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I人才的需求在同比增长,上海AI产业同样面临“人才荒”问题

3A0b_tongxinqua ? 来源:陈年丽 ? 2019-08-27 16:4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上海有三大优势,人才、政策和场景,这三个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得天独厚的。”商汤科技副总裁、研究院副院长张少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汇聚了上千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包揽了全国三分之一人工智能人才,相关产业规模超700亿元,在“优先发展战略”推动下,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迎来“黄金时间”。

这其中,利用人工智能人才高地优势,吸引企业将人工智能研究室落地上海,成为上海积累人工智能产业资源的重要方式。

同时,面对AI人才全球化争夺和场景落地趋势,如何吸引和留存人才,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出真正顶尖的AI大牛和深耕产业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新议题。

AI人才聚集地

作为人工智能明星企业,商汤科技是上海人工智能人才和政策红利的受益者。

2017年,商汤科技入驻上海徐汇,据张少霆介绍,上海员工的规模在两年间翻了很多倍。其中医疗团队超过半数的成员都在上海办公,包括研究员和产品团队。

与此同时,上海还是商汤智慧教育布局的重要区域。自去年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在上海发布《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以来,商汤科技与上海多所高中达成试点合作,相关课程、配套实验室陆续入驻。今年,卢湾高级中学挂牌“商汤科技实验中学”,成为黄浦区教育和商汤科技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合作的实验基地学校。

“上海有很好的基础教育,还有很多优质的大学,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当中起来的公司,有很多领军人物也是从上海的高校走出来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可利用资源。”张少霆表示。

事实上,除了商汤科技、科大讯飞、依图科技、流利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本土创新型企业和巨头外,AI人才全球化争夺也已经在上海打响。

两端人才匮乏

伴随市场普及,人工智能产业进入高关注、高需求、高发展阶段,AI人才需求也在同比增长,上海AI产业同样面临“人才荒”问题。

上海工业控制安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AI人才架构而言,“两端”人才尤为缺乏:一块是高端的技术算法、基础研发工程师,另一块是落地到场景后,进行后续跟踪和维护的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

AI青年科学家联盟秘书长胡涵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目前AI建设存在一个矛盾,一方面各行各业轰轰烈烈地“言必称AI”,另一方面真正顶尖的AI人才其实很少,只是一个很小的圈子。如何去伪存真,将精英筛选出来,然后挖掘促进他们的合力,是当下AI人才建设的一大重点。

尤其是进入2019年后,人工智能公司从谈概念、讲技术,进入到拼场景、抢落地阶段,技术创新公司能否深入理解行业打法、能否赋能产业链降本增效以及实现协同发展,决定了其发展速度甚至生存空间。其中既懂技术又懂商业化落地,能够深耕场景的综合性人才极为匮乏。

上海亿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楠有切身感受。亿镜智能科技是一家专注情感计算心理情绪识别AI技术的公司,其核心产品异常人群预警分析系统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公共安防、医院、教育等。

俞楠表示,情感计算心理情绪识别涉及到神经学、医学、工程、计算机等多个学科,掌握前沿理论和技术的顶尖人才也就几个,往往要七八顾茅庐才能将顶尖人才请过来,为此企业必须快速跟跑,“拉帮结派”吸引人才。

平台式培养AI人才

如何填补人才缺口,并在人才优势基础之上做好梯队建设,培养出真正顶尖的应用型人才?上海在进行有益的尝试。

2018年,上海推出18个功能型平台,推动本地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包括合作开设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所,建立人才实训基地。

刘毅认为,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平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要实现安全技术的创新与长远发展,离不开顶尖的人才和专家团队加入。而培养人才最好的方式,就是将政产学研用资结合,实现政府、学术、产业界的紧密连接。

比如,上海控安依托中科院何积丰院士团队,探索建立了前沿工程师工作室与顶级科学家工作室机制,即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细分领域冠军,并以工作室的形式引入科学家及工程师团队。在该制度下,工作室只需安心专攻技术,平台公司会全权接管孵化任务,帮助其完成市场化、产业化,并尽可能降低开发周期和成本。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上海市首批18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之一,院长郑军奇告诉记者,研究院目前有全职在职、全职聘用、顾问专家、兼职人员和合作研究员五类员工,通过采取灵活的双聘制度,吸引高校教授和专家到平台来,推动科研项目落地,培养实践型AI人才。

IReGo智能助行康复训练机器人是平台上的一款研发产品。该产品最初由上海大学郭帅教授团队研发,2018年郭帅教授将项目带到研究院进行机械电气、电磁安全等检测和评定,修缮了不少产品漏洞。据介绍,不少检测装备价值上千万,研究院研发平台可以降低收费,让更多创新型企业使用,并且提供技术支持。

在顶级人才建设上,AI青年科学家联盟发起了“A班计划”,该计划是在全球AI人才高速流动背景下的“精准孵化”,聚焦年龄在20~30岁之间最具潜质的AI青年,包括博士生、学者及初创企业创始人等。

据联盟执行理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文俊博士班班主任卢策吾介绍,在选拔人才上,除了要看发表多少篇论文、论文被引用次数之外,更看重他们究竟做了什么,需要去各个学校、顶尖企业打听,通过大量推荐的方式,将AI青年科学家聚在一起,提高产生突破性研究的概率。

“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创家是有代价的,你需要补充很多技能,要过产品关、商业关、管理关。”联盟执行理事、氪信科技创始人兼CEO朱明杰强调。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1

    浏览量

    251551
  • 阿里巴巴
    +关注

    关注

    7

    文章

    1639

    浏览量

    48332

原文标题:震惊!联通省份公司领导因严重违纪被判...

