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新鲜出炉

MEMS ? 来源:LONG ? 2019-07-22 09:3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在本月30日截止报名的广东省“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博士、博士后创新赛准备中,来自香港的“80后”青年麦骞誉带来的“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引人注目。

据了解,这是目前国内研发生产的第一台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它使用新型芯片,将三维空间动态控制、平衡原理与先进的机械设计和尖端电子感知技术相结合,来操纵机器人。

在5G环境下,操作者戴上简易轻便的手套、腰带等传感设备,由此将机器人和操作者链接起来。操作者通过5G端到端系统,将自己的动作实施传输给仿生机器人,达到机器人毫秒级时延的实时控制,实现人机协同。目前已获得全球包括英、美等国家在内的一百多份订单。

对于做机器人的初衷,麦骞誉笑道,一开始只是想单纯做一个机器人,去处理一些危险状况,比如爆炸品、辐射、空气污染、高压电和强磁场等,让人避免受到伤害。现在他们的机器人已经是第三代。将来,他希望能制造出标准化的工业机器人,适用于各个工作场景。

一直埋头做技术突破的麦骞誉最近开始出来“抛头露面”,参加创业比赛,到全国各地去展示他的新型机器人。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麦骞誉说:“希望大家都知道5G带来的技术革命,并没有那么遥远,我的机器人可以直观地告诉大家5G有哪些垂直运用。”

9年前开始研究动感传输

麦骞誉的讲述严谨而细密,能生产出全国第一台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他认为这并不是偶然。实际上,早在2010年,他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他之前在国外正是从事传感技术的研究的工作,这给了他一些启发,萌生了回国创业的念头。

当时美国、日本都有一些公司“挖”他去加入一些技术团队,不过最终都被他拒绝了,他说,“当时一心就想着回国”。

一开始,他是想单纯地做一个机器人,用这些机器人去操作, 可以让人免于遭受一些危险和伤害。比如,拆弹、空气污染、喷粉等。所以,他一开始也并没有想到用5G。

在5G技术之前,包括有线、WiFi、蓝牙4G的传输方式,麦骞誉都试验过。他能在技术上胜出,主要在于他们的算法相当快,能满足5G技术的运用。而这一步早在5G技术还没成熟之前,他们就在布局。

2017年,麦骞誉认为是时候自立门户了,于是在香港开公司做研发。麦骞誉透露,其实那时候,机器人手臂等重要部位都已经研制得差不多了,蛰伏了许久,“在准备进入市场前,才成立公司”。

一年前,有运营商看中了他的技术,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在运营商的网络支持和通信商的实验室支持下,他们的研究如虎添翼。麦骞誉说:“如果没有5G和运营商的支持,我们没法度量匹配度到底有多快。可能到现在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机器人生产商。”

动感传输机器人的“战场”

麦骞誉告诉记者,动感传输机器人的研制从国际范围来看,实际上是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包括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都在同台竞技,但目前,很难去了解对方的进度,他说:“现在能做的就是埋头苦干。”

一开始,世界上做的传感器种类很多,麦骞誉说,“那时候,他们主要观察国外的传感器怎样做,然后思考怎么能做得更好,我们从角度、控制力、轻便度上不断在改进。”

麦骞誉就现在的结果来分析,“比如,日本丰田的机器人需要23个传感器,我们只用5个传感器就可以实现。现在日本用的一款控制台有50公斤,我们只有500克。”

麦骞誉介绍,目前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困惑在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者,主要依靠自投和政府支持,“可能不少投资人处于迅速赚钱获利的想法,我们的技术很难受欢迎”。

粤港澳大湾区为创业提供条件

麦骞誉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学霸”。相反,在初中升高中前,他都是一个贪玩的人。“我以前很爱玩,中五会考的成绩让我‘勉强’考上了高中。”刚刚好的成绩让麦骞誉产生了深刻的反省,“当时还是觉得,努力读书比较重要”。高中入学后,麦骞誉便发奋学习直到博士毕业。他笑言,“这么一反省,就让自己多读了十几年书。”

