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科学家首次用反物质实现双缝干涉,意义重大!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 来源:YXQ ? 2019-05-09 14:1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我们高中的时候知道双缝干涉实验。早先的时候,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光的波动性;现如今,双缝干涉实验被用作实验室观测量子力学里物质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双缝干涉实验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变种,成为各大实验室里的常客,如量子擦除实验,单独粒子干涉实验等等。

最近,科学家们又使用反物质实现了双缝干涉实验,完成了反物质干涉的第一次观测,再次证明了双缝干涉确实是量子效应造成的。

图1 实验原理图

科学家们使用Na的同位素beta衰变,得到3eV能量的正电子植入单晶钨膜上,然后通过纯静电系统把正电子加速到16keV,随后通过两个2毫米宽相隔10.2厘米的准直器,又连续通过两个硅化氮制作的衍射光栅,可以等效产生大约6μm的周期性干涉条纹。最后使用一种nuclear emulsion detector的探测器,对亚微米级粒子的干涉现象进行微米尺度分辨率的观测。

科学家们在收集到信号之后,重构出了正电子在通过两个硅化氮光栅后的三位分布(如下图),结果是条纹间隔5.85μm,和预测值相差无几。在重新采用不同的加速度后,得到类似的结果。

图2 为正电子分布结果

图3 A为不同能量的对比度分值变化,图B为四种能量的热对比图

最后,他们通过分析不同能量的的干涉图,得到不同能量的德布罗意波长变化情况(如下图),按照经典理论,它应该是不变的,所以只能用量子理论进行解释,进一步说明双缝干涉的量子性。

图4 不同能量下的响应度 虚线是经典理论预测,实线是量子预测,点是实验测量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量子力学
    +关注

    关注

    8

    文章

    101

    浏览量

    21498

原文标题:科学家首次用反物质实现双缝干涉

文章出处:【微信号:cas-ciomp,微信公众号: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地物光谱仪如何帮助科学家研究植被和土壤?

    在遥感、生态、农业等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常常会提到一个工具: 地物光谱仪 。它看起来像一台“测光的枪”,却能揭示土壤和植被的“隐藏信息”。那么,地物光谱仪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它又是如何在科学研究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5-20 15:46 ?207次阅读
    地物光谱仪如何帮助<b class='flag-5'>科学家</b>研究植被和土壤?

    光学实验教具应用:干涉实验

    实验教具中的实验搭建 图1.实验教具光路搭建 图2.实验教具结果 4.实验总结 干涉实验是光学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实验,为了帮助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在VirtualLab Fusion软件中轻易地搭建并仿真出来,同时实验教
    发表于 05-08 08:48

    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当选深圳市青年科学家协会第十届会长

    ? 2025年3月29日,深圳市青年科学家协会十届一次会员大会在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南厅隆重举行。百余位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协会换届选举,共话科技创新未来。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书记胡火明出席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19:15 ?911次阅读
    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当选深圳市青年<b class='flag-5'>科学家</b>协会第十届会长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日前,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名为“石蜡辅助浸入法”的新技术,成功让二维材料“卷起来”,制备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为未来量子计算和自旋电子器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雷圣宾、李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1:17 ?568次阅读

    迈克耳孙干涉仪白光等倾干涉实现、条纹特征及形成机理

    迈克耳孙干涉仪白光等倾干涉实现、条纹特征及形成机理是光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详细解释: 一、迈克耳孙干涉仪白光等倾干涉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4:58 ?585次阅读
    迈克耳孙<b class='flag-5'>干涉</b>仪白光等倾<b class='flag-5'>干涉</b>的<b class='flag-5'>实现</b>、条纹特征及形成机理

    FRED案例:天文光干涉

    简介 天文光干涉仪能够实现恒星和星系的高角分辨率的测量。首次搭建的天文光干涉仪分别由菲索(1868)和迈克尔逊(1890)提出。迈克尔逊恒星干涉
    发表于 01-21 09:58

    深开鸿亮相“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为在青少年中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科学的浓厚氛围,1月14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共同主办的“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21:17 ?654次阅读
    深开鸿亮相“小小<b class='flag-5'>科学家</b>”品牌发布暨<b class='flag-5'>科学</b>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干涉测量

    在VirtualLab Fusion中所实现的快速物理光学技术为著名的干涉仪的快速仿真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从而使我们能够研究干涉图样中的相干和色散效应。 基于物理光学的VirtualLab
    发表于 12-26 10:15

    天文光干涉

    简介 天文光干涉仪能够实现恒星和星系的高角分辨率的测量。首次搭建的天文光干涉仪分别由菲索(1868)和迈克尔逊(1890)提出。迈克尔逊恒星干涉
    发表于 12-25 15:26

    国外科研团队在X射线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了兆赫兹级别,为超快电子动力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 此次团队展示了单尖峰硬X射线脉冲,其脉冲能量超过100微焦耳,脉冲持续时间仅为几百阿秒(1阿秒=10-18秒)。这一时间尺度使科学家能够捕捉到物质中最快的电子运动。 团队表示,这些高功率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09:11 ?487次阅读

    AI 推动未来科学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科学大奖周

    科学家,探讨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倾力打造兼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盛会。 未来科学大奖由未来论坛于 2016 年创设,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未来论坛是当前中国极具声望的民间科学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09:58 ?461次阅读
    AI 推动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大奖周

    西湖大学:科学家+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研究,创新科研新范式。这一点在西湖大学的科研项目中已得到体现。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是由施一公院士领衔创办的、聚焦前沿科学研究的研究型大学,该校鼓励科学家们探索AI与各学科交叉融合,为科研创新提速。为此,西湖大学在浪潮信息等企业助力下打造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5:59 ?672次阅读
    西湖大学:<b class='flag-5'>科学家</b>+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激光束能投射阴影,科学家颠覆传统认知

    ??? 光及其与物质的各种相互作用的研究,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科学探究的基石。从早期对反射和折射现象的观察,到更复杂的衍射和偏振现象,我们对光的理解不断演变。?? 理解光与阴影???? 阴影传统上被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09:09 ?697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了传统学科界限,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从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奥秘。同时,AI技术的引入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即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这种范式强调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推动科学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的效率,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和精确度。例如,在生物学领域,AI能够帮助科学家快速识别基因序列中的关键变异,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2. 跨学科融合的新范式 书中强调,人工智能的应用促进了多个
    发表于 10-14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