文章出处:【微信号:tongxinquan_168,微信公众号:通信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科技巨头疯狂抢人!年薪126万起,AI人才岗位暴增三倍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自动驾驶到生成式AI,从智能制造到医疗诊断,AI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推动了对AI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01:26 ?5402次阅读
    科技巨头疯狂抢人!年薪126万起,<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人才</b>岗位暴增三倍

    AI的未来,属于那些既能写代码,又能焊电路的“双栖人才

    AI的未来,属于那些既能写代码,又能焊电路的“双栖人才”——来自WAIC 2025的一线观察2025年7月,上海世博中心,**第七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我们看到一个格外清晰
    发表于 07-30 16:15

    【书籍评测活动NO.64】AI芯片,从过去走向未来:《AI芯片:科技探索与AGI愿景》

    ,接下来一一解读。 算法创新 深度学习AI芯片的创新上,书中围绕大模型与Transformer算法的算力需求,提出了一系列架构与方法创新,包括存内计算技术、基于开源RISC-V架构的AI
    发表于 07-28 13:54

    云知学院携手行业伙伴推动AI人才培养

    随着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各行业对AI 人才的渴求愈发强烈,人才培养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从日常办公的提质增效,到复杂专业领域的深度应用,AI
    的头像 发表于 07-18 17:29 ?659次阅读

    AI驱动半导体产业爆发式增长 2030年全球产值或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台积电全球业务资深副总经理张晓强近日透露,人工智能(AI)技术的强劲推动下,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1:09 ?600次阅读
    <b class='flag-5'>AI</b>驱动半导体<b class='flag-5'>产业</b>爆发式<b class='flag-5'>增长</b> 2030年全球产值或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首创开源架构,天玑AI开发套件让端侧AI模型接入得心应手

    MDDC 2025,联发科不仅带来了更加强大、全面的开发者解决方案,更展示了不断拓展的天玑AI生态。从去年MDDC 2024之后,天玑AI生态伙伴数量大幅增长了3倍,天玑AI开发套件下
    发表于 04-13 19:52

    筑基&quot;AI+人才&quot;培养,浪潮信息携手元脑伙伴拓尔思推出智慧教育新平台

    技术培训、课程资源建设、联合创新竞赛、技能测评认证四大教育创新培养服务,打造与时俱进的教学实践融合新模式,破解智慧教育行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与技能脱节难题,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目前,基于
    的头像 发表于 03-27 16:56 ?407次阅读
    筑基&quot;<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人才</b>&quot;培养,浪潮信息携手元脑伙伴拓尔思推出智慧教育新平台

    DeepSeek推动AI算力需求:800G光模块的关键作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算力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DeepSeek等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任务对算力的需求持续攀升,直接推动了服务器、光通信设备以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升级。特
    发表于 03-25 12:00

    AI看点:中国AI人才缺口达500万人 政府工作报告:支持AI大模型广泛应用

    业界既需要技术和理论创新型AI人才,也需要能够结合各行业实际需求的实操型AI人才。相关人才将迎来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14:59 ?963次阅读

    富士通如何解锁生成式AI红利 从人才进化到业务赋能

    面临一道必答题:您准备好驾驭这场生产力革命了吗? 生成式AI有望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然而现实当中,许多企业陷入“工具先行,人才掉队”的困境,采购最贵的AI系统,却因不会提问、不懂调参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17:32 ?885次阅读

    FF公布AI人才招聘计划

    "、"FF"或 "公司")今天宣布,已启动AI领域关键职位的招聘,以支持FF及FX战略的AI研发计划,并大幅增加AI研发投入。公司现已面向全球招募AI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1:12 ?546次阅读

    AI赋能边缘网关:开启智能时代的新蓝海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AI与边缘计算的结合正掀起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边缘网关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AI技术的加持下,正从简单的数据采集传输节点,进化为具备智能决策能力的边
    发表于 02-15 11:41

    半导体:需求回暖、AI、国产替代

    2024年前三季度半导体行业实现营收4304.94亿元,同比增长21.63%,实现归母净利润290.29亿元,224.75亿元,同比提升23.53%。行业如此高增速主要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AI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16:39 ?995次阅读

    OpenHarmony人才生态大会南向生态社区发展论坛武汉圆满举办

    11月27日,OpenHarmony人才生态大会2024武汉隆重举行。当日下午的 OpenHarmony南向生态社区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众多社区伙伴、企业代表、技术专家与优秀开发者齐聚
    发表于 11-29 09:54

    中国半导体市场逐渐复苏 上半年平均同比增长率为15.94%

    AI需求的带动以及消费电子市场的逐步复苏,很多半导体企业都取得不错的经营业绩,据海通证券的一份研报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半导体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率为15.94%,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8:14 ?82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