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日本打造陶瓷柔性电解质薄片新方法,使其能够在更大的温度范围工作

牵手一起梦 ? 来源:盖世汽车 ? 作者:佚名 ? 2020-05-19 14:3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外媒报道,日本首都大学东京(4月变更为东京都立大学)研发了一种为锂金属电池打造陶瓷柔性电解质薄片的新方法。研究人员将石榴石型陶瓷、聚合物粘合剂和一种离子液体混合在一起,打造出一种类固态片状电解质。由于研究人员在室温下进行合成,因而与现有在高温下(》 1000°C)进行的工艺相比,该新方法的耗能大大降低。此外,该电解质能够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是一种前景非常好的电解质,可用于电动汽车等设备的电池中。

化石燃料满足了全球大部分的能源需求,包括电力。不过,化石燃料正在被耗尽,而且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二氧化碳和有毒氮氧化物等其他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全球都需要向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进行转型,不过,风能和太阳能的可再生能源往往是间歇性能源,因为风不会一直吹,而晚上也没有太阳。因此,需要研发先进的能源存储系统,更高效地利用此种间歇性可再生能源。自1991年,索尼公司实现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以来,此类电池就对现代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为多种便携式电子产品和无绳吸尘器等家用电器提供动力。不过,电动汽车仍需要最先进的锂离子技术,而且电池的容量和安全性需要得到很大的改进。

因此,很多科学家开始研究锂金属电池。因为从理论上看,锂金属阳极的容量比现有的商用石墨阳极的容量更高。不过,锂金属阳极仍存在技术障碍。例如,在液态电池中,可能会生长锂枝晶,导致电池短路,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不过,固态无机电解质就明显更安全。而石榴石型(结构形状)陶瓷Li7La3Zr2O12,即LLZO,由于具备离子电导率高且能与锂金属兼容,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固态电解质材料。不过,生产高密度的LLZO电解质需要高达1200 °C的烧结温度,既浪费能源又耗时,因而很难大规模生产LLZO电解质。此外,LLZO电解质很脆,其与电极材料之间的物理接触性能差,通常导致接触界面电阻高,极大了限制了其在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

因此,东京都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Kiyoshi Kanamura教授的领导下,开始研发一种能够在室温下制作的柔性复合LLZO片状电解质。研究人员在薄薄的聚合物基材上浇上LLZO陶瓷泥浆,就像在吐司上涂上黄油一样。然后,再放到真空炉中进行干燥,之后,该款75微米厚的片状电解质会被浸泡到离子液体(IL)中,以提升其离子电导率。离子液体就是室温下的液体盐,众所周知,其导电率高,而且几乎不易燃,也不挥发。在该片状电解质内部,离子液体成功填补了结构中的微小缺口,桥接了LLZO颗粒,为锂离子形成一个有效通道;此外,还有效降低了阴极接触界面的电阻。在进一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结构中的锂离子既在离子液体,也在LLZO颗粒中扩散,因而离子液体和LLZO颗粒都突出发挥了作用。该合成法非常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而且整个过程都在室温下进行,无需高温烧结。

尽管仍存在一些挑战,该研究小组表示,该柔性复合片状电解质所具备的机械鲁棒性和可操作性使其能够在更大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也使其成为了锂金属电池的理想电解质。新合成法非常简单也意味着可能会比预想的时间更早看到此种高容量的锂金属电池上市

责任编辑:gt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动汽车
    +关注

    关注

    156

    文章

    12455

    浏览量

    234923
  • 电池
    +关注

    关注

    84

    文章

    11135

    浏览量

    13789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填充工艺:技术原理与创新实践

    锂离子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中,电解质填充工艺的技术精度直接关联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与安全性。美能锂电作为新能源制造领域的创新引领者,始终以精密工艺为基石,电解质填充技术的研发与应
    的头像 发表于 08-11 14:53 ?73次阅读
    锂离子电池<b class='flag-5'>电解质</b>填充工艺:技术原理与创新实践

    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过零检测新方法

    的危险。同时,根据控制信号占空比切换低速区与高速区反电势采样方式,能有效改善低速区时反电势过零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反电势过零检测新方法能保证电机工作于更宽的转速范围内。 纯
    发表于 06-26 13:50

