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医疗”、“AI+大健康”到“5G+智慧医疗”,近几年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正在不断跨界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大步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不论是国际科技巨头,还是传统医疗企业纷纷发力抢滩这片蓝海市场。而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国内医疗行业不仅步入了规范的快车道,也让智慧医疗应用逐步走进寻常百姓家,大健康时代已经全面来临。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和医疗资源的日益紧张,各国政府和民众都越来越重视健康产业,推动着国家各大医疗政策的落地与改革。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至2018年全球智慧医疗服务支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0%,预计2019年全球智慧医疗服务支出有望达到300亿美元。
在未来,健康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中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且早已被国际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而中国将成为全球健康产业大市场。
“互联网+医疗”市场趋于稳定,“AI+医疗”领域仍大有可为
如今,数据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健康医疗服务已成大势所趋。这得益于新兴的人工智能、5G、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相较于早年的互联网,它们对医疗领域的改造将更具颠覆性。在过去几年里,互联网医疗的表现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只是在人与信息、医生、医疗机构之间构成便捷连接,提供医疗信息获取、线上医生咨询及医疗机构诊疗的简单服务,并没有真正触及医疗行业资源缺失的痛点,同时也未在根本上提高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当前“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几乎逐渐被几大巨头占领,格局已基本尘埃落定。与此相反,“AI+医疗”领域基于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AI技术,仍将大有可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在于对大数据的驾驭,能够提高智慧医疗行业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落地场景更是覆盖疾病预测、健康管理、新药研发、精准手术、辅助诊断、医院管理等多个“风口”方向。其落地形态以系统、平台为主,少数健康管理领域的企业则借助手机APP端口提供“AI+医疗”服务。
2018年4月,美国FDA就批准了首款可独立检测而不需要医生解释结果的人工智能设备:基于AI检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医疗设备软件IDx-DR,只需护士将视网膜相机拍摄到的病人视网膜图像上传到系统中,就能通过算法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准确率达到87%。这是AI落地医疗诊断领域取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 AI 模拟人类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时代的到来。
“AI+医疗”加码大数据技术,加速迈向精准医疗
同样是传统医疗迈向智慧医疗、精准医疗不可或缺的关键路径,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不分伯仲。“AI+医疗”加码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未来将进一步加速疾病的诊断与预测、临床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甚至重大疾病与基因相关的研究,避免效率低下的重复诊治,减少社会医疗成本负担。比如,有大数据参与的研究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效率,降低病人的看病成本和身体损害。另外,利用大数据对远程病人的监控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病人出现意外的风险,还能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随着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企业逐渐崛起,精准医疗概念已开始落地临床应用,面向药物研究、基因测序、移动医疗等领域。精准医疗是根据个体基因特征、环境以及生活习惯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目标是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效果。与个体化医疗相比,精准医疗更重视“病”的深度特征和“药”的高度精准性;是在对人、病、药深度认识基础上,形成的高水平医疗技术。而这一切则是建立在可溯源生产的监管级医疗大数据的基础上。
根据国家科技部的精准医疗计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投入600亿元人民币用于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这一巨大市场机会吸引了不少制药巨头纷纷掉头,赛道异常火热。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精准医疗上下游企业发展迅猛,无论是面向高端医疗市场还是消费级市场都有优秀企业在 2018 年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
5G助力远程急重会诊,开启智慧医疗新篇章
“AI+医疗”应用离不开医院之间的信息互通、大数据共享。然而事实上,国内大多数医院的医疗信息仍处于“孤岛”状态。有调查显示,当前已有70%以上的医院实现了医疗信息化,但仅有不到3%的医院实现了数据互通。这些医疗数据主要包括医学影像、实验数据以及医生与患者间的交流信息,具有多样性、数据量巨大且持续攀升的特点。此时就需要5G通讯技术来助“AI+医疗”一臂之力了。在医疗领域,5G可以充分发挥其“网速”的优势。凭借大容量、大连接、低延时的特点,5G在急诊医疗、移动诊治、疾病预防等方面将发挥出巨大效能,例如:5G的介入能为脑卒中病人争取更多的时间;为一些边远地区人群进行主动“送医体检”,或开到矿山为工人做职业病检查等,将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此外,5G还能方便、迅速、及时地把采集到的医疗大数据传送给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在提高疾病预防、诊治效率的同时,释放更多的医疗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3月16日,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公司帮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虽然本次手术跨越将近3000公里,但5G技术完美解决了4G网络条件下手术视频卡顿、远程控制延迟明显的问题,有效保障远程手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让医生能够实时看到病人手术的场景,掌握手术即时数据,远程精准控制机械臂进行手术,同时病人也可以实时和医生对话。5G助力AI医疗,这无疑是智慧医疗行业未来的福音。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5G
+关注
关注
1360文章
48850浏览量
576680 -
大数据
+关注
关注
64文章
8966浏览量
140817 -
智慧医疗
+关注
关注
9文章
1099浏览量
4744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热门5G路由器参数对比,华为智选Brovi 5G CPE 5 VS SUNCOMM SDX75
前两天刷到一篇文章,说现在的5G插卡路由器越来越猛,提到了两个型号:
一个是 华为智选 Brovi 5G CPE 5 ,另一个是 SUNCOMM SDX75 。
我本来没太当回事,觉得现在
发表于 06-05 13:54
AI时代研华如何领跑智慧医疗长赛道
AI时代,如何让影像诊断更快速、手术操作更精准?面对多元化场景与高壁垒挑战,哪些技术路径能成为破局关键?近期,研华嵌入式物联网平台事业群资深业务总监肖健萍女士接受了数智锐角记者刘敏专访,分享了研华在智能医疗的规划,看研华如何领跑
广和通发布5G AI MiFi解决方案
近日,广和通发布5G AI MiFi 解决方案,深度融合5G通信与AI语音技术,是一款便携式移动热点设备。该解决方案的推出不仅标志着广和通在智能终端领域的又一突破性创新,更将加速推动通
幕后英雄——藏在5G与AI背后的“心跳”
在科技这个浩渺的世界里,5G基站、智能汽车、AI机器人……这些当红明星格外耀眼,但鲜少有人注意到,这些颠覆性技术背后的“心跳”竟源自一枚小小的石英晶振。5G时代的“速度密码”:晶振

AI赋能边缘网关:开启智能时代的新蓝海
中,把握技术趋势、深耕应用场景的企业将赢得先机。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AI算法的持续优化,AI边缘网关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价值,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创造新的商业奇迹。
发表于 02-15 11:41
5G智慧医疗的实践先锋:SR830-E工业路由器的理性应用
在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5G技术无疑为智慧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技术的进步不应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在实践中发挥其真正价值。今天,我们就来探讨SR830-E工业路由器如何在实际

5G PLC数据采集网关有什么功能特点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已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背景下,5G PLC数据采集网关作为一种关键的网络设备,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解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