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呈现融合发展态势

AR工业应用 ? 来源:lq ? 2019-05-01 09:2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促进其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同为新一代关键共性技术,对加速我国产业转型、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在致世界VR产业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发展,虚拟现实技术逐步走向成熟,拓展了人类感知能力,改变了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中国正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各领域广泛应用。中国愿加强虚拟现实等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共享创新成果,努力开创人类社会更加智慧、更加美好的未来。

目前,全球围绕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在关键技术和产业应用方面均取得突出成果。在人工智能领域涌现出一批人工智能产品,并正在全面重塑家电、机器人、医疗、教育、金融、农业等行业;在虚拟现实领域,VR+医疗康养、VR+教育文化、VR+装备制造,以及在广电、出版、电商、旅游等大众消费领域中的大量应用,正在将虚拟现实带入各行业和寻常百姓家。

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有着天然的联系,已经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趋势。人工智能对虚拟现实的赋能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虚拟对象智能化,虚拟人和人的智能行为将更多地出现在各种虚拟环境和虚拟现实应用中;二是交互方式智能化,智能交互将综合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通道,带来全新的交互体验,让虚拟现实真正“化虚为实”;三是虚拟现实内容研发与生产智能化,人工智能将提升虚拟现实制作工具、开发平台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提升建模效率,提升VR内容生产力。两种技术的融合发展将开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的增长源泉。

创新创业企业是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重要推动者,他们锐意创新,敢闯敢干,是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和未来主力。希望这些创新创业企业主攻关键技术、坚持需求导向、积极培育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制造、文旅、住房、交通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以创新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为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贡献力量。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939

    浏览量

    214394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1

    浏览量

    251504
  • vr
    vr
    +关注

    关注

    34

    文章

    9680

    浏览量

    153399

原文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呈现融合发展态势|0glass低调分享

文章出处:【微信号:KingseeAR,微信公众号:AR工业应用】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柔性传感器初创企业(慧感智能,Cobotact),获新一轮天使投资

    ,提升其在机器人传感领域的竞争力。 慧感智能中国工程院杨华勇院士、浙江大学杨赓教授团队创立,该团队深耕柔性传感技术,近年迭代开发了多款机器人柔性电子皮肤,为人机交互的安全性、柔顺性以及机器人具身
    的头像 发表于 07-15 18:18 ?2439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工程院</b><b class='flag-5'>院士</b>的柔性传感器初创企业(慧感<b class='flag-5'>智能</b>,Cobotact),获新一轮天使投资

    IC.IDO虚拟现实工程软件的核心功能与技术特点

    工业 4.0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推动着传统自动化向智能化、互联化转变,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与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应用,正在重塑工业格局。其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6-06 09:23 ?662次阅读

    郑南宁院士政治局人工智能讲课全文 专家观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 今天分享一个郑南宁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16:49 ?335次阅读
    郑南宁<b class='flag-5'>院士</b>政治局<b class='flag-5'>人工智能</b>讲课全文  专家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距离传感器强国还有多远?

    ? ? ? 近日,在《仪器仪表学报(英文)》2024年第4期中,期刊主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院士撰写特邀评论文章《Why It’s Impor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6:38 ?322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工程院</b><b class='flag-5'>院士</b>:我国距离传感器强国还有多远?

    NXP技术白皮书: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 将人工智能与现实世界相连

    ? 分析师将人工智能物联网 (AIoT) 大致定义为人工智能 (AI) 与物联网(IoT)的融合,利用AI让物联网设备变得更智能、更具自主性。但这是一个以设备为中心的“小数据”的定义。
    的头像 发表于 03-28 11:53 ?1386次阅读
    NXP技术白皮书:AIoT<b class='flag-5'>人工智能</b>物联网 将<b class='flag-5'>人工智能与</b><b class='flag-5'>现实</b>世界相连

    潘云鹤院士莅临水晶光电考察指导

    近日,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曾任浙江大学校长及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的潘云鹤教授一行莅临水晶光电进行考察指导。水晶光电董事长林敏先生、董事兼总经理王震宇先生等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热情接待,并全程陪同潘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11:20 ?741次阅读

    依图“城市之眼感知系统融合平台”获人工智能先锋案例

    科技的“城市之眼感知系统融合平台”在本次大会中获“2024年人工智能先锋案例”。此次先锋案例由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
    的头像 发表于 12-28 15:44 ?1211次阅读

    商汤医疗与CHESS肝脏健康联盟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沈阳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主办的中国肝脏健康发展大会(CHESS 2024)在沈阳召开,大会汇聚了包括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1:04 ?656次阅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到访大唐高鸿参观考察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莅临大唐高鸿指导工作,中关村可信计算业联盟秘书长刘达陪同,高鸿股份总经理张新中、副总经理刘雪峰、高鸿信安总经理郑驰、总经理助理刘海洁接待。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0:13 ?826次阅读

    ar与虚拟现实的区别 如何优化ar应用的用户界面

    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专门的AR眼镜看到现实世界和虚拟信息的结合。AR不会完全取代现实世界,而是增强用户的现实体验。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0:05 ?1444次阅读

    具身智能虚拟现实中的应用实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在这一领域,具身智能的概念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具身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0:25 ?1626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和国际合作等多个层面。这些内容让我更加认识到,在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科学融合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最后,通过阅读这一章,我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对于能源科学的重要性。
    发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阅读这一章后,我深感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的结合正引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革命,以下是我个人的读后感: 1. 技术革新与生命科学进步 这一章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加速生命科学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的效率,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和精确度。例如,在生物学领域,AI能够帮助科学家快速识别基因序列中的关键变异,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2. 跨学科融合的新范式 书中强调,人工智能的应用促进了多个
    发表于 10-14 09:12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活的世界? 编辑推荐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聚焦于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电子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五大领域的交叉融合,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诸多实际应用案例,介绍了
    发表于 09-09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