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OPPOR15和vivoX21哪个最值得买

454398 ? 来源:工程师吴畏 ? 2019-04-07 16:5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今年的 3 月 19 日是神奇的一天,OPPO 和 vivo 不约而同地对外公布了自家年度主打新机 R15 和 X21。同为 2018 年上半年的线下热门新品,OPPO R15 和 vivo X21 两款新机也都拥有各自的特色。今天,雷科技就为大家带来它们的对比体验。

1

异形屏显示效果相当,R15 渐变工艺更出彩

外形设计上,OPPO R15 和 vivo X21 都迎合了今年的趋势,即“刘海”异形全面屏和双面玻璃机身。二者都配备了 6.28 英寸 FHD+ 级 19:9 AMOLED 屏幕,像素密度达到了 401ppi,显示效果都非常清晰锐利,色彩饱满。

不同的是,OPPO R15 只在梦镜版采用了 3D 玻璃机身,普通版则为 2.5D 玻璃机身;而 vivo X21 标准版和屏下指纹版都选择握持感相对更佳的 3D 玻璃。不过 OPPO R15 的星空紫、R15 梦镜版的梦镜红采用的黑紫、红黑渐变工艺,又是 vivo X21 所不具备的,后者的炫光纹理工艺相对略显平庸。

根据各自一贯的设计语言,OPPO R15 和 vivo X21 都坚持轻薄的设计理念,厚度仅分别为 7.4mm 和 7.37mm。但从实际握持感受来看,156.2g 的 vivo X21 要比 175g 的 OPPO R15 略轻。当然,手机轻重厚薄不分优劣,还得看用户自己的喜好。

此外,OPPO R15 和 vivo X21 在元件布局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二者虽然均保留耳机孔,但前者位于底部,后者则位于顶部;前者音量键位于左侧,卡槽和开机键位于右侧,后者卡槽位于底部,音量、开机键均集中在右侧;此外,前者延续了上代的水平双摄造型,后者则采用今年流行的左上角垂直双摄。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两款新机依然没能用上 USB Type-C 接口。可能 OPPO 和 vivo 是想提醒大家,这两款新机虽是主推,但仍然并非它们的旗舰机吧。

2

面部识别均为秒速级,X21 屏下指纹更好玩

OPPO R15 和 vivo X21 都配备了面部识别功能,并且都支持抬手亮屏。这两个功能结合在一起,使得“刷脸”的操作一气呵成。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基本都能实现亮屏秒解,实用性很高。

而在指纹识别方面,二者情况有所不同。OPPO R15 全系标配背部指纹识别方案,而 vivo X21 则提供屏下指纹版本。实际体验方面,传统的背部指纹在速度上更胜一筹,而屏下指纹相对较慢,但更有科技感,适合喜欢前置指纹的用户。

3

X21 逆光双摄清晰,R15 人像光效吸睛

OPPO R15 和 vivo X21 分别采用 20MP 和 12MP 的前置摄像头,光圈均为 F2.0,也都支持 AI 美颜功能,CMOS 分别用的是索尼 IMX476 和三星 S5K2L8,后者由于支持 DualPixel,可实现 2400万 个感光单元。

OPPO R15 配备 16MP+5MP 后置双摄,光圈为 F1.7+F2.2,主摄 CMOS 为索尼 IMX519,支持 5 种人像光效、2 倍变焦和 3-HDR 实时分级曝光技术;vivo X21 拥有 12MP+5MP 双摄,光圈为 F1.8+F2.4,主摄和前置一样支持 DualPixel,CMOS 分别为三星 S5K2L9 和 S5K4E8,支持逆光 HDR 和人像虚化模式。

在日间拍摄中,OPPO R15 的照片在色彩上要比 vivo X21 更鲜艳,对比度也要更高,看上去要更讨好眼球。

OPPO R15(左),vivo X21(右)

微距拍摄方面,OPPO R15 有轻微过曝的现象,vivo X21 相对表现更稳定。

OPPO R15 微距(左)、vivo X21 微距(右)

OPPO R15 支持一键切换 2 倍变焦,可以带来更大的画面。而 vivo X21 并不支持切换 2 倍变焦,其主打的逆光模式能明显改善照片暗部细节。

当 OPPO R15 开启 HDR 模式,其质感非常明显,但白平衡不够精准,而 vivo X21 主打的逆光 HDR 模式在观感上更加自然。

OPPO R15 开启 HDR(左),vivo X21 开启逆光(右)

