于超前布局所导致的高端产业低端发展问题。

——做好需求预测,稳定资金来源。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等特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玉涛认为,如创新基础设施强调公益性,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政府干预,以政府投入为主。为此,应在保障技术先进可靠的同时,做好市场需求预测,适当超前但要量力而行。

“要做好政策引导,以积极有为的财税金融政策稳定建设资金来源。”李毅中同时也建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和融合基础设施建设要更多向民间资本开放。

此外,周忠峰建议,应鼓励支持科创型企业立足新基建领域,一方面培养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另一方面,支持企业积极拓展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下游应用领域,包括车联网、智能制造、远程办公、智慧城市等,抓住发展机遇做大做强产业。

责任编辑:gt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云计算
    +关注

    关注

    39

    文章

    7982

    浏览量

    140860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1

    浏览量

    251507
  • 5G
    5G
    +关注

    关注

    1360

    文章

    48851

    浏览量

    57671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科大讯飞携多款核心AI产品亮相海外科技峰会

    近年来,东南亚数字经济的爆发式增长,AI应用需求进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中国AI企业加速布局,将东南亚作为“出海”的重要一站。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6:13 ?503次阅读

    企业如何用SD-WAN节省50%网络成本?揭秘数字化转型的网络新基建

    #企业如何用SD-WAN节省50%网络成本?揭秘数字化转型的网络新基建>一条软件定义的网络高速公路,正在为成千上万企业开辟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同时将网络运营成本拦腰斩断。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0:32 ?523次阅读
    企业如何用SD-WAN节省50%网络成本?揭秘数字化转型的网络新<b class='flag-5'>基建</b>

    安科瑞能碳管理平台:赋能重庆零碳园区建设,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一、政策东风劲吹,重庆零碳园区建设驶入快车道? ? (一)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双向发力,构建绿色转型政策矩阵?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坚定推进 “双碳” 目标的大背景下,零碳园区建设成为实现经济绿色
    的头像 发表于 08-08 14:58 ?188次阅读
    安科瑞能碳管理平台:赋能重庆零碳园区建设,绘就绿色<b class='flag-5'>发展</b>新图景

    兆芯携手合作伙伴WAIC 2025展示小库写易一体机场景解决方案

    自 DeepSeek 年初国内掀起热潮,“AI + 政务” 的融合探索便驶入快车道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AI助力政务办公就是会场上的热点展示之一。兆芯、联和东海、信投智
    的头像 发表于 08-04 10:19 ?285次阅读

    天合储能10MW变流升压一体机率先落地

    截至2024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8.89亿kW,同比增长24.6%,单年风光发电达到1.83万亿kWh,叠加全球第一的水电核电在运在建规模,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已驶入发展快车道
    的头像 发表于 07-25 16:56 ?473次阅读

    教育部力推“AI进课堂”!高交会3E亚洲消费电子展解锁新兴市场AI教育密码!

    政策东风强劲,AI教育驶入快车道! 教育部今年重磅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实施方案》,明确将AI素养纳入基础教育核心目标。全国超万所中小学正试点建设“智慧课堂”,真金白银投入千亿级教育新基建!这场
    的头像 发表于 07-15 16:37 ?263次阅读
    教育部力推“AI进课堂”!高交会3E亚洲消费电子展解锁新兴市场AI教育密码!

    灵途科技入选武汉市骨干高企瞪羚计划,科技创新实力再获认可

    计划”之一,旨在发掘、培育一批即将进入“快车道”、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成长速度快的瞪羚企业,支持企业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助推提升核心竞争力,加速裂变为高能级企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6-11 15:23 ?276次阅读

    AI应用落地驶入快车道,产业应如何夯实算力根基?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吴子鹏)2025 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并将 “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首次写入报告。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大模型技术带动算力、算法、数据
    发表于 05-06 08:04 ?1080次阅读
    AI应用落地<b class='flag-5'>驶入</b><b class='flag-5'>快车道</b>,产业应如何夯实算力根基?

    东软与同济大学共建未来车载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平台正式启航,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双向奔赴”将助推智能汽车驶入崭新阶段。 ? ? 聚焦三大技术方向 定义智慧出行新标准 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已进入规模化应用快车
    的头像 发表于 04-27 14:00 ?831次阅读

    助推数字化影视进程:影视从业者的得力助手

    发展快车道 影视数智化创造全新体验,不仅是一场技术的革命,更是一次艺术的飞跃。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数字化技术,深度渗透产品创作、传播路径和审美体验,强化影视生产各要素的联系,为影视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可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09:16 ?603次阅读

    富唯智能赋能上下料搬运,仓库转运自动化驶入快车道

    近年来,国内制造业领域掀起了一股智能化改造的浪潮,众多工厂纷纷采纳富唯智能提供的先进物流解决方案,这一举措显著优化了生产流程,实现了生产效率的飞跃式增长。得益于这些成功案例,某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工厂智能物流建设的进程中,也选择了与富唯智能合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6:03 ?513次阅读
    富唯智能赋能上下料搬运,仓库转运自动化<b class='flag-5'>驶入</b> “<b class='flag-5'>快车道</b>”

    华为引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智能化进程

    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发展趋势下,我国汽车产业已然驶入快车道。汽车驾驶自动化不断向高阶演进,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已实现量产应用。根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3年我国搭载组合驾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09:42 ?975次阅读

    2024年星闪进入规模商用快车道

    2023年是星闪商用元年,2024年星闪进入规模商用快车道,预计到年底星闪应用将超过100个品类。我们相信星闪一定会为千行百业的无数应用场景带来全新的创新机遇。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4:04 ?1484次阅读

    AI手机的启明星:从分级标准到智能体手机

    标准化的开启,是AI手机时代步入快车道的前提
    的头像 发表于 10-21 09:25 ?2134次阅读
    AI手机的启明星:从分级标准到智能体手机

    千方科技助推智能网联发展驶入快车道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通知,确定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20个城市(联合体)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就近期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的“车路云一体化”,千方科技副总裁、千方研究院院长孙亚夫接受澎湃等新闻媒体采访,采访内容整理如下。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09:30 ?79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