麦骞誉在香港科技大学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位,本科就读的是电子和电机工程,而研究生则读的是电子计算机工程。可以说,麦骞誉一直都和电子科技打交道。回想起在港科大的那五年,麦骞誉仍然能感受到当年的学习压力。“我们每周的学时将近35小时,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学习压力很大。稍有松懈很可能就面临挂科的危险”。在这种高压的学习压力下,麦骞誉更笑言能顺利从港科大毕业的都是“吃得苦的人”。正是因为这种高要求,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一直被行业内认为“非常靠得住”,亦培养了麦骞誉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麦骞誉从香港科技大学毕业后,便开始在香港找工作。“但是那个时候我发现,我的专业在香港就业比较难。”无奈之下,麦骞誉只好远赴国外继续深造。博士毕业后再次返港,麦骞誉仍然没有找到非常对口的工作。他表示,虽然香港更专注软件方面,在人才和场地的硬件方面受限较多。“中国内地优良的创业环境和巨大的内需市场相结合,让创新科技有更好的前景。”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汇聚多地的科研人才,让机器人的开发工作更加顺利研发。

现在,麦骞誉及其团队在香港做机器人的算法研究系统,在广东省的几个大湾区城市成立采购中心、人才培训及维修中心,充分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实现他们在机器人领域的创业。麦骞誉现今的团队已经扩展到将近50个人的规模,销售组仅有两位年轻人组成。销售量对于麦骞誉来说,并不是他首要考虑的。“我们主要以用户定制为主。希望集中我们更多的人力去研发后面几代的机器人以及5G传输,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

机器人不仅会唱歌跳舞

麦骞誉一直有个梦想,他希望研发出一款可以在行业内成为标杆的机器人。“我希望做一款稳定的工业运用机器人,而且这种机器人是作为一种标准而存在的。”如果这款研发成功,只需要更换细微零件就可以应用在60%的工种领域,这将会大大减轻团队的研发压力。

迄今为止,麦骞誉及其团队已经研发到第四代机器人。他坦言,直到研发到第二代,机器人仍然只有观赏功能,“机器人可以跳舞,可以唱歌。可是机器人需要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我们希望研发一些实用性的机器人,能做实事有意义的机器人。”于是麦骞誉及其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机器人,具备了教育功能。他希望能够为小朋友提供高质量的机器人,能够培养儿童从小学习编程甚至开发,“从小就开始教育小朋友这些能力,才能更快拉近和其他国家的科研距离”。目前,第三代机器人的样机已研发成功,预计今年年底会在市面“现身”。

第三代机器人正准备面世,第四代机器人的研发计划已在筹备。麦骞誉告诉记者,第四代机器人返璞归真,他希望研发出标准化的机器人,提供一套稳定的动作以应对不同的生产线和不同的场景。“这个研发难度比较大,但我们的机器人是用动作传感,其实简化了编程的难度。”

在未来,麦骞誉希望研发更多的机器人,“研发第四代机器人并不是我的终极目标。我希望可以一代一代研发下去。”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

    文章

    53282

    浏览量

    770105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939

    浏览量

    214419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1

    浏览量

    251533
  • 5G
    5G
    +关注

    关注

    1360

    文章

    48851

    浏览量

    576749

原文标题:5G动作传感,高危作业“机器人”驾到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可靠性测试装备为仿生机器人未来发展赋能

    仿生机器人从理论迈向实践、从实验室走进多元应用场景的征程中,可靠性测试装备扮演着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成为推动其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模拟各类极端与复杂工况,可靠性测试装备对仿生机器人的硬件性能、软件算法以及人机交互等层面进行全方位严苛评估,精准定位潜在隐患,为优化升
    的头像 发表于 07-28 09:44 ?889次阅读
    可靠性测试装备为<b class='flag-5'>仿生机器人</b>未来发展赋能

    机器人看点:越疆机器人正式发布六足仿生机器狗 智元公布机器人运动控制模型专利

    ”具身机器人平台的企业。 此前越疆机器人发布的六足仿生机器狗是集“认知、动作、机动”三大核心能力于一体的创新产品,而且六足架构既具备优于四足结构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 越疆六足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5:03 ?1078次阅读