OPPO R15 支持自然光、胶片光、影调光、轮廓光和双色光五种人像光效,其中前四种光效可识别物体,双色光则是通过检测人脸来进行面部着色,因此只能用来拍人。vivo X21 不支持人像光效,其人像模式依然是传统的“先拍照后对焦”,可支持 F0.95 到 F16 光圈的调节,以实现不同程度的背景虚化。

OPPO R15 自然光/胶片光/影调光/轮廓光

vivo X21 F0.95/F2.8/F5.6/F16 光圈

OPPO R15 自然光/胶片光/影调光/轮廓光/双色光

vivo X21 F0.95/F2.8/F5.6/F8/F16 光圈

OPPO R15 和 vivo X21 均主打 AI 美颜自拍,其借助算法对自拍者面部进行自适应美颜。实际体验方面,OPPO R15 的无论是整体色彩、背景光斑,还是面部阴影等细节处理都要更加深入,而 vivo X21 则强调真实。

OPPO R15 AI 美颜(左),vivo X21 AI 美颜(右)

夜拍方面,二者的素质整体差距不大,限于价位和产品定位,噪点还是有的,但胜在曝光控制的都还不错。

OPPO R15(左),vivo X21(右)

4

P60、660 性能基本相当,系统交互差异化明显

OPPO R15 配备联发科 Helio P60 芯片,vivo X21 则搭载高通骁龙 660 AIE 平台,这两款移动芯片均突出了 AI 方面的卖点。

OPPO R15 的安兔兔 V7 测试成绩为 133287 分,vivo X21 成绩为 142857 分,差距并不算特别大。

Geekbench 成绩同样旗鼓相当,OPPO R15 单核心 1422 分,多核心 5793 分,GPU 运算分 5473 分;vivo X21单核心 1577 分,多核心 5758 分,GPU 运算分 5535 分。

但严格来说,骁龙 660 的 GPU 性能仍要比 P60 更胜一筹,这种差距在 GFXBench 上就尤为明显。如果在意 GPU 性能的话,搭载骁龙 660 的 OPPO R15 梦镜版和 vivo X21 是更好的选择。

对比发现,虽然都配备了刘海屏,但 Color OS 5 和 Funtouch OS 4 在体验上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同。

首先在主界面,vivo X21 支持设置时钟天气等桌面部件,OPPO R15 不支持。前者采用类似于 iOS 的通知栏和控制中心,而后者则是原生安卓的快捷按钮界面。

OPPO R15 的后台多任务界面采用堆叠式动画,并且会显示运行内存状态;而 vivo X21 则是“前-后-前”的切换方式。

异形屏适配上,二者都支持“导航手势”,即用三条线来取代安卓虚拟按键,通过上滑来实现对应功能。但差别在于,OPPO R15 的导航线位置紧挨屏幕底端,能悬浮于 APP 界面上,而 vivo X21 的导航线则占据了一定的屏幕显示区域。

OPPO 不仅对 R15 的刘海进行高度方面的简单适配,还自创了一套“刘海交互”,称之为“全屏多任务”。横屏下滑动刘海两侧的“耳朵”可调出快捷菜单,提供录屏、截图等入口,还支持特定应用通过浮窗显示,可做到一边玩游戏、看视频,一边聊微信。

vivo 则在 X21 的系统中植入了自家 AI 助理 Jovi,提供 AI 智慧场景、智慧识屏、AI 游戏引擎等功能,支持管理个人信息、拆分文字、游戏助手、驾驶模式等。

总体而言,OPPO R15 和 vivo X21 都是今年 3000 元档非常有竞争力的新机。无论是 90% 级屏占比的异形全面屏,更惊艳的玻璃机身和渐变工艺,更强大的 AI 美颜和双摄,相信都能切中不少消费者,尤其是不少线下用户的体验痛点。不仅如此,这两款新机也显示出 OPPO 和 vivo 在产品思路上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看完这篇对比评测,你更喜欢 OPPO R15 还是 vivo X21 呢?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OPPO
    +关注

    关注

    20

    文章

    5277

    浏览量

    82061
  • vivo
    +关注

    关注

    12

    文章

    3323

    浏览量

    6512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交叉导轨与直线导轨哪个更适合高速运动?

    交叉导轨与直线导轨哪个更适合高速运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7-19 17:57 ?106次阅读
    交叉导轨与直线导轨<b class='flag-5'>哪个</b>更适合高速运动?