    清华大学:自由空间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表面及内部裂纹处锂沉积行为的影响

    全性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最具潜力的候选电解质材料之一。 尽管如此,仍有大量研究表明,即使较低的电流密度下(0.5-1 mA/cm2),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锂枝晶穿透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层导致电池短路的问题依然无法避免。这一问题通常被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4:49 ?519次阅读
    清华大学:自由空间对硫化物固态<b class='flag-5'>电解质</b>表面及内部裂纹处锂沉积行为的影响

    陈军院士团队最新Angew,聚合物电解质新突破

    研究背景 固态锂金属电池(SSLMBs)因其高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安全性能在能源存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固态电解质(SSEs)普遍存在离子传导性差、电极界面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实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09:45 ?1101次阅读
    陈军院士团队最新Angew,聚合物<b class='flag-5'>电解质</b>新突破

    镁合金牺牲阳极与电解质接触不良的原因

    ,如果阳极埋设过浅,可能无法与足够的电解质接触,从而降低了保护效率。 二、土壤条件不佳 土壤的电阻率、湿度、温度等条件都会影响镁阳极与电解质之间的接触。例如,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区域,阳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21:00 ?353次阅读
    镁合金牺牲阳极与<b class='flag-5'>电解质</b>接触不良的原因

    Li3MX6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材料

    ? ? 研究背景 Li3MX6族卤化物(M = Y、In、Sc等,X =卤素)是新兴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材料。与现有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相比,它们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更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11:52 ?1076次阅读
    Li3MX6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固体<b class='flag-5'>电解质</b>材料

    一种薄型层状固态电解质的设计策略

    研 究 背 景 用固态电解质(SSE)代替有机电解液已被证明是克服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安全性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开发性能优异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ASSLMB),SSE通常需要具备均匀且快速的锂离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1:21 ?961次阅读
    一种薄型层状固态<b class='flag-5'>电解质</b>的设计策略

    半互穿网络电解质用于高电压锂金属电池

    研究背景 基于高镍正极的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超过400 Wh kg-1,然而在高电压充电时,高镍正极高度去锂化状态下,Ni4+的表面反应性显著增强,这会催化正极与电解质界面之间的有害副反应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09:38 ?1044次阅读
    半互穿网络<b class='flag-5'>电解质</b>用于高电压锂金属电池

    北京科技大学范丽珍教授团队In和F共掺杂LPSCl制备固体电解质

    ? 研究背景 离子电池(LIBS)因其可回收性、高能量和高功率密度而广受赞誉,使其能源储存系统、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各种应用中非常受欢迎。然而,使用易燃液体电解质和商用聚合物分离器的安全风险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0:05 ?1094次阅读
    北京科技大学范丽珍教授团队In和F共掺杂LPSCl制备固体<b class='flag-5'>电解质</b>

    利用全息技术硅晶圆内部制造纳米结构的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全息技术硅晶圆内部制造纳米结构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硅晶圆内部制造纳米结构的新方法。传统上,晶圆上的微结构加工,仅限于通过光刻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1:45 ?808次阅读

    胡先罗教授AEM发表研究:探索宽温电解质设计新路径

    的溶剂是高温电解质的理想选择。评估的溶剂中,正硅酸四乙酯 (TEOS) 被确定为合适的选择,并用于配制局部高浓度电解质。该工作以“Solvent Descriptors Guided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1:06 ?886次阅读
    胡先罗教授<b class='flag-5'>在</b>AEM发表研究:探索宽温<b class='flag-5'>电解质</b>设计新路径

    一种创新的超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传统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尽管广泛,但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可能不可避免地面临泄漏、燃烧乃至爆炸的风险,这些安全隐患显著制约了其更为广泛的部署。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0:31 ?1391次阅读
    一种创新的超薄固体聚合物<b class='flag-5'>电解质</b>

    固态电池中复合锂阳极上固体电解质界面的调控

    采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的固态锂金属电池(SSLMB)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在下一代储能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6:53 ?1172次阅读
    固态电池中复合锂阳极上固体<b class='flag-5'>电解质</b>界面的调控

    无极电容器有电解质吗,无极电容器电解质怎么测

    无极电容器通常存在电解质电解质无极电容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增加电容器的电容量和稳定性。然而,电解质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如漏电和寿命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10-01 16:45 ?1005次阅读

    保护4-20 mA,±20-mA模拟输入的新方法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保护4-20 mA,±20-mA模拟输入的新方法.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9-24 09:27 ?0次下载
    保护4-20 mA,±20-mA模拟输入的<b class='flag-5'>新方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