    中国成功研发蚊子大小仿生机器人

    据央视《军事报道》报道中国成功研发蚊子大小的仿生机器人,据披露这是国防科技大学研发的融合生物特性与尖端科技的微型机器人装置,受限空间要求要在指甲盖大的空间里塞进传感器、控制芯片、动力装置,这对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6-19 15:10 ?1175次阅读

    盘点#机器人开发平台

    地瓜机器人RDK X5开发套件地瓜机器人RDK X5开发套件产品介绍 旭日5芯片10TOPs算力-电子发烧友网
    发表于 05-13 15:02

    仿生传感器:让机器拥有“生命感知”的神奇科技

    在科幻电影中,机器人通过皮肤感知温度、用“鼻子”识别气味、用“耳朵”捕捉声音的场景曾令人惊叹。如今,这些“超能力”正通过仿生传感器逐渐走进现实。仿生
    的头像 发表于 04-28 17:25 ?449次阅读

    星网宇达与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北京星网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乙方”)与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筹备组)(以下简称“甲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双方经过友好协商,秉承“平等互信
    的头像 发表于 04-28 14:56 ?438次阅读

    大象机器人携手进迭时空推出 RISC-V 全栈开源六轴机械臂产品

    大象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专注协作机器人研发与应用,产品线涵盖轻量级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多种形态。拳头产品myCobot系
    发表于 04-25 17:59

    EtherCAT科普系列(4):EtherCAT技术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领域应用

    人形机器人又称仿生机器人,是一种模仿人类外形的机器人,除具备人形和模拟人类动作外还兼具智慧化和可交互性等特点。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模块包括环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6:56 ?1117次阅读
    EtherCAT科普系列(4):EtherCAT技术在人形<b class='flag-5'>机器人</b>灵巧手领域应用

    大象机器人以科技治愈人心

    仿生机器宠物,这一系列产品的设计初衷是希望将仿生机器人与AI技术结合,满足现代社会中的情感陪伴需求,特别是为孤独症儿童、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及城市白领等群体提供情感支持与疗愈体验。 旨在用科技手段弥补情感陪伴缺口,通
    的头像 发表于 02-20 11:17 ?841次阅读

    5G在远程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案例

    未来已来,5G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智慧医疗的世界,揭开远程手术机器人的神秘面纱,看看5G智能路由器是如何帮助机器人实现"跨时空"问诊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6:07 ?665次阅读

    基于微型5G网关的石化厂区巡检机器人应用

    针对石化厂区的巡检机器人应用,佰马提供高集成度的微型5G智能网关,融合5G通信、智能感知、多设备协同等优势,助力机器人实现高效可靠的厂区巡检监测、预警应急等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7:35 ?661次阅读
    基于微型<b class='flag-5'>5G</b>网关的石化厂区巡检<b class='flag-5'>机器人</b>应用

    开源项目!能够精确地行走、跳舞和执行复杂动作机器人—Tillu

    认识Tillu——机器人 Tillu是一款融合先进机器人技术与创造力的独特机器人,旨在激发学习与创新!它由运行Debian操作系统的UNIHIKER驱动,利用强大的控制系统实现逼真的动作
    发表于 01-02 17:24

    大象机器人11月大事件回顾

    冬意渐浓,在过去的11月里,大象机器人活跃在国内外的多个行业盛会上,向广大机器人爱好者和行业专家展示了我们在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5:35 ?674次阅读

    大象机器人10月大事件回顾

    金秋10月,大象机器人积极参加数个海内外知名行业盛会,向全球机器人爱好者与行业专家展示最新的成果,也收获了一些奖项、报道,通过这些难得的展示机会,大象机器人在协作、仿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6:43 ?1036次阅读

    国内外部分人形机器人企业一览

    人形机器人的定义人形机器人是一种仿生机器人,指形状及尺寸与人体相似,能够仿人类运动、表情、互动及动作机器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决策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7:05 ?1931次阅读
    国内外部分人形<b class='flag-5'>机器人</b>企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