    GX21M15温度传感器可兼容LM75B

    GX21M15 是一款温度-数字转换器,使用片上带隙温度传感器和 Σ-Δ A/D 转换技术并带有过热检测输出。GX21M15 包含一系列数据寄存器:储存诸如器件工作模式、OS 工作模式、OS 极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7-16 11:13 ?200次阅读
    GX<b class='flag-5'>21M15</b>温度传感器可兼容LM75B

    提问,现在有哪些开发板值得学习使用?

    提问一下,现在有哪些开发板值得学习使用?
    发表于 06-04 10:54

    旋转花键与齿轮传动哪个更具优势?

    旋转花键与齿轮传动哪个更具优势?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8:08 ?233次阅读
    旋转花键与齿轮传动<b class='flag-5'>哪个</b>更具优势?

    vivo X200 Ultra“专业创作键”|芯海压感SoC助力影像旗舰“单反级”进化

    4月21日,vivoX系列春季新品发布会圆满收官。全新vivoX200Ultra以“专业影像旗舰”之名惊艳亮相,搭载了蔡司全焦段大师镜头组(85mm/14mm/35mm),配合T*镀膜与全焦段OIS
    的头像 发表于 04-23 21:07 ?1215次阅读
    vivo X200 Ultra“专业创作键”|芯海压感SoC助力影像旗舰“单反级”进化

    FA15-220S15G2N4 FA15-220S15G2N4

    电子发烧友网为你提供AIPULNION(AIPULNION)FA15-220S15G2N4相关产品参数、数据手册,更有FA15-220S15G2N4的引脚图、接线图、封装手册、中文资料、英文资料,FA15-220S15G2N4真
    发表于 03-24 18:52
    FA<b class='flag-5'>15-220S15</b>G2N4 FA<b class='flag-5'>15-220S15</b>G2N4

    NN2-15S15ANT NN2-15S15ANT

    电子发烧友网为你提供AIPULNION(AIPULNION)NN2-15S15ANT相关产品参数、数据手册,更有NN2-15S15ANT的引脚图、接线图、封装手册、中文资料、英文资料,NN2-15S15ANT真值表,NN2-
    发表于 03-19 18:39
    NN2-<b class='flag-5'>15S15</b>ANT NN2-<b class='flag-5'>15S15</b>ANT

    模电手账笔记(21

    模电手账笔记(21
    的头像 发表于 03-11 10:11 ?320次阅读
    模电手账笔记(<b class='flag-5'>21</b>)

    651主板现在还值得吗?

    651主板现在还值得吗? ? ? 一、性能与稳定性 ? ? 性能表现 ?:651主板通常性能稳定,兼容性强,适合各种老旧设备升级?1。安装后,设备的运行速度会明显提升,操作更流畅?12
    的头像 发表于 03-03 14:44 ?414次阅读

    ADS8661读AD值发哪个命令,是读哪个寄存器的值?

    ADS8661读AD值发哪个命令,是读哪个寄存器的值
    发表于 12-16 08:01

    RK3576来了值得吗?看看他怎么说

    选购的时候,可以选择是直接核心板,还是全套核心板加扩展板的开发板。米尔官方给这个开发板的定位是赋能工业AI智能化这个就得益于瑞芯微RK3576SoC了。它采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08:04 ?2669次阅读
    RK3576来了<b class='flag-5'>值得</b><b class='flag-5'>买</b>吗?看看他怎么说

    ADS1212的21位有效数字取DOR中24位的高21位还是低21位呢?

    如datasheet所述,ADS1212的数据输出寄存器有3字节24位,但是普遍精度达不到要求,最多只有21位,那么这21位有效数字取DOR中24位的高21位还是低21位呢?
    发表于 11-28 07:47

    结合芯片行业现状,数字芯片设计什么方向最值得投身?

    时间已经来到了2024年,芯片行业的热度已然大幅下降,但这个行业的价值依然在。芯片应用的种类繁多,也意味着芯片的类型多种多样,我也经常会被问到做芯片设计,到底哪个方向更有前景?不同类型的芯片设计岗位
    的头像 发表于 11-16 01:09 ?1736次阅读
    结合芯片行业现状,数字芯片设计什么方向最<b class='flag-5'>值得</b>投身?

    多点触控和单点触控哪个

    多点触控和单点触控各有其优缺点,具体哪个更好取决于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以下是对两者的详细比较:
    的头像 发表于 10-21 15:36 ?1623次阅读

    请问LM3886应该输出多少V?

    我有两个这样的电路,一个输出负零点几伏,一个输出接近+15伏,电路都一样的,LM3886不是在一家的。哪个是正常的。D7是个30v稳压管
    发表于 09-05 06:05